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科学》一书译本的出版将十分有助于我们对河口环境的理解,从方法上得到启示和借鉴,推动我国河口环境学领域的进步。这对于全面推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加快长江三角洲、球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及辽河三角洲等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十分有意义。 本书是开启海岸带生态研究大门的钥匙,重点介绍了流域和人类活动导致营养物质大量由河口进入海洋的估算方法和模型,并对河口港湾的分类、物理过程与生态系统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营养物质的反硝化作用估算及营养物质负荷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响应。此外,还介绍了生境及生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并用模型量化了河口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明确提出了综合管理的理念和科学上要关注的自然与人类活动。
孙进忠、张彬、陈奇编著的《工程地震导论》以 地震作用的物理过程和地震效应评价为核心,以“震 源物理力学过程地震能量扩散传播一场地地震效应” 为主线,阐述与地震作用和地震影响评价相关的基础 知识和研究方法。 本书在介绍地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描述了地震 活动的时间、空间和强度规律,说明了地震活动与地 质构造、构造应力场的关系;介绍了震源机制解的方 法和P波初动解的意义;从地面震动效应和地面破坏效 应两个方面描述了场地地震效应;讲解了地震影响的 评估方法,包括地震危险性的确定性分析方法和概率 分析方法、活动断层的地震地质效应评估方法以及饱 和砂土液化和软土震陷的评估方法。本书还根据《建 筑工程抗震规范》中有关场地和地基部分的要求,阐 述了场地勘察评价的内容、方法和相关试验测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
本书围绕自然资源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统领性地系统阐述,充分体现了自然资源学研究的综合性特征。 全书共10章。首先,系统地阐述了自然资源学的基本知识、发展过程和学科特性,以及自然资源的形成原理、分布规律和调查统计方法;然后,就自然资源的社会学、经济学和生态学等原理和分析方法进行了全面论述,重点剖析了自然资源综合评价和规划的原理和方法,举例说明了自然资源开发模式的演变过程;最后,讨论了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原理和实现途径,自然资源管理、相应法律法规,以及自然资源对民族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影响。 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学习、掌握重点,对各原理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在每章篇头列有内容提要和重点要求,章末附有复习思考和挑战性问题。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资源科学、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与工
本书详细介绍了欧洲的名胜古迹,涉及到奥地利、比利时、乌克兰、英国等众多国家,并附有大量的彩色图片和详细介绍。
自然景观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瑰宝,不仅构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类生存的环境,而且蕴藏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美学价值,是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载体,许多科学发现和自然规律酌探索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人们对自然景观的认识。 自然景观的类型多样,包括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规模宏大、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的地质、地貌和水体景观,也包括现今生机盎然的生物景观和变幻莫测的宇宙景观。 通过自然景观的赏析,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地学的科学素养,了解各种自然景观的成因与演化、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自然景观的评价和赏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获得美的享受,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本书以厦门海岸带为例,通过引入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体系——生态系统服务的货币价值体系、生态足迹价值体系及能值价值体系,针对人类活动(围填海)对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进行了量化估算。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 1.生物圈和生态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生命支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资基础,它向人类提供了人类所必需的一切资源和环境条件。生态系统服务是指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最主要的挑战来源于清晰地描述与准确地评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由此产生的产品与服务之间的关系。全面评价生态系统服务的步是将生态系统结构或过程转化为生态系统功能,而这些功能能够为我们人类提供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这里,将生态系统功能定义为生态系统直接或间接
本书针对地球物理学、勘查工程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地球物理模拟技术”;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固体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地球物理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的要求,对重磁资料数据处理、地震勘探数字处理、电法勘探数据处理三方面一些有代表性的新方法新技术,从基本原理到具体的方法、技术,以及应用效果,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地球物理学、勘查工程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固体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科研、生产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野性非洲:拥挤的挪亚方舟,ISBN:9787563331123,作者:(澳)阿兰·莫尔海德著;冯伯里译
本书以岩石圈重力均衡理论为基础,以日本“3·11”大地震地壳局部隆起的事实为依据,以板块俯冲带发生的物质转移为突破口,阐述了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的地震成因。地壳表层大质量物体的转移破坏了地表重力均衡条件,从而形成了水库地震、矿山采空区地震、火山地震。贝尼奥夫地震带由冷的、硬的、脆性地壳物质组成。上地幔盖层物质发生局部熔融导致软流圈抬升形成了大洋中脊、大陆裂谷、深海沟并同时产生正断层地震;在板块聚合带,两个板块“叠加部位”热的、软的、塑性上地幔盖层物质贴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上地幔盖层后,产生了逆断层地震并且表现为地壳局部隆起、抬升。岩石圈深部大质量物体的转移破坏了岩石圈重力均衡条件并形成构造地震。 本书率先提出:太平洋板块向西漂移、俯冲过程中发生的地震活动造就了
在电子、电气、计算机、通信、铁路交通、航空航天、军事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涉及电磁兼容(ElectroMagic Compatibility,EMC)问题,本教材深入浅出地介绍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全书共分9章: 章为电磁兼容技术概述; 第2章为电磁兼容理论基础; 第3章为干扰耦合机理; 第4章为滤波技术; 第5章为接地技术; 第6章为屏蔽技术; 第7章为印制电路板PCB的电磁兼容设计; 第8章为计算机系统中的电磁兼容性; 第9章为电磁兼容的预测与建模技术。本教材适合于电子信息、电气工程、自动控制与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技术、仪器仪表、检测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还可作为从事电磁兼容测试、分析、设计,以及电气和电子产品研发、设计、制造、质量管理、检测与维修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或相关专业的培训教材。
数字地球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科学慨念很快发展成认识地球的一种新技术手段和独立的科学领域成为信息时代的标志性技术对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地球技术最早用于当代战争不但大幅度提高了战场奁势感知和战略决策与指挥控制能力促进了作战万法的变革,全面推进了军队的信息化建设而且引发了人们对战争内涵的深入认识对战争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弥补我国文博事业之不足,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很久以来,我们一直想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少年儿童,出版一套以真实图片为主的知识读物,让读者既能读到丰富的知识,又能直观地感知客观世界与人类文明。《当代博物馆丛书》的正式出版,实现了我们这一夙愿。 《当代博物馆丛书》共分10册,包括《天文博物馆》、《地理博物馆》、《植物博物馆》、《动物博物馆》、《海洋博物馆》、《航空航天博物馆》、《水陆交通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社会历史博物馆》、《体育博物馆》。这套书以精美真实的彩色图片为主,配以丰富生动的文字,科学系统地介绍自然、社会与艺术知识,展示当代的科学技术成果和艺术珍品,描绘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讲述科学家、艺术大师及其他历史人物的生平轶事。《当代博物馆
你了解人类的起源吗?你知道为什么地球上的生物只有雌雄两性吗?你知道动植物有血型和语言吗?你想了解它们生存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以及自我医护吗?诸多谜团将在本书中和到展示和破解。
本书用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行文勾勒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巍峨壮丽的山峰、灵动秀丽的湖水、浩瀚无垠的沙漠、一泻千里的瀑布、深邃绵长的峡谷、郁郁葱葱的森林、势如巨蟒的冰川;从乌卢鲁到死海,从巨人之路到撒哈拉沙漠,从维多利亚瀑布到珠穆朗玛峰,你探索最异乎寻常的自然景观,揭示人们最熟知景观的起源——哪种地质作用造就了它们?哪些部落最早在那里生息繁衍?本书是的向导,带你踏上探索与发现世界自然奇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