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和《小说选刊》杂志社共同打造推出的2022年度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了多名优秀作家的精彩作品,其中包括鲁敏的《无主题拜访》、尹学芸的《难言之隐》、邵丽的《九重葛》、王啸峰的《回到那个初夏》、林森的《心海图》、南翔的《老药工和他的女儿》、杨少衡的《安全屋》、林筱聆的《你不知道》、陈楫宝的《抛锚》、金岳清的《大鸟往下飞》等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或干净超然,或清新淡雅,或犀利尖锐,或深刻厚重,是文学作品中的佼佼者,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出版价值。
精选2024年极具代表性的中篇小说佳作10篇,编选眼光独到,既关注知名作家的新突破,也挖掘新锐作者的潜力之作。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涵盖社会现实、人性探索、情感纠葛等诸多领域,展现了当代作家在叙事技巧、人物塑造和主题挖掘上的新尝试与突破。本书不仅是2024年度中篇小说创作成果的集中呈现,也为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研究当代文学发展脉络的重要参考。
《左右流之》是作家阿袁的一部中短篇小说集。这部小说集主要描写院校教师等当代基层知识分子,以隽永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生活场域,描摹出一幅幅人文和烟火交汇的生活、精神图景,带起千丝万缕的历史文化记忆,探寻知识分子在时代、在感情中的所得所失、所寻所依。
冯骥才、艾伟、杨少衡、蒋韵、程永新、范小青等18位作家的18篇佳作,或聚焦当下,或着笔过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叙述,精彩的故事,鲜明的形象,在反映生活的深刻和人性的复杂等方面,展示出优秀的品质。
精选2024年极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佳作26篇,编选眼光独到,既关注知名作家的新突破,也挖掘新锐作者的潜力之作。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涵盖社会现实、人性探索、情感纠葛等诸多领域,展现了当代作家在叙事技巧、人物塑造和主题挖掘上的新尝试与突破。本书不仅是2024年度短篇小说创作成果的集中呈现,也为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研究当代文学发展脉络的重要参考。
29个扎根现实的故事,饱含对时代与命运的审思,引发对亲情与爱情、对现状与未来的深入思考。 《奶奶的棉田》以年过而立的孙女视角,讲述上世纪中期的奶奶在时代浪潮下的沉与浮,奶奶看似被裹挟而行,实则以坚韧沉稳的步调撑起整个家。 《玫瑰落》中,记录了七婶所嫁非人后从少女到妇人的全过程,就像一朵花从花开到花败,热烈到决绝,引发当代女性进一步审视自己的 爱情观 。 《龙凤镯》里,是一位女性从原生家庭及破败婚姻中挣扎而出的幸与不幸 字字真情,直击人心。
本书为张恨水作品典藏的一本,是张恨水后期的重要作品,写于抗战胜利之后,以主人公李南泉入川的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一幅川东风俗图。区别于畅销名作《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是张恨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
《曹征路文集:中短篇小说卷(2)》大致内容:1、长篇小说《问苍茫》;2、长篇小说《非典型黑马》;3、长篇小说《贪污指南》,含《伏魔记》;4、中短篇小说《那儿》;5、中短篇小说集《霓虹》;6、中短篇小说《躁动年华》;7、《思想抽屉》。曹征路是一个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将对于生活的观察融入笔端,他的作品勇于反映严肃的社会现实问题,语言风格平实,富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被称为 底层文学 。
小说集包括作家近三年创作发表的中短篇小说,共8篇。其中《无法完成的画像》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甘草之味》《无法完成的画像》入选中国小说学会小说排行榜。《删除》获《北京文学》优秀作品奖。所有作品均分别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长江文艺 好小说》等转载。小说有极强的现实温度,同时艺术品质上乘。
本书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作者的文字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示特定时代的社会现状,并能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对于这些伴随着时代发展成长起来的鲜活的人物,作者不惜以大量笔墨描写人物心灵世界,其间也穿插有魔幻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手法的运用。其中女性心理描写、女性主义自我批评和困境的书写是本书的吸睛重点。每篇小说的创作手法时而传统写实,时而悬疑推理,在字里行间展现出了汪洋恣肆、意出尘外的艺术效果,既有现实主义的叙事结构,又具有浪漫主义的丰富想象,小说极具个性,有较强的隐喻性。
《小鲍庄》以多头交叉的叙述视角,通过对淮北一个小村庄几户人家的命运和生存状态的立体描绘,尤其是捞渣这一人物具有象征意义的死,剖析了传统乡村世代相传的以“仁义”为核心的文化心理结构。作品展现了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精神中包含有善良、忠厚、团结、抗争等美好素质,但也对其中诸如顺天从命、愚昧迷信等文化劣根性进行了反思。 《小鲍庄》被视为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但比一般“寻根小说”有着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
本书是70后小说家盛可以的短篇小说集。盛可以在本书中以高妙的技法与超群的文字勾勒出当代生活中的不同人群中的心灵角落与种种私欲的集合,通过对各种事件的描绘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这个时代的人群复杂的生存状态与情感危机的尴尬困境。叙事波澜跌宕,文字引人入胜。该书是当下女性文学与先锋文学的成果。
台湾实力派作家朱天心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朱天心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之间所创作的七个短篇和一个中篇,并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系主任王德威和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系副教授唐小兵的相关评论文章两篇。《预知死亡纪事》、《出航》等篇涵盖了对生死问题的探讨;《古都》、《鹤妻》、《匈牙利之水》等篇以物质、感官勾勒出的现代生活图景以及人记忆深处的情感和无处安放的乡愁。作者娴熟地文字,于看似松散的情节中贯穿了深沉的情感寄托,读来令人动容。所选作品篇目及主题中对古今中外历史、文学名著皆有借鉴,同时紧密与当代日用人生相结合,极好地反思了现代人在生活、死亡、文明、记忆、遗忘的煎迫之下该如何自处。其中《古都》曾入选“二十世纪百年百部小说”,是朱天心的代表佳作。
鲁迅文学奖得主裘山山全新中短篇小说集,收录裘山山从未结集过的全新小说六篇,分别为《有谁知道我的悲伤》《意外伤害》《对影成三人》《琴声何来》《红围巾》《隐疾》。裘山山的写作坚持不控诉、不渲染,充满了温情和暖意。
有“中篇小说”美誉的作家阎连科,从1988年至2009年的20多年时间里创作了中篇小说近50篇,《阎连科中篇小说编年》的四本书中囊括了他所有的重量级中篇小说,如:《两程故里》、《瑶沟人的梦》、《耙耧山脉》、《黄金洞》、《年月日》、《耙耧天歌》、《大校》、《朝着东南走》。 《中士还乡》就是《阎连科中篇小说编年》的其中之一。收录了《中士还乡》、《寻找土地》、《和平寓言》、《在和平的日子里》等七篇小说。
《墙上的父亲》为鲁敏的中短篇作品集。小说对日常琐屑生活无比厌倦,但在精细的细节叙述中似乎又表达了作家深切的迷恋。柴米油盐、嫁娶、家长里短,将庸常无比的生活在真实犀利甚至尖刻的话语叙述中彻底撕裂。但惟有父亲不能遗忘,他那难以复原的历史如影随形,在与现实的比较中神秘而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