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澜梦》是一部讲述一个家族与长江洪水斗争六百多年的历史长篇小说。作品以一部家谱 《张扬家谱》为引子,讲述了长江中游枝洲岛张扬家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代表人物,在与洪水的斗争中演绎出生动曲折的故事及人物命运的发展变化,再现一段段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通过 洪水记忆 ,热情讴歌三峡工程全面发挥效益,实施长江大保护后,逐步实现江水安澜、百姓安康的丰功伟业。 卷一《伏七》的故事发生在元末明初。吴王张士诚之子伏七逃难到枝洲,落难王子在杨氏家族的呵护下,变复仇为报恩,与洲民龚春台一起领修江堤,造福桑梓,实现了 百里开基 的弘愿。 卷二《载洲》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初年。杨载洲和抗洪志士路飞霄率领洲民不惜牺牲一切,同邪恶势力和险恶环境顽强抗争,完成了 百里合围 的壮举。 卷三《麦生》的故事发生在
小说全篇分三部,53万字,全景式地再现了上个世纪中期洪湖岸边一个乡村和家族发展变化的历史。通过截取1949、1959、1969年三个不平凡的年份,在振荡和变革的广阔社会背景上,深刻地揭示了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探索,真实地展示了翻身农民和农村干部的命运和遭遇,细腻而又生动地描绘了独特的水乡民情风俗。本书成功地塑造了翻身农民农村干部单个和群体的鲜活形象,结构奇巧,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为一部的现实主义作品。 这是一幅可以立体穿行的真善美的乡土画卷! 这是一首少有人吟诵的新中国农民农村的赞歌! 这是一段不可忘却的靠前的历史记忆! 这是一种乡音缭绕的割不断的家国情怀!
《走出非洲》是丹麦女作家凯伦·布里克森在1937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书中以优美的文字叙述了1914年至1931年作者在非洲经营咖啡农场的生活,充满深情地回忆了非洲的自然景色、动物和人,体现出作者对非洲风土人情的熟悉和眷恋。故事缠绵悱恻,扣人心弦。本书出版后,曾多次再版,不仅在东非和英语国家,还被翻译成多国语言。
长篇小说《生地醉歌》通过对湖北房县神农架地区一个神秘古老村庄的描写,对房陵文化、荆楚文化、诗经文化等汉民族文化进行梳理、发掘和思索,原生态地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发展的历史印迹。
这套书的1一6卷,精选了改革开放35年(1977-2012)来,中国乡土短篇小说中的名篇力作,其中包括荣获全国大奖的乡土短篇小说,被小说选刊选载且极具影响力的作品、在当时社会上引起轰动或受到广泛关注、在读者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它反映了这个时期乡土短篇小说的整体面貌和成就。 郑电波主编的《中国乡土小说名作大系(4卷下) 》全书图文并茂,乡土气息浓郁。它构成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深度变迁的画卷,具有史诗般的价值。
日益攀升的医患纠纷、说不清的性骚扰、棘手的医疗事故、高额的医疗费、不平等的收入……当新手医生阿图成为独当一面的葛文德医生,当医术已经远远无法解决问题时,他与他的医者同伴如何面对?接下来还有哪些挑战等待着他?的“医者仁心”故事正在上演。
这套书的1一6卷,精选了改革开放35年(1977-2012)来,中国乡土短篇小说中的名篇力作,其中包括荣获全国大奖的乡土短篇小说,被小说选刊选载且极具影响力的作品、在当时社会上引起轰动或受到广泛关注、在读者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它反映了这个时期乡土短篇小说的整体面貌和成就。 郑电波主编的《中国乡土小说名作大系(3卷下)》全书图文并茂,乡土气息浓郁。它构成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深度变迁的画卷,具有史诗般的价值。
这套书的1—6卷,精选了改革开放35年(1977—2012)来,中国乡土短篇小说中的名篇力作,其中包括荣获全国大奖的乡土短篇小说,被小说选刊选载且极具影响力的作品、在当时社会上引起轰动或受到广泛关注、在读者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它反映了这个时期乡土短篇小说的整体面貌和成就。 郑电波主编的《中国乡土小说名作大系(4卷上)》全书图文并茂,乡土气息浓郁。它构成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深度变迁的画卷,具有史诗般的价值。 还有《中国乡土小说名作大系(4卷中)》、《中国乡土小说名作大系(4卷下)》二册。
《故乡天下黄花》内容简介:孙村长的尸首被抬回村以后,停放在他家西厢院里。这里是孙村长生前办公的地方,门口挂着“马村村公所”的牌子。村里办公一直没个正经地方,孙村长就在家挂牌办公。村里发生纠纷,原告、被告就到这所房子来说理。双方各出五斤白面,由村丁冯尾巴烙成热饼,村长、副村长、各姓族长吃了热饼再说理。烙饼的大锅,还在院子里支着。夏秋两季收田赋、过兵派夫派牲口、县上募丁、招待上头来的公差,也都在这所房子里。现在这里成了孙村长的灵堂。门上蒙着烧纸,院子里有两个木匠在“劈里啪啦”做棺材。
本书是王祥夫先生近几年来创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共精选短篇小说十六篇,十万余字。这本小说集注重表现的是人的情绪及内心的变化,所带来的后果,所以悲剧题材的偏多。他关注个体生命存在,特别是小人物的悲喜,以琐碎的日常生活为切入口,不仅从“形而下”的层面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而且升华到了对人性、命运等“形而上”的思索上。
一九四三年夏,法国尼斯后方的一个小村庄成了意大利人管辖下的犹太人聚居区,艾斯苔尔宁静的少年时代被打破了,接下来便是恐惧,耻辱,翻山越岭的逃亡,还有父亲的离去。 战争结束后,艾斯苔尔和母亲一起出发去寻找传说中的家园:刚成立不久的以色列圣地。在风雨飘摇的旅途中,她发现了祈祷和宗教的力量,学会了等待。在到达那个梦想中到处是橄榄树、和平鸽、教堂和清真寺的穹顶在闪闪发光的圣地时,她遇到了前往难民营的萘玛。一个犹太女孩和一个阿拉伯女孩,交换的只是彼此的眼神和姓名,自此再未相遇…… 《流浪的星星》是克莱齐奥一九九二年的作品,表现出一种“笔酣墨饱”的成熟,将隐隐的忧患、伤痕、无奈和绝望包裹在一个精巧、冷峻、智慧而简洁的套子里,让人无从拒绝。
这套书的1—6卷,精选了改革开放35年(1977— 2012)来,中国乡土短篇小说中的名篇力作,其中包括荣获全国大奖的乡土短篇小说,被小说选刊选载且极具影响力的作品、在当时社会上引起轰动或受到广泛关注、在读者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它反映了这个时期乡土短篇小说的整体面貌和成就。 郑电波主编的《中国乡土小说名作大系(2卷上) 》全书图文并茂,乡土气息浓郁。它构成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深度变迁的画卷,具有史诗般的价值。
《中国乡土小说名作大系(第六卷)(套装共3册)》精选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乡土短篇小说中的名篇佳作,可以说它反映了新时期短篇小说整体面貌和成就。这些作品时代特征和艺术特点突出,影响力大,可读性强,是不少作家的成名之作,也是很多文学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