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式部所著的《源氏物语》描写了以四代天皇为代表的上层贵族的荣辱沉浮,历时70余年。所涉人物四百多位。其中性格刻画鲜明者有二三十人。全书以源氏家族为中心。前两部讲述了光源氏与众女子的种种或凄婉或美好的爱情生活;第三部以光源氏之子薰君为主人公。铺陈了纷繁复杂的男女爱情纠葛事件。其体例颇似中国唐代的传奇和宋代的话本。但行文典雅。极具散文韵味,并大量引用汉诗和汉史典故。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学气息。 《源氏物语》开启了日本“物哀’。时代。自此。日本的小说中明显带有一种淡淡的悲伤。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诗集 ★《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游思集》 经典诗作全部收入 ★冰心,石真,吴岩,汤永宽,白开元 国内泰戈尔权威译者经典译作
基本信息 书名: 源氏物语(上下) 作者: (日)紫式部 开本: *: 75 页数: 现价: 见顶部 出版时间 2015-08 书号: 9787020107407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紫式部,本姓藤原,原名不详。因其长兄任式部丞,故称为藤式部,这是宫里女官中的一种时尚,她们往往以父兄的官衔为名,以示身份;后来她写成《源氏物语》,书中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传诵,遂又称作紫式部。作者生卒年月也无法详考,大约是生于九七八年,殁于一○一五年。紫式部出身中层贵族,是书香门第的才女,曾祖父、祖父、伯父和兄长都是有名的歌人,父亲兼长汉诗、和歌,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究。作者自幼随父学习汉诗,熟读中国古代文献,特别是对白居
本书不仅收录了《罗生门》《竹林中》《地狱变》《河童》等广为人知的经典名篇,同时精选了《英雄之器》《南京的基督》《丝女手记》《枯野抄》等国内罕见译作,共28篇。由黑泽明执导的《罗生门》,现已成日本经典电影之一,其原著正是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和《罗生门》。 故事之所以可以流传百年,往往因为它超越了时间。芥川龙之介就像你身边那位高冷的同学、孤傲的同事,看似不合群,却唯有他*懂人心。每个短篇,读完*多不过十几分钟,却如走马灯一样,呈现了从大人物到小市民的良心、感觉、神经、趣味 芥川的小说没有难懂的情结和架构,也不渲染社会环境,而是专注展现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谋篇布局,极尽巧思。人生中每一个隐秘不足外道的心思,或蠢蠢欲动,或幻灭怀疑,一百多年前的芥川龙之介,早就看破。 《罗生门》 描述
本书描写的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日本关西世家大族莳冈四姐妹的故事。两位待嫁的妹妹,是小说的主角,美丽、温良的三姑娘雪子,虽然内心不乏主见,但在门第婚姻的强大世俗压力下,却只能形同木偶,一次次被领去相亲,又一次次因门户之见而告吹,直至年过三十才违心地嫁为继室。大胆敢为的四姑娘妙子,试图冲破家族礼法的网罗,但她在与下层的男子同居之后,即被无情地逐出家门。小说揭开了日本上流社会的内幕,兼及关西的风土人情,被誉为“上层的风俗小说”,“才不世出的物语文学”,“艳丽的绘画长卷“,是唯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一部毕生的杰作。
《棋王》《树王》《孩子王》是阿城的三部中篇小说,创作和发表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三部小说都是通过知青的视角来描写普通人的人生经历和下乡生活。知识青年,简称知青,指从1950年代开始到1970年代末期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多数人是初中或高中学生。这些人身上折射着一个时代甚至几个时代的历史烟云。很多反映知青生活的作品,是突出生活的苦累和生活方式、观念的冲突。而阿城的“三王”则是另外一派风清月明,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在写作手法、格调与主题上与同期作品有很多差异,因此小说一发表,便轰动文坛。时至今日,“三王”的写作手法、理想主义情怀和“不合作”姿态,仍然意义重大、毫不过时。本书据作者指定版本编排,“zui接近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