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时创作的一部充满哲思与意趣的散文集。杨先生通过对命运、人生、生与死、灵与肉等根本问题的思考,指出人生的价值在于遵循 灵性良心 的要求修炼自己,完善自身。她以深刻独到的体验,秉笔直书的勇气和生动饱满的笔触,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因信仰缺失而茫然无助的人们指点迷津。正文后巧置多篇大手笔的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语言本色无华、感人至深。 本版增补长篇访谈 百岁答问 、原声录音和多幅近照。
《梦里花落知多少》是当代 知名作家三毛 的散文集,也是她脍炙人口的 代表作, 收录了23篇散文。 ******** 我们唯愿人长久,却不知是后会无期。 ******** 丈夫荷西骤然离世后,三毛坠入人生低谷。她以沉静幽美、哀而不伤的笔触,书写与ZHI爱之人的相濡以沫与生离死别,坦露从低谷走向新生的心路历程。 每个没有做完的梦里,都落满了花。 《梦里花落知多少》讲述普通人的相知相守、别离生死,堪称一部现代版 浮生六记 。 相伴、告别、失去、孤独、死亡 三毛真诚地敞开心扉,展现出 直面人生变故的勇气 与力量。
来到新闻现场,记者面临什么?他将如何选择?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对犯罪领域的进入以及对高位失权者的报道,不仅让我们得见新闻事实的魅力,更获得了新闻方法论的启迪。这些视角独特的故事,绵密的逻辑与平时白描的文字让我们得以平静、公正地把这些采访对象当做人来分析,这些新闻事件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价值,不单是一个犯罪事实,还有他们的人生故事。
郭德纲以讲述在市井江湖中发生的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中国的俗世百态,诙谐幽默地道出了世间的酸甜苦辣。颂真颂美、刺贪刺虐皆入木三分。在故事中讲道理,讲人性,讲知识,兼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郭式戏谑风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能够寓教于乐,读者在获得一份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同时,还洞悉了人情世事。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木心诗集《云雀叫了一整天》,依据木心晚年定稿,甲辑收入《大心情》《火车中的情诗》《永井荷风的日本国》《而我辈也曾有过青春》《安息吧,仇敌们》《知堂诗素录》等(特别收有《从前慢》原汁原味的小诗),乙辑收入俳句集,并配有作家影像、创作手迹等。诗集首次出版时,木心已八十二岁。 这一百余首意境深远、金句纷披的诗篇,逾百行木心式的精彩箴言,至今仍为读者津津乐道。甲辑中,诗人在时空中,漫游伏尔加河、西西里岛、伊斯坦布尔、爪哇国、古希腊 异域人情,中国地貌,跃然纸上。下辑全为短句,多为偶感而作,异彩纷呈。这些句子又似俳句又似格言,诚如木心所言:俳句结集,大有火树银花之感。
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木心散文小说系列之《素履之往》,依据木心晚年定稿,一辑收入《庖鱼及宾》《白马翰如》《亨于西山》《十朋之龟》《舍车而徒》等,二辑收入《一饮一啄》,三辑收入《亡文学者》《晚祷》《媚俗讼》等,并配有作家影像、创作手迹。 素履之往 ,源自《易经 履卦》: 初九,素履,往无咎。 以朴素坦白之态度行事,此自无咎。以喻质朴无华、清白自守的处世态度。
我是陕西科技大学的一名文学老师,有时会想:除了教书,我能不能走出校园,为社会做点什么?一次机会,我到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任副局长。碑林区是西安市的中心城区,却没有一家图书馆,让我错愕。更让我错愕的是,我即将接手的这个“西安市碑林区图书馆建设项目”要建在地下!墙皮破损,电线裸露,没个好模样,人手就我和馆长小宁两个人。 小宁说买书的事情全听我的。书商纷纷发来书目,但我发现我得自己动手编一个更适合本区读者的书目出来。我们的馆小,书少,这恰恰困难——稍微买偏了,就会大量被闲置。 碑林区是市中心商业繁华区,周末常有家长带小孩子来附近逛街,应该加大文学书和少儿书的占比。附近有全国优选的石碑博物馆,展出的不是绘画或者器皿珠宝,而是“字”。这个地方离我们图书馆步行只有几分钟,应
吴谢宇案是一起备受关注的刑事案件。2015年7月,时年21岁的北京大学学生吴谢宇在家中杀害母亲谢天琴,制造母亲陪同其出国留学的假象,骗取亲友144万元用于挥霍,购买十余张身份证件隐匿身份逃亡,直到2019年4月在重庆机场被捕。法院审理认定其作案前精心预谋,手段极其残忍,严重违背人伦道德,最终以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件罪数罪并罚。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于2024年1月被执行死刑。在2016年、2019年、2022年、2023年这几个与吴谢宇案有关的不同时间节点,《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都进行了追踪、采访和调查。《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一书正是在这组封面报道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的。记者吴琪、王珊围绕家庭、友人、学校、法庭等社会关系网络走访、调查,先后联系了上百位采访对象,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借助吴谢宇的狱中自述、书信、法庭供词等,还
在历时五年的 世界文学史 课程中,木心曾应听课生再三恳请,于1993 年3月7日至9月11日,以九堂课的半数时间,讲述了自己的文学写作。其全部内容,包含在陈丹青的原始笔记中。2013年初,依据这五本听课笔记,《文学回忆录》出版了。出于当时的顾虑,陈丹青没有收入九堂课的相关内容。近经商酌,为读者考虑,仍以他的笔记为依据,编成《木心谈木心》一书,是为《文学回忆录》补遗。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返回八十年代,这份 课业 并不是听讲世界文学史,而是众人撺掇木心聊他自己的文章 这是先要向读者告白的实情。1993年,文学史讲席进入第四个年头,话题渐入所谓现代文学。其时众人与老师混得忒熟了,不知怎样一来,旧话重提,我们又要他谈谈自己的写作、自己的文章。3月间,木心终于同意了,拟定前半堂课仍讲现代文学,后半堂课,则由大家任选
天底下的人生无非生老病死、成败分合,然而左右人的喜怒哀乐的,不是顺境或逆境,而是如何理解。这理解,冯仑称之为人生的逻辑。对于人生,冯仑有自己的理解,这理解在一路上支撑了他,也是这一路上结出的果。冯仑走过野蛮生长的时代,尝过凶猛岁月里的炎凉百态,在跌宕起伏中没有失去理想和热情,反而愈加茁壮。在本书中,故事好看,道理好懂,感悟真切。冯叔希望能带给读者一些启发和力量,顺境时稳得起,逆境时扛得住。
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献给每一个与命运掰腕子的你 收录史铁生、汪曾祺、沈从文、梁实秋、丰子恺等14位华语文坛文学大家经典作品,精选《我与地坛》《老海棠树》《人间》《生之记录》等近40篇散文名篇,这些作家以温厚的笔触将生活的褶皱缓缓抚平,共同谱写了一曲生命颂歌。他们的文字不避讳生命的破碎,却始终以从容之心回应命运跌宕,既照见岁月给予的创痕,也映亮生命深处的坚韧。教会我们在苦涩中咀嚼甘美,在无常里锚定温柔。 敬坚持,敬付出,敬平凡,敬永不屈服的自己。
本书内容精选了200多首00后诗人、作词人惊竹娇从2018年至2022年创作的原创诗歌。他的诗歌多为长短句,富有形象性,语言优美、朴素,具有少年独特的浪漫风格,或意气风发,或寂寞孤独,或平凡可爱。诗人在古典诗词的熏陶下,以现代化的抒情方式表达自我。全书共分6个章节,分别是“得意春衫”“有关风月”“朝露十八”“柳岸花鸣”“植物情书”“碎玉零珠”,这些挺拔的诗句,将生活中美好的部分抽丝剥茧,呈现出来。我们的生活需要诗意,需要一双捉住平凡的眼睛,而诗歌是有包容性的,家国可以入诗,伟大的志向可以入诗,年轻的感情也可以入诗,这本《君不见》送给所有努力向上的少年们。
还是每天去散步,琼美卡夏季*好 木心散文小说系列之《琼美卡随想录》,依据木心晚年定稿,*辑收入《如意》《我友》《王者》《圆满》《将醒》《呼唤》《无关》等,第二辑收入《嗻语》《俳句》《风言》等,第三辑收入《上当》《但愿》《真的》《再说》《很好》《智蛙》《不绝》《新呀》等,并配有作家影像、创作手迹。木心定稿时,做了不少 减法 ,略去关于 我 的解释性语句,含而不露。书中的各篇标题都是两个字的,如《剑柄》《缀之》《邪念》《卒岁》等等 奇思妙想,终篇不绝。 写作本书时,木心住在纽约东部琼美卡,此书遂名为《琼美卡随想录》。
本书作者是《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书中所收各篇文章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口述 栏目。 口述资料因其亲身经历的独特性受到重视,本书通过亲友、亲历者的描述,使红色特工阎宝航、人民导演蔡楚生和红色间谍陈曼云夫妇等的传奇故事公之于众;使 共和国第一冤案 潘汉年案、黄金运台之谜等历史事件跃然纸上;而通过 故都旧事 ,使社会名流,如,海上闻人杜月笙、京剧名角周信芳等风采再现;而关于著名将领:末代 云南王 卢汉, 西北王 胡宗南等的往事也在其子女的记忆中重新得到梳理。 本书重现了这些历史人物生存的小环境,揭示的人物生平的某些节点,并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作者尽可能突出亲力亲为的特点,复原鲜为人知的言行细节,而不去纠缠于人物的功过是非,得到历史学者包括老专家的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