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 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作者汤显祖推崇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的至情,缠绵秾丽,感人至深。《牡丹亭》是古代爱情戏曲中,继《西厢记》后艺术成就、影响的一部杰作。
《戏剧理论》采用文本分析,阐释艺术,接受美学等戏剧现象研究模式,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戏剧理论史,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到古典主义时期、启蒙时期,最后到现代主义时期,涉及众多西方戏剧史上重要理论家、戏剧流派与思潮。该书着重西方戏剧理论发展演变的关联性与逻辑性,详细阐述发生背景、原因,核心理念及影响。附录有戏剧专业术语汇编、戏剧美学理论家及作品年表、作家姓名索引等实用工具。 该书在法国1998年首次出版,后经修订于2010、2016年出版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预计于2021年2月发行。自出版以来一直是戏剧、文学大学专业用书,及法国高级和中级教师资格考试相关专业参考用书,也是普通戏剧爱好者易读的戏剧理论书籍。
生命始于夏,曹禺著的《雷雨(精)》出于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 从1929年开始酝酿人物、构思剧本,到1933年最终完成,次年发表。前后用了五年时间。虽然它是曹禺的话剧,但一炮打响,震动文坛,成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
世界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全部三十七个剧本,以莎翁翻译人朱生豪的经典译本为主,另有资深译者方平、吴兴华、绿原等加盟,配英国插画大师约翰 吉尔伯特勋爵创作的精美传神插图。名著名译名画,是莎翁作品的收藏*。
元代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杂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作品,历来受到文学爱好者关注。该剧共五本,分别为《张君瑞闹道场杂剧》《崔莺莺夜听琴杂剧》《张君瑞害相思杂剧》《草桥店梦莺莺杂剧》《张君瑞清团圞杂剧》。每本四折一楔子,显示出较为典型的元杂剧的结构特征。书中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各种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现实生活中艰难险阻,终成眷属的故事。同时,显示出很高的艺术成就。其文辞之华丽、故事之曲折、情绪是跌宕、文笔之细腻、人物之传神,都堪称绝唱。其出神入化的心理刻画和峰回路转的结构安排也是古代以爱情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中的佼佼者。
《京剧常识》是一本专门为青少年编撰的京剧知识普及读本,书中共分为八个部分,从京剧的源流、行当、代表人物、经典剧目、声韵与音乐、脸谱与行头、表演程式、演出等方面全面介绍京剧这一国粹的基本常识,并附录京剧进校园的剧目以及唱词讲解,既有理论介绍,也有文本细读,是一部专业又通俗的京剧入门读物。 作者张景山,是著名戏剧家翁偶虹先生入室弟子,专职戏曲评论,保证了本书的权威性。作者解玺璋是著名文艺评论家,对戏曲理论和京剧演出多有研究,新写的若干篇关于《锁麟囊》《将相和》《红灯记》的评论文章,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走近精彩纷呈的京剧世界。
元代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杂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作品,历来受到文学爱好者关注。该剧共五本,分别为《张君瑞闹道场杂剧》《崔莺莺夜听琴杂剧》《张君瑞害相思杂剧》《草桥店梦莺莺杂剧》《张君瑞清团圞杂剧》。每本四折一楔子,显示出较为典型的元杂剧的结构特征。书中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各种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现实生活中艰难险阻,终成眷属的故事。同时,显示出很高的艺术成就。其文辞之华丽、故事之曲折、情绪是跌宕、文笔之细腻、人物之传神,都堪称绝唱。其出神入化的心理刻画和峰回路转的结构安排也是古代以爱情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中的佼佼者。
西蒙娜 薇依(Simone Weil,1909-1943),20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活动家、神秘主义思想大师。《被拯救的威尼斯》是西蒙娜 薇依生平写过的*一部悲剧。 《被拯救的威尼斯》的故事取材于圣雷拉尔修士所记载的、一桩发生在 1618 年的历史事件,也就是 西班牙人谋反威尼斯共和国事件 。十七世纪初期,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盛极一时,为达到将威尼斯共和国收归治下的目的,暗中策划了一次谋反行动。时值三十年战争爆发前夕,欧洲各国均设有常备雇佣军。西班牙人收买大部分驻威尼斯的雇佣军和若干外国军官,计划在圣灵降临节的前夜突袭威尼斯。行动计划的指挥之一加斐尔出于怜悯向威尼斯十人委员会告密,致使行动败露,所有谋反者当夜被处以死刑。加斐尔本人被驱逐出威尼斯。 这部悲剧一以贯之地围绕薇依始终关注的人类基本问题。这两句话可为佐证: 怜悯
清初剧坛的双璧 之一的《长生殿》,取材于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白朴的剧作《梧桐雨》,情致深厚地演绎了唐玄宗、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传达了作者故国之思。本书以稗畦草堂原刊本为底本,校以文瑞楼刊本、《暖红室汇刻传奇》本,加以详实确切的注释,是目前好的整理本。
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五楔子。《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窦娥冤》,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 东海孝妇 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的窦娥历经做童养媳、夫君早死、被诬告毒杀他人,临终发下 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 的誓愿,其父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后为她平反昭雪。约有八十六个剧种都改编、演出过此剧。
20世纪初期,由于一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翻译出版,德国文化界出现了一股 中国热 ,布莱希特就是在这种气氛中接触中国古典文化的。流亡期间,布莱希特阅读了儒家、道家的部分经典著作,开始效仿中国古典哲学笔法,针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陆续撰写了一系列小故事,假托老子、墨子之名,反映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这就是《中国圣贤启示录》,或名《易经故事》。
永恒的经典!纪念世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 莎翁具体出生日期不详,我们只知道1564年4月26日星期三,他在英国小镇埃文河畔斯特拉福德镇的圣三一教堂受洗。从18世纪开始,人们将4月23日认作他的生日,巧合的是他于1616年4月23日在斯特拉福德的家中逝世,享年52岁。本书详尽解读了莎翁的生平和每一部戏剧创作的台前幕后。 DK《莎士比亚百科(全彩)》内容简介:是勇敢贵于审慎,还是良心让我们成了懦夫?这是我们的青葱岁月,还是牢骚萧条的人生之冬?本书探索了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栩栩如生地展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主题、情节和人物。 《莎士比亚百科》语言通俗易懂,阐释诙谐生动,插画一目了然,是莎士比亚戏剧的完美入门书籍,囊括了从《错误的喜剧》到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等全
《写好剧本:编剧是聪明人下笨功夫的活儿》是编剧大师写给影视编剧及创意写作群体的成长心法。知名编剧史建全以凝练、朴拙的 大白话 ,将数十年行之有效或行之有误的经验尽书其中,知无不言。 本书主体部分围绕剧本写作的技术与艺术娓娓道来,语言风趣又不失严谨,引导读者领会创作要义,将编剧这份须 下笨功夫的活儿 做得得心应手而充满趣味。此外,特别收录 对话大家 ,作者邀请黄丹、邹静之、曲士飞、汪海林、全勇先5位大家,围绕17个焦点、热点问题,为青年编剧答疑解惑。
这是一部探讨莎士比亚在欧洲经典化形成与文化史研究的学术著作。 向来,中国有 道不尽的红楼梦 ,西方有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对莎士比亚的研究早已成为一门显学。中国对莎士比亚研究的相关著述较多,但该书并非对莎士比亚著作的文本解读或进行文学批评的研究,而是依据大量文献史料,对莎士比亚于17 18世纪的两百年间如何一步步成为西方文化符号做了有力的论证,这样的早期莎士比亚文化史的学术著作不多。 全书对考察莎士比亚如何成为 莎士比亚 的研究,不仅涉及17 18世纪戏剧舞台史和演出史、编辑史、新闻史、审查制度史等传统史学考证,还涉及两百年间欧洲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其他人文领域,这些终造就了 莎翁 的诞生。
贝纳尔多 贝托鲁奇,意大利电影大师,他留下了诸多影史经典,多次荣膺国际电影大奖。其作品擅以极具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探索身份、道德、欲望与爱的种种边界。 《我的无限痴迷》汇集了贝托鲁奇从影四十余年中撰写的重要评论文章,字里行间充满回响和暗示,行文简练而引人遐思,又像他的电影画面一般恣肆而生气蓬勃。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立足于贝托鲁奇自己与其爱的导演的作品,窥视着自己作为创作者与旁观者的经历,书写了电影艺术的方方面面,展示了这位电影大师卓越、激情并充满创造力的一生。
???《冬之旅:万方剧本精选集》收录了著名作家、剧作家万方的四个话剧剧本。其中既有涉及忏悔题材的《冬之旅》,又有思考家庭婚姻生活题材的《有一种毒药》和《杀人》,也有对名剧《雷雨》的再度创造。这些剧本多以亲切、朴实、自然的生活场景承载大胆、深刻的精神层面上的追问和探索,展示了作者对不同题材的思考维度和驾驭能力。
本书萃取了一代戏剧大师梅耶荷德艺术生涯*后五年思想与艺术观念的精华。从演员修养到舞台调度,梅耶荷德在实践中总结出 假定性本质 戏剧的电影化 有机造型术 构成主义 等创新理论,毅然打破 第四堵墙 。戏剧之外,梅耶荷德对文学、电影、音乐、绘画、杂技等艺术形式均有独到见解。书中还从不同侧面呈现了其令人惊叹的艺术交往 朋友圈 :俄国文学大师列夫 托尔斯泰、契诃夫、马雅可夫斯基,戏剧同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瓦赫坦戈夫、丹钦科,艺术知音卓别林、梅兰芳、毕加索等,梅耶荷德甚至预言 未来戏剧艺术 的方向之一便是西欧戏剧艺术和中国戏剧艺术的某种联姻 。经由对话、回忆、寄语,梅耶荷德真诚地告诉所有热爱戏剧的人,艺术没有时空和国界,生命存在于对艺术真理的求索之中。
走进普鲁斯特的音乐世界 追寻 美好时代 的似水年华 为纪念法国小说家、《追寻逝去的时光》的作者普鲁斯特一百五十周年诞辰,本书集结多位法国著名音乐家、学者、哲学家、文学家、演员等,用文字展现普鲁斯特的 音乐人生 :普鲁斯特的音乐趣味和他作品中出现的作曲家与音乐作品、他生活中的音乐爱好者与作曲家、他所处时代的音乐形式与人们赏乐的方式、围绕音乐展开的各种论辩和普鲁斯特的立场,以及他作品的重要主题 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书中的文章,构成了普鲁斯特时代音乐文化的一幅多彩的镶嵌画。翻开本书,浮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法国 美好时代 栩栩如生的音乐世界。
本书收录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克里斯托弗 马洛一生所创作的七部戏剧作品:《迦太基女王狄多》《帖木尔大帝(*部)》《帖木尔大帝(第二部)》《爱德华二世》《巴黎大屠杀》《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马耳他的犹太人》。马洛的戏剧作品由四大主题 爱与恨、生与死、宗教与政治、哲学构成。这四大主题构建了马洛的思想体系,凸显了马洛充满怀疑主义反叛精神的世界观,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高度。
《没有父亲的人》又名《普拉东诺夫》,是伟大戏剧家安东 契诃夫十九岁读书时代的作品,略显稚嫩却已显现出惊人的创作才华。译者童道明先生是著名剧评家,也是业界公认的契诃夫研究专家。剧本描写外省贵族庄园的没落,描绘了以主人公普拉东诺夫为代表的一群无事可做,在忧郁烦闷中打发日子的知识分子形象,是日后契诃夫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世纪末 多余人 角色的前身。正如本书导读作者、知名导演王晓鹰老师所言, 普拉东诺夫的杰出和敏感,使得他就像人类这个有机整体的神经末稍,他先于我们也强于我们感受着、承担着属于我们大家的精神苦闷 普拉东诺夫是高贵的还是卑劣的?是悲剧性的还是喜剧性的?会给人带来哭泣还是嬉笑?该同情他还是鄙视他? 19岁的契诃夫让今人无所适从,而《没有父亲的人》的现代性也许正在于此。 本书为 契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