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之诗 第二届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为配合“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作品邀请展(2016)”而出,收录了多位青年油画家的作品,希望通过展示艺术家的这些艺术追求,验证绘画中的诗性生命,以及某种东方式的艺思,探索多种内在、从心应手的绘画倾向,并由此来塑造艺术品类的可能的新的主体性特征。借山水蒙养心胸,又借笔墨写胸中丘壑,诗画于胸中交错,叠合而为大者之象,正是“可见之诗”的追求和写照。
霍金索罗亚(1863-1923)出生于西班牙巴伦西亚,是19世纪末西班牙著名画家。1874年,在巴伦西亚工艺学校学习绘画;1878年,就读于圣卡洛斯高等艺术学校。他擅长外光绘画,也留下了许多以西班牙民俗为题材的大型作品。 他的大量作品展示了地中海灿烂阳光下的绚丽景象,他的肖像画往往突破常规,不俗,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他与同时代的美国画家约翰辛格萨金特、俄罗斯画家尼古拉菲钦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喜爱的肖像画大师。
《马知遥油画风景集》为马知遥的油画风景作品集,书中收录了作者自2010至2017年创作的近百幅风景油画作品,作者绘画功底深厚,寥寥数笔就能勾画出一幅幅故乡湖北江汉平原及宁夏山川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这些作品也将作者对俄罗斯写实油画的融会贯通表现其中。
“画”木板年画,这种手段本身就是一种“模仿”的行为,照抄民间艺术品,就意味着所描绘的对象不再是自然状态下的事物,它蕴涵着深厚的传统人文内涵。纵观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它们基本上都遵循从自然中提取创作灵感的规律,即使像蒙德里安的纯粹冷抽象的艺术作品,也是从自然的风景中经过反复提炼而获得的灵感。而我“模仿”的对象,首先是人工制品——木板年画,它改变了作为创作者的对话语境,使作者面对的不再是有待于加工提炼的客观自然,而是有着历史渊源、高度完善的艺术品本身。它已不存在被提炼的创造因素,我要解决的首要方法就是改变传统的创作模式。将模仿的对象视作一种被审视、解构与重组的现象,放弃那种习惯的创造模式。
师从经典--古典油画解析:伦勃朗《自画像》
《可见之诗 第二届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为配合“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作品邀请展(2016)”而出,收录了多位青年油画家的优秀作品,希望通过展示艺术家的这些艺术追求,验证绘画中的诗性生命,以及某种东方式的艺思,探索多种内在、从心应手的绘画倾向,并由此来塑造艺术品类的可能的新的主体性特征。借山水蒙养心胸,又借笔墨写胸中丘壑,诗画于胸中交错,叠合而为大者之象,正是“可见之诗”的追求和写照。
霍金索罗亚(1863-1923)出生于西班牙巴伦西亚,是19世纪末西班牙著名画家。1874年,在巴伦西亚工艺学校学习绘画;1878年,就读于圣卡洛斯高等艺术学校。他擅长外光绘画,也留下了许多以西班牙民俗为题材的大型作品。 他的大量作品展示了地中海灿烂阳光下的绚丽景象,他的肖像画往往突破常规,不俗,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他与同时代的美国画家约翰辛格萨金特、俄罗斯画家尼古拉菲钦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喜爱的肖像画大师。
《中国现当代油画家作品集:崔国强》收入了作者崔国强的油画作品50余幅,在他的笔下,自然风景与个人情感,被地融合在了一起。其绘画作品多为风景画,大到险峻巍峨的西华山,小到无名的陕北村落里的老柳树,无一不在他的笔下展现开来。全书全彩印刷,呈现了作品的原貌,是油画爱好者的临摹、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