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七子 之一王世贞不仅以诗文名世,其书画收藏与鉴赏亦独步一时。王世贞收藏宏富,书画真迹经眼颇多,前人书画论著更是稔熟于胸,从其所辑《古今法书苑》七十六卷、《王氏书苑》十卷、《王氏画苑》十卷中可略窥一斑。王世贞《弇州山人题跋》是明代重要的书画史研究资料,对书画的追溯源流、品评优劣往往带有一定的研究成份。《题跋》详细记录了明代书画的流通,展示了明代文人生活的真实侧面,也是探讨王世贞书学、文学、史学思想的重要材料。《书画跋跋》正编三卷,续编三卷,是孙鑛针对王世贞书画题跋所作的题跋,或推其说,或辩其讹,或补其阙,议论翩翩。正编依次是墨迹跋、碑刻跋、画跋,各一卷,续编亦如之,共计四百二十六则。本书中《四部稿》底本采用明万历五年王氏世经堂刻本,《续稿》底本采用明崇祯刻本,均校以《景印
Gratifyingly,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er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By and large, comparing with their predecessors, they have a more sober view on assimilating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whilst drawing upon Western techniques. Therefore we have enough reason to predict that a new upsurge in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paintings will come soon.
本书从湖州刻书家入手,借助江南经济史特别是明清市镇发展史的研究成果,构筑明末湖州刻书活动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条件,利用书史资料进行对比,指出明末湖州刻书与当时的“家刻”精品之间的差异。
19世纪末叶,近代中国文化艺术因与西方开始交流,所受冲击甚大,一度以西化学者的短视,有被抛弃的危机。然而中国毕竟是数千年文化不曾间断的伟大民族,水墨画更与书法、诗文、哲学相通,岂能被舶来文化所陵夷。所以在20世纪初叶,即以民族艺术有识之士的鼓舞,而更新自强。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使得艺术界也主张拓展视野,走出新的道路。我们可以上溯,那时岭南广东的高剑父、高奇峰,以及陈树人三位所提倡的折衷中西、更新国画的途径,后起的赵少昂拓展了汲古而更新的力量,被称为“岭南画派”。然后有徐悲鸿、林风眠将西画蜕变为中国笔墨,至于齐白石、张大千的大写意、大泼墨,都在为国画的新变做出努力。上溯20世纪的上半叶,大师们所作,无论是倡新的,抑或原本守旧的,都有不同方向与不同程度的拓展国画视野,从而体现
这本《没骨花鸟技法全解》由吕少英编绘,为“中国画名家技法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为五章,内容包括:没骨花鸟画历史发展综述及经典作品;没骨花卉的笔法与墨法;常见花卉、禽鸟及草虫的画法;没骨花鸟画笔墨技法的画法步骤;作品欣赏。
《中国历代经典画谱:中国历代梅兰竹菊画谱》通过对中国历代梅兰竹菊画的收集,并结合当代书画市场的需求实景描述,展现了古代绘画作品谱系的全貌。在写作风格上,把艺术与文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用优美的语言文字介绍了古代绘画作品的文化、艺术价值,展示了古今人的审美意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他几十年如一日,为人师,受益于其风格风范和专业训练的学子不止百千。 他是生成转换语法教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他编写的中国首套西班牙语专业教材,历时20余年,被奉为“经典”,育人不计其数。 他完成部直接译自西班牙语原文的中译本《堂吉诃德》,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和“1995-1998年全国文学翻译彩虹奖”。 他为人率真坦诚,诚实正直,崇尚为追求理想而坚持不懈地奋斗。
韩国围棋国手曹薰铉几十年围棋生涯的总结之作,也可看成是他回顾和反思自己人生的半自传体回忆录。虽然他在韩国甚至世界围棋史上创造了无比光辉的成绩,但却被以弟子李昌镐为首的后辈棋手们的猛击挑战击倒,无数次的尝到败北的滋味。从这反复的到低谷的波澜万丈的人生当中,他领悟到了“思考的力量”。在本书中,他以一位胜负高手的身份,不断复棋自己的人生,将只属于他的思考方法整理出来。
《东郭先生/中国经典故事绘本系列》故事讲述很久以前,村里有一位教书的老师,人们都叫他东郭先生。他为人十分和善,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好人。一天,正当东郭先生准备到镇上去上课,一只受了箭伤的狼出现在他面前……
庞泰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数十年专攻山水,执着追求,在着墨敷彩、落笔用綫、点染积皴、构图立意方面都有着新的探索和尝试,把墨韵、肌理效果和酣畅灵动的笔触,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被称为“拖墨带水”、“见笔云”的表现手法,以其难度之高,手法之独特,已超越传统山石皴擦技法,深为国内外人士所赞誉。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军美展及各地展出,并被邀参加在德国、日本、瑞典、比利时、加拿大展览,获得广泛的好评。《激流》在日本参加中日美术交流展览评比时获得金奖;《云海出岫》在中国台湾参加着名书画家作品展时获一等奖。此外,不少作品为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紫光阁、中央军委大楼、中国文联大厦及一些知名美术馆、知名人士收藏。
作为中华文化学院中国花鸟画研修院常务院长,回忆自己四十余载的国画生涯,徐湛感到事业的路虽然很艰辛,但也得到了令人欣慰的回报: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开设系列书画讲座,一讲就是3年;央视开的书画频道也为他专门开设了名为《跟徐湛学国画》的栏目;他的学生早已遍布世界各地 本书及光盘是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跟徐湛学国画》栏目的配套教材。
娄东画派是中国清代绘画目前一个有名的绘画流派,其成员为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人,又称”江左四王”。《娄东画派书画精品集》收录80余件娄东画派画作精品,全面展现清初娄东画派的绘画成就,为书画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读清初社会和艺术史的机会,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中国名画博物馆》集中展示了828幅名画,介绍了226位画家。33篇国宝级名画赏析,让读者得以窥探神品之精微、领略妙品之韵致。全书选材上起原始社会,近到现代,按历史发展为序,也是一部面向大家的彩图版中国美术史。 本书以通行的中国绘画史为框架,以中国画为主体,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把大量高水平的具有欣赏与收藏价值的传世图画呈现在读者面前,将读者直接引领到中国历代绘画的艺术殿堂里。全书尽可能通俗明晰地勾画出绘画艺术发展的纵向脉络,指给读者欣赏的门径。同时,又考虑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把书法、玉器、陶瓷、青铜器、雕塑、建筑、民间工艺品等姊妹艺术,或图或文作为花絮,以现代出版理念表现出来,增强本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产生开阔视野、激发联想的效果。而本书中别具特色的精品赏析则把画面局部放大,缀以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