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呈现的是野生生物摄影中的*之作,它们来自十位自然摄影大师。每位摄影师都曾赢得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的冠军。 从阿特 沃尔夫极具创意的视觉图像到水下摄影大师托马斯 P.帕斯查克和布赖恩 斯科利充满故事性的环保影像,这些艺术家以新颖又令人惊叹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野生生物和荒野之地。你会惊讶于蒂姆 拉曼在雨林中拍摄的神奇物种、斯特凡诺 安特新纳展现的引人遐想的荒野之景、史蒂夫 温特那让人难忘的肖像作品、杜伊 德罗伊记录的加岛景象、西里尔 罗索的野生生物新闻报道、克劳斯 尼格的创造性构图,以及汉努 豪塔拉在其家乡芬兰捕捉到的动人瞬间。 每一章都展示一位自然摄影大师的十张代表作,配有文字讲述他/她的拍摄手法、灵感来源和拍摄目的。摄影师撰写的图片说明阐释了这些照片对摄影师的重要
侗族,一个以大歌、木寨、梯田闻名的民族,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还不为世人所熟悉。法国摄影师阎雷和他的朋友西梦是走进深山里的侗乡的*批西方人,也是*批用彩色胶片拍下那片神奇的土地的摄影师。阎雷从1988年起,四次长途跋涉前往位于广西和贵州的侗族聚居地区,那里有*有侗族特色的风雨桥,壮观的梯田,贯穿日常生活的歌声,羞涩又友善的村民 在侗乡生活的六个月里,阎雷兴奋不已地用照相机拍摄侗族的壮丽风景、历史悠久的木质建筑、热闹的斗牛节和花炮节,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当时的侗族文化。
《被选中的摄影师》 《被选中的摄影师》为薛忆沩 文学三十年(1988-2018) 虚构作品集,篇目、装帧设计皆由作者自选自定,具有纪念意义。 这本由短、中篇小说及长篇小说(节选)构成的作品选集包括薛忆沩曾高居国内文学和图书榜首的,被《新华文摘》转载的短篇小说《出租车司机》《流动的房间》《上帝选中的摄影师》,获奖作品《生活中的细节》,中篇小说《通往天堂的*后那一段路程》以及长篇小说《空巢》(节选)等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思想境界和文学风格。 《大地的回报》 《大地的回报》为薛忆沩 文学三十年(1988-2018) 非虚构作品集,篇目、装帧设计皆由作者自选自定,具有纪念意义。 这本随笔选集包括薛忆沩曾被《读者》和几乎所有文摘类杂志转载的散文《外婆的〈长恨歌〉》《献给孤独的挽歌》《面对卑微的生命》,广受好评的
《克莱德曼演奏的钢琴轻音乐曲选》内容有:童年的回忆(爱的克丽斯汀)、梦中的婚礼、乡愁、给母亲的信、野花(悲哀的结束)、美好的恋情(秋的喁语)、白色的旋律、银河船、乒乓之恋、水边的阿第丽娜、威尼斯之旅、星夜钢琴手等。
西安,一座三千多岁,四四方方的古城,伫立在关中道上,古朴、端庄。这里曾出现过蓝田猿人、半坡先民,也曾是中国历史上第1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都城,当时世界上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十三朝古都,周、秦、汉、唐璀璨的一页页历史,让人叹为观止。 《城里城外》由秦岭所著,是“纸上纪录片”系列图书之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西安城里和城外的风土人情。
(光阴的故事)通过平民摄影师薛宝其先生的500多幅珍贵历史资料照片,真实再现1950年代至1990年代的上海社会生活。薛宝其曾是袜厂工人,新中国诞生后,他拿起了照相机,后来进入上海市总工会系统的卢湾区工人俱乐部担任摄影师,现已退休。与同时代的专业摄影家有所不同的是,他始终活跃在社会的基层,怀着对新的时代、新的社会的朴实感情,兴致勃勃地用镜头去发现和拍摄大众生活中一幅幅积极向上的图景。几十年过去了,薛宝其的摄影作品积累成一卷记忆的长画,点点滴滴地留存了上海这座城市及其人民曾经有过的情感和追求,从而为今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认知价值。
《东京日和》一书,最初连载于日本《思想科学》杂志1989年7月期,按先前的惯例,阳子撰文,荒木配图;但三期过后,阳子因患子宫癌入院,1990年1月27日,阳子离开了人世。整整一年的时间中,荒木沉浸在巨大的丧妻之痛中无法自拔,最终决定独自完成《东京日和》。在本书的后半部中,透过忧郁的写真和感伤的文字,荒木用自己的方式深切表达了对妻子永远的思念。推荐:柯林斯30分钟轻松绘画(原来画画这么简单有趣!万千读者五星好评)五星推荐点击:轻松学画画,快速读理论,艺术好书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