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在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靠前竞争力”,特别是“要求一些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本书在收集整理近年来涉及营商环境的各类主流评估报告,并进行靠前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地评价上海营商环境水平和靠前排名情况,并对优化上海营商环境提出对策建议。本书的研究也为兄弟省市提供了决策参考。
在这本《让全球化造福全球》的著作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考察了全球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未来所应关注的问题。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一个从根本上解决濒临瘫痪的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的新途径;并建议用一个新的全球储备体系来克服国际金融领域中的不稳定性;另外他还就旨在解决目前陷入僵局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提出了新的建议,要知道这是威胁到世界环境的最重要的问题。他认为,对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的改革能使这些全球机构具备真正的能力来应对我们这个时代所出现的问题。通览全书,斯蒂格利茨在描述发展中国家所受到的待遇时,其立场是非常公正的,其证据是无可辩驳的。斯蒂格利茨在本书中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不仅在道义上是正确的,同时对于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各国的利益而言,
是中佛教寺院建筑精美、壮丽,不仅具有佛教的特征,还体现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特色,是中华文化宝藏的一部分。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注重野外考察,跑遍中国名山大川,对古建筑尤其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进行实地测绘、现场分析。本书是作者几十年积累和研究的成果。书中对中国佛教寺院建筑作了全面的阐述和探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读者从中能详尽地了解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这一中华文化宝藏。
介绍了中国古今各民族多姿多彩、奇特有趣的图腾文化现象,并论述了图腾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
《英国历史经济学:1870-1926经济史学科的兴起与新重商主义》是部全面论述英国历史经济学家的著作。1870-1926年,针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政策建议及其在英国学术界的主导地位,一些学者从历史角度提BM了批评。他们质疑正统经济学的演绎法和机械假设,提倡用基于历史的归纳法研究经济问题,这些努力为经济史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在英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作者在书中探讨了这种新方法对英国改治的影响作用,从英国历史经济学兴起和成长于社会、经济、故治和思想大论战并影响其发展的角度,考察了历史经济学家为批评自由放任理念所提供的思想框架。
是中佛教寺院建筑精美、壮丽,不仅具有佛教的特征,还体现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特色,是中华文化宝藏的一部分。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注重野外考察,跑遍中国名山大川,对古建筑尤其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进行实地测绘、现场分析。本书是作者几十年积累和研究的成果。书中对中国佛教寺院建筑作了全面的阐述和探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读者从中能详尽地了解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这一中华文化宝藏。
《中印佛教造像比较百例:从古印度到中国长江流域的佛教造像之路》由张同标和胡彬彬著,以中国和印度百尊佛教造像为例,从造像内容、风格式样、造作材料与工艺、仪轨程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佛教造像从印度传人中国之后发生的由师造到融入本土和被改造,最后完全中国化、通俗化的历程。本书辑录的印度佛像是作者深入印度田野考查所得,中国造像多为作者二十多年来田野考察所获。《中印佛教造像比较百例:从古印度到中国长江流域的佛教造像之路》对佛学研究、艺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等方面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对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等方面有参考意义。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精选160余幅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并辅以文字说明,展示不同于西方的中国雕塑样式,让人们深入体验佛造像“青州风格”的魅力,切身感受青州佛教文化的氛围,充分领略青州传统石雕的魅力。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集中体现了东方佛教文化、东方雕刻艺术和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精选160余幅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并辅以文字说明,展示不同于西方的中国雕塑样式,让人们深入体验佛造像“青州风格”的魅力,切身感受青州佛教文化的氛围,充分领略青州传统石雕的魅力。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集中体现了东方佛教文化、东方雕刻艺术和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
在这本《让全球化造福全球》的著作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考察了全球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未来所应关注的问题。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一个从根本上解决濒临瘫痪的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的新途径;并建议用一个新的全球储备体系来克服国际金融领域中的不稳定性;另外他还就旨在解决目前陷入僵局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提出了新的建议,要知道这是威胁到世界环境的最重要的问题。他认为,对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的改革能使这些全球机构具备真正的能力来应对我们这个时代所出现的问题。 通览全书,斯蒂格利茨在描述发展中国家所受到的待遇时,其立场是非常公正的,其证据是无可辩驳的。斯蒂格利茨在本书中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不仅在道义上是正确的,同时对于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各国的利益而
《英国历史经济学:1870-1926经济史学科的兴起与新重商主义》是部全面论述英国历史经济学家的著作。1870-1926年,针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政策建议及其在英国学术界的主导地位,一些学者从历史角度提BM了批评。他们质疑正统经济学的演绎法和机械假设,提倡用基于历史的归纳法研究经济问题,这些努力为经济史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在英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作者在书中探讨了这种新方法对英国改治的影响作用,从英国历史经济学兴起和成长于社会、经济、故治和思想大论战并影响其发展的角度,考察了历史经济学家为批评自由放任理念所提供的思想框架。
《世界的社会及经济史大纲》内容共分四个部分,即:“家计氏族村落及采邑—均田组织”、“到资本主义底发达开始止的工业及矿业”、“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商业及交换”、“近代资本的起源”。《世界的社会及经济史大纲》是译者自刊1934年版。
图像学在1984年通过《美术译丛》引入中国,当时范景中先生约请几位学者翻译了潘诺夫斯基和贡布里希的几篇论文,后来在1990年出版的《象征的图像》里,又系统介绍了图像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这引起了一些学者,特别是敦煌研究者的浓厚兴趣。 图像学在西方早已成为美术史的基础学科,也为人文学赢得了极大的光荣,即使是当今视觉文化潮流中的干将,也情愿打出新图像学的旗号,而不敢断然否决它。因此,图像学一直处在争论和改变当中。而它对中国美术史有何意义,则尤为我们所期待。现在上海师范美术学院打算以图像学为学科建设的重点,并以图像学的早期杰出学者马勒为介绍起点,这无疑是有益于学术界的一项重要工作。此文即简介马勒的图像学研究,希望能激起图者细读原
“经济百科全书”全面、系统的介绍了相关金融知识。 《经济百科全书:经济观》为其中一册。经济观,其渊源包括《》圣训,早期阿拉伯哈里发国家的历史经验和学者经济著作中的表述等,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为经济制度,包含财产制度,商事制度,金融制度,税收制度,瓦克夫制度等。它涉及面很广,但每一方面又不十分详尽具体,其基本特点是从宗教信仰和宗教道德规范出发来观察经济事务和经济活动,从信仰者对安拉的义务的角度,作出原则规定,作为主命的一部分,责令人们遵循。其理论观点虽因时代不同而互有差异,但皆以传统经济观为基础,只是解释和应用上不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日本媒体和一些学者套用美国的“里根经济学”一词,把安倍一揽子激进的经济政策称作“安倍经济学”。2012年11月开始日本股市反弹,到2013年3月底,已经给日本企业增加了120万亿日元的市值,这已经比日本政府的全年预算还要多,现在日本上下都在欢呼“安倍经济学”的神奇效应。但是,股市永远是飘忽不定的,“安倍经济学”到底有什么样的神奇效应呢?这种“鸡血效应”还能维持多久?本书就日本近期的现状来解读这个问题。
《敦煌佛教音乐文学研究》的研究,从大的方面来说,是属于敦煌文学研究的分支。这部书稿是我承担的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敦煌佛教音乐文学研究》的最终成果。其初稿完成于2006年4月初,第二稿则于同年5月底由福建省社科联组织送审。2007年元月18日,我拿到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颁发的结项证书,承蒙各位专家的厚爱,评定等级为。但我深知,这更多的是出于鼓励,并不表示我的研究达到了什么新的高度。我在细读返回的评审书之后,综合多方意见,并结合学界的研究成果,再一次进行了较为认真细致的修改,除了结构调整之外,又增写了部分章节。如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便是第三稿,它虽不能说已尽如人意,但毕竟是自己多年思考的结果。因为我跟敦煌学结缘,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