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莲《艺术史》享誉世界,为全球高校推崇的艺术史通识教材,据哥伦比亚大学的 开放课程大纲 项目(Open Syllabus: Explorer)提取全球大学课程大纲进行数据分析,本书作为参考书目出现1745次。作者玛丽莲 斯托克斯塔德为艺术史学者、教育家、策展人,曾任美国 高校艺术协会 主席、国际中世纪艺术中心主席,为斯潘塞艺术博物馆创始馆长,荣获美国女性艺术核心委员会终身成就奖。 《艺术史》是一部立足于全球文明视野的巨著,本次为中文版足本首次引进,朱青生、徐冰、易英、汪民安等学者推荐。本书重达9斤,全彩大16开,1200多页,200多万字,装帧精美(细腻质感布面精装、高档PVC防尘护封、特制烫金书盒),适合收藏与礼赠。全书共计1400多幅高清图片,来自全球近300座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研究机构。《艺术史》囊括6大洲、7万年的古今艺术,内容
《加德纳艺术通史》经典版译自世界知名艺术史 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第15版。本书自海伦 加德纳1926年首次出版以来,一直广受好评,不断再版,堪称读者多、流传广的艺术通史;本书先后被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甚至美国精英高中选为教材。本书遵循加德纳的基本框架,以“全景化”视角展示艺术发展美的历程。全书共38章,近125万字,收录近1700张高清图片;涵盖从史前到现当代艺术,广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摄影及工艺美术等诸多艺术门类。 本书是以西方艺术史为主线的《加德纳艺术通史》的经典版,包括了西方史前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18世纪艺术、19世纪艺术、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等内容。本艺术史关注艺术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注重普及性与趣味性,力求明白易懂,致力为更广大艺术爱好者开
本书译自西方艺术史界享有盛名的《加德纳艺术通史》的第15版,著名学者海伦·加德纳的《世界艺术史》自1926年首次出版以来,因广受好评而不断再版,成为读者最多、流传最广的英文艺术史书籍。同时还被美国许多大学选为艺术史专业的教材,又是一本拥有权威性的艺术通史类教科书。自12版在我社推出后,广受好评。但艺术史的研究材料和方法一直在不断更新,15版将从译校和装帧质量上进一步提高和升级,为艺术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奉献更好、更新的资源。
《西方艺术三万年》概述了西方艺术三万年的历史,描述了西方 古典艺术 现代艺术 当代艺术 的类型特征和发展进程,内容从原始洞窟壁画到数码时代的数字艺术,涉及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多个艺术门类。与市面上的其他艺术史类书籍相比,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将艺术 还原 到人本身,将艺术作品放回历史语境,从人心观念的角度理解艺术风格的成因与演变,因为 艺术不是由人的能力决定的,而是由人心观念支配的 。 本书文字通俗生动,叙述深入浅出,角度独特深刻,能帮助读者更轻松地进入艺术的世界,更深入地理解西方艺术。
《中国文化与文明:中国丝绸艺术》约42万字,主体部分共九章。卷首的两篇文章由中、美丝绸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撰写,纵论中国丝绸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及其演进轨迹。主体部分由中外丝绸学界一流学者分章执笔,各章从文化史、艺术史的角度,对自新石器时代至20世纪初中国历代丝绸的织造技艺、艺术特色、生产格局、造作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时尚和域外艺术对其发展的影响作出深入浅出的系统解说。中外著作者还以不同的视角对数千年来中国丝绸广泛传播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作了明晰的阐述。 随文配图约650幅,以互证互补的形式展示、阐释海内外珍藏的著名传世品和上世纪以来重要的考古收获。织物图片选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英、法、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奥地利等国文博机构及个人收藏,不少是此
《中华图像文化史》是我国靠前部中华民族的视觉文明通史,分专题深入研究了自远古至1949年大中华地区的图像,以及中华图像文化的形成机制。该项目分为断代史和类型史两个部分,“插图卷·下”属于类型史之一,在继上卷之后,继续研究中国古籍中的插图文化。包括插图文化的开端、佛教对雕版艺术的影响、雕版插图、清代插图、西方文化对插图的影响等。
《中华图像文化史·先秦卷》以“史”为经,以“图”为纬,调动考古学、美术学、文献学、图像学、符号学、传播学等研究方法,多视角、多方面地对先秦图像做出立体解读,透视先秦时期丰富的图像含义。 先秦卷从夏、商、周时期的社会背景入手,借助相关文献、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图、文互证的模式,从先秦时期的图像总貌及其生产、传播、符号解码几大方面展开讨论,进而更加详细、深入地探究青铜器、玉器、漆器等器物上图像的意义、影响与发展。
巴洛克艺术 本书是德国专业摄影团队十年心血之作,书中近700幅精美图片,详尽的艺术文化史梳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全面系统地呈现出巴洛克时期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各个方面的成就,引领读者游历巴洛克艺术世界,探知那宗教激情与尘世享乐、技术理性与迷狂感官的谐和之境,并解读那华丽不可方物的奢华风格背后,人性的欲求与神性的光芒。 在资深编辑、独立出版人罗尔夫?托曼地带领下,他的团队开始了一段长达10年的巴洛克艺术探微之旅。这部重达12斤的超大开本著作,以全新的视角,将巴洛克艺术详尽地介绍给每一位艺术狂热的爱好者。作者用漫谈式的笔法勾勒了巴洛克艺术的全貌,娓娓道来,阐述了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流派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呈现了其文化美学价值。围绕历史与社会,政治与文化,宗教仪规与世俗生活,向人
本书引进自意大利,原书出版社为Jaca Book。《拉斐尔凉廊》是详细介绍拉斐尔凉廊的书,凉廊是西方早的装饰展示空间,也是后世画廊的雏形,多为权贵和政要所拥有。拉斐尔凉廊即为当时的教皇所有,由当时首屈一指的大艺术家拉斐尔负责设计完成,展现了拉斐尔无与伦比的艺术天赋和组织能力。
一部图书馆室常备艺术典库,一套全面提升艺术素质与品位的科普读物,文明五千年脉脉相承光耀艺苑长河,浓缩五十卷册册经典还看中华艺术。大文化小浓缩琴棋书画艺坛百花艳,高品位易精通琳琅满目经典全接触,绘画——线条与色彩一起交织而成的缤纷世界,书法——翰墨飘香传万世、艺术家庭独行客,篆刻——刀笔有奇趣、划画一点晴,雕塑——心灵的纪念碑、凝固的音乐,乐器——未成大器已生情,舞蹈——用肢体倾述情感,戏剧——传统之韵、光耀五洲,摄影——瞬间的历史永恒,影视——欣赏屏幕中的生活、享受视觉里的冲击,曲艺——全凭一张口、满台风雷吼,棋牌——智慧的试金石、思维的体操,昆俗——大众的精彩、不经意的艺术。 特色及评论: 一、推广性:本书以传播艺术知识、提升全民艺术素质为宗旨,用科学的方式讲解中国艺
《好戏上场》一书由九个专题组成,强调风格各异的展览内容及形式。其中,包括对于公共空间的探索、对全球一体化展览的关注、将观众参与置于展览核心的变革性尝试、以及将戏剧、建筑、科学等其他学科及元素融入画面的探索。本书收录的50个展览来自世界各地,包括柏林双年展、伊斯坦布尔双年展、英国感性展、约翰内斯堡双年展、巴西艺术综述展等。 本书收录了200余幅图片,包括现场图、场地规划图、画册图录等,很多资源都出自存档资料,此前从未公开发行。书中详细收录了每个展览的基本信息,包括策展人、时间、地点、出版物和相关艺术家资料,同时也大量引入了展览画册及策展人的经典评述。在详尽而重组的文献基础上,霍夫曼通过其敏锐的视角和深刻的判断一一剖析每个展览的背景和主题,以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中国当代艺术史2000—2019》全书分为三编十五章,共三十五万多字,千幅插图。在 编中,作者从七个不同的方面简述了中国当代艺术在21世纪所面临的情境因素。第二编与第三编是全书的主体部分。第二编重在介绍曾被人们划在“另类艺术”范畴里的影像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与综合媒介艺术等,第三编则主要围绕传统媒介的当代转换而展开。全书安排了两条发展线索:其一是文字部分,其二是图片部分。文字部分按时间顺序梳理了当代艺术大事件,图片部分为三百位当代艺术家的三百五十余件代表作品,并配有“作品简介”“艺术家简历”。本书具有工具书的功能,融学术性、知识性、历史性、文献性、 直观性与可读性于一体,适于艺术家、批评家与文化学者及大众阅读。 本书获中国艺术研究院 当代研究中心项目扶持、四川美术学院出版基金资助
美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学家乔纳森.费恩伯格的著作《1940年以来的艺术》,是本关于西方当代艺术和后现代主义研究的专著,系统完整地呈现出194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最重要的艺术运动、艺术活动及艺术事件。这部艺术史,不仅涵盖了194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最重要的艺术运动、艺术活动及艺术事件。这部艺术史,不仅涵盖了194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最重要的艺术运动、艺术活动及艺术事件,其视野不仅仅局限于欧美,也将观察艺术生态的目光转向了东方。
美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学家乔纳森.费恩伯格的著作《1940年以来的艺术》,是本关于西方当代艺术和后现代主义研究的专著,系统完整地呈现出194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最重要的艺术运动、艺术活动及艺术事件。这部艺术史,不仅涵盖了194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最重要的艺术运动、艺术活动及艺术事件。这部艺术史,不仅涵盖了194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最重要的艺术运动、艺术活动及艺术事件,其视野不仅仅局限于欧美,也将观察艺术生态的目光转向了东方。
人类创造了神话,而神话成就了人类的艺术。 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浮雕到古埃及的墓葬绘画,从古希腊的彩陶图案到古罗马的庞贝壁画,从中世纪手抄本插图到波斯细密画,从欧洲古典油画到亚洲经典水墨画,从美洲阿兹特克人的器物到非洲原住民的木雕……艺术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神话的影子;神话传唱的故事,都成了艺术的主题。理解神话,也就掌握了打开艺术奥秘的钥匙。 《无神话,不艺术!》是由神话解读艺术秘语的实用读本,也是由艺术进入神话世界的图像指南。作者选取世界神话中的82个关键词,精选世界艺术史中的400余件作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阐释神话的基本内容,并呈现出由神话滋养的想象世界。本书立足比较神话学的学术视角,探讨在 范围内反复出现的符号与图像——从世界起源、人类诞生,到英雄人物、传奇史诗,内容涵盖希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