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简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是大部分艺术院校选用的美术史教材。2007年,为了规范和发展美术史教学,作者对原书稿进行了勘误和增订,并交由我社出版《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增订本各章节均补充了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新成果;并特别在章前设总论
《普通高等教育*重点教材:中国现代美术史(美术卷)》以专业艺术本科教育为主,兼顾普通艺术教育的系统教材。在内容上,“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既是20世纪中国专业艺术教育优秀成果的总体展示,又充分考虑到了培养21世纪合格艺术人才在教育内容上不断拓展的需要。因此,“大系”于整体结构上,一方面确定了5卷共计77种98册基本教材于2000年出版齐全的计划;另一方面,为使这套教材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对于在21世纪专业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随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专业学科更新而形成的较为成熟的新的教学成果,也将陆续纳入“大系”范围予以编写出版。
本册为《艺术哲学》*编《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阐述艺术品的本质及产生。《艺术哲学》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校讲课时讲稿的辑录,也是丹纳*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文艺理论思想。他在书中提出决定文明的三大要素 种族、环境、时代,而这三大要素又决定了衡量艺术作品价值的标准,即艺术作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集中程度,并由原则出发,阐述意大利、尼德兰和古希腊的艺术流派。
《日本民艺馆》是东京近郊一座只有两层楼的小博物馆,二战中却与京都和奈良的古迹一起被列为应避免轰炸的对象。藏品超过17000件,染织、绘画、雕刻、器具……无所不包,都是在美术史中没有一席之地的、无名工匠的作品。每一件都由创建者柳宗悦及其继任者自日本各地乃至海外亲手搜集而来,是民艺思想的集中展示。 古董鉴赏家坂田和实从中挑选了22件,辅以全彩细节图片品评介绍;并与民艺馆顾问尾久彰三和设计师山口信博一起梳理历史、探讨站在时代岔路上民艺与民艺馆何去何从。
《古艳遇》为上海博物馆研究员柳向春近年研究古代书画、藏书善本及文人名士的文章合集。精选的二十六篇文章包括古代书画名家的奇闻轶事,如黄庭坚的禅宗思想与《华严疏卷》的关系,《渔庄秋霁图》真伪藏品的鉴别;古籍善本的鉴赏与流转过程,如《星凤楼帖》的版本考据,雷峰塔藏经的考证;近代文化学者、文献学家的人生轨迹,如徐森玉先生与友人的书信往来,王欣夫先生的生活片段;古代文献的学术漫谈,如对《老子》里“拱璧”一词的试析,《论语》的得名问题,“乌衣”的词义变化等。书中还收录了许多珍贵的上海博物馆馆藏书画、古籍善本图片,精心编排,可作为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入门书籍。
本书将沿着时间顺序揭开一幅幅杨家埠年画在不同时代的发展篇章,展现其在不同的自然时间,。同时也是在不同的社会空间之中的流动过程,探讨在不同的自然时间一社会空间中,国家、知识分子及年画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四方
中国工商银行纽约分行是中国的银行在海外拓展业务,实现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分行的人员从筹备到开展业务经历了许多的挑战,同时也积累了有益的手经验。吴斌主编的《在美国开银行》便是对这些挑战和经验的总结,分为开业筹备篇、市场建设篇、业务拓展篇、银行监管篇,为银行同业走出国门、走进美国、走向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书稿引用了较多的案例,不仅对美国本土设立银行、开展业务的政策法规进行了完备的介绍,还用亲身经历的一件件事情说明如何来应对挑战、困难和适应美国市场,不仅可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而且其较强的可读性也可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阅读。
白谦慎教授利用珍贵的历史文献,细致描述了傅山和清朝官员、艺术赞助人之间的密切交往,展现傅山在清初的生活和思想状况,进而引出并探讨应酬作品与“心画”、修辞等问题之间的关系,并在更广阔的视野中研究文人艺术家如何建立、积累和运用自己的“文化资本”。 《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增订版)(精)》作者很早就从“应酬”角度讨论艺术的创作、周转、使用,通过研究傅山这一个案,提出的几个关键问题,至今值得艺术史学者和艺术家持续关注、深入思考。 面对应酬作品,我们还能不能把它们看成是书法家的“心画”,理解他们的创作动机?当一件书法作品中都是言不由衷的“修辞”或陈陈相因的“套话”时,怎样才能理解作者真实的“创作意图”? 当书法创作和实用书写常常难以剖离时,名人字迹能否都算是“创作”?
作为19世纪中后期法国拥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让-弗朗索瓦?米勒以《播种者》、《休息的收割者》、《拾穗者》、《晚祷》等作品而举世闻名。然而,从19世纪中期至现在,艺术评论和专业研究中的米勒形象及其绘画却总是充满争议。在米勒的时代,左派对他进行社会和政治的革命式解读,而右派则将田园牧歌的诗意化理解加诸其身。由两种社会阶级和基本价值观差异所带来的冲突至少延续到19世纪60年代。此后,一米勒的主要赞助人和首位传记作者桑西埃将他“神化”为虔诚而天才的“农民画家”。这一观点首先受到法国、美国中产阶级和一般大众的广泛认同,继而传播至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该种观点在艺术评论和研究中的统治地位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和艺术社会史的发展为对米勒的看法带来了改变。一方面,西方的评论家和艺术史家基
本书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介绍了中国和西方艺术发展的历史。本书介绍了艺术作品3和艺术流派及艺术发展的社会背景,构成中西方艺术发展的脉络和框架。
《艺术西班牙/冷眼看世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了当代青年艺术家、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教师李飒西班牙艺术之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艺术家的眼光对西班牙的艺术、文化、历史乃至生活做了多方面的探寻,并以实地探访和实拍图片全面展示西班牙艺术的特色和风格,进而提供一种观看并思考欧洲当代艺术的角度和方式。
对我社于2000年9月出版的《古代上海艺术》一书进行再版,修订其中的内容,如上海行政区划的变化等,增加插图数量,开本改为16开。本书系作者倾尽十余年心血撰写而成,对上海地区从原始社会到清末各个时期的绘画、书法、篆刻、竹刻、刺绣、缂丝、园林等造型艺术的发展状况以及有关著作做了翔实的介绍。
本书按照时间的顺序和地域的划分,讲述了世界有名的各大艺术博览会的起源、发展及不断扩张这一过程的故事,并分析了这一过程与艺术界转型及全球化的关系。内容包括科隆国际艺术博览会、巴黎当代艺术博览会FIAC、
从15世纪的达·芬奇到19世纪的安格尔,他们的绘画风格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到了20世纪初,康定斯基的抽象画与之前的绘画风格相比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持续了400年都未曾改变的西方古典艺术,为何在短短10
本书收录的是温克尔曼最重要的美学论著,其中《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以及《对%26lt;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26gt;的解释》是温克尔曼的代表作,也是他
文艺复兴艺术入门推荐指南,再现西方艺术史的黄金时代。秒懂文艺复兴艺术!快速明了14-16世纪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日本知名美术史家宫下规久朗笔下的文艺复兴艺术启蒙课。这是一本普通人看得懂的文艺复兴艺术,读
秒懂西方艺术!19个艺术流派,500年的西方艺术中19个艺术流派的杰作精选。日本美术评论家山田五郎通过浅白风趣的语言,从作品赏析到画家生平,分别以图解形式介绍画作特征,用简历形式介绍画家的非凡人生等角
文艺复兴是人类历目前的关键时刻,是文艺急剧发展的年代,画家和雕刻家在对人体的刻画中发现了个人主义、和谐、透视法和注重现实的精神,并重拾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古典艺术的兴趣。当时的世界也正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外国美术简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是大部分艺术院校选用的美术史教材。2007年,为了规范和发展美术史教学,作者对原书稿进行了勘误和增订,并交由我社出版《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增订本各章节均补充了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新成果;并特别在章前设总论
《巴黎卢浮宫》是丛书“的博物馆”31册中的一本,介绍的是巴黎卢浮宫。卢浮宫曾为法国王宫,现为古老、、最的博物馆之一,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化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早在16世纪,弗朗索瓦一世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收藏;此后,历代国王逐次继承并充实;拿破仑一世称雄欧洲时,大肆掠夺了其他各国的艺术品;无数收藏家和艺术家进行了无私的捐赠。时至今日,卢浮宫已成为一座庞大的艺术殿堂,其藏品数量在40万件以上,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古希腊罗马六个门类,分别在六大展馆中展出,展览大厅就有198个。在灿若繁星的艺术珍品之中,《蒙娜丽莎》《米洛的维纳斯》《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尤为知名,被誉为“镇馆三宝”。书中介绍了一系列艺术作品,配以清晰大图和精彩点评,是展示卢浮宫馆藏的不可多得的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