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第3版在兼顾思潮流派和国别平衡的基础上,扩大了选收20世纪作家作品的比重和时间下限,以反映外国文学发展的面貌。在作品的编排上,大体按照学界通行的外国文学史的断代和分期排序,从而建立起一个自古希腊时代至20世纪晚期的西方文学经典序列。本在每位作家的选文前,对所选作家作品都有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其思想、观点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并吸收了学界的研究成果。
该书用的时间和距离勾勒出作者所到之处所行之事,说明作者对于每件事情都是很认真的,对于每个即将到达之处都是充满期待的。巴黎,莫斯科到北京,作者选择了一条别人认为很枯燥且耗时很长的路程,但作者却认为,她自己要尝试才能了解这条路上风景和风土人情。作者证明了自己是对的,她爱中国,爱自己所到的中国的城市,爱中国的食物,并欣然面对每一个文化差异。
《听客溪的朝圣》是美国作家迪拉德以一整年的时间对弗吉尼亚州蓝山听客溪进行独自考察后得出的成果,与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经历类似,作家本人把这一过程称为“朝圣之旅”。一年的时间之中,作家观察和体验植物/动物/天气现象等等,从中发现天地运转的奥秘,并以诗化的语言呈现。作为一本观察与描述大自然的著作,《听客溪的朝圣》具有特色的地方,是抛弃了高高在上的观察者角度,作者本人选择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所有生命平等,不对大自然进行干预的前提之下,获得了独特的生命体验。作家终的诗化表达,很容易让人想起《道德经》中“天地以万物为刍狗”的“天地之道”。在美国,此书一出版被誉为“有影响力的当代自然文学的范本”,“代表了尤良的写作”的自然文学经典,评论界认为“比《瓦尔登湖》更具胆魄”,使得作者在29岁那年因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