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1921年12月4日,《阿Q正传》初发表在北京《晨报副刊》。今年是这部伟大的中篇小说发表100周年。一百年来,《阿Q正传》被国内外的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阅读、评说,影响深远。值此发表100周年之际,《阿Q正传丰子恺插图本》应运而生,收录包括《阿Q正传》《孔乙己》《狂人日记》《社戏》等鲁迅经典小说,特别收录丰子恺生前手绘《阿Q正传》插图54幅。 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画家,生前曾为鲁迅小说绘制了194幅插图,尤以54幅《漫画阿Q正传》为出名。这是丰子恺在抗战的炮火中在广西创作完成的,历经波折,终于在第三次以完整面貌奉献给广大读者。此次出版《阿Q正传丰子恺插图本》精选54幅《漫画阿Q正传》,以及7幅《孔乙己》插图,图文相得益彰,更好地呈现鲁迅笔下的人物丰采。因丰子恺生活的年代更加贴近鲁迅及其作品中的人物的年代,所以丰
豪尔赫 路易斯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他以诗立名,诗名远播。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 帕斯说过: 博尔赫斯的创作涉及三类体裁,散文、诗歌和小说。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像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是散文。 《另一个,同一个》是博尔赫斯创作于1964年的诗集,也是作者特别偏爱的一本,共收录75篇,包括名作《关于天赐的诗》、《猜测的诗》、《玫瑰与弥尔顿》、《胡宁》等,主题涉及布宜诺斯艾利斯、日耳曼语言文化、流逝的时间 本书开篇还附有作者序,不仅阐述了独特的诗歌美学理论,还交代了其中某些诗作受到罗伯特 bolangning的戏剧独白的影响,以及卢贡内斯和惠特曼的影响。
这是一部周振甫先生对*诗词从艺术和思想方面进行赏析的著作。1993年曾由上海书店出版单行本,1999年收入《周振甫文集》。全书分正编、副编和附录三部分。正编收录诗词39首,副编收录诗词24首,时间跨度从1923年到1966年。附录有*同志致臧克家、胡乔木、陈毅等同志的书信7封及后记引言等。周振甫先生结合*同志生动而丰富的革命生活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阐释其诗词的内涵,真切品味蕴含其中的精神;从艺术的角度欣赏作品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在具体的赏析过程中,作者又对诗词常识做了细致生动的介绍。本书对于读者理解*诗词大有裨益。
《聊斋新义》是 汪曾祺文库本 小说卷之一,收入汪曾祺创作晚期(1987―1997)的短篇小说29篇,包括改写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聊斋新义》13篇,以及其他新笔记体小说16篇。这些作品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本土文学与西方文学相融合,折射出汪曾祺 衰年变法 的雄心,是他晚年对现代主义的回归与升华。这些作品充满汪先生对现实的理解与关照,在独特的文学个性中彰显人性之美。
本书是一部鲁迅小说选集,收录鲁迅代表性小说十六篇,出自《呐喊》和《彷徨》两部小说集,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一件小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祝福》《肥皂》《长明灯》《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离婚》。书中每篇都有注释,来自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全集》,拥有**版权。 本书是赵延年插图本,有木刻插图73幅。赵延年的鲁迅作品木刻插图,技法老练,神韵独具,艺术地再现了鲁迅的世界。
《人 兽 鬼(平装新版)》是钱锺书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上帝的梦》、《猫》、《灵感》、《纪念》四部短篇小说。
畅销近百年,温情回望 展现横眉冷对的鲁迅先生的另一面 《朝花夕拾(插图本)》是鲁迅先生*重要的散文集之一,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享有盛誉。其共收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作品十余篇,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并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嘲讽。其是以回忆为素材、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的散文珍品,备受一代代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和小读者的喜爱。《朝花夕拾》中的多篇散文收入中学及大中专院校语文教材。此版配有著名画家丰子恺、赵延年插图及范爱农、百草园等相关人、物影像三十多幅(帧),以期让读者获得双重美的享受。
本书收作者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包括《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鲁迅的小说从它内容的深刻性和成熟的写作技巧来讲,都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水平。《彷徨》是鲁迅的第二个小说集子。
本书是 人民艺术家 幽默小说家 现代市民小说的集大成者 老舍的中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不成问题的问题》《开市大吉》《抱孙》等名篇,从一桩桩寻常人家的故事中揭示现代市民社会的世情百态。书中故事发生在民国,现在看依旧能令我们惊出汗,笑出泪。篇篇小说想得深,说得俏,于温婉戏谑的幽默中潜藏忧愤深广的讽刺与批判,跨越时代,雅俗共赏。
本书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鲁迅先生在书中回忆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一些人和事。本书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升级彩 版》收录了迟子建 年散文新作及其备受推崇的 散文名篇,配以作者拍摄的多幅摄影图片。从白山黑水到碧野青空,从清晨日暮到冷月斜阳,从皑皑白雪的冬日到生机盎然的春天,这些摄影图片为该书 添了几分诗意与哲思。迟子建从万物生死中探寻世间真情,从人生的寒冬迈向岁月的暖春,这种种感人 深的片段构建了她所 有的散文天地。无论是追忆往事、慨叹人生,还是文学漫谈、艺术沉思,全书字里行间所透出的苍凉与温情,都如同北方雪野中的 抹夕阳, 真 美。
★ 一代才女的旷世杰作 ★ 畅销七十多年,重校新版重现 ★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第9位 ★ 中小学生课外推荐名著 ★ 全新校订:版本完善,校勘精良,注释详尽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亦是20世纪中国文学*重要的作品之一,1940年完成于香港。是历经多年漂泊之后的作者,以童年见闻及对于家乡的回忆为题材写作的一部自传式长篇小说。用笔既温馨轻盈,又浑厚凝重。它是抒情小说的典范,以文体的独特、语言的清丽自然为评家所称道,为读者所钟爱。 本次重版,以1941年上海杂志公司初版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几个版本进行了全新校订,对个别不太好懂的字词,加了注释。另附萧红其他几篇名作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手》《小城三月》等,俱为其作品中之上佳者,有兴趣的读者可做进一步阅读。
《七缀集(新版)》是全部《旧文四篇》和半部《也是集》的合并。前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一九七九年九月出版,后书由香港广角镜出版社于一九八四年三月出版,两书原有的短序保存为本集的附录。 《旧文四篇》于五年前问世,早已很难买到。《也是集》虽然在香港新出版,但不便在内地销售。我国读者似乎有个习惯,买不到书,就向常常无能为力的作者本人写信诉苦。有一位读者 也许该说,一位无书而欲读者 来信,要求我把《也是集》和《旧文四篇》会聚一起,在京沪出版,以便流传。我遵照他善意的建议,也借机会把前四篇大大改动一下,又在后三篇里作了些小修订;删去《也是集》的下半部,因为那只是从《谈艺录》新本里摘选的,而北京中华书局明年初就出版《谈艺录》全书了。 这《七缀集(新版)》是拼拆缀补而成,内容有新
老舍的话剧作品《茶馆》共三幕,分别展示了清 末、民初、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结束前这三个年代的旧 中国生活。《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 茶馆里人来人往,会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 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抓住了这个场景的特点 ,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六七十个主次人物高度浓 缩在茶馆之中,展现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后、民国初 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 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几种势力的尖 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 命运。
《呐喊》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 鲁迅先生一生共写了三部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共33篇。虽然作品并不很多,但是意义重大。《呐喊》收录了鲁迅先生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书中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间中国社会生活的现状,有力揭露和鞭挞了封建旧恶势力,表达了作者渴望变革,为时代呐喊,希望唤醒国民的思想。奠定了鲁迅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
生命始于夏,曹禺著的《雷雨(精)》出于一种 情感的迫切的需要 , 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 从1929年开始酝酿人物、构思剧本,到1933年很终完成,次年发表。前后用了五年时间。虽然它是曹禺的话剧,但一炮打响,震动文坛,成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被认为是 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