赵孟頫 小楷《道德经》,纸本,34.3cm 153.3cm,书于延祐三年(1316),赵时年63岁。小楷《道德经》字体工整秀丽,笔法稳健,独具风格。卷首有明姚绶行书 松雪书道德经 六字,前隔水绫上有近人张爰二题。该本曾经为明项元汴、项笃寿收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7000常用字 系列是广受练字者好评的产品,因其习字量大,应用面广而受到书法爱好者的青睐。其收录的范字齐全,含金量极高,几乎能满足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应用。 《卢中南楷书7000常用字(繁简对照)(升级版)》开本升级为大16开,由著名书法教育家卢中南先生倾力书写,配有技法讲解和视频教程,能极大程度地帮助读者提高硬笔书法水平。 升级版 新增查字功能,按笔画 音序排列,能够很快找到字的准确位置;每页补充书写小知识,总结练字方法,边写边思考,效果事半功倍。此外,本书对书法作品中常用的繁体字做了简繁对照书写,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规范性,便于书法创作。
峄山碑又称峄山刻石,前段秦始皇刻辞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登峄山时所刻,后段秦二世诏书则是秦二世元年(前209年)所刻。原石后被焚毁。五代时南唐徐铉有 峄山刻石摹本 ,北宋淳化四年(993年),郑文宝根据徐铉摹本重新刻石立于长安国子学,称 长安本 。郑文宝摹刻的峄山碑现存于西安碑林。 《峄山碑》一般认为是丞相李斯所书,是小篆中 玉箸篆 的典范,此作品用笔藏头护尾、笔笔中锋,线条挺拔圆劲、匀称玉润,历来受到学篆者的推崇。 本书作者把《峄山碑》全文222字,通过视频进行了逐字的书写与讲解,读者用手机扫码即可清晰地看到、听到作者的运笔过程和要点分析,是篆书爱好者学习使用之书。
《历代小楷精选》是湖北美术出版社历时两载精心策划的书法类图书。它以历史时间轴贯穿主线,从璨如星瀚的历代佳作中,本着公认艺术水准最高、 传播范围最广、版本价值最珍、师法者最众的标准,精选中国小楷书法史的上乘之作。囊括了钟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颜真卿《小字麻姑仙坛记》、欧阳询《心经》、褚遂良《千字文》、苏轼《赤壁赋》、赵孟頫《汲黯传》、文徵明《千字文》 王宠《竹林七贤》等书史上著名的小楷名作,又收录了无名高手《敦煌写经》、《心经》等稀见的小楷精品,它们各具小楷书法的代表性,研究、临习、欣赏、收藏、馈赠皆宜!
文徵明(1470 1559),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 衡山居士 ,世称 文衡山 。
此本字帖采用 原帖对照 书法家临写 并行的形式,练字者直接临习碑帖有难度,所以邀请著名书法家卢中南临写《九成宫醴泉铭》,将软笔转化为相似度非常高的硬笔,便于习字者跟着书法家学习碑帖临写,更加易学。 字帖正文主体为一页8个字,一个放大版的碑帖单字,后面放两行书法家临写的硬笔单字及空格,便于练字者描红和临写,格子采用田字格和方格前后排版,练字者可用田字格先学习定位,之后脱离田字格,再用方格独立临写。 除正文主体版式外,还会在字帖的前面设置两到三页的临写碑帖指南,在后面设置几页书法家完整作品展示、作品章法讲解、空白作品纸等,在正文主体中也会在页面下方适当穿插一些小栏目,比如欧体《结构三十六法》、书法小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