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宝可梦的世界!宝可梦系列已经有25年的历史了,最初是日本漫画家田尻智为孩子们创作的漫画。随着当年为Game Boy游戏机而创作的游戏,宝可梦系列一炮而红。从那时起,宝可梦开始风靡全球。 宝可梦系列在25 年中不断保持内容的更新,并建造了包含游戏、动画、漫画及其相关衍生品的庞大娱乐帝国,吸引着全世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中国,几乎很难找到一个不认识皮卡丘的年轻人。本书是为了庆祝宝可梦系列25 周年而编写的。书中回顾了25 年来所有的宝可梦故事,从第一世代到第八世代,书中详尽描述了每个故事的创作背景,探索了宝可梦系列背后的故事。无论你是宝可梦的新手还是 专家 ,当跟随本书一起踏上石英高原的时候,你都会爱上这段神奇的旅程。 本书适合宝可梦爱好者阅读、学习。
《外国美术简史》*初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是全国大部分艺术院校选用的美术史权威教材。 2007年,为了规范和发展美术史教学,作者对原书稿进行了勘误和增订,并交由我社出版《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增订本各章节均补充了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新成果;并特别在章前设总论,总述该时期外国美术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与社会诸因素的具体联系、美术各门类升沉起伏的线索及主要成就;为全书新增了百余张配图,并将文图混排,方便读者查阅。《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被*高等教育司列为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规划教材。 2014年,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提升该书的视觉美感,我社与作者通力协作,对《外国美术简史》(增订版)进行了新研究成果的增补,并将全书的大部分图片替换为彩图,并正式更名为《外国美术简
《东京老铺》是《你的名字。》背景画师乌尔巴诺维斯的插画作品集。他游历东京近两千家老铺,从中选出有美学个性的五十家,用近百幅门面全景 细节分镜 店内透视图,手绘出如新海诚动画般唯美浪漫的昭和风情。 2016年,乌尔巴诺维斯作为动漫工作室Comix Wave Film的专职画家,开启个人项目 东京店铺插画系列。他走遍东京五大名区,寻找心爱的店铺并拍下照片,再用画笔将它们描绘出来。这些在日本动漫里才能见到的风景,激起乌尔巴诺维斯的强烈共鸣,为其创作引发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你的名字。》中出现的千代田区日枝神社,不远处便是鹤谷洋服店和海老原商店,自1928年开店以来,至今承接定制男装并贩售复古杂货,是神保町古着迷的淘货圣地; 新宿御苑是《秒速五厘米》和《言叶之庭》的主取景地,此地有1948年开张的中餐厅宝美楼,金灿灿的屋
全书从 全球美术史 的视点,分四部分对中国古代美术的重要特点进行反思,并结合考古发现和对传世艺术品的解读,阐述传统中国美术对整体的人类美术史做出了什么*独特的也是*有价值的贡献,确定中国美术中具有的既是鲜明文化特性,同时又是源远流长、深具影响一些基本线索。作者学术功底深厚,视野开阔、思维敏捷、语言流畅,在阐释上多有独到且新鲜的见解。全书篇幅不长,但非常有助于读者打开眼界,认识中国艺术史乃至全球艺术史研究中的新观念、新视角及新课题。
《敦煌石窟美术简史》一书,由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赵声良撰写。全书约15万余字,插图200余幅,共分六章,按照时代顺序介绍并论述了敦煌石窟美术发展的概况。敦煌艺术享誉世界,敦煌学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而敦煌美术研究是敦煌学的重要分枝领域。本书对敦煌石窟美术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集合了*的材料与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强调学术性的同时兼具可读性,精选了大量紧密配合各章节内容的插图,注重了图文互证,在语言和叙述方式上更偏重青年读者的阅读习惯。
本书为著名美学学者彭锋教授的一本小中见大的学术佳作。 本书从十个艺术史、美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直聚讼纷纭的问题入手,细致、犀利地分析了这些问题相关的艺术理论、美学理论的深层问题。 从纹样与图腾,到文献悬案,从再现与表现,到物我关系,涉及到古今中外的诸多内容,以及艺术理论、哲学、文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 作者能小中见大,旧案翻新,在前人多有探索的基础上,迭出新意,让人耳目一新。
艺术市场一直在蓬勃发展,博物馆的参观人数激增,越来越多的人自称为艺术家。当代艺术成为一种大众娱乐、一种奢侈品、一种工作描述,而对某些人来说,则成为一种宗教的替代品。而炙手可热的艺术品并非突然冒出,它是艺术家、画商、策展人、艺评家、经纪人、收藏家联合 制造 出来的。 萨拉 桑顿花了五年的时间,走访六城五国,将其280次贴身采访整理成7 篇故事,为大家探索艺术世界的秘密,是了解现代艺术的*指南。在这一系列节奏优美的叙述中,萨拉 桑顿带领我们参观了佳士得拍卖行上演的喜剧,村上隆工作室的艺术创作,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上的艺术精品,《艺术论坛》杂志的执着,透纳奖背后的竞争,尚未走入市场的加州艺术学院的艺术评论课,以及威尼斯双年展的仙境。 艺术拍卖让人有艺术品可以变现的错觉,但别以为价格只会朝一
本书是一本“设计史”类教材。具体说来,本书有如下几个特点:本书主线清晰,语言生动,内容简洁明了,是一本易读的设计史书籍。第二,相对于其他“设计史”教材,本书囊括世界现代著名的一些设计师和案例,更适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第三,本书由清华美术学院教授——张夫也编著。张夫也先生在外国设计史、外国现代设计史等等领域成果突出。总的来说,较之一般教材,本书配有更多的彩图,论述也更加清晰易读。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轻松掌握,是目前世界现代设计史领域权威教程。
白谦慎教授利用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献,细致描述傅山和清朝官员、艺术赞助人之间的密切交往,展现了傅山在清初的生活和思想状况,进而引出并探讨应酬作品与 心画 、修辞等问题之间的关系,并在更广阔的视野中研究文人艺术家如何建立、积累和运用自己的 文化资本 。作者很早就从 应酬 角度讨论艺术的创作、周转、使用,通过研究傅山这一个案,提出了几个关键问题,值得艺术史学者和艺术家持续关注、深入思考。 (1)面对应酬作品,我们还能不能把它们看成是书法家的 心画 ,理解他们的创作动机? (2)当一件书法作品中都是言不由衷的 修辞 或陈陈相因的 套话 时,怎样才能理解作者真实的 创作意图 ? (3)当书法创作和实用书写常常难以剖离时,名人字迹能否都算是 创作 ?
《中国艺术与文化》自2001年初版以来,已被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等美国多所院校采用为教材。2006年,作者在初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在保持通俗易懂的风格基础上,更能迎合读者对新知的渴求。 以往艺术史教材多以类别如山水画、书法、陶器等为纲,本书则打破国内编写此类教材的窠臼,以中国人所熟知的朝代入手,兼陈这一朝代或阶段的社会背景、宗教等信息,还原艺术本身的历史场景,使其具有更多的社会性。本书以开放的视野,为读者提供一窥中国艺术与文化的门径,知其梗概,启发志趣,在吸收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视角的基础上,*终形成自己对中国艺术文化史的认识。 同时,本书实现了历史文本和图像的完美融合。作者精心挑选358幅图片,随文配图,间以考古和风格分析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达到图为文之辅,文为图之质的
密教是秘密的宗教么? 为什么密教诞生于印度? 密教如何翻越喜马拉雅山传入中国? 为什么有汉传密教与藏传密教之分?敦煌石窟如何记录密教在中国传播的历程? 《解读敦煌 神秘的密教(平装版)》通过对敦煌石窟现存的密教造像和壁画的研究分析,阐述了敦煌密教的分类(即分为汉传密教和藏传密教),敦煌密教的来源,汉传密教在中国的传播,藏传密教的异军突起和汉传密教的衰落。
《艺术哲学》是美国当代美学家奥尔德里奇的代表作,原作出版于1963年。本书是奥尔德里奇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一本哲学意味较浓厚的美学著作。此书共分四大部分:审美经验、艺术作品、各种艺术、艺术谈论的逻辑。作者以十分简练、概括的笔法阐述了基本的艺术审美现象。同时,对当前西方流行的若干美学(包括美术)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美学思想作了扼要的介绍,并结合艺术现象分析其立场观点,指出各流派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及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和倾向。
20世纪上半页,西方艺术研究的几种重要方法:形式主义、图像学、精神分析和马克思主义悉数登场,八九十年代,伴随“新艺术史”的出现,女性主义和符号学同样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郁火星主编的《现代西方艺术研究方法论》对以上六种方法的起源、发展、主要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各种方法的主要理论、特点和步骤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阐释,并和分析具体的艺术作品相结合,使论述充实有据。
图腾史是人类社会生活史的重要一部分,本书便是一本研究图腾艺术的史前艺术史专著。主要叙述了图腾制的地理分布、图腾的文字、图腾的装饰、图腾的雕刻、图腾的图画、图腾的跳舞、图腾的音乐等。
《普通高等教育*重点教材:中国现代美术史(美术卷)》以专业艺术本科教育为主,兼顾普通艺术教育的系统教材。在内容上,“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既是20世纪中国专业艺术教育优秀成果的总体展示,又充分考虑到了培养21世纪合格艺术人才在教育内容上不断拓展的需要。因此,“大系”于整体结构上,一方面确定了5卷共计77种98册基本教材于2000年出版齐全的计划;另一方面,为使这套教材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对于在21世纪专业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随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专业学科更新而形成的较为成熟的新的教学成果,也将陆续纳入“大系”范围予以编写出版。
这本论文集中的文章出版于1997年到2005年的八年间,这些文章所开辟的课题及视野在出版当时实属创新,文内论述也尽力取得*的思辨空间;立足于2010年观之,在同类议题与数据逐渐引起学界注意的同时,本论文集仍有其值得参考之处。本书由王正华著。
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对传统的借鉴打破了民族、地区、国家、时间等人为的或自然的障碍而更具世界,同时各门类艺术之间相互影响更趋密切。这一时期的西方的艺术家不可胜数,艺术风格和流派页为数众多,各流派之间常常有着根本*冲突,对西方现代艺术史的整体叙述包括了互为排斥,互相抵消的不同现象的解释。帕驰博士撰写的这部《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史》(上卷),与同类艺术史相比,有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选编了与二十世纪上半叶各种艺术流派相关的理论文献,共计27篇,独立成为一章。这些 材料 全部出自当时的艺术家和批评家之手,原文涵盖英文、法文、德文、荷兰文、意大利文、俄文等多种文字,涉及宣言、诗歌、书信、讲座、评论、序言等多种文体。通过这些思想的断片,读者得以超越艺术作品和艺术史学家的分析,在思想层面上直面艺术家的创
本书初是美术学校所用讲义,整理成书后,于1910年由日本审美书院出版。作者大村西崖,一生研究中国美术,还数次来华考察交流,收藏颇丰,见闻广博。《中国美术史》严谨系统,多有创见,为一时扛鼎之作,堪为中国美术通史奠基之作。全书采用编年体例,从史前史到清朝,论述了中国美术的发展概况,主要讲了中国的绘画、铜器、陶器、玉器、漆工艺术、文房、宗教塑像等。
《纽约艺术指南》既是一部实用的艺术旅游指南,也是一部结构清晰的艺术史读物。它为旅游者观赏纽约艺术品提供了全面指导,通过深入浅出地介绍纽约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收藏品,勾勒出一部人类艺术史的大致轮廓。它将引导你全面领略纽约的艺术精品,从世界闻名的机构展出的各流派巨作,到鲜为人知、超凡脱俗、深藏于美术馆中的佳作等等,不一而足。在多角度、多层次介绍各馆艺术品的同时,作者还精心编制了各馆藏品的分类索引,使读者可以根据各自的喜好迅速找到自己喜爱的艺术家或艺术风格。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观赏尼古拉斯o普桑和雅克-路易o大卫的作品后,紧接着去弗利克美术馆看洛可可画家布歇和弗拉戈纳尔的画作,或者去美国*致力于19至20世纪学术传统的达西什博物馆。 作者还对多位重要艺术家作了批判性分析,对他们艺术生涯
本文集收录了由青岛德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第三届青岛德华论坛上的报告。第二届德华论坛于2017年9月在山东科技大学举办,主题为 青岛德式建筑 。第三届论坛于2018年9月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办,主题为 德国当代艺术 。 第二届论坛的报告人有德累斯顿建筑文化协会主席Sebastian Storz博士、同济大学郑时龄院士、同济大学万书元教授、青岛理工大学徐飞鹏教授、山东科技大学许剑峰教授。文章涉及青岛的德国总督官邸、青岛德租时期的华人社区、20世纪30年代青岛的城市建设模式等内容。 第三届论坛的报告人包括德国康斯坦茨大学Felix Th rlemann教授、德国明斯特艺术学院Gerd Blum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汪民安教授、同济大学孙周兴教授、同济大学陆兴华教授、德国埃森造型艺术大学张锜玮博士、江苏师范大学夏开丰博士、上海大学韩子仲博士。文章涉及对德国艺
《普通高等教育*重点教材·中国艺术教育大系:中国当代美术史(美术卷)》以专业艺术本科教育为主,兼顾普通艺术教育的系统教材。在内容上,“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既是20世纪中国专业艺术教育优秀成果的总体展示,又充分考虑到了培养21世纪合格艺术人才在教育内容上不断拓展的需要。因此,“大系”于整体结构上,一方面确定了5卷共计77种98册基本教材于2000年出版齐全的计划;另一方面,为使这套教材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对于在21世纪专业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随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专业学科更新而形成的较为成熟的新的教学成果,也将陆续纳入“大系”范围予以编写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