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志》是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西晋张华编撰,内容多取材于古籍,分类记录了异域、异人、异兽、动物、植物、矿物、海洋、山川、河流、药物、香料、书籍、轶闻、杂史、方术、神话等内容,展现了丰富的文化景观。对后来的小说、戏曲等文学创作,在题材选取、素材来源以及艺术表现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相信通过这本书,读者会在奇山异水中进行一次生动、惊险的探险之旅。
《玄怪录》,唐代传奇小说集。其中所收作品,多托言隋唐以前事。记唐代之事,也以德宗贞元以前者为多。 《续玄怪录》,唐代传奇小说集﹐因续牛僧孺《玄怪录》而得名。《续玄怪录》中的故事发生年代大多数在元和年间,也有晚至太和年间的,其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也与《玄怪录》大体相当。
翻译古文正如同翻译外文,都是在人与人之间架设理解的桥梁,如果说翻译外文是缩短一国与他国人的空间距离,让不同国度的人不出国门便可见面晤谈,那么翻译古文则是填平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时间沟堑,让现代读者通过译文与相隔千百年的古代作者进行对话。 本书是一部选录很精的古文范本,它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至明代几百篇散文佳作,该书采取了 意译 和 直译 相结合的方式,有一定的自由,又有一定的限制,时时紧跟原文,旨在使本书成为读者理解原文的媒介或途径。本书在每个作家前面都加写了一篇小传,一方面介绍作家(或书),一方面评论作品,它能帮助读者了解古人的人格与文风;该书还在每篇原文之后还添加了一些注释,诠解一些译文中不太明确的语词,解释一些译文中没有说明的名物人事,它能帮助读者在读译文之外再读一读原文。
诗文同源,古文作为古典文学的绚丽奇葩,与古诗有同样勾魂摄魄的魅力,使我们走入其中而留连忘返。笔者傅德生在《唐宋诗词佳偶》、《 宋元明清诗词曲佳偶》问世后,又不揣其鄙陋,推出这本《古代散文佳偶》,以接辕继轨、踵事增华,构成“佳偶”诗文鉴赏系列,以飨读者。《 古代散文佳偶》体例特点是根据文章内容成对选文,以唐宋、明清文为主,共计一百篇;借鉴比较文学的方法,根据其叙事、抒情、议论及篇幅长 短、文体类别之不同,而内容上有一定可比性的文章,错综搭配成对,分成十个单元,每单元五对文章;其写作宗旨、格局以及笔调、风格与前两 书基本一致。选文一般采用通行版本,个别也参照其他版本;对某些文字有歧义者,择善而从。附录《古代散文名家名言集锦》如陈年之佳酿,浓 缩精华,可品可藏。
南朝宋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个门类,有1100多则小故事,主要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世说新语诵读本》(插图版)是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配套读本 之一,专为4 12岁的少年儿童编写,我们依据权威版本精选《世说新语》,并附有拼音,对难字、难词、难句做了精炼、准确、易懂的注释,同时,配有大量与文字密切关联的图片,让读者在愉悦的审美中品味经典的魅力。
本书选取了关汉卿现存作品中选出十二个杂剧和二十多首散曲。选取的标准主要有二:一是可确定是关作;二是艺术上有特色,影响较大。本书杂剧部分的校勘,《拜月亭》,《调风月》,仅存《元刊杂剧三十种》本,《单刀会》《绯衣梦》以脉望馆抄校本为底本,此外均以《元曲选》本为底本。除个别情况外,一般不出校记。注释力求简要,一般不征引原文。有些重要的词语,为方便读者,不避重注。
《纪闻》十卷,志怪集,[唐]牛肃撰,李剑国辑校。原书久佚不传,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一子部小说家杂事之属著录 旧钞本十卷 ,云 唐牛肃撰,崔造注 。汪辟疆《唐人小说》云: 金陵龙蟠里图书馆,藏有钞本牛肃《纪闻》十卷,为丁氏善本书室旧藏,亦从《广记》辑出,非其旧也。 王国良《唐代小说叙录》云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朱校钞本一部十卷,自《广记》辑出,又益以《御览》卷四一五李娥庙一条而成,疑即原金陵所藏者。 今李剑国教授辑得佚文百二十六条,凡百二十馀事,出玄宗朝者居多,皆牛肃亲所闻知,宜乎名曰《纪闻》。志怪集中而多见传奇之体,此书为首焉。构撰大都巧事剪裁,文辞斐然可观,诚为佳作。又且数量颇众,所遗料已无多,其大略已可窥知。
.........
《今古奇观》是抱瓮老人从 三言 二拍 中选出来的一部话本选集,总共四十篇。作品从各个角度广泛而深入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是一部较好的古典短篇小说选集。本稿是请 顾学颉 先生以《今古奇观》的明刊本为底本所做的校注本,注释详明准确。另外,还从一些优秀的古代版画中,为本书选配了精美插图,使图文相得益彰,以期提升它们的阅读欣赏价值。
《刘宾客嘉话录》是晚唐时期一部重要的笔记小说。唐宣宗大中十年(856),韦绚整理长庆中刘禹锡的谈话记录写成。刘禹锡在夔州时,韦执谊之子韦绚曾来访学,随侍左右,记録了他的谈话,大中十年,纂成《刘公嘉话录》一卷,后人改题为《刘宾客嘉话录》。此书虽非刘氏自撰,但广泛涉及当时的史事和人物,集中反映了刘禹锡的思想观点和文学理论,是研究刘禹锡的极为重要的史料。且这些谈话中,还涉及 国朝文人剧谈,卿相新语,异常梦话,若谐谑卜祝,童谣佳句 等内容,为研究中晚唐时期政治、思想、文学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暂无内容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人,是我国近代史发轫时期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其爱国思想和个性解放思想在晚清思想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诗正视现实,疾呼变法改良,充满战斗气息,感情挚烈,艺术上气势雄浑,深邃含蓄,独树一帜。其文亦 达 诚 情 并重,挥洒自如。本书包含龚自珍的诗、文、词,注者精选版本,按写作时间顺序编次,注释力求注明难词、名物、制度、典故及所涉人物、地理、历史事实,对文中隐喻曲笔,综考有关篇什,参验核证,加以揭示;篇注后有 说明 ,交代写作时间、背景,简析思想、艺术等,深入浅出,严谨翔实。
明清美文丛书收录《青泥莲花记》《忆语三种》《板桥杂记 续板桥杂记》《浮生六记》几种,都是以女性为主角:有追忆伉俪情笃,有悼亡爱侣音容,有记叙名妓风采,还有将古今奇女子的事迹汇于一编。在这些或长篇或短札,或明快或深情的文字中,各种女性的形象熠熠生辉,今天读来仍触动人心。本丛书选取优质的版本,加以简洁的注释,卷首还有来自学者、作家的导读与感悟,并有人物画家谭凤嬛女士为丛书绘制精美的工笔彩图,使书中的人物与场景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今苏州)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 1808 年)的自传体散文。内容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描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文字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述了夫妻 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盐之琐屑 ,
《声律启蒙 笠翁对韵诵读本》(插图版)是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配套读本 之一,专为4 12岁的青少年儿童编写,我们依据版本收录《声律启蒙 笠翁对韵》全文,并附有拼音,对难字、难词、难句做了精炼、准确、易懂的注释,同时,配有大量与文字密切关联的图片,让读者在愉悦的审美中,品味经典的魅力。
本书为 中华诵 经典诵读行动 读本系列中的一种,依据通行本编排。本书分为三十六门,分门别类地搜罗了汉末魏晋二三百年间或播于众口或记于篇什的名士的轶闻遗事。在选篇上,更多地选取了那些能够从正面角度反映魏晋名士风流的篇章,而不取轻诋以下意在揭露魏晋名士虚伪乃至狭隘刻薄的文字。同时配以简明扼要的页下注释,原文拼音,更宜于诵读。本系列图书流传广泛,大众认可度高,利于诵读,益于正教。本书适合幼儿园小学老师、家长、中小学生阅读。
作者基于近年来在各种场合都能深深感受到热爱译制片配音的朋友们长期来对配音演员不离不弃的关怀、支持,促使作者回忆起译影厂那些老人、老事、老影片(剧)。重温这些,当年情景又浮现眼前。作者从记忆的直觉出发,记下了这点点滴滴当年工作、生活的片段。这其间又整理出了尚保存着的一些旧文,这都是在当年工作过程中感受*鲜明的时候留下的。现在重读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小学生长大后再复习自己儿时的功课作业,心中有强烈的撞击。这些新稿旧文汇集起来,算是对一直关心、支持配音艺术的朋友们的诚挚回报,以及寄托对译制片前辈配音艺术家的深深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