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1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
折扣力度:
1折-6折
筛选:
    • 中国史话:音乐史话
    •   ( 12 条评论 )
    • 梁茂春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这本《音乐史话》主要讲述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100余年的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简史。 中国音乐历史的长河,在鸦片战争以后进入了一个极其艰难、曲折和缓慢的时期。从1840年到19世纪末的60年间,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制度的腐朽,都形成了对中国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的严重摧残。直N20世纪初,由于民族的觉醒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中国音乐才被注入了新的源流,才产生了新的变化,也才逐渐掀起了壮阔的波澜。

    • ¥7.5 ¥15 折扣:5折
    • 中国史话:火器史话
    •   ( 12 条评论 )
    • 王育成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火器是指以火药为基本原料而制成的一种战斗兵器。王育才编著的《火器史话》按照火器的发展顺序,介绍了火药的出现与早期火器,古文献记载的火药战具,元明清的火药武器。包括火药的发明始末,各种火药弹的配方,文献记载以及出土的火铳、火炮、火箭等火器,从西洋传入的佛郎机炮、红衣大炮,清末洋务运动吸收欧洲火器技术制作而成的新型火器,等等。 中国是火药的发明国,在漫长的岁月中发明了名目繁多的火药武器,《火器史话》完整地展示了火器发生、壮大并终取代冷兵器的过程,引导读者追根溯源,对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战争、军事思想亦不无裨益。

    • ¥7.5 ¥15 折扣:5折
    • 中国史话:满汉文化交流史话
    •   ( 7 条评论 )
    • 定宜庄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满族兴起于白山黑水,在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通婚、贸易和融合过程中,逐渐壮大,1644年进入中原,建立了清朝政权。为了巩固政权,大力推行“满汉一家”;同时,针对满汉民族融合迅速、广泛推进的情况,又提出“国语骑射”的政策,希望在社会的极大变动中保持满族的本民族特征。然而民族、文化的融合并非一纸禁令就能阻止,满族的风俗、语言、文学等各方面都受到了汉族文化的极大影响。在文化融合中,还涌现出曹雪芹、纳兰性德、岳端等著名满族文学家、艺术家。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满族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尤其是新中国建立后,满族从此得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

    • ¥7.5 ¥15 折扣:5折
    • 中国史话:汉藏文化交流史话
    •   ( 7 条评论 )
    • 刘忠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在中国的诸兄弟民族关系中,汉藏民族关系是尤其有重要意义的民族关系。汉藏建立友好关系的历史,由来久远,汉藏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汉藏文化交流史话》从历史、宗教、敦煌学和科技等方面,探讨和论述汉藏民族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和特点。系统地探讨和论述汉藏文化交流,是一个重要而又崭新的课题,汉藏民族间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文化交流的基础,给文化交流以深远影响和积极推动。本书由刘忠著。

    • ¥7.5 ¥15 折扣:5折
    • 中国史话:三民主义史话
    •   ( 8 条评论 )
    • 贺渊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孙中山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和理论家,他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热爱和崇高的责任感,以他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家,在黑暗的封建社会不断地寻求救国救民、富国强民的革命思想,他们用进化论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在纷杂的各种思想的百花园里,采撷自己需要的花粉酿造出救国之蜜——三民主义,它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共和制度为蓝本,以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为嫁接点,用苏俄的组织和革命的手段为方法,融合而成。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前*的救国治国理论,它比较深刻鲜明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成为当时社会所必需。

    • ¥7.5 ¥15 折扣:5折
    • 商会史话
    •   ( 6 条评论 )
    • 虞和平 /2011-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04年,中国家商会——上海商务总会成立,随后,商会在中国各地纷纷成立。到了1918年,全国商会总数已增至近1500个,之后不断增加,开始在中国近代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较为成熟的工商界团体组织。随着力量的壮大,它们插足“立宪”运动,卷入“辛亥革命”,抵制“二十一条”,支持“五四”运动,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及外交,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 ¥7.5 ¥15 折扣:5折
    • 东京梦华录 中州古籍出版社
    •   ( 178 条评论 )
    • 孟元老 著 /2010-06-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东京梦华录》多记崇宁以后所见,时方以逸豫临下,故若彩山灯火,水殿争标,宝津男女诸戏,走马角射,及天宁节女队归骑,年少争迎,虽事隔前载,犹令人想见其盛。至如都人探春,游娱池苑,京瓦奏技,茶酒坊肆,晓贩夜市,交易琐细,率皆依准方俗,尢强藻润,自能详不尽杂,质不坠俚,可谓善记风土者。

    • ¥9.7 ¥20 折扣:4.9折
    • 中国史话:农民运动史话
    •   ( 6 条评论 )
    • 方之光 等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乡村已处于破产和崩溃的边缘,中国的农民过着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挣扎在生死存亡线上。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不甘屈服和沉沦的中国农民,为了求得自身解放,在近代中国的一个多世纪中,掀起了一场又一场波澜壮阔的反抗浪潮。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旧式农民造反发展为席卷全国的现代农民运动,取得了斗争的胜利,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命运的主人。

    • ¥7.5 ¥15 折扣:5折
    • 城市史话(中国史话)
    •   ( 10 条评论 )
    • 付崇兰 著 /2011-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上城市起源早的国家之一。五千年来,中国城市的发展重心,从西向东,从北向南转移,而后又从南向北,从东向西扩展。城市的独特性和丰富多样性,是千百年来历史所铸就的。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是由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风俗文化和地理环境条件决定的。离开这种特定性,城市就无从发展。中国历史上有精于相地、因山就水、因地制宜、巧干创造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按照各地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风俗习惯、经济实力、技术手段,建设自己的城市,既形成了各地城市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也形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城市文明。《城市史话》介绍中国原始社会到清代几百年的城市发展历史。 《城市史话》由付崇兰著。

    • ¥7.5 ¥15 折扣:5折
    • 中国史话:留学史话
    •   ( 6 条评论 )
    • 刘志强 等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国文化一直居于世界先进行列,因此,逐渐形成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观念。但自19世纪中叶以后,世界历史的进程出现了急剧的变化。欧美各国以工业革命为起点,近代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新兴资产阶级还建立了一整套维护自己利益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欧美诸国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而留学的历史亦由此而展开。奉书就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留学为主线,以简洁、通俗的语言勾勒出了清末民初留学情况的轨迹。

    • ¥7.5 ¥15 折扣:5折
    • 中国史话:节俗史话
    •   ( 7 条评论 )
    • 韩养民郭兴文 著 /2011-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节俗史话是国内首次系统研究节日文化史的通俗读物,本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春节(除夕、元旦、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萌芽、定型、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并围绕节日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关轶闻趣事、故事传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研究我国节日文化的力作。本书行文流畅、文辞优雅,内容丰富,引证充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已在国内和台湾先后三次再版,深受读者喜爱。

    • ¥7.5 ¥15 折扣:5折
    • 中国史话:学校史话
    •   ( 7 条评论 )
    • 樊克政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从原始社会末期学校的萌芽始,讲述了中国自夏代至清末各个时期的学校教育发展史。提出学校在中国历史上个王朝夏朝即开始出现,西周时期学校已初步形成一套学制系统与管理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并得到发展;汉代以后封建学校教育制度初步形成,魏晋以后得到持续发展与完善,形成了一套由官学、私学、书院构成的封建学校教育模式。1840年以后,封建学校教育模式被打破,中国学校教育开始转型。自1903年癸卯学制颁行后,终为近代学制所取代。

    • ¥7.5 ¥15 折扣:5折
    • 中国史话:陕甘宁边区政府史话
    •   ( 4 条评论 )
    • 刘东社 刘全娥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陕甘宁边区政府自1937年9月成立,至1950年1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命令成立西北军政委员会,前后历时12年4个月。它是中国革命的核心所在,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是各个根据地的首席政府,是声名卓著的民主政府,是廉洁的政府。党的许多政策在这里试验推广,党的方针指令从这里发向各地。在这里,*和党中央培养革命干部、推行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解放妇女、掀起大生产运动、精兵简政、发展文化教育、丰富群众文艺活动、开展外事活动,带领中国走向光明和胜利。

    • ¥7.5 ¥15 折扣:5折
    • 中国史话:民族工业发展史话
    •   ( 9 条评论 )
    • 徐建生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开启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从此民族工业企业正式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从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在洋务运动中出现的近代民族工业企业的兴建,到大生纱厂等一批近代知名企业的发展壮大,再到1914-1920年近七年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由小到大、幽弱到强,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好景不长,抗战时期的战乱以极大的破坏力摧垮了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各行业的民族工业企业都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绝处逢生。

    • ¥7.5 ¥15 折扣:5折
    • 老照片 第127辑 山东画报出版社
    •   ( 5 条评论 )
    • 无 /2019-10-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老照片.第127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在本辑姚亦锋的《童年里的乡村野草花》里,作者结合几张家藏老照片,回忆了“”中举家从南京下放苏北农村的经历。以一个少年的体验与观察,对当年的城乡差别、农村的经济政治生态以及农耕文明下的自然风貌,都有细致的记述,留下了一段宝贵的见证。

    • ¥8.1 ¥20 折扣:4.1折
    • 老照片(第89辑)
    •   ( 25 条评论 )
    • 冯克力 /2013-06-01/ 山东画报
    • 冯克力主编的《老照片(第89辑)》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简洁生动的文字,以崭新的视角回望历史,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老照片(第89辑)》内容包括:暮年忆旧、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于汝听与王开舜一家、牟宜之与“李万铭案件”、一个人六十年的影像故事等,供读者阅读。

    • ¥5.9 ¥15 折扣:3.9折
    • 中国史话:上海史话
    •   ( 7 条评论 )
    • 马学强宋钻友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上海,作为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数百年前,它不过是汪洋大海中的一个靠近陆地的小港,然而近代以来,尤其是1845年,在英国和清政府经过约两年的谈判之后, 《上海土地章程》让英国在这个小港上开辟了近代中国大陆的个租界一一上海英租界。之后法、美陆续在上海开辟租界,英、法、美三国租界的开辟,一方面是近代中国百年来屈辱史的开端,另一方面也促进厂上海城市化的形成和发展,使近代上海发展成近代中国*特色的城市。本书简述了上海的历史以及上海的发展,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有趣,是了解上海发展概况的一本不错的普及读物。

    • ¥7.5 ¥15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