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4.9折-5.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长日将尽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56 条评论 )
    • (英)石黑一雄 /2023-11-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长日将尽》是诺奖得主石黑一雄1989年获布克奖的作品,也是石黑一雄最重要的代表作。小说以管家史蒂文斯的回忆展开,讲述了自己为达林顿勋爵服务的三十余年时光里的种种经历;虽然达到了职业巅峰,但史蒂文斯过于冷酷地压抑自我情感,追求完美履行职责,在父亲临终前错过最后一面,之后又与爱情擦肩而过。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将一个人的生命旅程在读者眼前抽丝剥茧,同时也折射出一战与二战之间那段非常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1993年根据小说翻拍的同名电影(又名《告别有情天》)由英国著名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和艾玛·汤普森主演,获得八项奥斯卡奖提名和六项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成为影史经典。

    • ¥46 ¥88 折扣:5.2折
    • 海边的卡夫卡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51 条评论 )
    • (日)村上春树 /2014-05-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主人公田村卡夫卡君不是随处可见的普通的十五岁少年。他幼年时被母亲抛弃,又被父亲诅咒,他决心“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他沉浸在深深的孤独中,默默锻炼身体,辍学离家,一个人奔赴陌生的远方。无论怎么看——在日本也好,或许在中国也好——都很难说是平均线上的十五岁少年形象。

    • ¥40.9 ¥80 折扣:5.1折
    • 打开一颗心 一位心外科医生手术台前的生死故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449 条评论 )
    • (英)斯蒂芬·韦斯塔比 /2018-1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我经手过12000颗心脏。”作者在心外科从业数十年,手术成绩卓著。本书汇集了作者经历的一些经典案例(多数发生在1970年代至2000年代之间),也剖白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工薪家庭的穷小子,被幼年时的医学纪录片鼓舞,也被亲人的离世刺痛,终于将自己历练成一名杰出的心外科医生。他为面试的成功而激动地徜徉在伦敦河岸街头,为先天心脏病或气道重度灼伤的小儿开胸,为病人和家属的焦灼与渴望而奋战,为对抗次日手术的焦虑而深入沙特沙漠欣赏夜空,为尽力修补而果断切削垂危的心脏,为救命而与医务主任对抗、“擅自”为病人安装人工“电池”心,在命悬一线的攻坚手术面前还能讲出冷笑话……一位艺业精湛、傲气十足又敬畏生命的外科医生形象跃然纸上。那些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就存在的很好外科技术也令人叹为观止。在展现手术神技之余,作者也

    • ¥30.6 ¥56 折扣:5.5折
    • 我用中文做了场梦 文汇出版社
    •   ( 81 条评论 )
    • (意)亚历 /2024-07-01/ 文汇出版社
    • 《我用中文做了场梦》是意大利青年作家亚历用中文写下自己六年中国漫游的非虚构文学作品。2016年,23岁的毕业生亚历在衰老的意大利看不到出路,决心投奔冉冉升起的电影制作热土——中国。他来到北京电影学院学导演,出演瓜子和手机广告,在主旋律战争片中当46号群演,用蹩脚的普通话录电影播客,给纪录片当翻译,也参与过地下独立电影制作。六年间,亚历从零开始学中文,在豆瓣上写日记,在大城小镇与不同的人对话,在每一次微小的相遇中见证中国的广阔:在北京,和宿管阿姨学习怎么切菜;在广州拍广告,开工前喝早茶,拍完片喝断片;在上海,把客厅当成写作沙龙,创造一个临时的家;在四川农村,把白酒当成暖气,跨越寒冬和方言的隔阂。亚历用冷静又不乏幽默的文字,记录自己在中国的观察和日常,书写近年的个体遭遇和时代变化,也写下

    • ¥34.5 ¥69 折扣:5折
    • 美国路人 刘骁骞 置身人群现场与历史 新角度看真实美国 纪实文学非虚构 新经典 压裂的底层 美国小史 政治
    •   ( 11 条评论 )
    • 刘骁骞 /2025-02-01/ 新星出版社
    • 在驻外生涯的第二个十年,刘骁骞开启了特殊的走遍美国的行程。他踏足将近五十个州,深入人群和险地,穿梭城市和村庄,试图看清那些被笼罩的真相。 他是长期徘徊此地的路人,得以冷静而精准地触摸这个国家的伤口:在一触即发的抗议现场,“让美国再次伟大”和“种族平等”是两句并不矛盾的口号,却将美国人推挤在一起,又将他们远远拉开;逃离奴隶棉田的黑人男子永远困在私刑的梦魇中,在民族神话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一个个残垣断壁的联邦学校旧址,一群人如海底捞针般寻找着埋葬着孩童遗骨的墓地,他们会成功吗? 而当刘骁骞不断往返于新闻和历史的现场之间时,他开始回望这十余载的异乡之路,审视内心的初衷。这本书是一个一直在路上的人收集的脚印。

    • ¥34.5 ¥69 折扣:5折
    • 他们涉海而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74 条评论 )
    • (爱尔兰)奥德丽·马吉 /2024-07-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这座岛太小了,没法同时容下一个法国人和一个英国人。 ——对你们俩来说,好像世界本身都不够大。 1979年夏。 一名英国画家来到爱尔兰西岸的一座小岛,试图找到画出毕生杰作的灵感;一名法国语言学家紧随其后,为了研究岛上爱尔兰语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一个妇人怀念葬身大海的丈夫,选择通过艺术达成与丈夫环游世界的心愿;一个男孩厌倦了荒僻小岛上的乏味生活,渴望跨海去追寻更大的梦想…… 两名外国访客打破了岛上宁静的生活,也勾起众人心中深埋已久的记忆和欲望;而在不远的陆地上,报复性的流血冲突愈演愈烈,凯尔特的古老忧伤仍在延续……

    • ¥36.4 ¥69.8 折扣:5.2折
    •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68 条评论 )
    • (日)村上春树 /2018-06-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本书是村上春树最典型的平行线长篇小说,其他平行线小说发展到后来,两条平行线会交汇到一起,本书的两条平行线始终不交汇,到书末也彼此无关,有如两本不同的书。一条平行线是“世界尽头”,那是个与世隔绝的村落,宁静而漂浮着百无聊赖的气息,居民没有心,没有目标,生活在死水一潭之中。一条平行线是“冷酷仙境”,两大黑社会组织争夺老科学家发明的控制人脑的装置,男主人公与老科学家及其孙女逃进地底,经过惊心动魄的遁逃才摆脱危险。作者试图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现代人在人生选择上的困惑。本书平装本2002年由我社初版,此后于2007年更换了封面,并作了修订。2014年,我社又出版了本书的精装本,再次作了修订。因上一个平装本封面已经10年未变,故第三次更换本书封面设计,使这部名作焕发新的活力。

    • ¥39.8 ¥78 折扣:5.1折
    • 诠释的极限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16 条评论 )
    • (意)翁贝托?埃科 /2025-01-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对于符号学、诠释学、传播理论以及媒体研究来说,诠释的问题始终是一个关键课题:它的极限在哪里?约束与标准是什么?读者又能够拥有多大程度的自由? 《诠释的极限》收录的十五篇文章专门研究了这些问题:有关于诠释学传统的梳理,有对但丁、莱奥帕尔迪、乔伊斯作品不受控的诠释的探究,也有关于亚里士多德、博尔赫斯、皮兰德娄的绝妙诠释,还有作者关于他本人作品的自白。 在这部符号学里程碑著作中,翁贝托·埃科试着将感官不可控制的漂移属性搁置一边,即使一个文本的诠释可以是无穷的,但不代表所有诠释都是“好”的,而如果什么是“好”的诠释让人难以抉择,那么不妨换种方式,去找出那些不可接受的诠释。

    • ¥43.9 ¥86 折扣:5.1折
    • 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 波伏瓦青春回忆录 女性主义思想的泰斗第二性作者波伏娃自传传记书籍 成为波伏娃上海译文出版社新华书店正
    •   ( 299 条评论 )
    •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2022-12-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瓦除了以理论巨著《第二性》享誉国际之外,还著有四卷回忆录。这些回忆录卷轶浩繁,足以让她问鼎法国伟大回忆录作家的宝座。《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是其中第一部,于1958年出版于法国,记录了波伏瓦童年时代与少女时代的生活,从她出生开始,到1928年完成高等教育为止,时间跨度为二十年。1908年,波伏瓦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富裕保守的中产阶级家庭里,度过了幸福平静的童年。早慧的她酷爱阅读,很早就对自己的性别和身份的独特性有了意识。与莎莎的友谊是波伏瓦少年时代的重大事件,她们成为彼此探索世界和人生的关键人物。随着家道中落,波伏瓦必须工作赚钱,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获得了通向独立的宝贵钥匙,从此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大学学业。正当波伏瓦获得自由,走向广阔世界时,好友莎莎却溘然病

    • ¥36 ¥69 折扣:5.2折
    • 陌生的阿富汗 一个女人的独行漫记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12 条评论 )
    • 班卓 /2024-09-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3年夏天,班卓独自从新疆出发,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巴基斯坦,然后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进入阿富汗的荒漠之中,从北至南、从南至西地将阿富汗转了一圈。对很多人来说,阿富汗只是新闻里那个与战争、贫困、饥荒、恐怖主义等字眼挂钩的遥远陌生之地。但在班卓笔下,一个个普通又鲜活的人出现在读者眼前:追求自由、热爱乌尔都语文学的巴基斯坦青年,自幼父母双亡的喀布尔旅馆经理,曾是空手道冠军的现役警察,为巴米扬绘制地图的日本青年,河谷里的村民与中巴上的少年,突然求婚的单身男子与坎大哈的八口之家……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悦、哀愁、梦想、困惑,如同你我一样认认真真地度过每一天。 班卓以她特有的细腻、谦逊、好奇,将目光诚恳地投向他者,因而会观察、接触形形色色的阿富汗人,近距离地与他们相处相知,建立了短暂却珍贵的缘分

    • ¥35.2 ¥69 折扣:5.1折
    • 纽约客故事集/[美]安·比蒂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13 条评论 )
    • (美)安·比蒂 /2025-01-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二十多岁,执意要骑摩托周游全国,因为这样可以感受空气的变化;三四十岁,争取到每周二晚上的独处时光,远离丈夫、孩子、琐事;五六十岁,打电话给远方的女儿,却发现早已话不投机……从1974年到2006年的32年里,《纽约客》发表了安·比蒂的48篇短篇小说。她笔下的人物和她一样,从青年走到了中年,变化的是容颜与人事,不变的是贯穿人生的困惑与彷徨,以及那些细小却深远的温情。

    • ¥50 ¥100 折扣:5折
    • 小说机杼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37 条评论 )
    • (英)詹姆斯·伍德 /2024-06-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詹姆斯·伍德的《小说机杼》是对于小说魔力的一次精妙探析。这位当代著名批评家将带领读者深入体察故事运作之机制,由此提出一些基本问题:当我们说自己“了解”某个虚构人物时,我们在表达什么意思?故事讲述的细节由什么构成?何为成功的隐喻?现实主义现实吗?为什么有些文学技巧过时,而另一些却保持活力? 从“荷马史诗”到《让路给小鸭子》,从《圣经》到约翰·勒卡雷,詹姆斯·伍德取材之广泛,使得《小说机杼》既是一部研究小说虚构技巧的佳作,也是一部另类的小说史。 本书为再版,收入英文新译本中的增补部分(包含全新序言),并对此前出版过的章节进行修订,版式设计与封面设计也全面更新。

    • ¥36.3 ¥68 折扣:5.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