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至1985年期间,日本摄影师久保田博二花了1000多天,几乎走遍了中国全部省份,拍摄了超过20万张彩色照片。他敏锐的政治学眼光注意到中国正处在一段历史的起点。他来到中国,和老百姓一起住人民公社、上旱厕、坐牛车,不动声色地观察中国的方方面面,用镜头记录中国人的衣着、饮食、工作、旅行、娱乐。他同时捕捉到深刻的传统元素和新的表达方式。本书以《早春的中国》精装版为基础,挑选出200余张尤为经典的作品,以更加方便阅读的开本和装帧方式,为读者呈现一个如早春般萌发新生的中国。
这本书,是为了表达感谢,希望它可以振奋心灵,即便是在至暗时刻。每一个日子也都如此宝贵,因为我们还在呼吸,依然能被洒向高耸的树枝、清晨的工作台或是心爱诗人墓碑的阳光所感动。 1994年,丈夫去世后,宝丽来Land 250胶片相机帮助帕蒂 史密斯度过了无法写作的艰难时光;2010年,她获得了第一部手机,在朋友的启发下开始用手机进行艺术创作;2018年,她开通了社交媒体账户,持续发信,以影像与文字同当下时代建立联系。2022年,在隔离之中,她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从社交媒体获得灵感创作了这部影像日记,记录下一年366天的珍贵时刻。 在《从昨日醒来》中,身为音乐人与作家的帕蒂 史密斯,融合古老与现代的记录方式,以简短克制的文字和相互关联的影像,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韵律,让过去与当下在纸上显影:手边的咖啡与墨镜、书桌上的琐碎之
《永恒的时光之旅》收录星野道夫未公开摄影作品及西伯利亚绝笔日记 ,是对星野道夫史诗般摄影生涯的回顾和致敬。 星野道夫用镜头扑捉自然的至美和生命的脆弱与坚强,用最纯粹的热爱记录极地的风景、动物和人,他的文字也如他的影像一样质朴温暖,每一次旅程都是触动人心的 心灵之旅 。 星野道夫曾说: 当人生将走至终点,我希望我的生命能结束在阿拉斯加。 他将人生中最青春的岁月献给了这片极北之地,而这里也成为他最后的安眠之所。他用镜头为我们留下那些珍贵的即将消逝的生命和风景,也书写了人与自然的永恒对话。
我,从使用名为 摄影 的装置以来,一直想去呈现的东西,就是人类远古的记忆。那既是个人的记忆,一个文明的记忆,也是人类全体的记忆。我沿着时间回溯,想唤起我们到底来自何处、我们究竟如何诞生的思考。 《直到长出青苔》是杉本博司的摄影随笔集,书名取自素有 日本诗经 之称的和歌总集《万叶集》。全书分为十六章,每章以一段问答起兴,以杉本博司的重要作品为线索,引出艺术家本人关于历史、哲学、时间、记忆、梦境等的感悟。从日本的本土信仰、能剧、崇德天皇的故事、法隆寺留传的古塔,到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乃至摄影的虚实、杜尚的装置,等等 杉本博司以广泛的涉猎和深刻的思考,奠定了自己独特的摄影美学,并由作品传递出自己的摄影哲学,如 相机虽会记录,但没有记忆 (剧院), 蜡烛以自己的火焰,照出自己的一生 (阴翳礼赞)
在近万张底片堆起的记忆库中, 寻找一条关于时代与青春的故事线索, 追溯一些作品的产生和它诞生的过程, 那里面有创作者的想法, 也留下大批年轻人所走过的痕迹。2 0 世纪9 0 年代, 是一段摇滚的岁月, 尽管很少人讲得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它不是庞大无形的思想或主义, 也不是某个触目惊心的事件; 它像是一种充满对抗和色彩的涌动, 一种关乎社会现实和内心剧变的企图, 其中夹杂着新的认知和实践, 也杂糅着宣泄甚至黑暗, 以及对自我的认知。从那个昨日世界走到今天的我们, 或许透过重重叠叠的影像, 可以再认识世界一次, 再认识自己一次。 老狼、李亚鹏、黄觉、叶蓓、路路、陈辉、邓讴歌、高旗、郑钧、史雷、张杨、张楚、周宁等口述,高原采访、摄影并撰写文字。
卡帕有着典型的冒险家的性格,他曾说过: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这已成为摄影领域的 金句 之一,而他自己,则成为了战地摄影师的代名词。 《失焦》是罗伯特 卡帕亲历二战的摄影手记,作品忠实记录了他在战争中经历和感受到的一切。展卷阅读,有时会哑然失笑,而更多的时候,则会让人心情沉重。卡帕深深热爱生命,热爱和平,他厌恶战争,痛恨自己的职业 眼看着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生死只在一瞬间,任谁也无法承受这种巨大的反差 尤其是当这种事情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甚至随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时。然而卡帕却以近乎 冷酷无情 的冷静忠实地记录下这一切,他的文字,他的照片,无一不充分体现出这种冷静,而隐藏在冷静背后的,是用生命才能换取的勇气。
这是著名摄影师严明的首作彩色摄影集,是一部深邃而神秘的迷人作品。 严明的创作历时四年,足迹踏遍半个中国,但时空的元素在此隐而不现,指向情绪和视觉的深处。 在严明的视角下,彩色摄影不再是现实的复制,而成为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表达,通过色块、光影和氛围,展示现实的复杂和美丽,体现艺术的民间性和现代性。这是作者关于摄影的独特理念和美学坚守。 墙 是这部作品集的核心意象,严明认为,墙壁不仅承担围蔽的功能,还是情感和审美的媒介,记录了生活和历史的变迁。通过对墙的观察,他传达了对过往的沉思和对未来的预见。我们跟随他的脚步,拾级而上,打开一扇扇尘封的门,探寻墙背后的故事。 本书分为 情迹 迷墙 无常 未央 四辑,辅以四段精妙的文字,每段文字,都是他对生活、艺术与自我认知的持续对话。它们既是间离作品
从学生时代的湿版作品到生命里拍摄的*后一张肖像照,本书回顾了英国摄影大师简 鲍恩(1925 2014)一生的创作精华。在为老牌星期日报纸《观察家报》担任摄影师的65年里,她直视过塞缪尔 贝克特的敌意,面对过玛格丽特 撒切尔的强硬,捕捉过若有所思的穆罕默德 阿里。她喜爱在自然光下拍摄人物放松的姿态,用黑白灰表达人物的精髓。除了各界名人的肖像照,她还拍摄时常被忽视的人或事:邮局罢工、渔民的抗*、国王路上的朋克族、女性援助庇护所的儿童等等。本书由她的好友卢克 多德(Luke Dodd)精心编辑,从她一生的作品中精选了200余幅照片。这些直抵人性深处,又不流于感伤,充满尊重和温暖的作品,奠定了简 鲍恩的英国摄影大师地位。
叶锦添的诸多头衔与殊荣中,容易被人忽略的是他摄影师的身份及在摄影领域的创作。他是摄影科班出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实用摄影高级摄影专业,从摄影中习得的美学观念,或隐或显于之后的电影与舞美创作、服装设计。 在叶锦添看来,摄影并不是一种创作,而是一种洞见、一种神圣的窥探,任由 看见的 发生镜头中,并同时呈现外在与内在的景域。他沉迷于对时间维度的探索,试图从现实中不断抽取出局部,以触达抽象的时间意义。 作为叶锦添自传性摄影随笔集,本书精选了其自1980年代以来各时期风格各异的代表作品109幅,分为 美人 橱窗 众生 异境 四辑,涵括其在电影拍摄间隙与从未间断的旅行中所捕捉、记录的真实瞬间与回忆性文字,勾连出叶锦添在电影、舞台、当代艺术之间自如与自觉的艺术寻真之路。在叶锦添敏锐与精妙的镜头布局中,周润
《霍克尼论攝影》(增订本)收录了大卫 霍克尼与好友保罗 乔伊斯关于摄影的对谈十七篇,内容关于霍克尼的图像思考与影像实验,展现了一位多才多艺、创造力十足的艺术家,在探索摄影可能性的道路上可以走多远。观看与空间,是霍克尼一如既往的关注。在本书中,他认为拼贴是摆脱传统观看方式的关键,是对表面的确认。霍克尼将自己的创作看作是用摄影来批判摄影。 毕竟,光用言语是不行的。你得使用摄影的语言。 《霍克尼论摄影》充分体现了一位杰出艺术家的实践自觉与理论自觉。作为大卫 霍克尼一部专?论述摄影与影像艺术的著作,本书版曾在1994年被引进中国,在艺术相关专业的师生群体中引起了广泛讨论。此后的二十余年,随着大卫 霍克尼著作的中文版陆续推出,本书逐渐淡出了国内读者的视野。理想国首次引进增订本,期待它将持续激起新的、
人类的想象力一直是通过艺术来加以表现的。 艺术的起源,其实就是想尝试追溯人类的精神史。 《艺术的起源》并不是探讨人类艺术之起源历史,而是杉本博司以摄影为媒介,追溯人类精神史的尝试。他追溯人类科学精神的起源,以实验重现放电现象、光学原理等科学发现,以此创作出《放电场》《法拉第笼》《偏光色》等经典作品。他以烛光呼应人类在靠灯火度过漫长黑夜的集体记忆,创作系列作品《阴翳礼赞》。他拍摄人类制作的现成物,串联起由史前至今的历史连环画。他探讨人类意识的起源,以光学玻璃塑造五轮塔,探究人类宗教情感的来源。他将自己的摄影、建筑设计与收藏结合起来,效法杜尚,创作出 杉本式 装置艺术。他还将自己制作的 作品 、收集的 藏品 与语言和意象联动起来,构成不同寻常的艺术实践 杉本博司的创作由语言而触发,又以文
上田义彦是日本久负盛名的商业摄影师,他长期与爱马仕、无印良品、优衣库、资生堂、全日空、耐克等公司合作,执掌三得利乌龙茶主题广告拍摄长达 20余年。他的作品风格朴素、安静而内敛,具东方审美韵味。 本书是上田义彦的摄影精选作品合集,收录了他1982年至2022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三百余张,不仅包括他各个时期拍摄的商业广告,还有他创作的人像、风光、艺术探索作品以及在全球各地的旅行记录。 本书适合摄影爱好者、摄影师阅读和收藏。
本书介绍了来自世界八大栖息地的43 种野生濒危动物,讲述了它们的生存状态、生活习性,以及面临的威胁和困境。除此之外,书中还列举了保护濒危动物的具体措施,提供了详尽的动物分布地图。 这是英国炙手可热的插画家米莉 玛洛塔的*突破性作品,她一改以往黑白线描的绘画风格,用清新雅致的彩色插图和趣味横生的文字,将身怀绝技、各具魅力,却极少进入公众视野的珍稀动物展现在读者眼前,意在唤起人们对自然之美的爱与记忆,让公众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看见,诗意的苏州园林》是一本专为展现苏州园林绝美风貌而编撰的摄影视觉图集。本图集由知名古建筑摄影师苏唐诗倾力打造,精心收录了其所拍摄的120幅苏州园林高清照片。每一张照片都经过摄影师的严格挑选,并从多个不同的视角、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捕捉到了苏州园林那份独有的静谧与灵动。 通过长达十年的坚持与努力,作者用镜头完美地记录下了江南水乡独特的韵味与风情。这本书不仅代表了高品质的摄影艺术,更为读者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让人们能够在书页间尽情领略苏州园林的无尽魅力。
本书旨在为意图了解新闻摄影实践与理论的教师、学生、媒体工作者,以及对新闻纪实影像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导读。沿着历史、理论、语言、方法、实践的认知逻辑,涉及选题确认、采访、编辑和传播的工作流程,全书共分四章。 第一章围绕新闻摄影的概念界定,描述新闻摄影的社会文化价值和语言特征。本章为之后的学习提供认知基础。 第二章涉及新闻摄影实践诸环节,从突发事件、战争、灾难以及日常报道切入,讲解从选题确立到实地采访的工作要点。本章引入社会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提升新闻摄影工作者在后真相时代的认知能力,他们不只是观察者,同时还应是社会科学研究者。 第三章关于新闻摄影的深度报道,围绕影像叙事理论,讲解如何用摄影的方式去写作,剖析图片故事和专题摄影的拍摄,尤其讨论了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中展开叙事。
这本作品集收录了美女摄影师@ 暖暖vk 的精彩人像照片,通过简单、清新的文笔,给读者呈现了一场唯美、温暖的视觉盛宴。作者通过独特、大胆的拍摄手法,展现了模特迷人的气质和优美的形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本书还随书附赠私房人像摄影用光基础手册,分享了@ 暖暖vk 从多年的摄影创作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让读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学到实用、易上手的拍摄技巧,非常值得读者珍藏学习。 本书十分适合广大人像摄影爱好者、私房人像摄影师、影楼摄影师等参考阅读。
这些蝴蝶自远方而来,振翅之间,神秘的晶石力量、先民的遗命、亡灵的意志都在振翅间向你们一一叙说。 本书以图鉴的形式,呈现了180余种色彩绚丽、造型奇特的幻想蝴蝶,本书按照颜色分为6章,分别为 月白 落阳 归叶 水痕 和 寂影 ,收录了不同颜色的蝴蝶。本书收录的图片精美并配有浪漫的文字的解说,让你仿佛置身蝴蝶的王国,聆听蝴蝶的诉说。 本书装帧精美,内容丰富,开本轻巧,便于随身携带,适合对蝴蝶和一切美好事物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欣赏,也适合作为日常读物阅读,用于启发灵感,唤醒想象力。
本书包含153张照片,是对1940年代到1980年代伊斯坦布尔日常生活的生动记录。透过 伊斯坦布尔之眼 阿拉 古勒精确的镜头,这个城市的忧郁之美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发生震荡。作为欧洲和亚洲的交汇之处,伊斯坦布尔的性格和它的历史一样层次丰富,而古勒的照片就传达了这一切。 在这些无与伦比的黑白照片之前,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 帕慕克撰写的详细而深情的序言。这位作家和摄影师古勒一样,都生于伊斯坦布尔,他们年轻时都曾渴望成为画家。二人各自用自己的方式描绘了他们的故乡,通过图像和文字,捕捉了伊斯坦布尔的灵魂。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的是包括了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30余位各国摄影家的都市摄影实践。他们之中既有像阿杰这样的以纯粹记录都市全部细节为己任的摄影家;也有像桑德这样的通过为都市中人造像来聚焦都市生活形态的摄影家,既有像克莱因这样的以都市为自己的感情宣泄对象而在与都市的对抗中形成了自己风格的摄影家,也有像荒木经惟这样只把都市看成是一个欲望发生装置而始终在以摄影与之调情的摄影家。通过对这些观念、手法、风格各异的摄影家的了解,我希望读者能够发现,原来摄影是一种与活生生的现实有着如此亲和力的媒介;原来摄影是一种具有如此丰富表现力的视觉手段,而从此能够经常地将摄影与人类社会的各种实践联系在一起思考,就像这本书把摄影与20世纪都市生活联系在一起展示一样,从而获得对摄影这个 20世纪的媒介 的全新
现象 ,既是指现实之 象 ,也是指将现实之 象 显 现 的摄影术。《现象》中的文字,呈现了杉本博司对摄影与人心欲望、造型艺术、现实世界、历史时空之关系的深入思考。例如,《停止吧,时间》两篇作为追溯摄影诞生的考据小史,揭示出人类让时间停止的欲望,以及在此欲望驱动下的努力;在《狐眼女子》中,杉本博司讲述了东西方绘画中的细节处理对自己摄影的启发;在《母亲》中,顺着母亲的讲述,谈禁忌与文明、性欲与艺术、死亡与生命;《利休 现代》则讲述了杉本博司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尝试 杉本博司以摄影为媒介,不断地将现实之形象显影定格,也从未停止对作为现象的艺术背后的历史与哲思的追问。
本书诞生于 百名对摄影* 具影响力的人 镜头背后的传奇人物 乔? 麦克纳利在一次数码摄影培训班的压轴报告。 一句精辟的语录,一张让人醍醐灌顶的照片,然后再聊聊照片背后的故事,它的来龙去脉,拍摄趣闻,以及怎样才能拍出这类照片。在本书中您不但能够欣赏到这位摄影大师的杰作,还能学到他那些真金白银的绝技。同时,和相机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作者还与读者分享了他那些激动人心而又惊心动魄、令人沮丧又无比动人的故事。 无论您有多少摄影经验,您都能从本书学到以前难以想象的绝技,并在实战中领略到一名职业摄影师既有趣又迷人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