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3折-4.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浮世绘 湖南美术出版社
    •   ( 28 条评论 )
    • 潘力 /2020-10-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浮世绘被誉为“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是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出自民间画工的版画艺术,以花魁美人、歌舞伎演员、春宫魅惑、民俗风景、花鸟虫鱼等社会风俗为主要题材,表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 中国浮世绘研究权威潘力清晰地讲述了浮世绘300年的兴衰史。鸟居派、歌川派等7大流派的来龙去脉,喜多川歌麿、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31位大师的生平故事与艺术成就,《歌撰恋之部》《富岳三十六景》《名所江户百景》等200多幅经典作品的风格解析,都在书中得到了完美展现。 每一幅浮世绘都承载着丰富的日本民俗文化密码,只有巨细无遗地解锁这些信息,才能说是真正看懂浮世绘,也才能对日本文化有更准确的认识。——潘力

    • ¥66.5 ¥158 折扣:4.2折
    • 初见卢浮宫 (日)中野京子 著,王健波 译 中信出版社【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日)中野京子 著,王健波 译 /2016-10-01/ 中信出版社
    • 卢浮宫是一座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藏品超过3.5万件,绘画超过7500幅,规模之大无与伦比的艺术殿堂。当你次来到卢浮宫,要怎样才能领略她的美妙?浩如烟海的艺术瑰宝,哪些不容错过?本书《初见卢浮宫》是一本的导览手册,让你即使只有一天的时间参观,也能不留遗憾。艺术史作家中野京子,以学者之心、匠人之笔,严选出17幅不容错过的卢浮宫馆藏名画珍品,并详细标注参观地图,带你领略卢浮宫馆藏画作的艺术魅力,让你真正不虚此行。 全书共17章,在每一章节中,除了将精心选择的一幅卢浮宫馆藏画作详加解读之外,作者还会将画作延伸到相关作品的比较、画家命运的跌宕起伏,将画布背后都有耐人寻味的故事娓娓道来,每一幅作品都是一段艺术史的精彩旅程。 大量高清珍藏名画图片,详细地图导览,仿佛置身于卢浮宫,与中野

    • ¥52.63 ¥115.26 折扣:4.6折
    • 【赠十二主神刷边+雅典娜诞生飞机盒+金箔卡*3+大海报】神域之书 希腊神话众神的起源 (特装限定刷边版)
    •   ( 2 条评论 )
    • gaatii 光体 编 /2024-05-01/ 重庆出版社
    • 追溯西方神话体系中的各种神祇,以及他们在艺术绘画、文学作品插图中的艺术形象分析,结合有趣的神话故事,生动呈现希腊神话众神的永恒魅力。 《神域之书 希腊神话众神的起源》是一本艺术普及类趣味读物。本书介绍了希腊神话奥林匹斯众神的起源故事,由混沌初开的创世神话展开。书稿分别对奥林匹斯主要的十二位神祇和与之相关的人物及背景故事进行介绍,并附有内容相关的古典油画、素描和工艺作品、雕塑等展示。本书的一大特点是通过神话故事的代表场景对众多作品进行艺术分析讲解,适合对艺术和希腊神话故事感兴趣的读者。书中的讲解深入浅出,既有对人物画像的分析,也有对构图安排、主题场景的介绍,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82 ¥168 折扣:4.9折
    • 苏亚人为什么歌唱 西格尔 著,赵雪萍 等译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西格尔 著,赵雪萍 等译 /2012-06-01/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苏亚人的“歌唱”并不是我们概念中的歌唱,因为在苏亚人语言中没有相等于我们的音乐和歌唱这样的词汇。所以苏亚人并不认为他们是在歌唱或从事音乐活动。那么,在我们听来他们的确是在歌唱的“歌唱”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也就是说,这种“歌唱”对他们来说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苏亚人的“歌唱”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内在的,另一是外部的。内在的意义体现在“歌唱”对血缘、家庭的维系,对生产、生活、生存的作用,对视觉形象的表达,对宗教膜拜的渲染。在这个意义上,“歌唱”不是音乐活动而是语言传达,“歌唱”不是艺术形式而是心灵的表述。对音程、音阶、音值、音节、音色、音响的规范在这里是没有多少价值和意义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他们必须“歌唱”,因为这是苏亚人的生命和生活。苏亚人“歌唱”的外部意义是象征性的,是

    • ¥92 ¥191 折扣:4.8折
    • 文艺复兴三部曲 〔意〕桑德拉·巴拉利(Sandra Baragli),〔意〕斯特凡诺·祖菲(Stefano Zuffi)
    •   ( 0 条评论 )
    • 〔意〕桑德拉·巴拉利(Sandra Baragli),〔意〕 /2017-05-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这是一套欧洲艺术史普及图文书,共分为三册,以图解形式讲了14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阶段的社会文化背景、艺术发展流变、以及上百位重要艺术家的生平及作品。 14到16世纪的欧洲,正是从中世纪的黑暗到文艺复兴萌芽再到盛期文艺复兴的过程,这段时间恰如黄金时代,过去几近灭绝的文法、绘画、建筑等各种自由技艺得以重见天日,取得了备受后世推崇的成就。 在这套书中,你可以学习到细密画、人文主义、解剖学等艺术理念,这些看似抽象的词条在文字解说与图片分析的介绍下变得条理分明,清晰易懂。共计65个标志性艺术主题,从宏观的艺术风格到微观的艺术品类型,帮助读者建立起对欧洲文艺复兴艺术的总体印象。 你能够了解到卡斯蒂利亚、地中海、枫丹白露等58座艺术中心的发展状况,这些地区艺术氛围浓厚、大师云集、艺术产业极为发达

    • ¥86 ¥209 折扣:4.1折
    • 苏亚人为什么歌唱 西格尔 著,赵雪萍 等译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西格尔 著,赵雪萍 等译 /2012-06-01/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苏亚人的“歌唱”并不是我们概念中的歌唱,因为在苏亚人语言中没有相等于我们的音乐和歌唱这样的词汇。所以苏亚人并不认为他们是在歌唱或从事音乐活动。那么,在我们听来他们的确是在歌唱的“歌唱”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也就是说,这种“歌唱”对他们来说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苏亚人的“歌唱”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内在的,另一是外部的。内在的意义体现在“歌唱”对血缘、家庭的维系,对生产、生活、生存的作用,对视觉形象的表达,对宗教膜拜的渲染。在这个意义上,“歌唱”不是音乐活动而是语言传达,“歌唱”不是艺术形式而是心灵的表述。对音程、音阶、音值、音节、音色、音响的规范在这里是没有多少价值和意义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他们必须“歌唱”,因为这是苏亚人的生命和生活。苏亚人“歌唱”的外部意义是象征性的,是

    • ¥92 ¥191 折扣:4.8折
    • 偏爱原始性-西方艺术和文学中的趣味史-贡布里希文集 [英] E.H.贡布里希 著, 杨小京 译, 范景中 校译 广西美术
    •   ( 1 条评论 )
    • [英] E.H.贡布里希 著, 杨小京 译, 范景中 译 /2016-09-01/ 广西美术出版社
    • 《偏爱原始性》研究视觉艺术趣味变化史上反复发生的一个现象:古老而单纯的作品,例如“原始的”作品,在道德上和审美上要优于后来变得柔弱、颓废的作品。贡布里希将这种观念追溯到古典时代,既把它与西塞罗关于放纵感官会导致厌恶的观察联系起来,又把它与艺术发展像生命体一样会生长、会成熟、会腐败以致死亡的一个影响深远的比喻联系起来。一代代的艺术家和批评家更偏爱早期风格所具有的力量、高贵和真诚,而厌恶精致的风格,因为它以腐败和俗气诉诸人们的感官。《偏爱原始性》总结了作者四十多年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思索,他论证严密,旁征博引,讨论了相关作者、批评家和艺术家在塑造和改变这些观念时所起的作用。

    • ¥54 ¥169 折扣:3.2折
    • 文艺复兴三部曲 〔意〕桑德拉·巴拉利(Sandra Baragli),〔意〕斯特凡诺·祖菲(Stefano Zuffi)
    •   ( 0 条评论 )
    • 〔意〕桑德拉·巴拉利(Sandra Baragli),〔意〕 /2017-05-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这是一套欧洲艺术史普及图文书,共分为三册,以图解形式讲了14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阶段的社会文化背景、艺术发展流变、以及上百位重要艺术家的生平及作品。 14到16世纪的欧洲,正是从中世纪的黑暗到文艺复兴萌芽再到盛期文艺复兴的过程,这段时间恰如黄金时代,过去几近灭绝的文法、绘画、建筑等各种自由技艺得以重见天日,取得了备受后世推崇的成就。 在这套书中,你可以学习到细密画、人文主义、解剖学等艺术理念,这些看似抽象的词条在文字解说与图片分析的介绍下变得条理分明,清晰易懂。共计65个标志性艺术主题,从宏观的艺术风格到微观的艺术品类型,帮助读者建立起对欧洲文艺复兴艺术的总体印象。 你能够了解到卡斯蒂利亚、地中海、枫丹白露等58座艺术中心的发展状况,这些地区艺术氛围浓厚、大师云集、艺术产业极为发达

    • ¥86 ¥219 折扣:3.9折
    • 偏爱原始性-西方艺术和文学中的趣味史-贡布里希文集 [英] E.H.贡布里希 著, 杨小京 译, 范景中 校译 广西美术
    •   ( 0 条评论 )
    • [英] E.H.贡布里希 著, 杨小京 译, 范景中 译 /2016-09-01/ 广西美术出版社
    • 《偏爱原始性》研究视觉艺术趣味变化史上反复发生的一个现象:古老而单纯的作品,例如“原始的”作品,在道德上和审美上要优于后来变得柔弱、颓废的作品。贡布里希将这种观念追溯到古典时代,既把它与西塞罗关于放纵感官会导致厌恶的观察联系起来,又把它与艺术发展像生命体一样会生长、会成熟、会腐败以致死亡的一个影响深远的比喻联系起来。一代代的艺术家和批评家更偏爱早期风格所具有的力量、高贵和真诚,而厌恶精致的风格,因为它以腐败和俗气诉诸人们的感官。《偏爱原始性》总结了作者四十多年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思索,他论证严密,旁征博引,讨论了相关作者、批评家和艺术家在塑造和改变这些观念时所起的作用。

    • ¥54 ¥155.37 折扣:3.5折
    • 文艺复兴三部曲 〔意〕桑德拉·巴拉利(Sandra Baragli),〔意〕斯特凡诺·祖菲(Stefano Zuffi)
    •   ( 0 条评论 )
    • 〔意〕桑德拉·巴拉利(Sandra Baragli),〔意〕 /2017-05-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这是一套欧洲艺术史普及图文书,共分为三册,以图解形式讲了14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阶段的社会文化背景、艺术发展流变、以及上百位重要艺术家的生平及作品。 14到16世纪的欧洲,正是从中世纪的黑暗到文艺复兴萌芽再到盛期文艺复兴的过程,这段时间恰如黄金时代,过去几近灭绝的文法、绘画、建筑等各种自由技艺得以重见天日,取得了备受后世推崇的成就。 在这套书中,你可以学习到细密画、人文主义、解剖学等艺术理念,这些看似抽象的词条在文字解说与图片分析的介绍下变得条理分明,清晰易懂。共计65个标志性艺术主题,从宏观的艺术风格到微观的艺术品类型,帮助读者建立起对欧洲文艺复兴艺术的总体印象。 你能够了解到卡斯蒂利亚、地中海、枫丹白露等58座艺术中心的发展状况,这些地区艺术氛围浓厚、大师云集、艺术产业极为发达

    • ¥99 ¥209 折扣:4.7折
    • 偏爱原始性-西方艺术和文学中的趣味史-贡布里希文集 [英] E.H.贡布里希 著, 杨小京 译, 范景中 校译 广西美术
    •   ( 0 条评论 )
    • [英] E.H.贡布里希 著, 杨小京 译, 范景中 译 /2016-09-01/ 广西美术出版社
    • 《偏爱原始性》研究视觉艺术趣味变化史上反复发生的一个现象:古老而单纯的作品,例如“原始的”作品,在道德上和审美上要优于后来变得柔弱、颓废的作品。贡布里希将这种观念追溯到古典时代,既把它与西塞罗关于放纵感官会导致厌恶的观察联系起来,又把它与艺术发展像生命体一样会生长、会成熟、会腐败以致死亡的一个影响深远的比喻联系起来。一代代的艺术家和批评家更偏爱早期风格所具有的力量、高贵和真诚,而厌恶精致的风格,因为它以腐败和俗气诉诸人们的感官。《偏爱原始性》总结了作者四十多年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思索,他论证严密,旁征博引,讨论了相关作者、批评家和艺术家在塑造和改变这些观念时所起的作用。

    • ¥52 ¥147 折扣:3.5折
    • 偏爱原始性-西方艺术和文学中的趣味史-贡布里希文集 [英] E.H.贡布里希 著, 杨小京 译, 范景中 校译 广西美术
    •   ( 0 条评论 )
    • [英] E.H.贡布里希 著, 杨小京 译, 范景中 译 /2016-09-01/ 广西美术出版社
    • 《偏爱原始性》研究视觉艺术趣味变化史上反复发生的一个现象:古老而单纯的作品,例如“原始的”作品,在道德上和审美上要优于后来变得柔弱、颓废的作品。贡布里希将这种观念追溯到古典时代,既把它与西塞罗关于放纵感官会导致厌恶的观察联系起来,又把它与艺术发展像生命体一样会生长、会成熟、会腐败以致死亡的一个影响深远的比喻联系起来。一代代的艺术家和批评家更偏爱早期风格所具有的力量、高贵和真诚,而厌恶精致的风格,因为它以腐败和俗气诉诸人们的感官。《偏爱原始性》总结了作者四十多年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思索,他论证严密,旁征博引,讨论了相关作者、批评家和艺术家在塑造和改变这些观念时所起的作用。

    • ¥50 ¥107.37 折扣:4.7折
    • 工作室与艺术市场 (美)斯维特拉娜·阿尔珀斯 江苏美术出版社【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美)斯维特拉娜·阿尔珀斯 /2014-06-01/ 江苏美术出版社
    • 《伦勃朗的企业》放弃了传统艺术史以形式或风格分析为宗的研究方法,分别从伦勃朗作品的绘制方法、创作模式、工作室的组织结构和市场运营这四个方面重新考察了其作品从创作到生产的全过程。在阿尔珀斯教授看来,伦勃朗是早期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艺术品制作和营销的典型范例,他不仅是一位绘画天才,更是一位“画架上的经济学家”。这位绘画大师通过教学和工作室运营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渗透进工作室出产的每一幅作品,并通过市场营销在18 世纪荷兰新兴的自由市场经济环境中确立了自己的绘画。借助这种艺术生产模式,伦勃朗成功地摆脱了原有的贵族赞助体制,并重新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

    • ¥53.39 ¥116.78 折扣:4.6折
    • 禁戏 李德生 百花文艺出版社【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李德生著 /2009-01-01/ 百花文艺出版社
    • “诲淫”、“诲盗”是悬在戏剧头上的两把剑,戏的内容稍有逾越,为统治阶级不悦,此剑便会当即砍下。“诲淫诲盗”一语,本出于《周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其意为:财物不仔细保管,会招致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也会引诱别人来调戏。用在“戏”上,即指“戏”可引诱、教唆看戏的人犯罪,去做奸淫盗窃之类的恶事。

    • ¥79.82 ¥169.64 折扣:4.7折
    • 工作室与艺术市场 (美)斯维特拉娜·阿尔珀斯 江苏美术出版社【正版书籍】
    •   ( 1 条评论 )
    • (美)斯维特拉娜·阿尔珀斯 /2014-06-01/ 江苏美术出版社
    • 《伦勃朗的企业》放弃了传统艺术史以形式或风格分析为宗的研究方法,分别从伦勃朗作品的绘制方法、创作模式、工作室的组织结构和市场运营这四个方面重新考察了其作品从创作到生产的全过程。在阿尔珀斯教授看来,伦勃朗是早期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艺术品制作和营销的典型范例,他不仅是一位绘画天才,更是一位“画架上的经济学家”。这位绘画大师通过教学和工作室运营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渗透进工作室出产的每一幅作品,并通过市场营销在18 世纪荷兰新兴的自由市场经济环境中确立了自己的绘画。借助这种艺术生产模式,伦勃朗成功地摆脱了原有的贵族赞助体制,并重新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

    • ¥53.39 ¥116.78 折扣:4.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