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
折扣力度:
1折-6折
筛选:
    • 地球生命的历程(修订版)
    •   ( 331 条评论 )
    • [英]理查德·穆迪Richard Moody)[俄]安德烈·茹拉夫列夫(And /2023-09-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46亿年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地质进程,伴随着地球内部构造和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生命从无到有并不断演化。这些生命形式适应并改造着生态环境,逐步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多样性。每一次地质事件都对地球当前的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分为6 章18 个小节,这18个小节分别对应于18个主要的地质时期,每个小节都对一个地质时期重要的地质和生物演化事件进行了翔实的介绍。本书还在最后对现代地球及生物圈的演化方向进行了总结。 本书的每一章都由该领域的资深学者执笔,使得这部巨著能够清晰和全面地展现我们地球的非凡历史。

    • ¥84 ¥168 折扣:5折
    • 改写地球历史的25种石头 2024首都科普好书
    •   ( 911 条评论 )
    • [美]唐纳德·R.普罗瑟罗 /2023-09-01/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每一颗石头都有自己的故事,它们都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者。本书精心挑选了25种动摇地质学根基、改写地球演化史的岩石、露头或地质现象,从经典露头到月岩再到彻底改变我们对地球运作方式认知的板块漂移,讲述了科学家如何化身 侦探 ,透过这些石头,寻找关于地球历史的蛛丝马迹,拨开重重迷雾,侦破 地质谜案 。25个地质发现如同25块拼图,拼凑出地质史的全貌,串起地球的演化历程。 每个地质发现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心血和汗水。作者无疑是讲故事的好手,他还为我们述说了老普林尼为了考察火山而不幸身亡,威廉 史密斯坐过牢,魏格纳为了证明 大陆偏移 葬身北极 他们倾其一生,执着如一,被质疑、遭诽谤,历经各种困难,才终于真相大白。 全书以先提出谜题后进行分析的问答形式,带领读者追随科学家的脚步,破解地质学上的重大谜团

    • ¥37.5 ¥75 折扣:5折
    • 欲望行星:人类时代的地球(第五届坪山自然博物奖·年度思想大奖)
    •   ( 446 条评论 )
    • [美] 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 著,汉唐阳光 出品,侯深 译 /2024-05-01/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对食、色、繁殖的饥渴是地球上有80亿人口的原因。在地球上生活意味着不断地欲求,这些欲望带来不断增大的人口密度,后者正是文明得以出现、维持的根本物质要求。 我们的内在自然推动着大部分人摈弃觅食、发明农业,造成了深刻的社会与环境后果。同样的自然此后驱动我们迁往新的土地,创造新的产业与帝国,发动战争,容忍高度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制造污染,每当我们陷入物质性极限时,驱动我们寻求创新。 人类的欲望一再驱动我们征服地球上某处新的地方。换句话说,地球正是欲望的家园行星。

    • ¥39 ¥78 折扣:5折
    • 海陆的起源
    •   ( 4439 条评论 )
    • (德)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著,读品 出品 /2018-04-01/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海陆的起源》是大陆漂移说创始人阿尔弗雷德 魏格纳的经典论著,系统地阐述并论证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全书共分三个部分。*部分论述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进行对比,指出了这些学说的缺点和问题,认为只有大陆漂移说才能解释全部事实。第二部分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第三部分为解释和结论,从地球的黏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讨论了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动力。此书一问世,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引起全世界地质学界、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

    • ¥17.5 ¥39 折扣:4.5折
    • 看得见的自然史(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珍宝级”画册)
    •   ( 169 条评论 )
    • 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编著 刘安琪/译 邢路达/审订;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2024-11-01/ 湖南科技出版社
    • 本书由世界三大自然博物馆之一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倾全馆之力,与诸多法国科学家共同打造,以图像形式梳理人类对已知世界的认知边界,致敬18世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自然史》作者乔治 布丰。 博物学是从命名现有事物开始的,这本书让我们在约200件万里挑一的珍贵藏品中 看见 自然生命,理解万物是如何演化的。全书分为8个篇章,横跨古生物学、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等多学科领域,从始祖鸟到现代鸟类,从地球岩石到地外陨石,涵盖自然界的方方面面。艺术品级别的影像质量,搭配策展级别的编排,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在46亿年的地球历史中,在广阔的宇宙中,搭建人类已知自然世界的知识宫殿。 近400年博物收藏,沉淀人类对自然万物的深刻洞察,堪称影像版《自然史》。

    • ¥119 ¥238 折扣:5折
    • 一路向南:一部极地探险史
    •   ( 81 条评论 )
    • 【英】彼得·范德梅韦 杰里米·米歇尔 /2024-10-01/ 陕西人民出版社
    • 19世纪90年代末,极地探索的 英雄时代 开始了,无畏的探险家们与遥远南方的严酷环境作斗争,探索南极大陆,并成为首批到达南极点的人。罗伯特 斯科特、罗阿尔德 阿蒙森和欧内斯特 沙克尔顿这三个人领导的探险行动是本书的主题。《一路向南:一部极地探险史》描述了他们在尝试过程中所面临的非凡挑战和经历的极端困苦。全书配有精美插图,包括印刷品、绘画、船舶线图、导航设备乃至个人物品等,此外本书附录还详细介绍了各探险队的成员名单以及人物小传。

    • ¥37.9 ¥79 折扣:4.8折
    • 消逝的艺术:如何读懂大自然的迹象
    •   ( 262 条评论 )
    • (英国)特里斯坦·古利 著。丁将 译 /2023-05-0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这是一本利用户外线索辨别方向、预测天气、寻找水源、追踪动物的实用徒步指南。作者在本书中为读者分享了诸多观察和解读自然的技巧与心得。这些技巧与心得是他二十多年来行走在世界各地,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无论漫步在乡村还是城市,行走在海边还是山地,只要你善于观察,掌握解读自然的技巧,太阳、月亮、星星、云朵、土地、植物、动物等,都会变得更加有趣!

    • ¥19.9 ¥39.8 折扣:5折
    • 南亚概论
    •   ( 226 条评论 )
    • 何朝荣 /2015-05-0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本书的研究内容围绕南亚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民族、宗教、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领域展开,论述相对集中,分析较为合理。全书采用叙述结合的方式,既注重知识的介绍,也有作者的观点和研究心得,是一部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希望了解南亚国家情况的读者的参考书。

    • ¥22.5 ¥45 折扣:5折
    • 地震与火山:地球的创造与毁灭
    •   ( 102 条评论 )
    • [英] 基娅拉·玛丽亚·佩特罗 后浪 /2024-04-01/ 浙江教育出版社
    • 地球并不平静,时刻运动中的板块以地震和火山彰显自己的活力。作为两种自然现象,地震可能会给人类造成灭顶之灾;而喷发的火山一方面将地球内部物质送至地表,为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以及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一方面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无法脱离地震与火山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了解这两种自然现象的基础上找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预防自然灾害的办法。本书将结合近几十年来的最新研究,探讨地震与火山活动的形成机制、相关影响,并阐释预警与预防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然,进而保护自己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 ¥34 ¥59.8 折扣:5.7折
    • 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
    •   ( 191 条评论 )
    • [英]K.J.格雷戈里 /2018-01-01/ 商务印书馆
    • 随着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和应用方向的多样化,学术界对该学科的兴趣与日俱增,更加关注学科方法和哲学基础;同时,该学科也从技术进步中获益。受数量比和系统论的影响,也为了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自然地理学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越来越重视环境过程、景观演变、年代学、人类活动的重要性和学科应用。《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对此类国际学术进展作了全面的综述;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文献和技术途径;展示了自然地理学家对塑造自然地理学学科形象所作的贡献。 《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主要以年代为序分成三大部分:*部分涵盖了1850 1980年的学科发展情况,回顾了自然地理学从奠基到近期的发展过程。第二部分考察了该学科近今的各种研究途径。第三部分展望了该科学在新千年的发展趋势,特别关注在全球尺度和文化层面上的创新之路

    • ¥29 ¥58 折扣:5折
    • 发现全球变暖(增订版)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自然》推荐
    •   ( 82 条评论 )
    • [美]斯潘塞·沃特Spencer Weart) /2023-05-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这并非是一个科学高歌猛进的故事,而是一段科学家如何在怀疑与否定中不断前行的历史。20世纪中期以来,关于地球到底是在变冷还是变暖,人类在其间起到多大作用,来自科学界内部与外部的质疑声从未停止,直至结论越来越明晰。这也并非是一个学科孤军奋战的故事。对于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地球气候系统,判断其长期发展趋势绝非易事,气象学、天体物理学和海洋学等学科陆续投身其中,力求揭示这个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系统全景。这同样并非科学圈共谋的故事。财政压力、冷战、政府政策、公众态度都影响着研究取向与进展。幸运的是,当科学家艰难达成共识后,他们能够说服越来越多的政府和民众采取积极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而今,面临全球变暖带来的更多气候,更多的探索,更多的行动,正当其时。

    • ¥34.5 ¥69 折扣:5折
    • 山海集 第一卷
    •   ( 3 条评论 )
    • 吴松弟 /2023-10-01/ 广西师大
    • 《山海集 卷》为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个人系列四卷本论文集“山海集” 卷,共收论文32篇,文章内容涉及历史地理通论及专题性研究,历史地理学学术史发展总结、历史地理学家学术成果评述,以及部分考证性文章等。本卷所收论文,是吴松弟教授在较长时间段内集中进行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成果汇集。吴松弟教授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方向的代表性学者,其个人研究成果,体现着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学术传统,也是吴松弟教授关注新学术资料、开启新研究领域的集中体现,其论文的汇编结集出版,能够为后续学者的集中查阅及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评述提供较多的便利。

    • ¥63.8 ¥128 折扣:5折
    • “朝天录”所见明代北中国地理专题研究
    •   ( 6 条评论 )
    • 刘晶| /2024-08-01/ 上海社科院
    • “朝天录”是朝鲜使团出使明朝后留下的使行纪录,大量记述使团成员的沿途见闻,是研究明代北中国的珍贵史料。特别是,其中包括不少对驿路、城池、关隘、名胜等各类地理景观的记载,这使得系统运用“朝天录”研究明代北中国的地理问题成为可能。 本书以专题形式对此议题进行讨论,分别阐述“朝天录”地理记载的内容与来源、“朝天”驿路制度及驿路情况、辽东“东八站”的建设与中朝关系、嘉靖至崇祯年间朝鲜使者在北京城的活动与记忆,以及明清鼎革之际“朝天录”所见辽东文化景观之变迁。 从文本、制度、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解读朝鲜“朝天录”的相关地理记载,不仅可以补充中国史料之不足,提供 加细致而全面的明代北中国图景亦为探讨朝鲜使者的活动、记忆、心态及中朝关系提供另一视角。

    • ¥27.6 ¥59 折扣:4.7折
    • 地球的来龙去脉
    •   ( 73 条评论 )
    • 徐世球 /2020-07-01/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地球的来龙去脉/探索地球演化奥秘科普系列丛 书》主要分为 揭开地球的面纱 地球的物质世界 永不安稳的大地 大自然的雕塑家 人与地 球的未来 5个专题。该本科普读物主要介绍了地球的 起源、自然资源、地质灾害、特殊的地球风貌等内容 ,以及当前 瞩目的 人与地球的未来 的可持续 发展战略研究。通过大量的事例和现象分析人类在当 前社会快速发展中的弊端,旨在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宣 传和倡导人与地球的关系。加强大众对地球演的认知 ,强调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的理念 ,从而保护和改善地球,正确地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 念,让人与地球和谐发展。

    • ¥17 ¥29.8 折扣:5.7折
    • 温岭潮间带生物资源调查
    •   ( 22 条评论 )
    • 肖国强 /2017-09-01/ 海洋出版社
    • 本书主要介绍了浙江省温岭市海岛概况,地理环境,地貌,气候特征,水文和潮汐,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特征,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调查,海岛资源管理,以及海岛开发和保护利用建议。

    • ¥34 ¥68 折扣:5折
    • 《魏延昌地形志》存稿辑校
    •   ( 71 条评论 )
    • [清]张穆 原著,安介生 辑校 /2011-06-01/ 齐鲁书社
    • 《魏延昌地形志》是清代著名学者张穆所撰著的北魏断代地理志。因张穆过早去世,《魏延昌地形志》未及终脱稿出版,稿本几经易手,后失散,仅存目录一卷,司州三卷。这些遗稿不仅是研究北魏地理问题的重要参考,也是研究张穆本人的学术思想的难得资料。《 魏延昌地形志 存稿辑校》为复旦大学著名历史地理学者安介生先生对《魏延昌地形志》辑校整理、详细注释,力求为学术界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版本,也为北魏及沿革地理研究者提供珍贵的参考。

    • ¥22.2 ¥39 折扣:5.7折
    • 第二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我身边的地理学
    •   ( 95 条评论 )
    • 中国地理学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018-03-3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2016年,第二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由湖北大学承办,来自全国80余所高校超过110支队伍参加比赛,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大赛一方面突出地理特色,培养学生用地理学的视角和地理学方法去理解、解释、解决生产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推进学生学术科研、专业思考等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大赛突出综合素养,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将其专业学术研究结果简明清楚地展示给观众,培养学生演讲答辩、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精神气质。由各参赛高校派出教授组成的专家评审小组,对参赛作品的学术性、创新性以及参赛选手的展示风貌、表达能力、逻辑能力等进行综合考察,对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较高要求,参赛作品和选手的水平也逐年提升,为培养地理类及其他各相关专业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演讲答辩能

    • ¥19 ¥3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