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的历史》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佛像和古代建筑的书。作者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梁先生虽然是一位建筑大师,但他一生热爱雕塑。《佛像的历史》此书按年代编写,从南北朝至明朝,贯穿全文的是梁思成先生对每个朝代的佛像雕塑的理解和介绍,关于佛像的技法、来源、流派、风格及特色都有比较全面的梳理,尤其详细地介绍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天龙山石窟这几个大的石窟。梁先生的文笔极美,阅读起来,非常享受。《佛像的历史》在写作时,梁思成先生身处战乱之中,出于一位古建研究专家的天性,他深知战火无情,会使我国大量珍贵的泥塑、木质文物受到毁灭,所以他和妻子林徽因以及几位研究人员踏上了考察之路,赶在日军的前面去把一些古建拍摄记录下来。因为他知道,有可能这是这些古建留在人世*后的影像。书中的绝大部分的照片
艺术没有那么高不可攀! 一场西方艺术脱口秀,零压力无门槛,带你轻松了解艺术家! 《小顾聊绘画 壹》脱胎自作者在微博上发布的 小顾聊绘画 系列长微博,顾爷以一个艺术爱好者的身份,用一种新型的解读形式向读者讲述9位世界艺术家的生平故事:充满戏剧性的男神卡拉瓦乔,艺术 新东方 创办人伦勃朗,站在风口浪尖的奇才透纳,大器晚成为爱而殇的康斯太布尔,一画画就挪不动地方的莫奈,没有乳房就不会画画的雷诺阿,命苦如中药命硬如钻石的凡 高,舞女控德加,还有苹果男塞尚。 艺术家还是那些熟悉的艺术家,他们的人生也还是他们的人生,只是一切因为顾爷的闲聊而变得生动可爱,妙趣横生。 艺术其实没有那么高不可攀! 《小顾聊绘画 壹》续作,带你零压力了解艺术家! 《小顾聊绘画 贰》中顾爷继续以艺术爱好者的身份,鲜活有趣接地气
只需一支笔和一个本子,你就可以画出属于自己的漫画手账! 本书将带领大家用Q萌的漫画手账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全书共五章:第一章介绍绘制漫画手账需要的工具和基本绘画技法;第二章介绍Q版漫画人物的绘制技巧,涵盖人物头发、五官、表情、身体比例、常见动作、夸张的漫画化动作的绘制技巧;第三章讲解漫画手账的页面设计技巧,提供多种场景下的漫画手账模板;第四章聚焦节日主题,提供多种节日的漫画手账模板;第五章分享大量的漫画手账常用素材,包括周计划、月历绘制模板,以及表情包、边框等素材。 本书适合手账爱好者阅读。
巫鸿新作,在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多年开设的艺术史课程,以及2016 年牛津大学斯雷特系列讲座( Feminine Space: An Untold Story of Chinese Pictorial Art )基础上修订而成 。 巫鸿引入 女性空 间 作为讨论的核心, 围绕 女性空间 ,梳理了从战国到明清各个历史阶段中女性主题绘画的发展 状况 从武梁祠的列女画像砖到南北朝的《洛神赋图》,从青楼名妓的自我表现到展现理想化美人的《十二美人图》,以图文 并茂的方式,展现 女性 在各种绘画场景和时代中的不同呈现,重构其所从属的原境;结合艺术评论、时代背景等因素,挖掘作品背后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相互影响,以及女性题材绘画 在社会、宗教与文化环境中的意义。全书侧重于经典作品的细节分析,以 女性空间 为线索,串起一部别样的中国绘画史。
◎奈良古美术店主田中昭光(号 无法庵 )采撷原野之花,搭配古董或旧藏花器,集结成《如花在野》四季插花图鉴。 ◎七十七岁的田中昭光历时一年,探访花叶逾百种,以 如花在野 为训,琢磨花与器的平衡,呈现花的自然之姿,营造 如同在野外绽放 般的插花效果。 ◎寒红梅、辛夷、菖蒲、随意草、昼颜 、半夏生、木槿、桔梗、芙蓉、秋牡丹、芒草、侘助山茶、寒樱、笔柿 搭配高足杯、德利酒壶、备前花器、信乐烧、弥生土器、油壶、竹篓、香炉 总有一些花对一个器皿是恰到好处,毫无造作。 ◎书中穿插 无法庵往昔物语 ,回顾与家人、文人、茶友、刀剑客、僧人等旧友的往来交集,忆旧时插花、品茶、赏春、观月、题词之乐。 ◎呈现古稀花道家的人生花趣、茶趣、书趣和禅趣。
2015年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成立100周年,为庆祝其亚洲艺术部建立100周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在整个2015年度举办多场次展览活动以展示其丰富的亚洲艺术馆藏精品。过去四十年中,大都会博物馆逐渐发展成世上*重要的中国书画收藏机构之一。馆藏囊括唐朝(618 907) 到当今的历代笔墨精华,从祥和的佛经,到浮夸的宫廷肖像,再到遣兴的文人画。 《如何读中国画》原色精印此次展览的众多难得一见的中国书画。
《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是研究中国文人画的经典之作。 本书重要的贡献是还原了文人画的真实含义及其产生的社会环境。文人画在北宋产生之时,主要指的并非是一种鲜明的绘画风格,而是士大夫阶层对自身创作活动的一种认同和期许,并以此和那些职业画家划清界限。 之后,经过南宋、元代、明代,文人画的概念不断变化发展,文人画与院画、画师作品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复杂微妙。苏轼对于士人阶层的推崇,在董其昌的南宗北宗论中得到一种新的回响。 本书以纵横开合、明暗相照的叙述结构展开,切入中国画的生成原境,以广阔而宏大的历史视角、对思想体系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细腻分析、饱含思辨力和理论穿透力的笔触,清晰呈现了中国文人画理论的生发、演变与成熟的发展全貌。
《AIGC智能绘画指令与范例大全》是Midjourney AI绘画指令与范例大全,根据以下两条线进行讲解。一是 指令线 。通过32个经典AI效果绘制,掌握指令的用法,如选择指令、上传图片、选择图片、完成添加,或者输入名称、选择参数值、输入关键词、生成标签、调用标签、生成图片、放大效果等,全面、系统地精通AI绘画的全部流程。二是 案例线 。精选128个热门AI领域案例,一次性全面精通人像摄影、风光摄影、人文摄影、动物摄影、商业摄影、电商产品、餐饮美食、平面广告、平面设计、海报设计、封面设计、影视作品、动画作品、插画设计、游戏设计、艺术风格、国画作品、油画作品、黑白艺术、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布局、家具用品、工艺品设计、艺术装置、配饰设计、汽车设计、发型设计、服装设计、鞋子设计、场景模拟、活动现场等效果制作。 《AIGC智
庄子的 解衣般礴 、欧阳修 画意不画形 ,倪云林所强调的 逸气 与 逸笔 ,其本义何解? 《中国画论史》按史的次序,在浩如烟海的古代画论中,披沙淘金,分类整理,梳理历代典籍文献中的绘画理论和发展脉络,还原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的历史真面貌,佐以对具体画家画作的分析,叙论结合,是一部简明而生动的古代画论史,尤其适合喜爱中国艺术史的读者参考学习。 《中国画论史》几十年来已成为美术学领域有口皆碑的经典之作,本次新版推出,系统地逐条完善、稽查文中提及的作品名称、引文等,力求成为一部读者信得过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参考读物。
《绘画、色彩与光线》是法国著名诗人、评论家博纳富瓦撰写的一部有关绘画、摄影、音乐的评论集,收录十余篇文章,重点评论西方艺术发展史上几位重要的画家、雕塑家、摄影家、音乐家。从曼特尼亚到埃尔斯海默,从霍珀到布列松,从贝多芬到贾科梅蒂,既描绘出艺术家们的日常生活细节,又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肯定了他们的艺术成就,也清晰地揭示出其问题症结和前进方向。博纳富瓦站在诗学理论的高度上评论画家和诗人的作品,目光如炬,切中要害,在探寻现代性的种种表现的同时,也深入表述了自己的诗学和美学主张。
一幅画的细节中隐藏着作者试图传递的 私人密码 。这些密码呈现的丰富信息是画家对细读之人的 回报 ,它悄悄影响着观者与画面的互动以及对它的理解。通过细节把握绘画可使惯性思维中不为人所见的信息显露出来。 一个脱离了原先画面、独自出现在人们眼前的细节,可以引发人们对艺术史业已形成的基本概念的怀疑: 它们是什么?为何出现在这里? 本书即是著名艺术史家阿拉斯从细节角度 破译 大师之作的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达 芬奇到马奈,从中世纪教堂到布面油画 诚如作者所言,这是一部从 近处 着眼的西方绘画史,作为回报,那些于近观处闪闪发光的 细节 也会给读者带来顿悟般的 惊奇之感 。
高居翰的这部中国绘画通史著作,图文并貌,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来欣赏中国名画,由100幅作品串起对画史的解说,是雅俗共赏的艺术读物。自1960年首度出版英文、法文、德文版以来,它一直是西方受欢迎的简明《中国绘画史》,不断再版。作者融合了西方汉学及艺术史的方法,以各时代代表性的作品,讨论和分析了中国绘画史的衔接与转变,也尝试将中国绘画的意向和含义与思想史、社会史、经济史的种种因素联系起来,向广大读者清晰介绍了他以及诸多行家集体努力而达到的对中国绘画的看法。此外,书中也精选了美国、日本、台北故宫的大量名作,并对它们进行了细致解读。以实在的例子、具体的描述、渐进的叙述、专业的视角,带领观众一同进入历史的轨迹。 高居翰写作的特点是直接从对画面的观看和体验入手,带领读者进入绘画史的理解,而不是套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忽蒙友好相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所赵传集先生早在十余年前已撰文考证张万钟事略并注释、今译《鸽经》,分别刊载于1986年3月上海《中华信鸽》杂志及1986年至1987年成都《鸽友》杂志。驰书求示所作,不仅注译详审,且有《中国养鸽史》、《张万钟生平考》两文,真可谓先得我心。因而献议曷不《鸽经》在前,《鸽谱》居后,两人分别撰述,合成一函。承蒙欣然概允,并重新修订注译旧稿。襄虽老眼昏眊,亦尽数月之力,草成《鸽谱叙录》、《鸽谱图说》两篇。此后影印《鸽谱》彩图,以拙作《鸽话》为殿。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十年间,无以计数的宣传画穿越千山万水,布满千家万户,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政治教育的最为主流的社会化方式之一。本书运用一种新颖的图像政治学方法,对中央美院宣传画特藏中两百余幅塑造了女民兵形象的宣传画进行描述、分析和阐释,讲述一则新中国女性如何通过构建其全新的性别认同和国家认同,变成社会主义建设中的 半边天 的故事。
重叠即远近,眺望即山水,《小山重叠》即是对山水画的跨文化观察和解读。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程,本书追根溯源,回到汉魏六朝乃至先秦时期,结合青铜器、墓葬壁画、画像砖石和大量传世画作,寻找山水画的根源图式及空间形态,观察它们在历史中如何发生、演变,互相借鉴、影响,最终塑造出山水画的形貌。作者重点探讨了汉代绘画中仙山图画的样式, 高远、深远、平远 的早期萌芽,中国绘画中的外来元素,经变图模式与山水画核心图式的确立,等等。一系列的议题串联起中国山水画发展的脉络, 当我们从比例、结构模式、图式的生成与演化等角度来思索绘画及绘画史,也许会重新认识绘画 。写作视野同时越过天山以西,远至欧洲,检视各个古老文明的艺术,游观古罗马的壁画、中世纪手抄本插图和文艺复兴杰作,眺望两河流域
108幅敦煌壁画彩塑摹绘,37座洞窟,12段历史与艺术的时空交集 72例敦煌色搭配范式,以永恒的中国传统色彩,呈现千载敦煌与古典中国的美学历程 提起敦煌,唇齿间就自然碰撞出飞天与藻井、卷草与神鹿。作为美的极致,或许我们从未掌握解读敦煌的秘钥。 敦煌,本是由色彩构成的奇迹。暗红、灰青的底色堆叠闪亮的金青,玉白的色彩浮现于土红的泥板,红与黑,白与绿,勾画出绀发翠眉的菩萨、高绿下赪的山水。有限的色系经由同色与异色的组合,或对比、或调和,终形成无数种敦煌色彩的搭配范式。它们绘制出交缠千年的天人与花雨、黄沙淹没的传说与史迹,于今日给我们带来美学与心灵的震撼。 穿过时间的轴线,敦煌色彩被时代赋予不同的面目,西魏时期群青、石绿、大红铺色明亮,是与西域绘画碰撞出的潇洒风情;将视点缩小至活跃在敦煌的生民,
本书为 经典美学03 。 本书为最新修订版,收录了康定斯基被奉为现代抽象艺术启示录的所有经典理论著作,如创作于1911年的《艺术的精神性》、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 线 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每篇都配以专业的注释,以及康定斯基的自我简介、回忆录、大量生活照片,让读者对其创作的艺术心路有更全面更直观的了解。书中还精选了康定斯基毕生的主要油画与素描作为全彩插图,把他艺术创作各阶段的转型代表作巨细无遗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是继《礼仪中的美术 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之后,巫鸿先生在三联书店推出的第二部学术论文集。与《文编》集中探讨中国古美术的 礼仪 功能相比,《二集》的论题侧重考察中国美术中特有的 时空 观念,以及它在不同媒材的图像中的表现和释读。 时空 的观念与表现是巫鸿近十几年集中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他认为这是另一条可供理解中国艺术独特性的线索。 全书分为三部分 上编:时空的形象;中编:观念的再现;下编:图像的释读,所收1992 2007文章15篇,考查对象包括建筑、明器、拓片、画屏、卷轴、册页、摄影等多种形式。与常见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不同,这些论文没有局限于孤立的门类和史实,而是竭力为这些现象找到自己的传统和脉络,并赋予其宽阔的视野,使阐释更具启发性。这些文章是对《文集》提出 礼仪美术 概念的完善与补充,从而
本书是一部兼具全面性和可读性的艺术史读本。在本书中,作者突破了材料、技术和图像志的制约,重建艺术史讲述框架,从艺术+市场的角度,让读者从更高维度上理解艺术演进。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两个理解艺术史发展的线索。第一个线索是“时代之眼”,即对绘画进行解读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还原画家当时所处的环境。第二个线索是“甲方决定论”,也就是“画家把画卖给谁”。结合这两个艺术史重要线索,搭配作者风趣幽默的文字,让你真正读懂西方艺术史,逛美术馆、博物馆时,再也不怕无话可说。
《戴敦邦新绘红楼梦稿本--画稿眉批札记》为戴敦邦先生关于《红楼梦》绘画创作的又一力作。它以稿本、眉批、札记的形式向读者披露他多年创作《红楼梦》绘画的心路历程,充分反映了他严谨、科学的创作态度和深厚的艺术造诣,是广大读者,尤其是美术爱好者及从事艺术创作者学习临摹的范本。
明清花鸟画中,祥瑞题材蔚为大观。它们是艺术市场的宠儿,也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之下,士大夫文化与民间文化融合的缩影。 荔枝、朱竹、牡丹、辛夷花、白雀、大鹏、墨竹、柿子、松树、花瓶、鹌鹑、莲花和葫芦等题材蕴含着大吉、大利、三多、平安、富贵、如意、长寿等吉祥之意。作者不仅探讨画作的艺术和鉴藏价值,也梳理了祥瑞题材绘画的审美与民俗等影响因素。 本书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等几十家博物馆。有的图片为首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