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为油画家、敦煌壁画临摹技艺传承人高山。这是一本大8开的图文画册,书中收录了80余幅高山敦煌壁画的临摹作品及壁画再创作作品。敦煌壁画是不可触碰和再生的人类珍贵艺术,而将其复制并整理临摹更非易事。经现状临摹、复原临摹、整理临摹到后再创作临摹,他重新对人物造型、色彩问题、颜料材质的创新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大胆的改进。可以说本书是一本具有学习、临摹、欣赏价值的石窟类壁画好书。
《装置艺术在中国》全书分五章,、二章探讨了装置的美学定位、装置的修辞语言、装置的起源和在西方的发展过程;第三章追溯和记录了中国装置艺术发展的过程和现状;第四章探讨了装置艺术在现阶段面临的一些相关问题;第五章是中国台湾、香港装置艺术发展的简略描述。后附装置艺术大事记是首次详细地将中国装置艺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016年重要事件以编年方式加以记录整理。 该书为作者自2015年开始写作的文化部课题,历经4年完成。作者曾出版《装置艺术》一书(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本书是在《装置艺术》基础上,增加了三分之二的篇幅。是国内目前关于中国装置艺术研究完整的一部著作。
本书有如穿越历史长廊,对中国之美所做的一场鸟瞰式的巡礼。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谈起,一路走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触摸青铜器“狞厉的美”,感受楚辞汉赋的“气势与古拙”,聆听“盛唐之音”,融入宋元山水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感受明清文艺的市民气息与“浪漫洪流”……在短短十几万字里,李泽厚娓娓道来,梳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脉络,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艺术形式,既大气磅礴,又细腻深刻。本书描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产生、形成和流变的历程,勾画出中国历史与文艺的整体轮廓,堪称一部极简中华文明史。
《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博物馆》是 伟大的博物馆 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主要介绍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博物馆的历史及主要馆藏。作为丰富多样艺术品的守护者,巴黎蓬皮杜中心从它于1977年1月31日对外开放起,就已成为全球艺术品收藏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社交和庆祝功能的当代展馆。在岁月的流逝中,它和卢浮宫一并成为法国值得一看的地方。卢浮宫代表了理想中的法国文化教育中心,而蓬皮杜中心则展现了法国现当代的一面。蓬皮杜艺术中心被视为当代博物馆中的先锋角色,它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美术馆并称为世界三大现代艺术博物馆。
本书的主要讨论对象是乾隆朝的西山图像,且和乾隆皇帝个人密切相关。北京西山在历 并非名山大川,明以前虽有题咏但鲜有入画。随着北京作为都城,西山日益变得重要。到了清代尤其乾隆时期,西山之山成为了一定的龙脉发源,西山之水则一下晋升为“天下 泉”。西山是护卫帝京的天然屏障,是代表帝京的 山水。 本书选取西山这样一个特定地域空间来观察,并从美术史的角度,探讨西山形象与以往的不同以及乾隆朝的塑造,并探讨其图像背后所容纳的乾隆皇帝的意识与观念。 乾隆朝宫廷绘制的西山图像和乾隆内府收藏中的明代西山图像有较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是否强调其实景特征上。乾隆内府收藏的前朝表现西山的绘画有王绂《北京八景图》卷和文徵明《燕山春色图》轴,皆是典型的文人化、概念化的表达。但这种文人模式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乾隆朝
《中国文化与文明:中国丝绸艺术》约42万字,主体部分共九章。卷首的两篇文章由中、美丝绸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撰写,纵论中国丝绸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及其演进轨迹。主体部分由中外丝绸学界一流学者分章执笔,各章从文化史、艺术史的角度,对自新石器时代至20世纪初中国历代丝绸的织造技艺、艺术特色、生产格局、造作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时尚和域外艺术对其发展的影响作出深入浅出的系统解说。中外著作者还以不同的视角对数千年来中国丝绸广泛传播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作了明晰的阐述。 随文配图约650幅,以互证互补的形式展示、阐释海内外珍藏的著名传世品和上世纪以来重要的考古收获。织物图片选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英、法、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奥地利等国文博机构及个人收藏,不少是此
全书分9章,选取卷轴画、书法、壁画、雕塑、金银器、家具、陶瓷等不同门类、不同地域*代表性的作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中国古代艺术史背后的好故事以及中国古代不同社会阶层的多样面貌与习惯。
《古画新品录:一部眼睛的历史》是艺术史学者黄小峰对中国古画的品读。作者选取了流传于世的35件国画作品,以皇宫、市井、生灵、山水、历史、眼睛、身体为线索,将35篇研究文章归纳为7个单元。这些作品并不限于美术史中的名人名作,还有湮灭无闻但富有趣味的珍品,涉及风俗画、山水画、人物画、动物画等多个领域,如《祥龙石图》《踏歌图》《早春图》《瑞鹤图》《流民图》等等。作者从 基本的作品研究层面出发,详细剖析画面内容,并结合文学、风俗、政治、历史典故等,解读作品隐藏的内涵,例如《祥龙石图》中的多重景观,《纺车图》中关于家国理想的隐义,《早春图》背后的政治与时间,《瑞鹤图》中的“瑞鹤蓝”,等等。通过层层深入的“解读”,作者揭示出平面画作隐含的深意——画家本人的巧思、情怀,一幅画诞生时的社会景观,当时
24节气·72物候·96件手绘故宫文物·384种中国传统色打捞华夏失落的色彩文化从大量传统典籍中寻觅、考据颜色由来,再以故宫文物的色彩逐一对应,这是一部凝聚了古人智慧与审美的传统色图书。节气与物候具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