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绘画技法图书面向山水画初学者,为他们提供一条学习山水画的便捷之路。丛书选取了山水画具有代表性的树木、山石、云水及点景的题材分类。详细而细致地讲解各类画法,并分步骤示范技法要点。使读者在临习过后,基本掌握山水画的基础画法。本书的编排上也注重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法,让初学者能从本书中获得绘画的乐趣。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的艺术大家,大写意的一代宗师,他一生苦难,由王孙为遗民、落发为僧再佯狂还俗。八大山人的画是满怀悲悯与禅意的,苦难的境遇到了八大山人的笔下,就变成了激越的清响。八大之所以称为八大,是磨难之后的圆融,困顿之后的超越。 作为大写意画家,册页极能体现八大山人的艺术水准,其笔下的花鸟鱼虫、山石草木形象夸张,笔墨凝炼沉静,作品用笔直率而不入疏狂,用墨灿烂而不落臃胀,构图奇特,禅意幽然,艺术价值极高。 本书选取八大山人册页中的经历,合集成册,共分十本,以飨读者。
山水画写生通常称 对景写生 。写生对象或一树一石、或一物一角、或光景、或氛围。根据时间和地理条件或临场情绪可分快速和慢工两种,俗称 速写 和 慢写 。其要旨是:写对象之生、写对象之真! 生 就是生活、生动、生气、生机; 真 就是真实、真切、真情、真意。有道:美景如画、佳画似真。亦即写生与创作的千古准则 搜妙创真 (五代荆浩《笔法记》)。前人对写生的理解多见于花鸟画的题识,其实山水画亦然。较普遍的是直题地名或在诗文题识中示意。一般写生是按 适吾心 而取景,然后情景交融、对景造意、水墨加工成之。此谓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一幅好的写生,同样可称之为创作。
《中国山水画教程》分为上、下两册,是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山水画教材,上册概括了树木、山石、点景、构图等共5工章。下册概括了泉瀑、云水、染色、临摹、写生等共45章。本书从传统到现代,由浅入,深,对山水画各种技法做了详尽论述,并有345幅插图和范画作品,基本涵盖了从基础到提高,再到研修的全部课程,既是教科书,又是技法书,还是一部画谱参考书。为了便于临摹和学习,书中不仅配有范画,还对每种技法步骤进行分解,图文并茂,使学画者看得懂,学得会,少走弯路,尽快掌握绘画技巧。 这部教材的编写工作历时近三年,书中内容是在自己40多年绘画经验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的。其中有些技法是当初老师密传。书中作品和范画是在教学画稿基础上筛选,并根据教材内容又多次深入实践,写生创作的。本书还参考了一些名家画集和
《披云峰图/东方画谱 清代山水篇》作者描绘黄山秀美实景真实,堪称中国古代绘画的抽象派,用截取法描绘场景深邃迷远。他的构图气势憾人、笔情狂悖、淋漓洒脱,具有豪放磅礴的气势。原色 原迹 菁华高清范本。
《青绿山水图/东方画谱》描绘了远处峰峦叠嶂,近处林木萧萧,有一老翁正策杖吟咏,好一派秋山踏歌的景象。此图构图精致,笔墨圆润,布局疏朗,概括沉着,气势厚重,极具唐人风貌。其树木的描绘笔法细致,画面风格文雅劲健,表现了闲适悠然的文人生活。
《黄山图/东方画谱》采用高远构图法,描绘了黄山莲花、云门诸峰景色。画面奇峰耸立,气势宏伟。山石用解索皴、披麻皴,线条刚劲如铁,突出了山石的质感。近处坡石上有数株苍松、乔木傲然挺立,掩映着草亭;涧泉自高而下,由急势到缓势,观者仿佛能联想到水声溶溶。整幅画面平淡简洁,意境深远。
《丹崖玉树图/东方画谱 元代山水篇》采用深远构图法,由于是在纸本上作画,该作较黄公望的《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等绢本作品更充分地发挥了笔墨融合的韵味。画面设色清雅,重峦叠嶂,高松杂树遍布窠石坡岸之上,梵寺仙观掩映于山石林木之中。用笔松秀,点染随意,潇洒自如,虚实开合,更加突显了山水的灵秀,溪流迴转,云烟缭绕,一派深远优美的意境。
本书共分17章,通过对青绿山水画的发展简史,青绿山水画的分类与特征,青绿山水画的用具与颜料,青绿山水画的构图与程序,青绿山水画的临摹、写生和创作等进行系统而详尽的论述,由浅入深地使读者从了解并把握青绿山水的常识和理论,过渡到具体物象的表现技法和作品临摹,*后进入到写生和创作阶段。本书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书中配有大量的作品图片,大部分为作者近年来创作的青绿山水画精品。其中 简史 部分精心选取了古代及近现代的山水画名家的经典作品,与表现技法相关的章节还引入了相当一部分作者的课徒稿,创作草图、步骤图和实景图片,书后更是配有高清的大幅范画数十幅,不仅全面而立体地展示了青绿山水的学习过程,更对读者通过研读和临摹作品,举一反三,而后进行写生和创作大有裨益。
此幅作品兼用多种构图法绘制而成,有马远 一角式 构图法和郭熙的 三远法 构图法。描绘了江南山清水秀、风和日丽的美景。画面群山连绵,树木繁茂,百草复苏,一派春意盎然之景象。高山流水、水村人家、茅屋楼阁、渔舟泛江,所有景致,无不生动。设色淡雅,用笔圆润,无尽之江山景色,尽收眼底。
《信着芒鞋作浪游/东方画谱》描绘了浩渺江景。画面山峰耸立,惊涛骇浪,江帆难行。山脊及山石用荷叶皴和其他皴法,浓墨及淡墨相参皴擦,富于墨色变化,用笔劲健。画中景物层层叠叠、茂茂密密,无论是山峦的走势还是树木枝杈的布置以及江面的层层波涛,都充满了运动感。
该书从传世的清代山水画中遴选出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画家及其经典汇集成册,书中作品皆采用制作高仿真复制品的高清电子文件及精良印刷工艺,并首创性地摘录相关的历代画理、画论或画者语录原文予以对接,比照结合、*限度地还原作品的原滋原味。
此幅作品采用全景构图法,描绘了壮丽秀美的山水景色。以积墨法画出千岩万壑,逶迤起伏,气势磅礴。树木以横点、浑点、介子点、夹叶点等技法绘写,下深上淡,数遍点染,疏落有致。山石用雨点皴、豆瓣皴,多次皴擦渍染,用黑白对比和虚实浓淡的变化,画出远近层次,使得画面极富意境。
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立场,并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的优长,对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中国山水画现代转型中产生的审美观念和表现形式之变革进行分析和梳理,着重阐述中国山水画发展中的主流形态,也兼及非主流形态,而在具体陈述中则采用史与论结合、图像与释阐结合的方式,并试图在现象的铺排与个案的分析中,寻找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内在联系,以此说明中国山水画在现代转型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梳理、概括出中国山水画既具有现代精神又具有民族特性的现代形象。
《施云翔山水画教程(云水篇)》8开,5印张,属 于山水技法书。适合具有一定绘画水平的画家及书画 爱好者使用。云水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云水 或静谧,或灵动,或浩渺直接体现了山水画的气韵, 所以画好云水是画家的必修课,本书即是通过详细的 关于云水绘画分析性质的文字及作品技法过程图例以 及作品赏析,为广大读者展现了施云翔山水画烟波浩 渺,光影迷离气象万千的景象,尽显浪漫主义色彩。
近年来,中国画画坛兴起的“新文人画”,是一种建立在传统笔墨基础上的意笔山水。它不同于“旧文人画”的水墨淋漓与逸笔草草,是当代画人自身的体验与阅历而表现的一种水墨形式。物与心化,心与物融,画家在“情境”、“灵境”这三种境界中,表现心象中的自然,实则是表现自己。 本画集所推介的中央美术学院陈平教授,即是“新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意象丰富,气势磅礴,浑厚苍润。在他的画中有千山万壑的风云声在激荡奔涌,真可谓咫尺之间,气象万千。这得益于他深厚的笔墨功底和游历过千山万水留在心中的意象。纵情恣意勾勒造型,放笔挥酒层峦叠障,陈平教授通过自己的绘画语言,表现出自己的笔下所产生的气韵生动的丰富景象,而且使观者从中更能了解画人的情志。
古人云:“师古人,不如师造化。”这其实是在强调师造化的重要性。“师古人”的重要手段是临摹,临摹除了学习古人的山水画技法之外,关键是师古人之心。“师造化”的重要手段是写生,是到生活中去领悟大自然的奥妙。大自然所呈现的山山水水是无比丰富的,历代山水画家都十分重视山水的写生,写生成为艺术创作的关键一步。李可染在论山水写生时说:“写生应当同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中提炼本质的美。”身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的崔晓东,遵循前人的教诲,不仅在教学中强调一个山水画家的自然观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自己身无士卒,多次进入山村野岭,去体味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如何把由生活中、大自然中写生得来的生动感受和丰富材料更加心灵化,把传统山水画的文化内涵,形式技巧充分地融会到作品中,崔晓东以自己的切身体悟和山水写生要
丛书选取了山水画具有代表性的树木、山石、云水及点景的题材分类。详细而细致地讲解各类画法,并分步骤示范技法要点。使读者在临习过后,基本掌握山水画的基础画法。本书的编排上也注重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法,让初学者能从本书中获得绘画的乐趣。
在世界艺林中独具华夏民族特色的写意花鸟画,历史悠久流派繁多,是海内外人民喜闻乐见,国人参与广的画种。时下写意花鸟的创作和欣赏活动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精神需求,因而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已是专业和业余画家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本系列丛书《当代名家写意花鸟画库》正是适应此情势出版。 本书为该系列之一的《朱松发、白云乡、段铁》分册。
熊纬书的山水意象概言之有四:一是苍茫,二是浑厚,三是朴质,四是自然。有此四者,而淳古得焉。其实,这种外粗服内朴厚之中国画,当世已鲜睹矣!缘今人已不朴厚不自然不诚笃矣。故我以为在当代艺坛,熊纬书之山水可自立一品,因其未落时尚之中也。若非参透中国文化玄机者,不足与语黄宾虹。亦不足与语熊纬书。熊纬书之名声固不能与黄宾虹相并论,然而,熊纬书之山水,置诸当代山水中,真大方家数,真真实者言,其微苍惨淡,其淋漓兴会,其纯粹自如,足令时人愧赦。因此之故,鄙人愿为之介,以推诸世人眼前,供同好雅玩,以排时风浊气。“却道:天凉好个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