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讲究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中国画基础教程——写意山水云树》是“中国画基础教程”系列中的一本,收集了大量作品的范本,卷首以简明的文字概括了绘画的基本工具,在山、水、云、树的具体画法上,从结构到用笔、用墨、用色等技法问题结合附图都详尽地做了讲解。 《中国画基础教程——写意山水云树》图例丰富,讲解细致,步骤清晰,对于正准备参加美术考试的读者和美术爱好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临摹范本。
本书从牡丹、荷花、梅、兰、竹、菊六大题材展开,从结构分析到局部分解练习、整体练习,再到相关历代小品精品白描摹写,内容丰富、循序渐进,搭配文字讲解,寓教于练, 适合国画初学者。
吕连甫、熊艳君、吕通、吕博编写的《少儿国画启蒙(山水篇)》用于少儿学习中国画以及初学中国画的人群。《少儿国画启蒙(山水篇)》按初学者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中国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术,其中有少儿容易掌握的简笔方法与动漫风格结合的方法介绍,有规范简洁的传统写实方法介绍,有培养孩子精心细致能力的工写结合方法介绍,有书画题字与用印知识介绍,又有中国画 作品欣赏与创作方法的引导,等等。 《少儿国画启蒙(山水篇)》绘画内容与表现手法多样,寓教于情,寓教于趣,重在便于初学者掌握。 《少儿国画启蒙(山水篇)》以介绍中国画写意技术为主。
山西古代壁画现存数量居全国之首。从南到北,寺庙道观乃至普通人家的炕围皆有遗迹;从汉魏到明清,不同时代和风格皆有所存。《画说山西古代壁画》将此集萃一册,其中多有之前并不为世人所熟知者。全面而又有所侧重,通俗而不失、文化内涵。集全面性、趣味性、观赏性、研究性于一体,既表现了壁画所蕴载的佛道风貌,展示了古代社会世俗之风情。
梅清为清代的著名国画家,该书选用了近五十幅梅清绘制的黄山册页精品力作。作品展示出黄山的山水树林、云雾等反映出梅清在创作黄山册页时的个人思想,反映出了梅清深厚的个性化的艺术风格。该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广大的国画爱好者起到借鉴作用。
齐白石为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经典画库系列选用了齐白石大师的国画山水精品画作近五十幅。展示齐白石的山水精品力作的同时,反映了齐白石在创作山水画方面所独具的个人艺术风格,该书的出版将对应广大的国画爱好者、收藏者、研究者起到重大借鉴作用。
来玳珊笔下的女性人物个个优美传神,所有知性丽人都可以在这儿找到无法用语言陈述的情愫。画中人的温文典雅的气质,打动着观者的心,给人以精神的愉悦,这是十分重要的。画中唯美浪漫的氛围,是画家心欲营造一个理想世界的追求。来玳珊创作思想开放,创作手法多样,她的画既富传统审美情趣,又具现代手法;这种绘画的表现形式既符合我们民族的欣赏习惯,又大胆吸收西方的一些色彩表现经验,这是她取得成功的原因。本书精选作品百余幅。
鸟是飞行动物,它的形体和结构都适合飞翔。例如:它的躯体是梭形——流线形,飞翔时减少了空气阻力;它的全身性有羽毛,表面滑润又温暖;它的上肢是一对翅膀,是飞翔时的重要器官;尾是舵,控制飞行时的各种姿态和速度;它的全身骨赂骼结构均适合飞翔,像龙骨,很薄,骼内又有空隙,所以骨架轻;它的胸部肌肉特别发达,是鸟飞翔时的重要动力来源。 凡是鸟类,无论在任何角度,其躯体都离不开卵型,所以画鸟时只要掌握住卵形的透视变化的特点,然后再在这个不同角度的卵形上“安装”上其它几个部分:头、颈、翅、尾、脚,这使鸟就可基本画成。 鸟的动态千变万化,其实重要的是头和尾的变化,脚在其中只起着平衡作用,用此法可以画出各种姿态。
猫,灵巧娇憨可爱,它有清纯活泼的双眼,顽皮好动的个性,生性灵敏好奇,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喜欢爱喂养的宠物。 猫有多重性格,既谨慎又富于勇气,时而懒散时而机警。 猫的种类很多,毛色丰富,黑、白、灰、土黄等色都有。身上的纹理也多变化,多数在花斑上带有深色条纹。从种类上来说,大致分为长毛类和短毛类两种。 猫的品种多,外貌性情也有很大的差别,如波斯猫被毛长而密,毛色艳丽,变化多样,毛色分五类:白色、黑色、黄色、浅黄色、玳琩色等,以红色最为珍贵。波斯猫肌肉发达,脸部短而圆,鼻子短;性情温文尔雅,少动好静,富于温情。美国卷耳猫毛质柔软贴身,毛色变化丰富,有黑色、海豹虎斑色、棕色等色,眼睛大而圆,耳朵向后卷成平滑的弧状;体态优雅,聪明伶俐。安哥拉猫被毛丰美而优雅,有红、白、蓝、黑等
本套教材是参照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的教学大纲,并结合美术专业函授、大专自学考试大纲编写的。这套丛书是报考美术院校的高考生、美术自学考试者、社会助学单位、高校美术专业、公共美术教育单位和美术爱好者珍贵的学习参考资料。
花卉写生一般认为是传统的白描写生,而忽略了直接以笔墨对物象进行描绘的写生方法,其实写生的基本宗旨,是一个以心.感物的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结合与统一的过程,它以特有的观察、构图、笔墨等艺术形式,以心手的完美结合来表现客观世界的“物”与主观精神的“我”之间的物我合一。白描写生是写生表现形式之一,然没骨与写意也是写生的重要表现形式。 早在唐代画家张躁就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主张,那么,也就是说写生要到大自然中去汲取营养,从自然界客观实物中截取与捕捉最感人最生动的场景。显然写生最重要的还是“感受”,本书成册不可能将当时场景与个人感受呈现于书中,无奈只能用照片的形式来诠释写生的一般要领。特别说明的是摄影仅能供写生的一个参考依据,并非写生就是去画照片。在此我特别要提到南方图片社及摄
《千里江山图》,长卷,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画是王希孟的代表作,也是他传世的唯①作品,此卷可代表宋徽宗时期大青绿山水艺术的较高成就,堪称中国绘画史上第①长卷,是为青绿山水绘画的千古杰作。 n 此卷运用散点透视法描绘了群山叠嶂连绵不断,烟波浩渺连绵不绝,以多种构图方式穿插的手法使画面跌宕起伏,将宋朝江山描绘的秀丽多姿、雄伟壮丽,人物建筑不胜枚数,意态生动,趣味盎然。其中多以披麻皴和斧劈皴相结合来表现山石,设色明丽,多用青绿色来表现,间有赭色穿插,富有装饰性,虽然青绿色是为画面主体色调,但王希孟在作画时很注重手法的变化,色彩或浓厚,或轻盈,使画面更富有层次感。纵观整幅作品,雄阔高远,气势恢宏,远睹近观皆令人折服,而王希孟以其十八岁之姿便完成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