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4.9折-5.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艾迪的告别(法国版《乡下人的悲歌》,比《无声告白》更真实的人生)
    •   ( 11524 条评论 )
    • [法]爱德华·路易斯 著,赵玥 译,酷威文化 出品 /2019-09-01/ 四川文艺出版社
    • 我叫艾迪,我是个男孩,我害怕去学校,也讨厌待在家里。 我对童年没有任何愉快的回忆。这并不意味着我从未感受过幸福或是快乐;只不过,它总体上是痛苦的 痛苦消泯了其他的种种。你或许不相信,我面对的痛苦往往比别人更多,或者是别人痛苦的集合。被孤立、在学校挨打,哦,这不算什么,被父母看作 疯子 其实也还好。如果暴力、贫穷、愚昧是检验一个 男子汉 的标准,那我情愿当一个 傻瓜 。 作为*一个 格格不入 的人,或许只有逃离这里,我才能真正地活着

    • ¥19.9 ¥39.8 折扣:5折
    • 束草的冬天
    •   ( 828 条评论 )
    • 埃莉萨·秀雅·迪萨潘 /2024-11-04/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故事发生在位于朝韩边境上一个叫 束草 的旅游小镇, 我 是一个年轻的法韩混血女孩,在当地一家破旧的招待所做前台。冬天的一个傍晚,来了一位少见的客人:一位决心在这片荒凉景象中寻找灵感的法国漫画家。 我 曾在首尔上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束草陪伴母亲,在这个看似没有希望的小镇里试图寻找人生的方向,为此 我 不断违抗社会的期望:与异地男友分手,抵抗母亲对整容的催促。在与法国漫画家的相处中, 我 逐渐与漫画家之间形成一种微妙又流动的关系。 我 同意陪他去寻找真实的束草,前往雪山和壮观的瀑布,带他去母亲工作的鱼市场,甚至造访边境。 我 所熟悉的束草在花哨的霓虹灯下,布满了从未被抚平的战争的伤痕,然而对此漫画家表现出的更多是漠然与不解。当 我 被他所吸引,并陶醉于他的画作时, 我 找到了一种终于能够被看见的方式

    • ¥28 ¥56 折扣:5折
    • 艾迪的自白
    •   ( 17864 条评论 )
    • [法]爱德华·路易斯 著,丁雪 译,酷威文化 出品 /2020-01-01/ 四川文艺出版社
    • 我叫艾迪,我是个男生,在圣诞节的早晨,我迈进了警察局。 早在几个小时前,圣诞钟声刚刚敲响的时候,我遇见了雷德 一个管道工人。在愉快的交谈过后,我们一起回家庆祝节日。然而,意外发生,我被他袭击了。警察、朋友、亲人,所有的人都在让我回顾事情的起因、过程、细节,一遍又一遍。而作为受害者的我,却失去了沉默的权利。一夕之间,仿佛所有人都拥有了雷德的脸,让我胆战心惊。没有人能理解我内心的痛苦,也无人意识到我的恍惚和恐惧。 伤害就像永不落幕的电影,我成为wei一的观众。或许只有逃离,才能改变痛苦的生活

    • ¥19.9 ¥39.8 折扣:5折
    • 形影不离 《第二性》作者波伏瓦作品 未公开的小说手稿 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 女权先驱
    •   ( 244 条评论 )
    •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2021-12-01/ 浙江教育出版社
    • 《第二性》作者波伏瓦生前从未公开的小说手稿首度面世,以少女时代挚友扎扎为原型,悼念她生命中刻骨铭心的友谊。九岁那年,希尔维初次遇见与她同岁的女孩安德蕾。她从未见过如此酷的女孩。与乖顺的“好学生”希尔维不同,安德蕾聪慧却叛逆,对一切若即若离。她经历过可怕的烧伤,身上带着火的印记。为了拒绝参加社交活动,她不惜用斧头砍伤自己。她们变得形影不离。这感情炽烈、深入灵魂。从一起违抗学校秩序开始,循规蹈矩的希尔维一步步走向自由;生而不羁的安德蕾,却在家庭和礼法的约束下,步步挣扎,逐渐成为困兽。

    • ¥22 ¥45 折扣:4.9折
    • 布朗肖作品集/等待,遗忘
    •   ( 732 条评论 )
    • [法]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著,骜龙 译 /2015-10-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等待,遗忘》是布朗肖的中篇小说。遗忘自哪里开始?记忆自哪里结束?思考遗忘,让人意识到思考自身之开始的不可能。思考遗忘就是思考记忆。这种辩证将等待置于显而易见的地方。在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对话中,什么也没有说,一切都消失了。 小说 叙事 和 批评 在布朗肖的世界里不断减弱,使得在《等待,遗忘》里仍被容许说话的只有语言本身 那不是任何人的,既不是虚构的,又不是反思的,不是已被说出者的,也不是仍未被说出者的语言,而是 在它们之间,像这片有固定空旷的地方,事物在它们潜在状态的蓄聚 。

    • ¥19.25 ¥35 折扣:5.5折
    • 布朗肖作品集/在适当时刻
    •   ( 475 条评论 )
    • [法]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著,吴博 译 /2015-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法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莫里斯 布朗肖的长篇小说。事实上,布朗肖的文学理论之所以难以被理解,是因为其独特的理论切入点,以一种独一无二的 死亡学 理论作为其文论的根本基石。布朗肖不论是文学评论还是其实验性小说(比如这本《在适当时刻》)都是在其构建的独有的 死亡空间 中进行演绎的。这种将 死亡 在本体论(不是生物学)层面上进行演绎而形成的独特的存在场域,又衍生了其他诸如 诗歌空间 、 文学空间 等。换言之,布朗肖的一切艺术理念都是基于对 死亡 这一本体论概念的探讨而建立的

    • ¥19.25 ¥35 折扣:5.5折
    • (布朗肖作品集)黑暗托马
    •   ( 186 条评论 )
    • 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著,林长杰 译 /2014-06-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黑暗托马》为布朗肖的第yi部 虚构作品 。此书的英、德文译者都不讳言其翻译甚至阅读的困难性。福柯曾指出布朗肖作品的特色之一在于 脱离表象的王朝 ,而这正符合《黑暗托马》的阅读经验:没有过去、未来,没有动力、原因的一场爱情,轻浅地难以让人有明确的形象,但这些没有形象的意象却又如同噩梦般让人难以舍弃。 一部不安定的作品。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的附录将此书放在混乱时代的推荐书单,可说是意外地恰如其分。精神分析大师拉康在他著名的讲座中盛赞《黑暗托马》是一种 幻想的实现 。对于中文读者而言,《黑暗托马》中文版的问世,无疑能够补充法国思想中的失落环节。

    • ¥24.75 ¥45 折扣:5.5折
    • 布朗肖作品集/来自别处的声音
    •   ( 502 条评论 )
    • [法]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著,方琳琳 译 /2016-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来自别处的声音》汇集了布朗肖晚年所写的几篇重要文论。论路易-勒内 德 福雷的诗歌的卓越文章将诗人从被遗忘的作家队伍里拉出来,并且阐明了这位诗人及其作品的价值。福柯写过一篇名为《外界思想》的文章,论及布朗肖的虚构作品。《我所想象的米歇尔 福柯》以半虚构、半评论的形式对福柯的友谊做出了回应。 这声音不在 此地 (此地是他乡),而是来自 别处 。布朗肖以旁观者的姿态经由外部来反思自身,对其他作家、哲学家的评论,实际上是在为自己辩护。

    • ¥19.25 ¥35 折扣:5.5折
    • 艾迪的自白+艾迪的告别(套装2册)法国版《乡下人的悲歌》
    •   ( 127 条评论 )
    • [法]爱德华·路易斯(?douard Louis)著、酷威文化 出品 /2020-01-01/ 四川文艺出版社
    • 《艾迪的自白》 我叫艾迪,我是个男生,在圣诞节的早晨,我迈进了警察局。 早在几个小时前,圣诞钟声刚刚敲响的时候,我遇见了雷德 一个管道工人。在愉快的交谈过后,我们一起回家庆祝节日。然而,意外发生,我被他袭击了。警察、朋友、亲人,所有的人都在让我回顾事情的起因、过程、细节,一遍又一遍。而作为受害者的我,却失去了沉默的权利。一夕之间,仿佛所有人都拥有了雷德的脸,让我胆战心惊。没有人能理解我内心的痛苦,也无人意识到我的恍惚和恐惧。 伤害就像永不落幕的电影,我成为wei一的观众。或许只有逃离,才能改变痛苦的生活 《艾迪的告别》 我叫艾迪,我是个男孩,我害怕去学校,也讨厌待在家里。 我对童年没有任何愉快的回忆。这并不意味着我从未感受过幸福或是快乐;只不过,它总体

    • ¥46.2 ¥79.6 折扣:5.8折
    • (布朗肖作品集)那没有伴着我的一个
    •   ( 800 条评论 )
    • (法) 布朗肖 (Blanchot,M.) 著,胡蝶 译 /2015-02-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跟传统小说不一样,在 那没有伴着我的一个 里,故事情节不存在,空间被*小化(他的房间里).这是布朗肖对布朗肖自己的呢喃,或者更确切地说,布朗肖的对象是一个陌生的我. 那没有伴着我的一个 是对喧嚣的世界的否定,作家抹掉了我,这是这部小说的主要意图.布朗肖写作在 那没有伴着我的一个 ,仅仅是为了使之成为一个文本,成为一种文学。

    • ¥19.25 ¥35 折扣:5.5折
    • 布朗肖作品集/从卡夫卡到卡夫卡
    •   ( 410 条评论 )
    • [法]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著,潘怡帆 译 /2014-06-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从卡夫卡到卡夫卡》汇集了13篇布朗肖论卡夫卡的文章。《从卡夫卡到卡夫卡》从卡夫卡开始,到卡夫卡结束,《从卡夫卡到卡夫卡》是一部向文学大师卡夫卡致敬的书。卡夫卡对布朗肖的影响在布朗肖的著名文论《文学空间》里已经明显地体现出来了。当写作成为 祈祷的形式 ,毫无疑问写作是出自其他形式的。即使在我们这个不幸的世界的视景下,写作已经停止成为作品,卡夫卡在宽恕的时刻认出了文学的追寻者,并且明白不应该再写了 一个字也太多!

    • ¥31.9 ¥58 折扣:5.5折
    • (守望者·文学)温柔的存储
    •   ( 421 条评论 )
    • [法] 保罗·莫朗Paul Morand ) ,段慧敏 译 /2021-02-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法国著名作家、法兰西学术院院士保罗 莫朗的早期代表作之一,由三个小故事构成,分别是《克拉丽丝》《德尔菲娜》《奥萝尔》。法国著名作家马塞尔 普鲁斯特为此撰写了长篇序言,将莫朗与司汤达、波德莱尔等作家放到一起进行讨论,高度评价了莫朗的创作,肯定了其风格特色。 三个故事皆以 一战 时的伦敦为背景,以叙述者和三个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为主题,将叙事的语言风格与人物及情感的投入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爱情中的纯洁与美好的赞美,以及对爱情逝去的惘然若失的追忆。

    • ¥23.1 ¥42 折扣:5.5折
    • (布朗肖作品集)最后之人
    •   ( 769 条评论 )
    • (法) 布朗肖 (Blanchot,M.) /2014-10-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后之人》是布朗肖在文学版图上设置的又一座令人望而生畏的迷宫,是他思想的转折点。向 零度写作 的转变是通过对 *后之人 的叙述实现的。 *后之人 是尼采意义上的末人,他以一张毫无表情的脸面对着黑格尔百科全书的知识体系与大循环封闭之后的历史境况。在上帝死去之后,对死亡和终结本身的描述是对残剩之物的肯定,不再有否定,在那里,一个人在场却已没有任何人了;在那里,甚至死都是不可能的,知识已是对不可能性的经验,是非知识了!

    • ¥19.25 ¥35 折扣:5.5折
    • (守望者·文学)历史
    •   ( 153 条评论 )
    • (法)克洛德·西蒙 著,于昕悦 唐淑文 译 /2024-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克洛德 西蒙是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作品充满了诗人与画家的丰富想象。 这本《历史》是一幅散落一地的拼图。在这幅拼图中,时间是错乱的,叙述的当日、叙述者本人的童年、母亲的深闺岁月、法国海外殖民年代、西班牙内战时期 地点是零散的,家族的老屋、表亲的别墅、明信片上的殖民地、旅行的目的地、贷款的银行、街头的咖啡馆 人物是交错的,父母亲、外祖母、妻子、表亲、童年伙伴、银行职员、古董收购商、母亲的追求者 感觉是混杂的,光线、色彩、声响、气息、触感 由读者去拼凑起这幅拼图中发生在一天之内的故事,这个故事涵盖了三代人的历史。 本书原作于1967年出版,并于同年获得法国美第奇奖。该文学奖旨在奖励刚进入文坛、尚未获得与其才华相符知名度的作家作品。

    • ¥45.1 ¥82 折扣:5.5折
    • 布朗肖作品集/亚米拿达
    •   ( 920 条评论 )
    • 莫里斯?布朗肖 /2016-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布朗肖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在一所公寓里看似荒诞实则充满隐喻的遭遇。亚米拿达是犹太人名,布朗肖的好友列维纳斯的弟弟就是名叫亚米拿达,他在布朗肖的这部《亚米拿达》出版前不久在立陶宛被德国纳粹杀害。除此之外,也有叫这个名字的圣经人物。亚米拿达这个名字的含混性将布朗肖的小说人物保持在一种本质的无名状态之中:亚米拿达没有名字。

    • ¥24.75 ¥45 折扣:5.5折
    • (守望者·文学)眼泪
    •   ( 404 条评论 )
    • (法)帕斯卡·基尼亚尔 著,王明睿 译 /2022-04-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842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秃头查理、日耳曼人路易、洛泰尔签署了份法语文本《斯特拉斯堡誓言》。作者从这段历史挖掘素材,描写了查理大帝的两个孙子、私生的王子 孪生兄弟尼哈与哈尼截然相反的命运。哥哥尼哈是秃头查理的史官,是签署誓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他的人生高光,是成为个用法语书写的人,是担任法语的接生婆。弟弟哈尼则只身一人策马而去,如同这个世界的幽灵一般寻找着一张女性面孔。这张面孔的主人是世间万物的母亲,哈尼想找到她,进而找到自己的源头。哥哥尼哈见证了法语文明的诞生,弟弟哈尼则想找到孕育这种文明的母亲。书名 眼泪 ,既代表了法语诞生时令人激动不已的场景,也蕴含着哈尼意欲寻找文明之源而不得的悲伤。

    • ¥35.75 ¥65 折扣:5.5折
    • 布朗肖作品集/最后之人
    •   ( 139 条评论 )
    • [法]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著,林长杰 译 /2014-10-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后之人》是布朗肖在文学版图上设置的又一座令人望而生畏的迷宫,是他思想的转折点。向 零度写作 的转变是通过对 *后之人 的叙述实现的。 *后之人 是尼采意义上的末人,他以一张毫无表情的脸面对着黑格尔百科全书的知识体系与大循环封闭之后的历史境况。在上帝死去之后,对死亡和终结本身的描述是对残剩之物的肯定,不再有否定,在那里,一个人在场却已没有任何人了;在那里,甚至死都是不可能的,知识已是对不可能性的经验,是非知识了!

    • ¥19.25 ¥35 折扣:5.5折
    • 局外人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153 条评论 )
    • (法)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 /2010-08-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局外人》是加缪的小说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堪称20世纪整个

    • ¥15.6 ¥32 折扣:4.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