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诺兰——当今世界最受瞩目、拥有话题性的电影导演之一,凭借《蝙蝠侠》三部曲、《盗梦空间》《星际穿越》《敦刻尔克》等极具个人风格的大片,屡屡创造口碑、票房双收的神话,他本身已然自成一个品牌。本书将深入探索他的作品、他受到的影响,以及他神秘的成长经历。哪些作家、导演和艺术家曾带给他启发?他迷恋何种独特的主题与形象?每部作品有着怎样的灵感来源和幕后制作故事?他如何解读自己那些烧脑大作的谜底,又怎样面对业界、媒体和观众的反应?……资深影评人汤姆·肖恩与诺兰相识逾20载,获得了这一空前机会,对后者进行跨越3年的独家深度专访,试图解答以上问题。本书由对话访谈和肖恩的论述交织而成,得到了诺兰本人的全力支持配合,以罕见的亲近视角回顾了诺兰的个人生活,梳理其电影生涯的发展轨迹,探寻其杰作
"2015年5月20日上午11点,首尔京畿道W医院,三名流行病学调查员抵达八楼。他们戴着内外双层手套,仔细检查病床、窗框、天花板,连一根毛发也不放过,试图找到一种新型病毒的踪迹。 那时,整个首尔都还在熙熙攘攘中运行,在MERS席卷的前夜,这座城市没有任何防备。 淋巴癌初愈回诊的牙医金石柱、刚刚在病床前见完癌症晚期的父亲最后一面的实习记者李一花、身为一家人经济支柱的图书仓库管理员吉冬华,他们在同一间急诊室擦肩而过,却不知日后将面对同样的命运。 他们中有人肺功能较为受损,短短半个月掉了20斤体重,失去自己热爱的工作,却无人向她道歉;有人失去了自己挚爱的父亲,又接连失去了来见父亲最后一面的亲人,被孤零零地留在这个世界;有人在隔离病房备受病痛折磨,却始终温柔地对待每一个人,被称为 微笑男孩 。 他们不只是被编
"【内容简介】:《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1世纪初(约1001-1008年),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历史记录早的长篇小说,也是日本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全书共54回,约80万字,以日本皇室及贵族生活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光源氏及其后代跌宕的命运起伏,探讨了爱情、权力、人性与无常的主题。全书贯穿日本传统“物哀”美学,通过人物命运的无常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对生命短暂与世事变幻的深刻感怀。 紫式部以女性身份揭露平安朝贵族社会的虚伪与压迫,书中数十名女性角色虽身份各异,却多沦为男性权力与欲望的牺牲品。 作品开创了日本“物语文学”的传统,深刻影响后世作品,被誉为“日本文学之母”。时常与中国四大名著之《红楼梦》相提并论。 《源氏物语》不仅是一部贵族爱情史诗,更是一面映照人性复杂与
一份理想藏书的清单 一部图文并茂的小说编年史 本书由牛津大学文学教授彼得·伯克赛尔主编,全球165位作家、文学评论家或学者参与撰稿,推荐书目横跨五大洲,上下两千年,涉及67个国家的812位作家。每部作品配有详细出版情况介绍和简明的作品评论。全书配有680幅图片,包括300多幅珍贵的作家肖像画或照片,如“既是作家又是鳞翅目昆虫学者”的纳博科夫正在捕捉蝴蝶、托着脸庞趴在打字机前的萨冈等,为我们独特呈现了不为人知的作家生活图景,还有300多张相关的海报、封面插画、油画等,展现出多元化的文学面貌。此外,还甄选了近300部作品中的金句,关于爱情、孤独与哲思等。 本次中文版增加“拾遗篇”和“中国篇”,将推荐作品的数量从1 001部增加到1 342部。“中国篇”由南京师范大学何平教授撰写,推荐了从鲁迅、张爱玲、金庸到王安忆、余华等
塞缪尔·约翰生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词典编撰家、小说家、传记家、文学批评家。以其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良善之品性为后世所景仰。作为一代文坛巨人,无论在英国文学目前还是英语文化目前,约翰生都是无法绕开的人物。詹姆斯·鲍斯威尔是约翰生的好友、门生,他为约翰生立下的这部《约翰生传》影响深远,堪称古往今来英语世界中很优秀的传记作品。鲍斯威尔从二十三岁起便与约翰生成了忘年的莫逆之交,他立志把这位文坛巨擘的生平一点一滴挖掘出来。对爱好智慧的现代人来说,本书是一座常读常新的宝库。约翰生那充满人生智慧的思辩、才华横溢的言谈、出人意表的比喻和光彩夺目的修辞,令我们为之倾倒,折服。通过这部巨著,读者既可以体会传记主角约翰生如大熊星座般君临众星的魅力,也会为字里行间洋溢的两位杰出人物的
金爱烂获奖一览:2002第1届大山大学文学奖《不敲门的家》(单篇,载《奔跑吧,爸爸》)2005第38届韩国日报文学奖《奔跑吧,爸爸》(单篇,2022年被改编为话剧上演)2008文化体育观光部评选今日年轻艺术家奖2008第9届李孝石文学奖《刀痕》(单篇,载《滔滔生活》)2009第27届申东晔创作奖《滔滔生活》(小说集获奖)2010第4届金裕贞文学奖《你的夏天还好吗?》(单篇)2011第2届年轻作家奖《水中的歌利亚》(单篇,载《你的夏天还好吗?》)2013第18届韩戊淑文学奖《你的夏天还好吗?》(小说集获奖)2013第37届李箱文学奖《沉默的未来》(单篇,载《外面是夏天》)2016第8届具常文学奖年轻作家奖《您想去哪里》(单篇载《外面是夏天》)2017第48届东仁文学奖《外面是夏天》(小说集获奖)以上作品悉数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推出的“金爱烂作品集”(共6册)。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世界文学大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是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百年孤独》西班牙语版问世50周年之际,企鹅兰登书屋推出《百年孤独》插图纪念版。拉美当红艺术家路易莎里维拉倾心绘制水彩插图,马尔克斯之子贡萨洛加西亚巴恰参与版面设计。中文简体版沿用范晔译本,复刻西班牙语原版装帧与版面设计,力求展现原版风采。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代表杰作,以独特的写作方式和宏大的主题,极大地扩展了小说的领域和疆界,堪称长篇小说这一体裁中的扛鼎之作。《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代表作,被誉为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同时反映了托尔斯泰本人生活中所遭遇的精神危机和生活困境。《罪与罚》是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代表作,也是为他带来世界性声誉的作品。《罪与罚》堪称文学历史记录杰出的社会心理小说,直至今日仍然作为心理学研究范本被不断讨论。《大师和玛格丽特》是布尔加科夫一生心血结晶,创作时间长达12年之久,期间不仅数次重写,更是两次将写好的手稿付之一炬,最终成就了这部誉为“20世界俄罗斯文学伟大”的文学作品。
《悠悠岁月》 《悠悠岁月》一经出版就获得了法国当年的“杜拉斯文学大奖”。采用“无人称自传”的方式,实际上是在自己回忆的同时也促使别人回忆,以人们共有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演变,从而引起人们内心的强烈共鸣。大到国际风云,小到饮食服装,家庭聚会,乃至个人隐私,无不简洁生动。通过个人的经历来反映世界的进程,实际上写出了集体的记忆。小说的时间跨度有六十年,因此无论什么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和最清晰的记忆。
《英诗金库》最初由英国诗人帕尔格雷夫于1861年选编出版,收录了英国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名家诗作288首。这些诗作主要是一般大众喜闻乐见的抒情诗和歌谣,一经出版,便受到英国民众的普遍欢迎,以后重版多次,成为至今有名的选本。因原版本系帕尔格雷夫于1861年选编,英国国内相关诗人又进行续编,即在原作基础上,后续了145首1861年后至20世纪初的经典诗歌,使《金库》选诗达到433首。1983至1984年,四川大学曹明伦教授策划并与罗义蕴、陈朴合作,编注了此书的中英文对照版,编注者联络了众多知名翻译家和诗人(如卞之琳、王佐良、杨周翰、戴镏龄、朱维之、飞白等)进行翻译。此书于1987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后,一直在国内诗歌界享有盛誉,研究者和学习者纷纷以此为经典,或为工具书,或为教材,或为读物。
共收录10篇短篇,包括人气很高且难得一见的《亿万个孤独者》及《阿弥壳断层之怪》。
《去吧,摩西》 《去吧,摩西》是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两个中篇、五个短篇合成,篇篇独立却互相勾连,共同组成一部长篇小说。其中,《古老的家族》、《熊》和《三角洲之秋》三篇侧重于描写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故又被称为“大森林三部曲”。书名来自一首有名的黑人灵歌《去吧,摩西》。本书围绕着美国南方的种族问题,讲述了约克纳帕塔法县麦卡斯林家族两个支系几代人的命运,探讨了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爱与恨、暴力与冲突,由此再现了南方发展和变迁的历史。 《我弥留之际》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书名引自《奥德赛》的英文译本,故事发生在十天之内。小说由五十九节内心独白构成,讲述了美国南方农民安斯·本德仑允诺妻子艾迪,将她的遗体运回娘家安葬的“苦难历程”。送葬途中,本德仑一家经历了各
《是,首相》 经典剧集,精彩小说 政治讽刺,英式幽默 《是,首相》(Yes Prime Minister)是根据1980年代英国BBC同名剧集改编。《是,首相》讲述了大臣吉姆·哈克在党内角力中意外地当上了首相,汉弗莱爵士也提前一步升迁为内阁秘书,而伯纳德则荣任首相的私人秘书。于是,官僚帝国的故事继续在唐宁街十号展开。小说以及之前的《是,大臣》以吉姆哈克的日记为主,辅以其他政府官员的备忘录、信件等,同样的事件在不同的记录中互相参照,幽默、辛辣,非常精彩。 《是,大臣》 经典剧集,精彩小说政治讽刺,英式幽默《是,大臣》(yes minister)是根据1980年代英国BBC同名剧集改编。《是,大臣》讲述了吉姆·哈克在帮助本党大选获胜之后得到行政事务部(DAA)部长的职务,从此开始面对以部秘书汉弗莱·阿普尔比爵士为首的公务员体系,而他的公派私人秘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