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间为纬线,以各个流派的艺术家及其代表作为经线,蒋勋从史前时期的一把燧石手斧开始,围绕地中海这一世界西方美术的血脉初源,带你回到历史现场,一路走过神秘的埃及、伟大的希腊、光荣的罗马 直到光辉的印象派,及光怪陆离的现当代艺术。他或做正面解读,或挖背后的故事,将数千年 美 的往事娓娓道来。 透过 西方美术史 这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我们得以眺望和浏览世界不同文化的美的观念、材料、技法,省思人类共同的对美的向往与创造。
无论欣喜或失落,不妨抬头看看天空吧。 这本书是站酷百万人气插画师Fangpeii的画集。 书中共收录189幅绘画作品,按照不同内容主题分为九个章节。有自己的日常生活记录与观察,关于故乡、在异乡甚至在旅途中的记录,有陌生人的故事,也有朋友的或美好或忧伤的生活碎片。每幅作品都附有作者或长或短的所思所想或者背后故事。 他像一位生活捕手,用自己独具特色的绚丽色彩,描绘着他所观察到、体会过的生活记录。既可以温暖浪漫又治愈,也可以冷冽写实而引人思考。 这本书也是他送给每个人的纸上时光机,带读者重新体味未曾留意的生活。 正如作者所说:书里的内容跨越了我所有能记起的时光和被我遗漏的时光。希望我们在接下来的每幅画里都会相遇。
春天繁花似锦的公园,夏天沁人心脾的冰饮,秋风中的翩翩落叶,冬天寂寥的枝头 这本精致小巧、便于携带的手绘本将伴你度过365天。它以四季变化为主题,精选52个贴近生活的绘画题材,鼓励你拿起画笔,用全新的眼光捕捉日常中容易忽视的美好。每个主题后都有空白小方格,等你自由涂鸦、速写,释放创作的乐趣。 无论是旅行途中、通勤时,还是日常的短暂间隙,翻开这本小书,花上几分钟,随时随地用画笔记录下身边的点滴。无需担心画什么,也无需担心线条是否完美,尽情享受创作的过程,感受绘画带来的成就感与快乐。
构图究竟有多重要? 如果你总觉得自己的画哪里不对劲,却又挑不出透视、线条、色彩的错误,那么一定是构图出了问题。 这本书只会告诉你一条构图法则,却是一条高度浓缩了优秀创作技法的黄金法则。它能够被运用到绘画的各个方面 绘画对象的间距设置、大小安排、色调对比、明暗关系、颜色搭配等。作者将以丰富的图例,详细阐述这一构图法则在作画过程中的实际运用,告诉你哪些画作能以构图取胜,糟糕的画面效果应该如何修改,以及哪些技巧能够使平淡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引人注意。
《再现敦煌》是一书中以高山对于敦煌壁画的临摹作品为基础,带给读者精美的壁画临摹作品以及壁画再创作作品。是一本具有学习、临摹、欣赏价值的石窟类壁画好书。
中国古代绘画是中华传统文化之花,它们灿烂、优雅、精致、沉静,历经千年而花香依旧。 读懂了中国画,就读懂了中国文化的博大与丰富。 今天,我们依然能在各大博物馆中看到有幸穿越了千年风烟的古画。它们已经泛黄或残破,但被笔墨定格的历史瞬间却永远鲜活,就像一道可以穿越的门,跨过去,就进入了另一片时空。在那里,唐代的捣衣声还在风中传送,欢宴上的千载惆怅客依旧眉目紧锁,宋徽宗仍坐在松树下抚琴,一队驮着货物的小驴正穿过夏日幽深的山谷 在这本难得的中国画通俗启蒙读物中,作者甄选19幅传世画作,一一进行了精彩细致的解读。从历史背景、画家故事,到画作每一处细节中蕴藏的寓意及文化内涵,作者如一位博学亲切的向导,带领读者登堂入室,走进中国古画凝聚的传统文化世界,让我们看到中国古人鲜活的的日常生活与丰富
日本浮世绘画家鸟山石燕根据日本文学作品、民间传说以及传统艺术绘制的《画图百鬼夜行》《今昔画图续百鬼》《今昔百鬼拾遗》《百器徒然袋》被后人合称为《百鬼夜行》,其创立的207个日本妖怪的形象为后世奠定了基础,设定了规范,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为研究日本民俗、传统文化、艺术史的B读之作。这一版《百鬼夜行》最大的特色在于,首次从原始黑白插图中遴选8幅上色彩绘,以浮世绘精美画风,重现原著绝美风貌。
《清明上河图:宋朝的一天》是“读懂中国画”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聚焦对中国绘画、美术、传统文化感兴趣,有需求的全年龄段普通读者,从认知度高的名画入手,引导读者了解画作本身、背后的故事,如何欣赏名画,画家的趣事以及相关传统文化与美学特征,从而达到普及美学知识,提高审美修养的出版目的。
即使你不是个醉心于艺术作品、热衷于艺术展览的文艺青年,克劳德 莫奈这个名字你肯定也有所耳闻。作为世界上受欢迎的艺术家,令许多人陷入了一种 莫奈狂热 。本书展现了这位印象派大师对艺术的执着,对美的痴迷与专情以及不媚俗的创作态度,带我们走进他时而灵动时而静谧的光影世界。通过近200幅具有代表性的画作,叙述和分析了莫奈的艺术之路。为读者解读其作品及其创作背后的故事。 本书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和艺术爱好者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是集收藏和学习为一体的高品质画册。书后还附有完整的年表,便于研究莫奈的专业人士,或对这位天才画家感兴趣的读者完整和系统地了解这位伟大画家的艺术全貌。
花,在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中一直是流行的主题,也被应用于多种情感和场合的表达。这本书汇集了许多不同品种的花的绘制方法。书中教授的花卉绘画技术,可以用在任何花的绘制上。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可以对如何绘制形状和线条有非常深刻的了解。本书按从简单的、基本的案例到复杂的、困难的案例的逻辑来安排内容。读者可以学习一些新的东西,也可以把之前学到的绘画技巧付诸实践。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花卉绘画、着色和构图的书,也会引导读者如何在心理上接近植物学绘画。本书内容丰富,案例多样,是一本学习画花的不可多得的教材。
荷加斯的《美的分析》是世界美学史上的经典著作,该书是一部由画家根据自己绘画的直接经验和理论思考所写的美学专著,对欧洲绘画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终带来了英国民族艺术风格的兴起。 《美的分析》着重论述绘画、雕塑中有关形式美的规律,在论析过程中以造型艺术作品、自然美、人类生活等广泛的审美经验为基础。此次出版,以该书早版本为底本,配以彩印图版及荷加斯作品,由著名美术史伦家杨成寅担任翻译并作序,力求为读者带来更佳的阅读体验。
李苦禅是中国近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美术教育家,他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技法,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有特色。有豪放,气势磅礴,形象鲜明的风格,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本课徒稿特别收录了李苦禅画鹰的珍贵步骤图,并集合了李苦禅画禽鸟、花果以及其他题材的大写意画稿,其中精选范画供学习者参考。
当年明月(畅销书《明朝那些事》作者)说: 历史其实很精彩,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 所以 有图有真相 的画史同样可以写得很好看。 《千里江山:山水画里的中国》以中国古代山水画名家名作欣赏为主线,主要讲述山水画史演变的规律、脉络和主要历程,兼及画家所处历史、环境以及画家生平、创作、传闻等。全书20章,每章约7000字(篇幅不长,读着不累)。每章结合时代背景介绍一或两位画家,并赏析其代表作品。,用生动的语言诠释画里画外的中国。全书覆盖画史上重要画家、画派,重大变化、转折,以点带面演绎古代山水画的艺术魅力所在。 正如 序言 所说: 花很少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 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美术教育家陈传席先生作序,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兼研究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先生,江
约翰 亚德利是当今英国受欢迎的水彩画家之一。凭借着对绘画的一腔热爱与对光影色彩天然的感知力,经历三十年的自由绘画创作后,他在1986年放弃了银行家的职业生涯,走上专职创作水彩的艺术之路,成为一代享有盛誉的水彩名家。他不受职业训练的束缚,创作风格自由流畅,善于运用简洁精湛的笔触捕捉场景的生命力,不加润饰地快速画出眼前所见,并对其进行简明的色彩组合,达到一种富有生机的动态感,其绘画风格被称为 随心写意并带有印象派画风 。 本书是亚德利关于个人创作生涯与艺术见解的自白,结集其107张精湛水彩画作,向读者公开了这位水彩艺术家实现其别具一格的印象派画风所使用的技法与画材。亚德利还在书中回顾了他的创作历程,从早期的英国风景画,到表现地中海风光与活泼花卉的画作,再到后来对熙攘人群的日益偏好,读者将跟随
吴冠中在上世纪50~90年代,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本书收录吴冠中油画精品约200幅,艺术评论3篇,按年代顺序排列,所有入集绘画作品均曾由吴冠中亲自审定,保证了入集作品的真实性。吴冠中的所有代表性油画作品,在本书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提供给学习者及鉴赏收藏者一种近距离欣赏研究吴冠中油画作品细节并可钻研学习吴冠中油画风景技法及精神的机会。本范本做到有严谨详实的学术研究,也有精彩周到的分析鉴赏、细致生动的技法讲解,本书的出版健全完善了市场上吴冠中出版物的产品类型,更拓展了吴冠中作品的持续性出版。
本书系上海书画出版社 插画大师 中国古典名著插画新镌 系列之一。《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传为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背景,描绘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的英雄传奇。本书由画家丁小方根据《水浒传》的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创作出英雄形象,每位好汉配有生平简述及对其评价。该书试图以现代人的观感再现这一经典小说的精神内核,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现代艺术的创新。
《虢(guō)国夫人游春图:大唐丽人的生命瞬间》是艺术史学者黄小峰对传世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品读。本书分为十个章节,层层递进,从虢国夫人的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入手,借助对《虢国夫人游春图》画题的形成与画作递藏的梳理,带领读者逐一解读这件作品的视觉图像中所蕴含的历史细节。作者着重从艺术和历史两个方面解读笼罩在这件作品之上的诸多谜团:“虢国夫人”是谁?她和《虢国夫人游春图》有怎样的关系?《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历史性的如实记录还是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这幅国宝名画有怎样的坎坷经历?它对于我们认识唐代的历史有没有帮助?它对于我们理解唐宋时代的艺术有怎样的意义?本书围绕着这一系列大家感兴趣的问题给出了新的解答。黄小峰教授通过对作品图像超乎以往的细致阅读,带领大家“重回艺术现场”,感受古代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