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集合了莫晓松、方政和、雷苗、李金国、高茜、叶竼、郑雅风,这七位年轻画家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他们是活跃在当代画坛前沿的艺术家,他们在工笔画追求中别具个性也深有共性,饱含了时代精神和自身高雅的审美情趣。书中除了有这七位画家的花鸟画作品展示,还设置有工笔画技法剖析,糅合了理论和实践。本书将画家的心血和编者的才智融合在一起,版式设计舒朗明快而雅致,图文并茂,用*完整和*鲜活的前沿信息,带给读者美的体验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借鉴。
于非闇先生是我国当代工笔花鸟画的代表性画家。本书是画家对自己学习工笔花鸟画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并对中国花鸟画的源流,以及养花养鸟、绘画工具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大师夫子自道式的朴素表达,相信对于花鸟画的爱好者,乃至年轻的画家,都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集》收集了陈之佛先生花鸟画作品59幅,其中有黄先生的代表作。其中包括:梅花宿鸟、月夜双栖、老梅、雪雁、和平之春等作品。陈之佛(1896~1962),中国画家,工艺美术家。又名陈绍本、陈杰,号雪翁。1896年9月23日生于浙江余姚,1962年1月15日卒于江苏南京。1915年毕业于浙江省工业专门学校染织科机织专业,后留校教图案课。1918年留学日本,学习图案,次年入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1923年回国后从事工艺美术教育,曾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中央大学艺术系,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教授兼图案科主任,上海艺术大学教授,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图案科主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中国杂志》编委。擅长图案设计和书籍装帧,后转入中国画,长于工笔花鸟画,作品造型生动、准确,色彩清丽、典雅,画风清新、冷
此画册选择了12位画家,从他们数以千计的风格各异的作品中,挑选出75幅佳作编辑成册,这12位画家,从除了我省老一辈画家肖士英先生已经作古外,其他人都仍在丹青中精工不止的画家,有的还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画家。这些画家长期植根于云南这块神奇、美丽的地地,其中有些画家还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这些画家的作品大多取材于云南名树名花、珍禽稀鸟和古朴独特的世谷风情,其作品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和人文积淀的印记。 花鸟工笔画是中国传统工笔画的重要内容之一。收入本画册的花鸟工笔画,画家把云南常见的茶花、杜鹃花、报春花、牡丹花等花卉,把孔雀、犀鸟、白鹭、白鹇、锦鸡等鸟禽,或再现于热带雨林、峭石断崖、野坝荒滩,或设置于庭院深处、溪边桥头、枝末树梢,把工细与得力结合起来。意匠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艺术效果,用花
本书是 工笔新经典系列 图书的第四辑,是继《人物画技法》《畅神秘境 陈林》《花鸟画技法》《春华秋实 李传真》之后以工笔人物画为题材的精品技法图书。书稿内容以工笔画家袁玲玲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为主体,既有整幅作品的呈现,还有局部细节图的设定,让读者能够看到细致入微的细节。书中除了画家的作品展示和丰富的绘画步骤和技法剖析外,还有其作品创作心路、创作感悟等丰富、真切、纯粹的信息深度解读作品。
源远流长的中国画史,形成了浩瀚宏大的审美体系,以中国独有的宣纸、墨笔为材料,以书写为手段的中国画,抒情达意,以形写神为宗旨,让高度概括的笔墨语言成为传达交流的媒介。这一一神奇的表现手段形成中国特有的绘画语言。一幅好的中国画作品,散发着独到的视觉冲击,使你不得不驻足品味,令人在感悟中体会其内涵,而且使其产生回味和联想。国画的笔墨是艺术语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依物写神的生命体,讲究的就是高度提炼,不但笔墨自身具有阴阳顿挫、轻重缓急、干湿浓淡的形式美,而且还有着灵动自然、贯通运笔、以形写神的语言表达功能。受老庄哲学影响,中国绘画以抒发心中之意气为主要追求,其作品多重表现,不唯刻画,以现自然之陛,力达内涵之神。依据画者的主观意象,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象,将其有序组织安排,以绘画形式
灌木文化主编的《工笔画技法从入门到精通(教学版)》是一本工笔画绘制基础教程,从工笔画工具的选用讲起,介绍了工笔画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法。本书采用案例教程,摒弃了枯燥乏味的概念讲解,注重对绘制对象的观察及细节的刻画。 本书共分为五章, 章主要介绍工笔画的特点、分类、工具、技法和画幅形式;第二章介绍各种工笔花卉的绘制方法;第三章介绍了各种工笔禽鸟的各个部分的绘制技法;第四章介绍了工笔水族类的绘制方法;第五章则介绍了工笔草虫类的绘制方法,帮助读者拓宽思路,提升技法。本书讲解到位,案例多种多样,配图精美。 本书是工笔画初学者和绘画爱好者的 选择,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培训教材。
本书收录了当今工笔画在探索艺术流变、当代转型之路上取得成就的中国工笔画家陈子、崔进、高茜、杭春晕、金沙、姜吉安、雷苗、吕鹏、徐华翎、张见、张庆、朱伟等精品力作。从所收录的作品中可能了解到当今工笔画家求变求新,勇于探索。他们脱胎于古法,演变于传统,是传统工笔绘画的延续和渐变。在视觉上更多地表现出当代人对于社会以及传统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