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小院里》是知名插画师厚闲的绘画随笔集,记录闲叔与白鹤夫妇二人的日常生活小品。厚闲以传统的宣纸水墨画出当代都市人向往的生活,以平淡闲适的笔触书写归园田居的惬意。 全书按四季之序编排图文,一篇篇耐人寻味的随笔搭配一幅幅清雅质朴的画作,跟着节气过生活,闲观岁月的模样。闲叔与白鹤居于一方小院,院里有山石、蕉叶、石桌、柿树等。闭门可享清欢,种菜、做饭、读书、晒秋 开门赏四时景,散步、会友、赶集、踏青 惜人间草木,万物可爱。 那些抚慰人心的烟火气、老街小巷的人情味、回不去的旧时光,这本书里都有。
贝蒂 艾德华的畅销书《像艺术家一样思考》所教授的绘画法,让上百万人学会了画画。现在,贝蒂 艾德华运用同样的绘画法带领大家从黑白素描进入色彩绘画的世界。《像艺术家一样思考Ⅲ:贝蒂的色彩》提供五天学会使用色彩的技法:运用详细的配色步骤图解,一步一步地由简单的色彩搭配到具挑战性的各种色彩的综合运用与创意,让读者了解色彩的基本结构,包括如何欣赏我们看到的色彩。书中妙趣横生的色彩逸事贯穿始终,在阅读、欣赏美妙的色彩中,可以轻松掌握色彩的各种配色技巧及它要传达的意义。是绘画者、艺术爱好者和从事设计工作的人的工具书。 贝蒂 艾德华的色彩绘画书,让你五天学会使用色彩! 了解颜色的基本构造 了解光线如何影响色彩 色彩如何彼此影响 如何操作色彩深浅、明暗 如何平衡各种色彩、使色彩和谐 如何运用色彩的
伯里曼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感受和表达方式,诠释了绘画人体的美妙和展现了人体在空间运动中的美感,让人眼前一亮、为之振奋!虽此书也兼艺用解剖学的功用,但通篇讲造型艺术的真谛(解剖只是认识人体的手段或方法)。伯里曼以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图画展示了人体在运动中的变化,把复杂的人体造型,简约化理解为基本立方体的组合,用写实和立体造型方法表现空间中三维变化的形体。 人体解剖学知识对画家和雕塑家来说都是必须研究和掌握的基本功,应尽量多的了解人体内部结构,包括骨骼和肌内的造型特征与功能,以及运动变化对人体外部造型的影响。然而过去我们所见的艺用解剖学图册,大多侧重在理性地讲述人体内部结构、骨骼造型特征、肌肉起止点和作用及对外部造型影响等等,其图例大多缺乏生动性,往往不能切中要害,使得美
书中围绕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近二十位艺术大师及其名作展开讨论,着重介绍了文艺复兴初期自乔托以来,经过 三杰 (达 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十七世纪的伦勃朗、鲁本斯,到十八、十九世纪的近二十位画坛巨匠及其名作。讲解其艺术特点、绘画技巧,又辅以大师生平、时代思潮等内容,从艺术风格延至人格操守,行文生动洗练,深入浅出,形象解读,娓娓道来,紧扣每讲内容,或全貌,或局部,或对比,形象解读,感情表达,易于领悟,融文学、音乐、哲学、社会、时代于一体,给人以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享受。
一场有梗有料又新潮的国画艺术脱口秀,一本图文并茂、妙趣横生的中国画通史,让你忍不住爱上中国画。 这本书是顾爷以通俗讲通史的国画艺术普及读物,从中国存世早的汉墓帛画,到被称为传说级的艺术品《辋川图》;从现存的隋代手卷到唐朝贵妇日常生活图景 顾爷在书中选取了《清明上河图》《马王堆T形帛画》《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簪花仕女图》《游春图》《辋川图》等十几幅颇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画进行讲解。他以一贯的幽默表达和脱口秀般的解说,结合当下流行文化,形象刻画出艺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命运及传奇性,多维度地呈现传统艺术的魅力和点睛之处。
第一次画速写,该怎么选择速写本? 画得不好看、画错了怎么办? 旅行时怎么抓住灵感,边走边画? 那么菲利大叔带你从零开始! 他在书中讲解了工具选择、人物速写、建筑速写、旅途风景速写等多个方面的实用技巧,并一一回答了练习速写时常见的难题,比如如何构图、如何画出透视、如何给乱跑的动物画速写 翻开书,一边看着菲利大叔充满个性的速写作品,一边听着他幽默地絮絮叨叨,这不,灵感的火花就此出现了!
《小顾聊绘画 叁》是顾爷 小顾聊绘画 系列,时隔十年重磅新作。 在这本书中,顾爷精选8位画家,继续以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带领读者领略西方绘画艺术的魅力。 与前作相比,这本书选择的画家更为多样:有保罗 高更这样的后印象派大师,也有离经叛道的街头艺术家班克西;有擅长画 鬼 的荷兰画家耶罗尼米斯 博斯,也有擅长绘画、雕塑、冶金的多面手 本韦努托 切利尼;有终身未娶,委身艺术的约翰 辛格 萨金特,也有艺术先锋图卢兹 劳特雷克,以及被称为20世纪了不起的女人之一弗里达 卡洛 艺术不止一面,画家不止一种,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解密西方艺术,欣赏别样的人生风景。
乔治 伯里曼,加拿大裔美国画家,同时也是一位教授解剖和绘图的教师。伯里曼在纽约大学艺术学院讲授解剖学大约有45年,其著作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感受和顺畅的表达方式,诠释了描绘人体的美妙,展现了人体在空间运动中的美感。伯里曼以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展示了人体在运动中的变化,把复杂的人体造型简约化理解为基本立方体的组合,用写实和立体造型的方法,表现了空间中三维变化的形体。 《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为伯里曼教学的集大成作品,教材内容分为人体、头部、躯干、上肢、下肢、手部六部分,读者可根据需要,进行描摹练习。本书另配有重新编辑制作的3D模型图,可对比不同部位的结构;并附有大师素描作品,供读者学习时欣赏。
2015年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成立100周年,为庆祝其亚洲艺术部建立100周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在整个2015年度举办多场次展览活动以展示其丰富的亚洲艺术馆藏精品。过去四十年中,大都会博物馆逐渐发展成世上*重要的中国书画收藏机构之一。馆藏囊括唐朝(618 907) 到当今的历代笔墨精华,从祥和的佛经,到浮夸的宫廷肖像,再到遣兴的文人画。 《如何读中国画》原色精印此次展览的众多难得一见的中国书画。
在这本《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中,傅雷先生围绕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近二十位艺术大师及其名作展开讨论,波提切利的姿态、伦勃朗的光影、鲁本斯的色彩、委拉斯凯兹的肖像画,在其笔下形成了强烈、曼妙、妩媚、古典、庄严等多种色调和情貌,并融文学、音乐、哲学、社会、时代于一体,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艺术总是相通的,艺术也是流动的,美不仅会跨越边际,也能递进层层,永不浮于易于流逝的表面,也不给人徒增复杂的幽思,只在自然的情状下显示出征服的权力与气度。美就在这里,它为人们带来了壮丽、欢愉与宴飨,而人们与艺术一起去愉悦、去通透、去畅怀的心,已是亘古不变的共同情感和耐人寻味的生命课题。
庄子的 解衣般礴 、欧阳修 画意不画形 ,倪云林所强调的 逸气 与 逸笔 ,其本义何解? 《中国画论史》按史的次序,在浩如烟海的古代画论中,披沙淘金,分类整理,梳理历代典籍文献中的绘画理论和发展脉络,还原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的历史真面貌,佐以对具体画家画作的分析,叙论结合,是一部简明而生动的古代画论史,尤其适合喜爱中国艺术史的读者参考学习。 《中国画论史》几十年来已成为美术学领域有口皆碑的经典之作,本次新版推出,系统地逐条完善、稽查文中提及的作品名称、引文等,力求成为一部读者信得过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参考读物。
这本精美典雅的小书,呈现了奇异的瑞士天才罗伯特 瓦尔泽鲜为人知的一面:艺术评论。书中收录的25篇随笔行文自由洒脱、诙谐幽默,每一篇都彰显了瓦尔泽独特的眼光、敏锐的感受力和细腻的情感。 瓦尔泽的写作风格多种多样:有时,他以一种叙事性的、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思考作品;有时,他对画作进行纤毫入微的描述,不放过任何一处局部;偶尔,他又以一种俏皮的、略带讽刺与玩味的笔调,回忆起一件作品引发的逸事。无论以何种方式接触作品,瓦尔泽始终坚持,艺术是不可侵犯的自由领域。 在这批写作时间跨度长达30年的零散随笔中,瓦尔泽不仅触及梵 高、塞尚、伦勃朗、克拉纳赫、勃鲁盖尔、华托、弗拉戈纳尔等大师的作品,还从诗人的角度,给出了自己对诗画之思的回答: 诗人抬眼向墙上望去,仿佛那不朽的画面就近在眼前,他的想象
本书是解读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的艺术普及读物,共九大章节,主要讲述这两种风格的诞生与渊源,解析代表艺术家与作品、艺术风格的表现特色。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在16 18世纪流行于欧洲,在西方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巴洛克艺术整体注重气势宏伟,艺术家在追求空间感和立体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想象力以及画面的激情与动感。洛可可艺术造型多以曲线为主,色调淡雅,拥有女性甜美、高雅、精致的特点。这两种更迭的艺术风格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都为西方艺术史增添了光彩的一笔,也对后世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以图说形式诠释这两个时期不同的历史背景以及代表艺术家、代表作品,向读者展现这两种流派的艺术魅力。
黄宾虹不仅是一代国画宗师,更是一位著作等身的美术学者。本书是他探寻、阐发中国古代名画精微奥秘的绘画史著作。作者依画史先后展开论述,从上古三代图画实物开始,阐述各个时代的代表性画家及其风格,讲述历代绘画之精意,并且梳理其中的脉络、画家的师承、风格的流变。全书见解独到,文字精审而见性情,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经典,一本简明中国绘画史。 《古画微》原文以文言文写成,特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作序,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绘画史领域专家邵军、中国美术史研究者王怀志为本书进行注译,以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著作中的精意。
书籍特点: 1.艺术笔记 每本书都添加了大量手绘插图详解,以图代字,增加版式的丰富性和阅读的趣味性。 2.开本便携 在设计上,为更贴合现代阅读习惯,将文字切割,碎片化处理;开本选择了迷你掌上阅读本,形式精巧,且能够随身携带,*终达到普及美术知识,提高审美修养的目的。 3.联名跨界 *辑配合有九口山出品的印象派笔记本四款(与该选题合作定制款),每套四本书,随机赠送任意一款本子。
本书从属于 名家讲稿 (平装本)系列,主要章节内容包括泛论、画法论、山水画范例以及年表等。本书在前两版基础上更新多幅高清画作,并增补了陆俨少当年为本书出版所书写的书法题字,以及其子陆亨的后记。整本书内容更为完整和丰富,也更具意义,对于钟爱山水画读者来说具有收藏价值。
图画书是人的一生中早接触的书籍,它对我们语言和审美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为孩子们创作出一本成功的图画书呢?在本书中,作者对快速发展的、充满活力的图画书出版界提出了很多宝贵见解。在本书的八个章节中,作者不仅探讨了图画书的历史和演变,还探讨了图画书艺术创作的各个方面 艺术家的培养和训练、文字与图画的关系、印刷工艺的使用、图画书出版业的需求等。书中涉及的经典案例均来自世界各地著名的图画书创作者、插画师和出版社,旨在反映该领域当前的发展状况,希望能为对图画书感兴趣的作家、学生、图画书创作者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和灵感。
素描的专业性太强,高深的技巧常令你望而却步? 练习的过程太枯燥,缺乏动力总想要半途而废? 路米斯却说:素描如此有趣也如此易于上手, 一开始,你只需要知道如何画个圆圈。 路米斯化身教学精灵布鲁克教授,生动活泼地传授了适合所有人的绘画方法: 我们不是用 线条 进行思考,而是以具体有形的 形状 进行思考。 每个复杂形状的基础都是一些较为简单的形状。 利用可以轻松画出的简单形状,稍作改变,就能拓展出其他形状,一步步建构出所有事物。 从一个并不完美的圆开始, 画出个性迥异、表情丰富的有趣面孔; 从信笔涂鸦的关节人偶开始, 画出比例恰当、姿势各异的生动人物; 从简单的透视原则开始, 安置人物、摆放家具、描绘光影,画出人物生活的世界。 初学者也能轻松下笔,掌握绘画乐趣、画出成就感!
《戴敦邦新绘红楼梦稿本--画稿眉批札记》为戴敦邦先生关于《红楼梦》绘画创作的又一力作。它以稿本、眉批、札记的形式向读者披露他多年创作《红楼梦》绘画的心路历程,充分反映了他严谨、科学的创作态度和深厚的艺术造诣,是广大读者,尤其是美术爱好者及从事艺术创作者学习临摹的范本。
本书为中国美术史科普书。由中国美术史研究领域专家曹星原用独特的视角,带领读者去了解并剖析中国传统美术,告诉大家应该如何去欣赏中国美术,中国美术又体现了古人怎样的审美意趣。而陈媛媛老师手绘的视觉笔记使内容更加清晰,从而更容易记住每一讲的核心内容。 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鹳鱼石斧缸、御龙图等展现古人生死观的器物,探讨中华民族追忆先祖这一文化习俗的历史渊源。第二章细致讲解了敦煌五百强盗成佛因缘图壁画、云冈大佛等佛教艺术在我国古代的发展。第三、四章围绕宫廷艺术品,探讨包括《女史箴图》《韩熙载夜宴图》等体现古代帝王生活样貌的画作。第五章借山水画,介绍作品与画家间的关系,展现了作者的精神面貌与思想。第六章详细介绍了《珊瑚笔架图》《容膝斋图》等艺术作品对新的书画语言的探索与使用,
漫画中的人物源于现实,需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又需要在漫画特有的技术加工下,呈现二维世界的特色。如何实现真实性与技术加工之间的平衡,在不失真实性的同时创造出引人注目的角色,是成功创作漫画的关键。 本书着眼于现实和创作的平衡点,采取照片和素描相对比的方式,360度呈现漫画角色。全书从分析人体结构开始,构建漫画创作的基石。头部、身体、服装、场景,几大版块的完全解读,构成角色的方方面面。正面、侧面、仰视视角、俯视视角,360度展现角色细节,塑造活灵活现的人物。还有介绍专用工具的小专栏,选对工具,为角色的塑造锦上添花。 本书由插画师藤井英俊主编。书中的配图由多位人气插画师共同绘制而成。活跃于插画工作一线的诸位插画师各显神通,传授描绘人物的秘诀。在学习技法的同时,欣赏人气插画师成熟的表现技巧
《快速绘画:开发创造力》是一本教你如何快速学会画画的书,也是一本通过绘画来提升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实用手册。 作者认为很多人不能画出好的图画,不是因为没有技能,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很好地运用自己的右脑。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负责人的逻辑思维,对事物的条理性敏感;右脑控制的是感性思维,具有直觉性和整体性,擅长观察和感知(比如绘画和做创意),对事物的细节敏感。 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成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观察能力要强。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左脑的理智很容易压制右脑的感性。因此,只要我们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转换思维(从左脑思维转换到右脑思维),我们画出的东西可以像我们看到的一样好,一样真实。 书中特别设计了几个简单的开发右脑的练习,如画线条,练签名,画情绪,倒着画,画脸,画手,画阴影等,只
本书旨在以美术史为线索的画家与绘画史料;以佛典为线索的禅宗画史、画赞与相关经律;以传世作品为线索的画风、款印、题材、布局等画面信息;以考古为线索的相关雕塑、壁画、版画、碑刻、铜镜等文物遗存。本文将综合考量以上线索相关的材料,梳理出以南宋禅画题材、风格、思想、渊源为轴心的研究脉络。尝试从多角度全面客观地梳理南宋禅宗绘画的相关问题。试图对一些独特的绘画风格、论画观点加以命名;对一些典型图式尽量详细地举证;将背景资料制以图表,为有兴趣了解与研究禅宗绘画的读者提供参考与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