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共3册,分别以 蔬果 花鸟 动物 为主题,精选了少儿喜爱的绘画题材,结合一线教师陈夏露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帮助少儿国画入门。每本共十四个课例,配有导入语,清晰的步骤及讲解,精彩范画和 一问一答 环节,还有免费的视频课程,扫码即可观看。 本丛书既是少儿自主学习的范本,也可作为教师的实用参考资料。
《荣宝斋日历.庚子2020年.荣宝斋珍藏书画选》由荣宝斋编
在中国历史上有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才子佳人、智者、勇士、贤人、平民百姓之类的人物以及神仙佛等,但是在所有这些不同阶层的人物之中,画家所崇拜和选择的代表人物总是选择道德的人、境界崇高的人和诗意化的人。因为这些人物集中了人类的品质、智慧和才智,所以才具有无限宽阔的包容性,在精神上达到了的宁静,是人类精神统一性的标志。而多年来,当代画家王西京以传统文化为导向,以人为中心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他沿着“助人伦”、“穷神变”和“测幽微”的思路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助人伦——以道德为标准,以近及远,以今及古,以显及隐,把人物形象置于现实和历史的统一性之中。所以他的作品中出现了作家柳青、爱国诗人于右任、画家齐白石,还有李白、杜甫、郑板桥、孔乙己、阿Q等诸多人物形象。作者透过人物形象传递了一种崇高
一棵悬崖壁间之苍松,身缠数条藤蔓,下临幽涧细泉,有明月冉冉升起,柔和的月光映在松下的石上,一股冷隽幽贞之气直扑人面。 本书是一本国画技法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上大量的技法步骤图,由简到难,教授大家松树的画法,同时还有作品欣赏,供读者参考借鉴,从而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这套《唐人诗意图》共16页,涉及四位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诗人各四首共16首诗。这套《唐人诗意图》的特点是,笔触特别轻松潇洒,无论是人物或景物都像是随手写来,给人一种舒畅痛快之感,的确是“往往醉后”的神来之笔。而其章法的奇峭多变与别具巧思,又使人感到画家在下笔之前是如何地苦心经营。整套图册清新可爱,风格极其鲜明,幅幅精湛,堪称精心绝品。 1948年夏天,傅抱石先生择取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诗人共16首诗,以小幅册页来表达他的诗情逸志。作品绘在日本美浓纸上,画家以自己的心与古人之心交融、合拍,用画笔表现诗作的精神、竟境和作者情感,16首唐诗在画家的手笔下形象而丰富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既为诗人的作品所感染,又为画家的神笔所折服。这是次与大陆读者见面,从轻松而恢宏气魄中,
本丛书作者分步骤地对中国画的基本技法进行了详细、具体、系统地介绍和讲解,所讲授的内容直观、实用、通俗易懂,初学者容易掌握。 本丛书共分《花卉卷》、《翎毛卷》、《山水卷》和《动物卷》四卷。是中国画初学者、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和老年大学学员不可或缺的教科书。
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书画艺术形式,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更能拓宽人的心智、怡人心神。从古至今,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风骨神韵,一直被教育家、文学家、画家等所崇拜,被广大民众所喜爱。而本书正是秉着给读者开拓视野、增加文化修养的目的,让读者在品鉴、研习古代名家作品时,能够深入了解每一幅作品的重要细节、传统绘画艺术的形式、内容和精髓。学习国画时通过细致描摹教材中展现的名家名作,来掌握中国画中特有的程式、构图、章法,以及中国画中特有的皴、擦、点、染等技法。本书可以让读者近距离观察名作,解决了很多人无法近距离观摩名画原作的难题。让古画走下“高大上”的神坛,来到绘画初学者面前,让初学者真正地、面对面地学习、观赏、临摹名家名作。本书是“经典国画原大版”系列中的一本,一共收录宋、元、
《中国汉画图像经典赏析》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众生绣像——汉画像人物图像精品艺术赏析;神灵叶瑞——汉画像神话图像精品艺术赏析;动物世界——汉画像动物图像精品艺术赏析等。《中国汉画图像经典赏析》的追求是使读者能够领略雄浑博大的汉画像艺术的神韵。
小说讲述了一个为爱受虐的故事,它为我们刻画了一位一心想实现自己爱情幻想的主人公萨乌宁。萨乌宁是一个欧洲贵族,他爱上了美丽的旺达,觉得表达自己爱慕之情的方式就是受她的奴役。旺达极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个“差役”,并给他起名“格列高”。然而,她认为格列高的爱对她来说是莫大的耻辱,她百般折磨羞辱他,他却因此而更加爱她。小说描述了萨乌宁的情感妄想,以及在冷酷无情的旺达身上所找到的“理想的”性爱方式。在这个忧伤痛苦的爱情故事里,作者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了萨乌宁不同于常人的心理倾向,并全景再现了他与他的理想伴侣——旺达之间的真实情感历程
有些画你可以不买,但是不可以不读。苏宇光先生的作品既是如此。 他的工笔画,从传统入手,在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纵深积淀的精华基础上,借鉴挖掘新意,以写实的手法将中西艺术糅合在一起,毫无牵强附会的痕迹。在他的绘画中,既可以清晰地发现西方油画中的光色和透视感,又可熟悉地看到中国画中诗韵深幽的美妙。无论是山水、园林、亭台訇楼,还是狮、虎、鹰等名禽猛兽,或是人物仕女,花乌鱼虫都是他画中的常客,他是个多面手画家。他的画平中见奇,常中有新,俗中存真,颇有“花木飞乌携古风,山水走兽存豪气”之感。
这个世界总会有一些神秘的事,神秘的人,像一颗划过我们庸常生活的流星,倏忽而来,絛忽而去,雪泥鸿爪般留下我浅或深的印记,永远消失了。 图雅也许是这些星星中最明亮、最不可捉摸的一颗。 仰慕于图雅的网络盛名,我们用不同的搜索引擎,尽量详备地辑下了能够在网上找到的图雅的文章、精选为这不能算厚的薄薄一册;并为尊重中文网络先驱者起见,把图雅的两个网各——“图雅”和“涂雅”——并置在一起,书名于是叫做《图雅的涂雅》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不同的时期涌现出不同的创作大家。历代画家,经过辛勤笔墨耕耘,不断创造、发展中国画,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珍贵作品和丰富的绘画理论以及独特的绘画技法。这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在世界艺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认真地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 这些创造了中国画经典的大师们,创作题材广泛,丁笔、写意,无一不能;山水、人物、花鸟、鱼虫,无一不精,并且形成各自独到的艺术见解与绘画风格。他们的作品,无论丈匹巨作或斗尺寸作,无不构图严谨井然,笔墨超然潇洒,成为后人学习中国画可临可法的艺术精品。从他们的作品中,人们会体会到法从理生、笔随情纵的中国画传统技艺精髓。 历代大师的名字闪烁在中国画艺术史的星空,历来为人们竞相追随。
黄秋园(1914--1979),江西南昌人,字明琦,号大觉子,半个僧、清风老人、退叟。自幼爱画,虽未得名师指授,却有机会在裱画店中学徒,博览遍临古人名作, 刻苦力学,由抚古人之迹,进而得古人之心;由得古人之心,进而师造化。他的过人之处,表现为擅于敏锐地把握住几乎被同时代画家淡忘的某些传统。 这些可能被看作历史惰性的东西,其实也不失为传统的精华,甚至闪现着真理的光辉。 晚年的诸多精品表明,他毕生的"热不因人",忠于艺术的努力,使他由乱古人之真终至臻于借古以开今。 黄秋园在绘画方面多能兼善,山水、花卉、人物、界画无所不工,他晚年的山水有两种面貌十分引人注目,一种格局近乎宋人,层峦叠嶂,骨体坚实,墨法精微, 画面不强调空间的纵深,反复用鬼脸皴,形成一种现代感,所作雪景尤觉玉洁冰清, 另一种笔法远胜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