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辑了自远古到近代中国花鸟画的代表作,按时间顺序分为远古、汉、隋唐、五代、两宋、元、明、清近代几个部分。以名家名作为选择基准,每一幅都配有作品介绍,着重以意境、构图特点、笔法、设色以及画家独特的风格为主,使读者能对整幅作品有一个深入、透彻的理解。另外每幅作品前也都有质地、大小尺寸、收藏馆所的介绍,图文合一,成为一个完整的观赏品。
周中耀,男,1945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分会会员及湖南花鸟画研究会理事。早年研究宋院工笔花鸟画,继而研究近代工笔花鸟体系,在长期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的研究与创作中,打下了坚实的传统绘画基础。后吸收了西方绘画大师在艺术上的一些表现手法,再结合自己生活中的长期体验,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追求天趣自然、纵深层次、光感效果和神秘感。尤其注重立体与背景的融合,扩大了画的容量和境界。画风严谨精微,清逸秀丽,耐人寻味。被中外收藏界誉为当代实力之工笔花鸟画家之一。其艺术成就被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当代中国美术名家大辞典》等。当人们生活好了的时候,又徒生些莫名的悲愁,生命苦短便是其中之一。怎样过得有意义,有趣情,除了拓展生命的宽度外,还要拓展生命的长度,本书
山水画是中华文明的独特产物。千余年来,它作为中国绘画的门类及其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人观照自然、阐释世界和承载其观念意义的一种重要方式,以鲜明的文化品格、丰富的表现形态,参与了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和人文气象的建构。20世纪以还,伴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山水画的文化渗透力尽管有所削弱,但为其提供并不断滋养着后来人的价值和形式渊薮,仍然以其既作用于现实艺术情境,又作用于主体认知结构的双重效应,深深锲入当今时代。《中国山水画通鉴》以图文相映的方式,对这部绚丽多姿的山水画发展史进行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梳理。从中展现的,不仅是山水画的发生发展过程,不仅是关平山水画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流衍变迁轨迹,而且也牵连了山水画赖以存在的文化土壤,牵连了一代又一代需要山水画的人与山水画所构成的那层不断
《龙门石窟线描集》使人们从另一个角度,以二维的平面绘画——白描线画,去体味感受三维空间的立体雕塑——"东方佛雕",想必能获得一种崭新的具有现代感的审美享受。也从中感悟到中国传统雕塑艺术与西方传统雕塑艺术同样永恒的艺术魅力。
本书为美术教学师范作品系列参考书,全书内容为精选显赫白描画稿,这些仙鹤的姿态生动,造型严谨。适合于广大初学美术爱好者学习之用。
千百年来,无数富有才智的画家,运用“移视”的独特方法,画出了不少形式别致的长卷,宋元名作如《千里江山图》、《长江万里图》、《富春山居图》以及《溪江无尽图》等,都不受空间在昼面上的局限,任画家自由自在地进行着“融万趣与神思”的立意和立形。这种长卷的绘画形式,不只在东方,在世界上都是一种奇特而有价值的艺术表现。《五百里黄山神游图》,既尊重传统的这种表现,又勇于求索,在艺术上,他不靠往日的模式,不重复自己和别人的创造,他以自己的审美要求,尽情地昼出了这卷长达一百多米的黄山图。
本书是我社推出的“水墨画技法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以水墨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题材——“溪谷”为主题,详细讲解五位画家创作的21幅作品,分别是根岸嘉一郎、藤原六间堂、久山一枝、沈和年和打矢惪。在本书中,将溪谷视为“有水流动的绝妙水墨画题材”,并在其中加入了树、山、小径等其他元素,进行了画法介绍,是很好有魅力的一本水墨画教程。本书适合作为相关艺术专业学生的自学用书,也可作为美术爱好者的临摹用书。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1864年元旦(清同治二年癸亥十一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四岁。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家道贫寒,只读过短暂的私塾,十五岁起从师学木工而以雕花手艺闻名,二十六岁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二十七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三十七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
《清塘荷韵》是曾出版《江宏伟画集》、《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画家丛书——江宏伟》、《当代名家手稿系列——江宏伟》等画集的中国著名画家——江宏伟先生的工笔荷花精选集,书中具体收录了其的:《冷香》、《荷花》、《江南莲花开》等作品。
《水墨欢歌——少儿水墨画表现与作品赏析》为《赢在美的新起点丛书》中的一本,该书不仅详细介绍了水墨画的发展、工具材料、表现形式、语言等内容,还系统介绍了水墨画的用笔、用色、用墨等技法,从认知感悟、作画的步骤等方面将水墨画的绘画技巧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一一进行解析。该书打破少儿水墨画的传统教育方式,不拘泥于传统的程式束缚,更注意对少儿进行美的敏悟和感觉的持续,有利于儿童的创造性向更广阔的审美领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