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了解西方艺术不仅是为了欣赏其美学价值,更是为了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科学价值,以及它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本书甄选260幅传世西方画作,精选245位艺术巨匠,涵盖17个国家,囊括60 个顶级博物馆, 跨越800年西方艺术史。作品类型涵盖了从古典到现代的多种风格和流派,现实主义、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派、波普艺术等应有尽有。作品主题包罗万象,圣经故事、希腊罗马故事、肖像画、静物画、风景画、风俗画等无所不包。 这不仅是一本集大成的典藏级艺术画册,还是献给每一个中国家庭的西方艺术经典。本书集鉴赏与普及为一体,容颜值与智慧于一身。不仅详细阐释作品和画家之间的关联,还按时间顺序,从故事中搭建艺术体系。从历史中解读图像,同时从图像中解读特定时代的思想结构,希望
本书根据西方艺术史界享有盛名的《加德纳艺术通史》2版翻译出版,由中央美院专家翻译。 学者海伦.加德纳的《世界艺术史》自1926年首次出版以来,因广受好评而不断再版,被誉为世界三大艺术通史之一,还被哈佛大学等常春藤大学选为艺术史教材。 以“全景化”的视角阐释艺术发展的主旨,内容从史前到20世纪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涉及绘画、雕塑、建筑、设计、摄影及工艺美术等多个艺术门类,体现出权重平衡的整体观和客观性。在全面的基础上,加德纳艺术通史还注重图像完整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以及它在过去和现在的不同学术地位,为相关专业的学生、老师以及有这方面兴趣的人士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本版《加德纳艺术通史》为2013年新版,收录了1200余幅高质量原版大图。相较之前的各种版本,本版《加德纳艺术通史》新增了丰富的图像与文字资
《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基于事实的分析、充满艺术特性的理论与模型、极富洞见的一手和国际政策经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书源于四位作者长达十年时间整理的研究生教学讲义,并用一致性的框架加以整合,写作过程没有任何的党派倾向,书中案例来自不同国家的经验,有助于读者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和局限。作者关注经济政策的三个维度:实证维度(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当代经济?)、规范维度(政策制定者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评判?)和政治经济约束(什么阻碍了经济政策的实施?)。通过上述方式,作者试图弥补经济政策领域的理论与现实相互脱节的现状。
茶事只是社会生活之一端,但在《全宋诗》与《全宋词》的范围里检阅其详,却不能不惊讶于它的丰富。茶事中的细微末节,在茶诗中原是有情,有境,有灵性;饮茶方式的选择,也每每显示着饮者的气度和风神。陆羽曾经努力使茶事成为一种艺术,一种境界,两宋士人则把悬浮着的艺术和境界化为日常,而依然可以用“物”来承载属于自己的“文”。那么士人之茶与世人之茶是否有所区别?从考校名物入手,应该可以发现茶诗与茶事相互映衬中若干细节的意义。
迈克尔·阿彻编著的《1960年以来的艺术》经过修改和增补,迈克尔·阿彻这本广受好评的书在本版中进一步探讨了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艺术全球化的综合发展趋势——从日益密集的艺术展览与艺术博物馆的兴建热情中可见一斑。本书用30余幅新补充的插图、时间表和目录的更新,提供了20世纪后40年艺术演变不可或缺的调研和信息资料。
本书是部介绍西方管乐音乐发展和艺术成就的专著,也是在研究西方器乐音乐方面为数不多的专史性著作。作者将管乐实践经验和理论功底相结合,以时间顺序为经线,以管乐乐器和音乐作品为纬线,按照西方音乐文化史通行的历史分期,对西方管乐这一丰富而独特的音乐种类及其相关文化情况作了详实而生动的叙述,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观点。本书特别关注将管乐器、管乐音乐的发展及代表性人物的信息纳人到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使读者在了解乐器形态、音乐体裁和代表性曲目的同时,也对音乐所处的宏观时空环境有较为明确的体会,目的是要阐明管乐并非单纯的器乐类型,而是整个音乐艺术以及相关的艺术门类和文艺思想的文化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并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样的叙述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本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