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羊子山发掘了一座西周早期墓葬,一段被历史长河吞噬了3000年的噩国历史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2012年河南南阳夏饷铺因南水北调工程发现一处墓地,出土大批青铜器,其中不少也铸有噩侯等铭文,这是包括四代噩侯夫妇墓葬,时代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噩国贵族墓地。根据禹鼎的记载,噩国在西周晚期就已被灭国,老少无存,为何又会在南阳地区发现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噩侯墓葬呢?噩国地望为何从随州转移到了南阳?此次考古发现引发了各种讨论,再次将噩国推向众人关注的焦点。 为揭开噩国历史谜雾,上海博物馆特举办此次展览,并承中国国家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机构与私人藏家的信任与厚意,借展57件精心遴选的噩国青铜器,加上馆藏的噩国青铜器,首次聚集从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的噩国青铜
现代艺术是逃离现实生活的工具还是社会禁忌的曝光者,是探索自我的途径还是自恋的表现? 《印象 日出》的命名者是谁? 艺术史上的*幅拼贴画出自谁之手? 美国文化五大象征之一的现代主义画作是哪一幅? 在班克斯的《女孩与气球》之前,蕞著名的自毁艺术作品是哪件? 从19 世纪印象主义诞生至今,现代艺术的发展已逾百年。综合主义、激浪派、目的地艺术 关于现代艺术的专有名词已然组合发展成一门复杂、晦涩的语言。本书阐释了西方现代艺术史上蕞重要的68 种风格、流派和运动,带你跨越语言的迷障,走入这段艺术史上蕞具活力也蕞振奋人心的发展时期。
艺术市场一直在蓬勃发展,博物馆的参观人数激增,越来越多的人自称为艺术家。当代艺术成为一种大众娱乐、一种奢侈品、一种工作描述,而对某些人来说,则成为一种宗教的替代品。而炙手可热的艺术品并非突然冒出,它是艺术家、画商、策展人、艺评家、经纪人、收藏家联合 制造 出来的。 萨拉 桑顿花了五年的时间,走访六城五国,将其280次贴身采访整理成7 篇故事,为大家探索艺术世界的秘密,是了解现代艺术的*指南。在这一系列节奏优美的叙述中,萨拉 桑顿带领我们参观了佳士得拍卖行上演的喜剧,村上隆工作室的艺术创作,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上的艺术精品,《艺术论坛》杂志的执着,透纳奖背后的竞争,尚未走入市场的加州艺术学院的艺术评论课,以及威尼斯双年展的仙境。 艺术拍卖让人有艺术品可以变现的错觉,但别以为价格只会朝一
本书收录的是温克尔曼最重要的美学论著,其中《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以及《对 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 的解释》是温克尔曼的代表作,也是他著名的论文篇章;此外,《论希腊人的艺术》是温克尔曼经典著作《古代艺术史》的精华部分。
《中国美术史》以知识点的形式系统论述中国美术史的重点、难点内容,包括史前及先秦美术、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五代宋元美术、明清美术、近现代美术、中国美术综合知识七个部分。全书紧扣 艺术类研究生考试(专硕、学硕)、美术教师资格考试、艺术类大学生期末课程考试 的考试要求,在详细研究各专业方向历年考试真题的基础上,结合王树良、张玉花博士团队多年考前辅导的经验编写而成。集权威性、针对性、完整性、实用性于一体,反映了中国美术史科目考试的出题原则和考试动向。
本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镛主编,并邀请艺术史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完成。全书共分八章,按照年代顺序介绍并论述了中国与外国在美术与文化方面的交流互动。中外美术交流是中外文化交流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属于文化传播学和比较艺术学范畴的一门新兴学科,本书则体现了该学科*的学术成果。本书的时间跨度很大,从两汉时期截止到2000年,内容涵盖古今中外各种风格流派的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门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强调学术性的同时兼具可读性,精选了大量紧密配合各章节内容的插图,注重图文互证。适合艺术系学生与艺术爱好者阅读。
《文人画概论》是东京帝国大学名誉教授文学博士泷精一于 1922 年公开讲演的讲稿笔记,全书共分为六章。章文人画的起源,泷精一认为以王维为文人画开源之代表不无道理,但表明 六朝时已有文人而精画者 ,认为六朝文人攻山水之名家,唯有宗炳一人而已。第二章文人画的流派化,泷精一将文人画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第三章文人画的原理,泷精一总结并提出了文人画的四个原理。第四章文人画和南画,泷精一认为文人画是站在作者立场而言的,而南画和北画是就样式而言的。第五章文人画的精华,泷精一在此章中列举了他认可的中国文人画精品。第六章未来的文人画,泷精一倡导文人画复兴,认为虽然日本人与中国古代文人思想有异,但文人画仍可上溯其原理而学之。 泷精一熟悉中国画论的文献,对文人画的剖析缜密严谨,有其独到的见解。虽然当今学
本书共分为5章,从学习乐趣、学习方式、技法、流派、历史等多个方面解读西方美术史。第一章 享受西方美术史的乐趣 ,从什么是美术史的角度切入,介绍学习美术史所能带来的乐趣与一些基本的知识要点。第二章 欣赏西方美术更愉快的方式 ,从绘画解读实践的角度切入,用实例表现解读艺术画作的方式。第三章 了解西方美术的技法和流派 ,分别从技法和流派两个角度切入,阐述艺术画作的完成技法与表现题材。第四章 学习西方美术的历史 ,从美术历史的角度切入,按照风格划分艺术时期,从早期到现代对各种风格进行了讲解。第五章 解读寓言画和神话画背后的故事 ,分别介绍了相关的寓言画和神话画作品,并解读画面背后的故事。此外,本书zui后还附有年表,方便读者对西方美术史的发展按时期进行索引。
《外国美术简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是大部分艺术院校选用的美术史教材。2007年,为了规范和发展美术史教学,作者对原书稿进行了勘误和增订,并交由我社出版《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增订本各章节均补充了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新成果;并特别在章前设总论
贝尔特 莫里索以《摇篮》书写现代女性之诗 弗里达 卡罗在肖像中将内在自我与公众形象深度融合 路易丝 布尔乔亚通过巨型蜘蛛雕塑触碰母性话题禁忌 草间弥生用镜面和灯光创造出无限延展的宇宙 本书聚焦于五十余位女性艺术家,其活跃时间从16世纪直至今日,她们的作品跨越多种媒材,触及各类主题,展现出对于世界和自我的不懈探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艺术家由被动接受关注的对象逐渐转变为主动创作者,在艺术史中,她们确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象征美国文化与价值体系的可口可乐带有政治色彩的米老鼠因将女性身体商品化而遭讽刺的《花花公子》兼具偶像光环与悲剧色彩的玛丽莲 梦露 本书围绕广告、名人文化和太空竞赛等波普艺术的关键主题一一展开,带领我们与安迪 沃霍尔、罗伊 利希滕斯坦以及理查德 汉密尔顿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对话,从而深入探寻波普艺术的文化内涵。
不安于现状和勇于突破的冒险精神驱使希腊人和罗马人从一个问题迈向另一个问题,而每一个困难的解决都意味着更高层次的突破。 《库罗斯》通过网格图案从石料中被逐步释放 《掷铁饼者》以巧妙的构图展现了螺旋的张力 宙斯神庙借助生动的浮雕为肃穆的建筑增添了活力 《城市景观》壁画运用前缩透视技巧打破了空间的局限 打破既定规则、颠覆传统、革新技术,为了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传统,大胆的希腊人和务实的罗马人毫不犹豫地复兴或改造前人的作品,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成功的象征。遵循着 改变,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做另一个改变 的基本模式,他们大胆而直进地向石像、青铜像、绘画等领域出击,创造出了 对立平衡 前缩透视 失蜡法 等技法。终,这些有说服力的解决方案和艺术理念,不但成为后世公认的典范,还将西方甚至全世界的艺
《外国美术史》分为原始及古代美术、中世纪欧洲美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17世纪欧洲美术、18世纪欧洲美术、19世纪欧洲美术、20世纪现代美术、亚非拉美术八个部分。全书紧扣 艺术类研究生考试(专硕、学硕)、美术教师资格考试、艺术类大学生期末课程考试 的考试要求,在详细研究各专业方向历年考试真题的基础上,结合王树良、张玉花博士团队多年考前辅导的经验编写而成。集权威性、针对性、完整性、实用性于一体,反映了外国美术史科目考试的出题原则和考试动向。
白谦慎教授利用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献,细致描述傅山和清朝官员、艺术赞助人之间的密切交往,展现了傅山在清初的生活和思想状况,进而引出并探讨应酬作品与 心画 、修辞等问题之间的关系,并在更广阔的视野中研究文人艺术家如何建立、积累和运用自己的 文化资本 。作者很早就从 应酬 角度讨论艺术的创作、周转、使用,通过研究傅山这一个案,提出了几个关键问题,值得艺术史学者和艺术家持续关注、深入思考。 (1)面对应酬作品,我们还能不能把它们看成是书法家的 心画 ,理解他们的创作动机? (2)当一件书法作品中都是言不由衷的 修辞 或陈陈相因的 套话 时,怎样才能理解作者真实的 创作意图 ? (3)当书法创作和实用书写常常难以剖离时,名人字迹能否都算是 创作 ?
《中国绘画史》是日本美术大家中村不折与曹洞宗僧人、法政大学讲师小鹿青云的合著。大正二年(1913)由玄黄社出版,并于1914年、1922年两次重印。该著远述上古,近论明清,对中国画坛兴衰、画风迁播,每从政治、社会文化乃至家族、师承等角度予以讨论,且重视传世画论、书论史料的引述,可谓言必有据。该著虽然试图从世界文明发展史的视角,基于中国文化自身发展脉络阐述中国绘画史,但对画坛流派、人物、画作的评论仍不出历来画论的评点式论断。总体来看,该著有视野,有深度。作为中国绘画史草创期的通史性著作,该著承前启后,开一代风气,对中国绘画史的编纂亦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本书作者迈克尔 诺斯( Michael North )是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本书共分七大部分 荷兰绘画的历史阐释、荷兰的经济状况分析、荷兰的社会状况分析、艺术家出身及社会地位、赞助制度与艺术品市场、艺术品收藏与收藏家、结论。书中通过检视艺术家的社会出身勾勒出荷兰的画家培训体制,以及它如何促进了艺术市场的繁荣。而对市民财产目录清单的研究,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当时荷兰画家与收藏家之间的生动纽带。作者还详细分析了荷兰各主要城市的艺术家阶层及其社会流动性,并围绕相关论题描述了发生在画家、手工艺者、商人、消费者和收藏家身上的精彩故事。本书的译介出版,可以更好地促进将中国路径和全球视野结合起来,深度介入西方艺术史研究,提升文化软实力、学术话语权以及影响力,并且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书系统介绍了超现实主义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内容涵盖从超现实主义运动萌芽,到20世纪20年代在欧美蓬勃发展,再到二战后跨越国界普及的全过程。书中结合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作品解析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特色,如探索潜意识、梦境、自动绘画等。全书配有大量作品作为视觉呈现,使这些抽象的艺术风格更为直观。本书作为一本普及读物,可以使读者快速掌握和了解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本书适用于想要了解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读者。
本书以时间为线,将拜占庭艺术按照拜占庭帝国的发展阶段分为早期(306 843年)艺术、复兴(843 1204年)艺术和晚期(1204 1453年)艺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分别介绍了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书中讲到,从公元330年的诞生到1453年的灭亡,拜占庭帝国历经千余年的辉煌,孕育了繁荣的艺术。拜占庭艺术综合了罗马文化、东方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丰富遗产,形成了以象征主义为特征的建筑和绘画传统,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拜占庭帝国的辽阔疆域。今天,意大利、北非和近东都保留着这一丰富艺术传统的遗迹,散发着拜占庭艺术所有的神秘并闪闪发光的美。拜占庭文明所产生的辉煌的宫殿、教堂、绘画、珐琅、陶瓷和马赛克镶嵌画,都让拜占庭艺术产生强大的影响力,永恒不朽,生生不息。本书作为一本普及读物,可以使读者快速掌握和了解拜占庭艺术的精华,
从早期日本对中国佛画的学习,产生了日式 垂迹画 ;由对 唐绘 的模仿,发展为纯本土的 大和绘 ;受宋元水墨的影响,独创了深藏禅机的日本水墨画;以及明治维新以后受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影响,形成了 近代日本画 ...... 日本绘画在对传统文化的眷念为主轴,外来文化不断刺激为辅线的背景下,以 全盘接受,逐渐吸收 的态度,滋养丰厚了本国文化,并形成独特的体系,构成了具有包容性的绚丽丰富的绘画世界。
这是东京近郊一座只有两层楼的小博物馆,二战中却与京都和奈良的古迹一起被列为应避免轰炸的对象。藏品超过17000件,染织、绘画、雕刻、器具 无所不包,都是在美术史中没有一席之地的、无名工匠的作品。每一件都由创建者柳宗悦及其继任者自日本各地乃至海外亲手搜集而来,是民艺思想的集中展示。 古董鉴赏家坂田和实从中挑选了22件,辅以全彩细节图片品评介绍;并与民艺馆顾问尾久彰三和设计师山口信博一起梳理历史、探讨站在时代岔路上民艺与民艺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