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初到北平谋生,选定了人力车夫作为自己的行当,他年轻好强,不久便用攒下的九十六元买上了车,对他来说,这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迈上了成功之路。 一场兵变中,他失去了这辆车,顺手牵走的三匹骆驼给他换得了三十五元和一个 骆驼 的称号。祥子只得重新开始。他咬牙拼命干着,只为再次挣出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生活是艰辛的,但他依然有奔头。 在这部小说中,老舍不仅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老北京市井生活的风貌与趣味,更是以悲悯之心观人性,用犀利之笔析历史,道出底层人民的苦痛与挣扎,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度。
所谓 新编 ,就是鲁迅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重新编写、改写,某种程度上这是鲁迅和古人的一次对话、一次相遇。既然是重写,是重新相遇,鲁迅在写《故事新编》时就要在古代神话、传说、典籍里注入自己所处时代的精神,注入个人生命体验。 钱理群
鲁迅作品,历来总是强调其战斗的一面,而忽略他文学中闲适的一面,优美的一面,甚至游戏的一面。新版《朝花夕拾》精选鲁迅先生48篇优美有趣的散文,全书分为四部分:*部分《朝花夕拾》,儿时美好记忆牵挂一生;第二部分,选取鲁迅先生随手拈来美文小品,余闲时,赏玩风筝、秋叶、江南雪;第三部分,看先生风趣妙谈古今历史;第四部分,记忆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在先生笔端随波荡漾,静谧安好。请阅读这些鲜活的文字,认识一位活生生的鲁迅,欣赏他的好玩,丰富,优美,温柔。
《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是知名作家三毛的作品,在三毛离开30周年之际,生前未发表文字首度出版简体中文版。 《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收录了三毛写给亲友的私人书信83封,其中过半数系首度与内地读者见面,另有三毛的珍贵照片、手迹等,具有宝贵意义。 《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细腻生动地还原了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传奇之外的三毛。三毛真诚书写着她的喜悦、自豪、烦恼与挣扎,向亲人诉说旅居的喜怒哀乐,与友人探讨生活与艺术,向年轻读者传递生活的信念与勇气。《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将带读者走近一个更加平易亲切、真实灵动的三毛。
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呐喊》是中国*部现代小说集,收录《孔乙己》《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社戏》等14篇鲁迅经典作品。 收录钱理群教授万字导读,新增丰富注释,帮你减轻阅读经典的心理负担,不怕读不懂鲁迅! 首创民国风复古口袋本,裸脊锁线可平摊,外带出行阅读无负担,以更轻盈、更新潮的形式展现文学巨匠与思想先锋开阔有趣的灵魂,让阅读鲁迅成为生活日常。
1928年10月,伍尔夫以 女性与小说 为题,在剑桥大学的两个女子学院做了两次演讲。第二年,她将演讲内容整合成《女性与小说》一文发表,后来又将其大幅修改和扩充,终写出了传世名作《一间自己的房间》。这篇长文细腻风趣,充满想象力,处处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讲述了在一个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女性生存的困境、历史对女性的偏见、女性贫困对创作的影响等问题,鼓励女性争取独立的经济地位,积极成就自我,开拓人生。 本书收录伍尔夫另一散文名篇《贝内特先生和布朗夫人》。
《北岛作品精选》收录了中国当代诗人北岛的诗歌、散文、随笔代表作品。北岛的文字凝练而细腻,富于想象而讲究韵律,无论是温婉抑或豪情,精致抑或粗犷,含蓄抑或奔放,总在不知不觉中触动我们内心深处那薄弱的一环。
这二十多篇小品。如每篇末尾所注,是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在北京所作,陆续发表于期刊《语丝》上的。大抵仅仅是随时的小感想。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现在举几个例罢。因为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作《我的失恋》,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又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这样的战士》,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腊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后,作《淡淡的血痕中》,其时我已避居别处;奉天派和直隶派军阀战争的时候,作《一觉》,此后我就不能住在北京了。所以,这也可以说,大半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当然不会美丽。但这地狱也必须失掉。这是由几个有雄辩和辣手,而那时还未得志的英雄们的脸色和语气所告诉我的。我于是作《失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而已集》收录鲁迅1927年撰写的杂文29篇,体裁多样,涵盖随笔、日记、演讲等多种形式。 那一年,鲁迅在广州生活了8个多月。4月15日,中山大学一大批师生被捕。作为教务主任的鲁迅,召开紧急会议,提出应该营救学生的主张,却未获得支持。4月21日,鲁迅提交辞呈,其好友许寿裳和许广平也相继辞职;4月29日鲁迅正式退还聘书。尽管中山大学多次挽留,鲁迅仍坚持离开,最终在6月6日,辞职请求得到批准。7月23日和26日,鲁迅应广州教育局之邀,发表了两场演讲,其内容后被收录于《华盖集》中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9月27日,鲁迅离开广州,去往上海。 所以,有了《题辞》中的感慨与失落: 这半年我又看见了许多血和许多泪,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泪揩了,血消了;屠伯们逍遥复逍遥
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 。 《彷徨》收录《祝福》《孤独者》《在酒楼上》《伤逝》等11篇鲁迅经典作品。 收录钱理群教授万字导读,新增丰富注释,帮你减轻阅读经典的心理负担,不怕读不懂鲁迅! 首创民国风复古口袋本,裸脊锁线可平摊,外带出行阅读无负担,以更轻盈、更新潮的形式展现文学巨匠与思想先锋开阔有趣的灵魂,让阅读鲁迅成为生活日常。
本书精选马克 吐温的24篇中短篇小说,都是脍炙人口之作,有《竞选州长》《被偷的白象》《百万英镑》《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等。读者从中不但可以获得美的享受,也可以得到精神的升华。
据我所见,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 《花边文学》收录鲁迅先生于1934年在《申报 自由谈》和《中华日报 动向》上发表的61篇短评。当时的编辑为了引起读者注意,用花边装饰鲁迅的文章; 花边 一词也是银元的别名,这导致一些青年误以为鲁迅写作仅出于金钱动机。因此,很多人用这一点来攻击鲁迅。 鲁迅出版这本文集时,特意选择 花边文学 作为书名,以此回应那些误解与攻击。
《鲁迅杂文集》精选鲁迅先生1918年至1936年杂文写作经典58篇。自1918年发表*篇《随感录》,到1936年离世,鲁迅先生写作的杂文,只付梓的杂文集子就有16部――从《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言论自由的界限》,大写世道;到《谈金圣叹》《论 他妈的 》,细察人心;再到《作文秘诀》《看书琐记》,谈诗论艺――兼容并蓄,无所不包。他是独一无二的 大先生 ,因绝望而冷峻又因激愤炽焰燃烧的真男人――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我就像一条狗,气味使我兴奋;泥土上苔藓的味道也使我兴奋 娜恩 谢泼德是大山的终身游客:她吃野果、饮河水,她在湖里游泳、在山腰入眠;清晨醒来,知更鸟的爪子搭在她赤裸的胳膊上;有些时候,是野鹿吃草时的呼吸把她唤醒。 她冷静精准,分享了一生所见的高地、幽谷、群山、水、雪霜、空气与光、植物、鸟兽虫和人类;却又私人、自我,描述了自己在山中如何安眠、如何观看、如何倾听、如何触摸和感受,乃至于如何存在。 这是一曲献给大山的经典颂歌,一本捕捉流水、雪花、鹿鸣的风土故事集,更是一次长达数十年、探索自然世界的感官实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和外在世界之间能产生多少微妙的联系。在1977年出版之前,此书的手稿被作者本人压在箱底三十多年;而在出版后,珍妮特 温特森、阿莉 史密斯、罗伯特 麦克法兰等知名作家均成了
王尔德说: 童话不是为儿童而写,是为十八到八十岁之间孩童般的人所写。 他一生只写了9篇童话,却凭此获得了世界童话大师的声誉。 他拒绝重复王子和公主永远幸福的陈词滥调,而写那些残酷又凄美的东西: 泣血的夜莺和被丢弃在阴沟的红玫瑰、快乐王子破碎的铅心和死去的燕子、死于心碎的小矮人和高贵的西班牙公主 本书收录了王尔德全部9篇童话及国内罕见的6篇王尔德散文诗,展示了美的破灭和现实的冷峻。
如果给你永生,到底是祝福还是诅咒? 中世纪,意大利城邦的君主福斯卡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统治者,但他感到短短一生无法治理好一个国家,盼望长生不老。他偶然得到了不死药,服下后摆脱了死亡的威胁,一路高歌,让自己的国家成为意大利的霸主,但反而引来了法国的入侵。 他觉得分裂的国家无法长久,必须掌握一个统一的宇宙,于是把自己的国家献给神圣罗马帝国,自己充当皇帝的谋士。但是皇帝非但没有照他的意愿建立一个超级帝国,反而忙于镇压各地的叛乱,最后帝国分崩离析。福斯卡后来到了美洲、加拿大,还参与了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人运动。最后他领悟了生命的真谛
《俗世奇人(足本)》 冯骥才著的《俗世奇人:足本》是一部描写天津卫清末民初奇人异士的力作,小说里的人物有声有色有脾气有模样,活灵活现,读完小说掩卷之后,你会看到活脱脱一群立在书上的天津卫奇人异士。小说具有浓郁的地域性,鲜明的人物性格、生动有趣的故事耐人寻味,尤其是作者精练、有画面感的语言,准确地为读者勾勒出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各色人物。 《呼兰河传》 在《呼兰河传》中,作者着力描绘的是呼兰河城的性格,意欲表达的是她对这个小城既爱又 恨 的复杂情感态度。其中既有对于充斥呼兰河城的历史的惰性力量,人们的愚昧、麻木、自私、迷信、毫无进取精神及变革意识的批判,又有对后花园、祖父,及火烧云等故乡风物的怀念,也有对于冯歪嘴子这样的人物坚忍顽强的生命力的肯定与赞美。收入 附录 的萧红的其他几篇名作 《较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回忆性散文集,原名为 旧事重提 。1926年为 暂避军阀官僚 正人君子 们的迫害 ,鲁迅逃离北京,接受厦门大学的邀请,南下教书。他本以为可以在厦门专心教书与写作,但迎接自己的只有失望。 北京如大沟,厦门则小沟也,大沟污浊,小沟独干净乎哉? 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转而在回忆中寻找灵魂的 娴静 。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杂文集《且介亭杂文》收录《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隔膜》《论人言可畏》《文人相轻》等122篇鲁迅经典作品,新增丰富注释,帮你减轻阅读经典的心理负担,不怕读不懂鲁迅! 首创民国风复古口袋本,裸脊锁线可平摊,外带出行阅读无负担,以更轻盈、更新潮的形式展现文学巨匠与思想先锋开阔有趣的灵魂,让阅读鲁迅成为生活日常。
法国思想家西蒙娜 德 波伏瓦除了以理论巨著《第二性》享誉国际之外,还著有四卷回忆录。这些回忆录卷轶浩繁,足以让她问鼎法国伟大回忆录作家的宝座。 《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是其中部,于1958年出版于法国,记录了波伏瓦童年时代与少女时代的生活,从她出生开始,到1928年完成高等教育为止,时间跨度为二十年。 1908年,波伏瓦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富裕保守的中产阶级家庭里,度过了幸福平静的童年。早慧的她酷爱阅读,很早就对自己的性别和身份的独特性有了意识。与莎莎的友谊是波伏瓦少年时代的重大事件,她们成为彼此探索世界和人生的关键人物。随着家道中落,波伏瓦必须工作赚钱,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获得了通向独立的宝贵钥匙,从此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大学学业。正当波伏瓦获得自由,走向广阔世界时,好友莎莎却溘然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