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根据2017年9月1日第二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为主体法,就重点条文进行权威注释,并辅以相关指导案例、典型案例裁判要旨,方便读者迅速查看、全面理解、准确掌握条文内容,帮助广大读者学法用法,是学习适用我国仲裁法相关法律制度的实用图书。
1958纽约公约是国际仲裁法领域最重要和最成功的国际文书。世界各国的法院日趋统一并和谐地适用与解释该公约已有五十余年。截至2014年4月10日,已有149个国家加入了纽约公约。 所有缔约国的法官都需要掌握适用与解释纽约公约的要旨。该公约对缔约国法院应如何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实体问题以及管辖权等问题都有所规定。本指南旨在简要概述纽约公约的起草背景和目的,并对法官们如何决定该公约的适用范围、对公约条文应当如何解释和适用提供指引。它用语简明扼要,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公约的路线图。它的目的是为了回答在适用公约的任何阶段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而非作为综合的参考书。它的对象主要是使公约能够有效运作而不可或缺的法官们。
为了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与适用法律,我社于2008年9月开始推出“法律注解与配套丛书”,深受广大读者的认同与喜爱。随后,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社陆续扩充本丛书品种,目前已有61种之多,成为法律工作者办案运用和公民法律学习的有力助手。2011年3月基于市场需求推出第二版批,2012年6月推出第二版第二批,2013年9月推出第二版第三批。本套丛书主要包括注解、应用及配套三部分。
《北京仲裁(第85辑2013年第3辑)》以关注、探讨我国仲裁制度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为宗旨,包含外法律及仲裁领域专家关于仲裁案件的主要观点及论述,分为“特载”、“专论”、““比较研究”、等专题,其中包括《2012年度中文期刊仲裁研究文献综述》、《仲裁司法审查实践中的共识?——2012年申请撤销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之民事裁定的实证分析》、《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审理隋况分析及审判理念探讨》、《论我国仲裁裁决“不予执行”制度对一裁终局的影响》等文章。
仲裁(亦称公断)是解决争议的一种方法,即由双方当事人将其争议交会第三者居中评断是非并作出裁决,该裁决对双方当事人无具有拘束力。 承认仲裁是一种自治体系,实际上就是承认仲裁的非化以及当事人具有控制仲裁的无限制的意思自治。据此,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可适用于仲裁的法律体系,无论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依照自治来说,商业社会是一种足以发展自身法律的“国际环境”,在解决商事争议方面,其作用等同于国际法院。 全书分十章,章导论,第二章国际商事仲裁会议,第三章国际商事仲裁庭,第四章国际商事仲裁的进行,第五章国际商事仲裁的仲裁法,第六章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实体法,第七章国际商事仲裁法,第八章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第九章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和执行,第十章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国家豁免问题。
作者研究解释适用法律的方法,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九九五年出版《民法解释学》一书。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民法解释学的历史;二是民法解释学的基本理论;三是民法解释学的方法。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四年曾对本单位民法博士、硕士研究生讲授。一九九四年后,专在各种法官培训班上讲授。考虑到中国大陆法官队伍的实际,只讲原书第三部分,以“民法解释学的方法”为题。尽量回避理论性论述,采用浅显平易的口头语,着重以实际的判决例或解释例演示各种方法的运用。 撰写《民法解释学》时,所举外国法院和我国台湾法院的判决例较多,所举中国大陆法院的判决例殊少。在近十年的讲授过程中逐渐增加了许多中国大陆法院的判决例和解释例。正是中国大陆法官裁判的这许多成功判决例和解释例,增强了作者对中国大陆的法院终将走出地方保护
为了总结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类型的案例,指导办案和理论研究,在总结已在我社出版的《仲裁案例选编 辑》成功经验的的基础上,广州仲裁委员会从这些新类型案例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汇编成《仲裁案例选编 第二辑》。第二辑汇编近60件仲裁案件,包括仲裁实践中比较新的18类案件。这些案例展现了仲裁裁决形成的思考和推理过程,对仲裁办案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均有借鉴作用。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与时俱进,紧扣当前仲裁实务进行编写,具有权威性、准确性、完整性、新颖性、通俗性等特点。本书既可作仲裁知识读物,也可作高等院校仲裁法学教材。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财经法律人才培养全真案例教程系列丛书:仲裁法案例研究》分为五部分:部分仲裁和仲裁法概述、第二部分仲裁协议、第三部分仲裁程序、第四部分仲裁司法监督、第五部分涉外仲裁。《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财经法律人才培养全真案例教程系列丛书:仲裁法案例研究》在内容上力求做到性、规范性,在体例上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力争使此书成为仲裁法研习者的良师益友。
中国法制出版社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用版 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全文,就重点条文添加理解与适用、相关条文链接、典型案例索引等注释。其后还附录了与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相关的重要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等配套文件,是学习适用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关法律制度的实用指导用书。
中国法制出版社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用版 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全文,就重点条文添加理解与适用、相关条文链接、典型案例索引等注释。其后还附录了与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相关的重要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等配套文件,是学习适用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关法律制度的实用指导用书。
中国法制出版社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用版 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全文,就重点条文添加理解与适用、相关条文链接、典型案例索引等注释。其后还附录了与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相关的重要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等配套文件,是学习适用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关法律制度的实用指导用书。
作者研究解释适用法律的方法,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九九五年出版《民法解释学》一书。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民法解释学的历史;二是民法解释学的基本理论;三是民法解释学的方法。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四年曾对本单位民法博士、硕士研究生讲授。一九九四年后,专在各种法官培训班上讲授。考虑到中国大陆法官队伍的实际,只讲原书第三部分,以“民法解释学的方法”为题。尽量回避理论性论述,采用浅显平易的口头语,着重以实际的判决例或解释例演示各种方法的运用。 撰写《民法解释学》时,所举外国法院和我国台湾法院的判决例较多,所举中国大陆法院的判决例殊少。在近十年的讲授过程中逐渐增加了许多中国大陆法院的判决例和解释例。正是中国大陆法官裁判的这许多成功判决例和解释例,增强了作者对中国大陆的法院终将走出地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