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熙出身名门,虽未出仕,却以高雅自许,自称“江南布衣”。所画花鸟以平常所见为多,如禽鱼蔬果、蝉蝶芦雁等,富有平淡自然之趣;而且他以落墨为主,着色为辅,色彩淡雅,给人以朴素纵逸之感。《雪竹图》全用墨笔,既有线勾,也有墨色渲染,淡雅俊逸,具有清新之气。此种画风在北宋后期影响较大,对画院花鸟画风的改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写生珍禽图》为明代画家边景昭所作。边景昭,字文进,福建人,一作陇西(今甘肃)人。曾任武英殿待诏,为宫廷作画。他性格夷旷洒落,渊博能诗,精画花果翎毛,继承宋代院体传统,以工整妍丽取胜。与吕纪齐名。设色沉着而妍丽,一图之中能描绘多种禽鸟。为明代早期花鸟画高手。深受赞赏,评价甚高。徐有贞《题边文进花鸟》一诗,当属比较公允的评价,诗曰:“边公花鸟冠当时,内苑皆称老师
本书作者把画竹法的经验心得加以整理,组成口诀,以图版为主,加以文字说明,简明清晰,通俗易董,形式活泼,循序渐进,由简至繁,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神气。 《高松竹谱》是一本有价值的画谱:首先它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元代是墨竹画昌盛的时代,许多画家如高克恭、赵孟頫、管道升、柯九思等都善画墨竹。其次高松十分重视对竹的熟察,细心详審,使其区别各品种的不同,而造成形態的差异。其三,将画竹口诀整理成口语化,是高松的创造。在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竹谱艺术和理论。
《草间偷活——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是北京画院秘藏的齐白石作品次公开面世,是外首次以专题展的形式,系统、全面地展示齐白石的草虫画艺术,其中的绝大多数作品是首次进入观众视野的。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画的艺术大师,他多才多艺、无所不画,花鸟、山水和人物样样奇绝,所画草虫更是趣味横生,一派天机,充满天真的童心和淳朴的乡情。在他的草虫世界里,人们看到春意盎然的生命景色,感受到一种和平祥静的融洽生活乐趣。齐白石的草虫画丰富和发展了花鸟画的表现领域,极大地提高草虫画在中国画中的地位,为这一画种样式树立成功范例。
本书作者把画竹法的经验心得加以整理,组成口诀,以图版为主,加以文字说明,简明清晰,通俗易董,形式活泼,循序渐进,由简至繁,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神气。 《高松竹谱》是一本有价值的画谱:首先它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元代是墨竹画昌盛的时代,许多画家如高克恭、赵孟頫、管道升、柯九思等都善画墨竹。其次高松十分重视对竹的熟察,细心详審,使其区别各品种的不同,而造成形態的差异。其三,将画竹口诀整理成口语化,是高松的创造。在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竹谱艺术和理论。
人民美术出版社特约花鸟画家、美术教育家孙其峰先生与其学生——画家郑隽延先生编绘了《翅色斑斓--中国画五十一种鸟的画法》。本书为下册选入了体长在30cm以下,体形优美,羽色动人的小型鸟类共51种。主要是在我国北方常见的和在京津地区的鸟市上可以购到的一些小型鸟,还特别选入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外引进的一些美丽的观赏鸟。内容包括这些鸟的摄影资料、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介绍、各种姿态白描、写生、默写、工笔和小写意画法及示范作品等,供广大美术工作者、美术院校学生和花鸟画爱好者参考。 与以往其他绘画技法书相比较,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鸟的种类丰富、形态多样。书中将我国常见的鸟类,以及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一些形态羽色美丽的观赏鸟一一收录,既开拓了人闪的视野,使读者可以欣赏到各种鸟的优美身姿和灿烂的羽
鱼虫在中国画里属于花鸟画范畴,也是许多中国画家喜欢描绘的对象。因为它们与人们的生活最贴近,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画鱼虫的高手,但大多是作为花鸟画的点缀,而专门以鱼虫为主进行创作的画家还是不多的。鱼虫是小品,因为它们很小。所谓雕虫小技,在大作品中所占的位置很少,所以不能作为主题,而往往以小品的形式出现。而现在的画坛提倡视觉冲击,更少有专攻鱼虫的。但中国的文化并非都是以大为好,往往以小见大。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皆秋,小品也同样有深度。尽管有鱼虫是小品之说,但古往今来没有一位绘画大师会轻易放弃这块园地。艳丽多姿,流连于花间,用舞蹈语言互诉柔情,绚丽生辉的蝴蝶;登高枝、饮露餐风、自鸣清高的蝉;体态窈窕、款款而飞的蜻蜒;还有草丛歌手蚱蜢;愿为花儿做红娘的蜜蜂;骧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