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加?格鲁申著的长篇小说《四十个房间》讲述了: 十七岁,在阳台上与闺密夜谈,一个强烈的念头冒了出来:我不想要渺小的人生,不想要那充满平凡的担忧、普通的期望,写满陈词滥调,充斥着孩子尖叫声的人生! 二十三岁,在异国他乡狭仄的出租房里,男友让我在梦想和他之间做出抉择,我忍痛选择了梦想。坐在冰冷的浴室地板上,我笨拙地挣扎,想把臃肿的词句和任性的感情打磨成简练、真实的诗篇。 二十八岁,在凌晨四点的厨房里,双脚踩在冰冷的瓷砖地上,我筋疲力尽地为六个月大的宝宝热着牛奶。暂时忘却对永恒不朽的渴望,暂时屈服于偏离命运的必然,听凭身体的软弱掌控一切。 三十岁,我住进了梦寐以求的房子,深爱过的男人对我说“跟我走吧”,我知道在那困惑、放肆、错误的瞬间,我赌上了自己整整十年存在的意义,险些丧失了过往的
《一日长于百年》以荒原上某个偏僻小站的铁路工人的一次送葬经历为故事主线,把宏大的时空浓缩入一日一夜,于狭窄中激化的尖锐矛盾冲突在各个层面上考验着人性,同时激发出人心中具有永恒价值的真善美。现实、传说与科幻交错纷呈,漫话千年、广囿万里,尽显作者的缜密构思和高超技巧,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禁对自身的命运及其与传统、现实、未来的各种关系产生认真的思考。 小说的情节同时在现实、传说和科幻三个层面展开。现实的层面主要写了叶吉盖、卡赞加普、阿布塔利普以及相关人物的命运。叶吉盖和卡赞加普都是位于萨雷-奥捷卡大草原上的一个荒僻的铁路会让站的普通工人。构成小说情节主线的就是卡赞加普去世后,叶吉盖为其送葬的情景及其回忆。阿布塔利普命运坎坷,他参加过卫国战争,当过战俘,脱逃后在南斯拉夫游击队里屡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