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600年中,墨梅是人青睐、得到最广泛实践的东亚水墨画题材之一。毕嘉珍(MaggieBickford)《墨梅》一书是对墨梅的次完整描述,她全面论述了中国画派中一种类型的形成,充分采用跨学科的方法,论证了艺术、文学、文化和政治以及群体、个人的活动如何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画派及其范式。墨梅出现于12世纪初的宋代,在14世纪中期蒙古统治下形成范式,这些均可得到文献准确地证明,允许现代学者近距离地去观察中国文人画艺术的形成过程。此外,本书批评性地考察了墨梅如何从宋代精英文人的艺术选择成为后来中国绘画正统艺术的过程。
传统的“四群子”——梅、兰、竹、菊一科,中国画家无不衷情此道,从技不直说,容易掌握,而从艺术上深求,却非易事。因为多少年来,文人墨客用之喻人抒怀,这样,就要求画内有情思,画外有意趣,画家如无文学、哲学、书法……各方面的学养,就很难达到引人入胜的境界;否则,徒具形式意思不大。近年来,业余习画的朋友多从“四君子”入手,往往画不上我久,就沾沾自喜,自认得手,把艺术看得十分简单,不可不慎。 梅乃花魁,她的色、香、神、韵,惹得诗人画家讴歌不已,千百年来,画梅名家辈出,近世也不乏高手,梅是春天的信使,无论画折枝还是繁株,得其形是入门工夫,传其神才是真本领,出枝要瘦俏,点花要冷艳,双钩、没骨各有其妙,要在实践中细心琢磨。简胜于繁,淡胜于浓,以书入画,追求个人的格调和风貌。其余可在作者的
本书从古代山水画入手,将历代画论内容重新归类,再按照历史的演进予以纵向排列,全书系统全面介绍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研究,并且予以简明的注释,这对于学习中国画论者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喜果;盼;清香;和谐;香;喜;加拿大雁;蝶;相伴;鸡冠子花;三加三等于五;娘俩;喜春;欢喜;盼望着等。
兰溪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指导理论学习、理论研究、理论宣传方面的工作,配合兰溪市委组织部做好党员教育工作,负责编写党员教育教材。指导和协调、组织兰溪市对外宣传工作;组织协调对外新闻发布工作。为配合兰溪市政府纪念李渔逝世338周年,中共兰溪市委宣传部编纂了研讨会论文集。《 与中国画》收录了陈振濂、陈向迅、徐冰、戴士和等专家学者的论文,着手讨论《芥子园画谱》与写意精神、《芥子园画谱》与中国文化、《芥子园画谱》与当代中国画发展、《芥子园画谱》出版述略、《芥子园画谱》的得与失、油画为何从《芥子园画谱》得到启发等十个专题。
中国古代人物画,从彩陶上寓意深刻的人物到战国、汉代帛画人物,以及汉画像石上兼有绘画和雕刻两种特点的人物,大都是一些不知名的画工所为。士代夫画家在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如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或署名或著录,明确了绘画的作者。
本书从古代山水画入手,将历代画论内容重新归类,再按照历史的演进予以纵向排列,全书系统全面介绍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研究,并且予以简明的注释,这对于学习中国画论者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本书主要收录了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在中央美院的讲课记录及对其子李燕先生讲述的绘画心得。主要涉及绘画的构图、设色、写生、笔墨、造型及书法等问题,也涉及李苦禅先生对历代画家和作品的评介,如齐白石、八大山人等。
传统的中国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记录了中华民族每一个历史时代的面貌,反映和凝聚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和传统思想。她以东方艺术特色立于世界艺林,汇为全世界人文宝库的财富。我们当代人得以继承享用这样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有幸并足以引为自豪的。面对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把其中的部分继承下来“古为今用”并加以弘扬光大,这同时也是当代人的责任。继承什么,怎样弘扬传统绘画遗产,这是一个不容选择的命题。回答这个命题的艺术实践是具体的,其意义是现实和延伸的。在具体的绘画艺术实践中,我们不必就这个题目为个别的绘画教条所规范楷模,每一个画家都有自己对传统的认识和理解,都有着自己的感情并各取所需。继承和弘扬文化遗产的理论和愿望都体现在当代人所创造的绘画艺术之中。
任伯年,清末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上行者、寿道士等。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任伯年、任阜长、任渭长、任预)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任伯年花鸟画精品集》收录作品均为任伯年花鸟画中的精品之作,作品涉及各个年代,有的作品我们确实是难得一见。
禅是何物?禅与国画又有何干系?《中国画文库:国画与禅》中国画文库中的一本,将告诉读者绘画,中国的绘画艺术不仅在审美上与参禅相通,而且在对待形式、方法、工具等很多问题上都与禅意相契相合。在对立的事物中,绘画也如参禅一样,从来不是偏执一边。
本社曾出版了一套《中国画自学丛书》,深受读者欢迎,但自学中国画的朋友们,更渴望我们能提供比较丰富的名家作品作为临习范画。因此,我们经过广泛征集,新编选了这套《花鸟画谱》此套画谱包括梅、兰、竹、菊、木本花卉、草本花卉、虫鱼、蔬果、禽鸟、猛兽、小动物等十几个方面,每个方面选入了古代,近现代诸名家各种风格流派的代表作品100幅,有工笔、小写意和大写意,这些作品有的体现了深厚的传统功力,有的在新技法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尤其所选的一些古代画家的作品,更是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品质和高超的笔墨技巧。朋友们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基础和条件从中选择临摹学习,我们真诚地希望本套画谱能成为广大花鸟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我社继1998年出版了《花鸟画谱》丛书之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称赞和认可,尤其是梅、兰、竹、菊、荷花、牡丹谱更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花鸟画家所画的梅、兰、竹、菊、荷花、牡丹六个品种的作品,并重新编辑成丛书。这套丛书分别为《名家画梅花》、《名家画兰花》、《名家画竹子》、《名家画菊花》、《名家画荷花》、《名家画牡丹》。每册集现代诸名家在同一题材的不同风格的代表作200余幅,其中包括大写意、小写意、工笔等。作品充分体现了画家深厚的绘画功力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大部分作品还配有创作体会,使读者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画家的绘画技法以及形成艺术风格的基本过程,了解画家的艺术观念。我们希望这套丛书成为广大美术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郭传璋早年师从祁井西、李鹤筹学习山水画和花鸟画,并研习宋元明清诸家绘画及画论,传统功力深厚。在广泛吸收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不为古法所囿,经常深入名山大川,接受大自然特别是黄山的启迪。通过长期艺术实践,以造化为师,勇于创新,逐步探索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山水画作品,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