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通过镜头给读者展现了国内外壮美的山川和极致美景,也展现了文明、历史的传承和创新。这些图片用变幻莫测的光影叙事,用广阔的思路阐释大自然的极致之美,用真性情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运用摄影语言呈现了摄影师对周遭社会和自然的理解,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 本书是一本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签约摄影师图片为主、 极致摄影之旅 2012/2013记录世界尽头 极致摄影大赛的优选作品和其他优秀摄影者作品为辅的精美画册,系统、精美地展示中国本土摄影师眼中的绝美大地、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极致之美》画册收录了中国67位*摄影师的160多幅精彩摄影作品,他们上飞机、登高山、爬冰川、潜海底、入洞穴、闯戈壁、钻雨林、蹚沼泽、探天坑,为您呈现出隐藏在中国各个极致之地的绝美景色和生态。 在这个摄
本书是《昨天的中国》(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的增订珍藏版,收录了上百张新增照片,并对整体内容编排、页面布局和设计等进行了优化升级。 全书分为围绕地方风光的 昨天的故乡 和围绕人文风俗的 昨天的我们 两辑,从北京到桂林,从上海到延安,从田间的勤苦劳作,到酒席上的欢声笑语,全面呈现1985 2000年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日常生活、经济起飞和社会巨变,用镜头为整个中国创作一幅无比鲜活、富于生命力的肖像。 作者对中国充满了感情,四十年间足迹踏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具有厚重灰色调的国度在20世纪末对变革的渴望、对新鲜事物的痴迷,通过他的视角,新旧交替时期的种种微妙和激烈之处被真实地传递出来,展现了那段逐渐远去的历史。
1978至1985年期间,日本摄影师久保田博二花了1000多天,几乎走遍了中国全部省份,拍摄了超过20万张彩色照片。他敏锐的政治学眼光注意到中国正处在一段历史的起点。他来到中国,和老百姓一起住人民公社、上旱厕、坐牛车,不动声色地观察中国的方方面面,用镜头记录中国人的衣着、饮食、工作、旅行、娱乐。他同时捕捉到深刻的传统元素和新的表达方式。《早春的中国》从久保田博二的海量底片中挑选出370多张照片,既有广泛传播的经典作品,也有大量首次披露的精彩画面,为读者呈现一个如早春般萌发新生的中国。
本书收录了意大利摄影家老安(Andrea Cavazzuti)1981到1984年在中国拍摄的190余帧照片,记录下了那个 稍息年代 里中国人的一些日常生活场景。 照片里的中国,刚刚走出动荡不安的岁月,尚未来得及拥抱传真手机网络等工具。那是一段罕见的、短暂的沉静时刻,人们在喘一口气,准备跃入即将来临的狂热。 老安的摄影,聚焦于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端正的构图里,在有限的画幅中,捕捉无穷无尽的细节。它们无意于报道与解释,却留存下一个时代的气氛。我们将在这些照片中目击自己的记忆,也将看见我们的遗忘,并重新发现有待省察的生活。 本书还收录了陈丹青、刘小东、顾铮的评论文章,老安与奥利沃 巴尔别里、彭磊、冯梦波的对谈,以及老安用中文撰写的风趣幽默的散文作品:《气呼呼的小词典》。
杰夫 沃尔,出生于1946年,加拿大籍艺术家,也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具有影响力的摄影师之一,他的照片被称作 摄影观念艺术 。沃尔以 现代生活的绘画者 自居,被称为摄影界的 安迪 沃霍尔 。 作者选取了沃尔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17幅具有代表性的摄影作品,探讨了其在摄影创作中对绘画等艺术作品的多层引用。通过将艺术家的作品和沃尔的照片进行并置分析,例如德拉克洛瓦的《萨丹纳帕勒斯之死》和沃尔的《被摧毁的房间》、罗丹的《思想者》和沃尔的《思考者》等,尽力挖掘了沃尔作品的 深层含义 。本书既是一本摄影图集,也是一本优美文集,作者将由照片激发的心象和思想转化为深刻的文本,为读者提供另一种对沃尔作品的解读思路。
视觉中国银盐档案更鼓*书系:历史的底片是一部通过影像来记录社会历史的摄影作品集。 它从Corbis-Bettmann影像档案馆已经数字化的400万幅照片中,精选出290幅珍贵影像,分为6个章节,诉说着自1900年以来,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及戕害,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人类对科学世界和未知领域的探索,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对体育运动的大胆突破,以及那些表面光鲜的名人背后的故事 另外,每章还设有相关的组照和专题,以加深读者对某一事件的认识与理解。 20世纪是摄影名副其实的 黄金时代 ,这些影像让我们的情感变得复杂而细腻,这些作品无疑成为了人类所处时代的见证 它们反反复复重复着一个主题 这个世界,会变得好吗? 推荐您购买中国国家地理 图书-艺术摄影:
本书收录了罗伯特 卡帕、亨利 卡蒂埃-布列松、马克 吕布、布鲁诺 巴贝、史蒂夫 麦柯里等摄影大师的100余幅代表作。这是一本通过历史中小人物的照片和故事从侧面反映中国变迁的摄影故事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历史沧桑巨变,很多人都会觉得历史是大人物的局,但是真实的历史是每一个普通人的爱恨情仇、是每一个人的收获与坎坷。这个时代是中国的大时代,也是每一个普普通通中国人的大时代。摄影大师给你带来100余张历史中的面孔,以及中国人的情感与生活。
本书是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55周年的精选作品集,是《生命之灵: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50年精选》的五周年官方改版,既是为了纪念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举办55周年,也是为了献给野生生物摄影事业,更是中国野生生物摄影师在这项国际大赛上的见证。从*台手持相机的诞生到20世纪60年代的彩色革命,再到90年代数码摄影时代的来临,本书回溯了野生生物摄影的发展历史和摄影年赛的历史,并通过甄选各个时期伟大的自然生态摄影作品,展示了野生生物摄影作品高超的创作技巧、令人惊叹的美学风格和创意拓展,以及其现实意义,同时反映出野生生物摄影技术的巨大发展,和人们观察、理解自然的不同方式。
《黑镜头》20周年纪念版收录了罗伯特 卡帕、亨利 卡蒂埃-布列松、马克 吕布、尤金 史密斯、史蒂夫 麦柯里等近百位摄影大师的110幅代表作品,真实地展示了人类自1916年至今的百年历史并让人身临其境。这些极具冲击力的影像,让人们有勇气去直面战争、杀戮、灾难、贫穷、疾病,让人们思考生活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1934年至1941年,庄学本远离家乡上海,在中国西南边陲如孤蓬一般,围绕心中的圣地西藏盘旋了近十年之久。禹王诞生的羌地、入秋即雪的阿坝草地、余震不断的岷江峡谷、拉卜楞寺的盛大法会 这些都是他出发时梦想不到的景象。漫漫西行,留下了万余张照片及近百万字的一手资料。入藏的幻梦虽破灭,但人生的一场悲剧却成就了其摄影艺术的非凡境界,也在人类学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书以足迹为线索、时间为脉络,配上大量的考察手稿和日记,整理了许多地名、人名的背景注释,全面呈现一代摄影大师探访西部、报效国家的漂泊之旅。 册: 1934年,庄学本离开家乡上海,踏出了十年西行的步。从禹王诞生的羌地,到嘉绒地区,再到入秋即雪的阿坝草地;环游荒凉而高寒的果洛,夜宿余震不断的岷江峡谷 在军阀割据的时代,庄氏与鸟兽为伍,翻山
如今,影像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媒介,摄影的门槛因数码技术的发展而变得很低,影像因社交媒体的传播而泛滥,变得更加碎片化。面对以消费主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的挑战,如何重新界定摄影?摄影是否仍然有力量?摄影将如何发展?这些是所有摄影艺术家需要思考和以实际行动回答的问题。 本书收录了对29位在国际上享有声望的摄影人的采访,包括摄影家、艺术史学家、评论家、图片编辑、策展人。作者江融是一位长期关注和研究当代摄影现状及趋势的专业摄影人。他直接、尖锐的提问,直指当代摄影的核心问题;受访者敏锐而又深邃的回答,折射出当代摄影人对摄影媒介和艺术及其所涉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问题的关心与思考。读者不仅可以从每位摄影人的采访中理解其摄影理念和技巧,而且可以从他们的摄影实践和心得中获得启发与灵感
这是一本“新时期文化艺术界人物影像集”,作者肖全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1980-1990年代一线文艺工作者群像。书中百余位人物都生于五六十年代,成长于十年代,是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孩子。生长于红旗下,经历过时代动荡,但在之后的二三十年里,开始在诗歌、电影、文学、音乐、美术等领域自由生长,逐渐汇聚成一条磅礴的文艺长河。在并不乐观的环境下冲破阻碍,为中国打开一扇改变历史的大门。20世纪90年代,姜文、巩俐、窦唯、崔健、三毛、张艺谋、贾平凹、陈凯歌、杨丽萍、余华、王安忆、陈丹青、唐朝乐队……他们在肖全的镜头下展现出自我的真实,或安静、或张扬、或痛苦、或思索。肖全通过其作品《我们这一代》,将这些难得一见的真实全部呈现于你我面前。
本书是《昨天的中国》(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的增订珍藏版,收录了上百张新增照片,并对整体内容编排、页面布局和设计等进行了优化升级。全书分为围绕地方风光的“昨天的故乡”和围绕人文风俗的“昨天的我们”两辑,从北京到桂林,从上海到西安,从田间的勤苦劳作,到酒席上的欢声笑语,全面呈现1985—2000年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日常生活、经济起飞和社会巨变,用镜头为整个中国创作一幅无比鲜活、富于生命力的肖像。作者对中国充满了感情,四十年间足迹踏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具有厚重灰色调的国度在20世纪末对变革的渴望、对新鲜事物的痴迷,通过他的视角,新旧交替时期的种种微妙和激烈之处被真实地传递出来,展现了那段逐渐远去的历史。
芸芸众生,在面对照相机时,却意外地表现出一致的特征:表演性、模仿性、符号性、互图性、实用性 20 世纪下半叶日常生活照片的影像类型丰富、多元,甚至出格,呈现出这一时期中国人生活的表与里、现象与本质。晋永权通过二十多年的图像收集、整理,甄选出从1950年代初期到1980年代末期1500余幅佚落的日常生活照片,试图寻找出中国人日常照相行为中的社会与历史逻辑。照片拍摄者、被拍摄者及拥有者信息皆无,使日常生活图像消弭了个案差异,由个体、家庭、特定人群的记忆载体,转变为公共记忆的共享之物。 《佚名照》既关乎过往,又预示未来,是一部平民生活的影像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现代精神成长史。在客观、温和中打开了视觉艺术解读历史文化的新视角,为一个日渐模糊的昨日世界,呈现出人性的温度,使我们更直观、感性地理解今天的中
《天地龙鳞:中国极繁美学在故宫》不仅是一套基于故宫IP的国民审美通识书,更是一套从传统文化中探索中国美学新浪潮的艺术体验产品。 全书提炼总结了两大中国审美基础系统 纹饰和色彩。利用130张海外回流珍稀照片和近300张彩绘手稿,系统入门中国木构古建、经典纹饰、传统色彩三个美学领域的常识。从国家历史文化到经典图案设计、复古配色美学,破译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时尚解钥。
探索 冒险 发现 在过去的125年里,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全球各地无数的读者与观众一起成长,走过了这段难忘的历程。今天,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所使用的家喻户晓的 黄色边框 更不用说电视频道、图书和网站 依旧传达着和1888年一样的信息:赞美 世界和世界上的一切 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亘古不变的使命。《美国 国家地理 125年伟大瞬间》讲述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如何从一个羽翼未丰的学术俱乐部成长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科学教育机构的故事。 600多幅引人入胜的照片(包括我们之前从未发布的存档图片)展现了马克?柯林斯?詹金斯用生动的语言所介绍的探险家、摄影师和讲故事的人,这些人推动了发现活动的进程,并成就了今天的美国《国家地理》 一家具有悠久历史并始终在寻找下一个新领域的机构。我们不断地问自己, 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下
每天晚上,世界各地都会上演一场 看不见 的美妙歌剧。世界著名摄影师阿特 沃尔夫带着读者踏上了一段神奇的旅程,前往这些通常笼罩在黑暗中的美景。他走遍了各大洲,探索和记录夜景世界中的动物、人类和自然。书中极致绚丽的影像包括中国广西的漓江山水、南极冰面上的炽热夕阳、阿尔卑斯高山上的银河、纳米比亚野外夜色下的犀牛、缅甸茵莱湖上的渔歌唱晚、印度北方邦的恒河夜祭、东京夜间街头的狂野赛车、美国夏威夷州的天文台、爱琴海中的风车小镇、摩洛哥夜市的喧嚣与繁华、巴厘岛的火舞者、澳大利亚内陆地区的星光大道、黎明时分的巴西牛仔等。这本书是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记录了前所未有的我们大多数人都在酣睡的暗夜世界。 本书是以极高质量的图片组成的摄影图册,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这是一本写给自然爱
本书探索的是摄影中 迷人、 活力的主题——街头,这些照片是从街头生活的多重能量中浮现出来的。这本书出自一位受人尊敬的策展人和一位杰出摄影师之间长达15年的合作。 1994年 面世时就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出版物,被街头摄影师视为“ ”。本书作者讨论了大师级人物的作品,包括尤金·阿杰、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布拉塞、沃克·埃文斯、罗伯特·弗兰克和盖里·维诺格兰德,以及一些当代人物,包括马丁·帕尔、 -洛卡·迪克西亚和梅拉妮·艾因齐格等。在经过全面修订的新版中,街头摄影的故事与时俱进,重新评估了历史资源,囊括了 多当代摄影师,并探讨了当今摄影师面临的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
在19世纪上半叶摄影术诞生早期,中国就已经出现在摄影师的镜头里。从20世纪初到抗日战争胜利之前,宫廷画师、博物学家、探险家、商人、随军摄影师、商业摄影师、记者等各色摄影者纷纷进入中国,拍摄了数以万计的作品。1949年到1979年,外国摄影师进入中国拍摄的机会相对稀缺,那时的中国非常渴望与世界进行交流。那段时期中国是摄影的沃土:那些一去不复返的色彩和声音,那些难得一见的面容,那些个性淹没于共性的画面语言,它们是人和社会关系重新结构的珍贵标本。 1979年开始到千禧年,进入中国的摄影师呈现爆炸性的增长。中国有一种魔力,吸引真正热爱这片土地的摄影师一次又一次地来,一遍又一遍地行走和拍摄。 本书主编团队用了两年的时间,阅览世界知名新闻通讯社、历史影像机构、画廊和藏家、摄影师基金会,观看了数以百万计的照片
《自然的影调》是继《自然的艺术》之后,一本全新的黑白摄影作品集。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自然的影调》都表达了对自然和生物的一种全新而大胆的观点。从视觉元素中去除色彩,范登伯格鼓励观众在主观层面上直接与每幅图像互动,并从中获得独特的个人体验。 文本采用图注的形式,创造了一种多层次的效果,富有诗歌和哲学的意味。通过范登伯格精心提炼的思想,读者再次被诱使去思考那些显而易见的事物,并探索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思想缩影。 《自然的影调》摒弃了所有关于经典野生生物摄影应该是什么样,以及应该如何向世界描绘它的先入之见。它毫不费力地挑战规范,说明了情绪和运动、能量和情感才是这一工艺的真正精髓。经验的深度取决于艺术,而不是色彩。
本书浓缩了摄影师肖全五次深入金川县采风的拍摄成果。金川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多民族聚居,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遗迹众多。作者以其独特的人文视角,壮美绚烂的风景照和独树一帜的肖像照,配以拍摄手记和心得等文字,图文并茂、全面立体地展现了金川丰饶的风土人情。从为文艺先锋存照,到拍摄普通民众丰富快乐的表情,展示时代生活美好的愿景。本书揭示了摄影家肖全以自己的艺术生命,向大地致敬、向人民致敬的艺术历程。本书由著名作家阿来作序, 中国*美的书 获奖者白凤鹍设计,为读者展开一幅川西高原的动人画卷。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本书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从一个既是旁观者又是一个参与者的视角,运用传统的光影技术,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以及中国人生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