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1693~1765),名燮,以号行,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世籍苏州,明洪武间,迁居兴化,遂为江苏兴化人。少孤贫,天资奇纵,慷慨啸傲,超越流辈。应科举圣祖康熙秀才,世宗雍正举人、高宗乾隆元年进士,官为山东潍县令。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作画,为 扬州八家 之一。书法以篆隶体参合行楷,非古非今,非隶非楷,自称 六分半书 。有纵横错落,瘦硬奇峭之致,自成体貌。擅画兰竹,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多不乱,少不疏,体貌疏朗,笔力劲峭,自称 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藉以寄托其坚韧倔强的品性。本书画集共收录郑板桥书画精品之作400余幅,相当部分为首次与读者见面,弥足珍贵。
当代杰出画家徐悲鸿对于艺术的论述,据现有材料,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艺术主张是鲜明的,具有完整的艺术思想体系,简要说来,正如他本人所说:终生倡导现实主义。 徐悲鸿多用写实主义一词,如果历史地看问题,和进一步考察先生对于艺术的界说和他的作品,便可以比较准确地得到理解。 正如论者所说:还在“现实主义”这个概念在我国出现以前,即从《诗经》开始,到“五四”文学革命前,我国就有了两三千年的现实主义历史。“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有了“写实主义”的说法,但所指的还是19世纪的现实主义(见陈辽《现实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说明在我国文艺界,最初“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还没有严格的区别,现实主义的概念出现较晚。 茅盾在《夜读偶记》中也说:“中国的文学说明了现实主义自古有之”,“但是,直到‘
《吴纯强画集》为个人画集,收入了作者写意重彩山水画作品66幅,反映了画家对中国传统山水画进行创新的探索道路。
本教材旨在描述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史实和相关理论,特别是20世纪的大事件,讨论近现代推动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涉及到近现代思想家、美术教育家对美术教育的见解和思考,各个时期的主要教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以及新时期美术教育的改革,旨在廓清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的脉络。因此本教材所关注的是与主流美术发展相适应的美术教育活动,其中包括对绘画、设计、美术史论等具体教学的微观分析和教育思想的宏观透视。这门课程将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历程,并对新世纪的美术教育提供一个思考的起点。
本书主要主要讲述了速写,它是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写实绘画,其最重要的就是结构,是生理结构,第二是运动结构。
王概创作的《芥子园画谱》是一部中国画技法经典著作。它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初学国画临摹者入门的读本。此版《芥子园画谱》分三集,初集为“山水”,为清初王概以明李流芳的课徒稿增编而成;二集为“梅、兰、竹、菊”;三集为“翎毛、草虫”,皆由王蓍、王概、王臬三人合编而成。自问世以来,《芥子园画谱》便备受赞赏,流传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无可比拟。光绪十三年(1887),何镛在后序中写道:“一病经年,面对此谱,颇得卧游之乐。”并题联:“尽收城郭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许多成名的艺术家,当初入门,也得惠于此书。
动画学院新出的这本书焕发着青春的活烽,我们从中看了各种奇妙构思,看到了动画学院年轻的画貌和跃动的思想。动画学院是中国传媒大学中一个年轻的学院,从1999年最初论证和建立新的动画专业算起,至今不到10年,从2001年正式成立动画学院开始,也仅仅是6年多的时间。动画学是原北京广播学院在己开办动画技术专业与动画艺术专业的基础上,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于200年4月28日正式建成的。综是全国的第二所动画学院,在其成立之初便成为中国动画教育的领军力量。
王子江先生出生于代代皆为文人画家的书香世家,其水墨画风格雅致而充满韵味。《水墨画入门全解》区别于一般的水墨画教程,重点放在了介绍水墨画的各种笔法和技法之上,涉及了线条、墨色、色彩、构图甚至落款等全方位内容,每种技法都辅以了详细的绘制过程,相信读者能感受到作者与大家分享水墨画乐趣的拳拳心意。 《水墨画入门全解》适合所有喜爱水墨画的绘画者阅读。
在捕捉形象时,无须长时间地精雕细描,只须寥寥数笔即可抓住人的本质和精神。所以我作的头像素描常常简练而又深入地刻画出人物的形象美感。而素材性的全身速写又常常画得较深入。这是出于实际的需要。速写本来就不是技法的炫耀,而是表达审美 境界的手段。速写的画法直接影响着创作的风格,而创作的追求又影响着速写的形式手法。我的素材是为工笔或小写意画服务的,深入的素材才使我的创作有了深入刻画的可能。 今天呈献给大家的大部分是这样的创作素材。只有极少的是我上学时候的和80年代的作品,而近几年因辅导孩子上学画了一些,也有出国时画的一些外国人,或茶余饭后空闲时随手所画,本无任何功利,只当一种练习罢了,可谓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为的是保持自己对客观事物敏锐的灵性。速写恐怕是一辈子要做的功课。我想这对
“美术史”是一个问题吗? 随着现代社会的成形,美术史作为人文学科的一支新军,也得以在人类最近的历史时期当中萌芽并成熟。但是,在著名美术史学者巫鸿的眼光中,这一广受尊重、日益重要的学科本身仍然是一个年轻的问题,其相关讨论还远远没有充分展开。 在《读书》杂志所开的专栏“美术纵横”,巫鸿发表了十篇文章,就美术史何以成为问题、如何拓展其思考的路径、这一问题所置身的波澜壮阔的当代人文场景等等,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个人的见解。 在《读书》杂志所开设的“美术纵横”专栏,作者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就美术史何以成为问题、如何拓展其思考路径、这一问题所置身的波澜壮阔的当代人文场景等等,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个人的见解。本书为这些专栏文章的部分汇辑。
历史是荷马笔下的成败,是壮烈的马拉松战役,是柏拉图的学园,还是宏伟的亚历山大帝国?埃及艳后失去的罗马,是否会在烈火中衰亡?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插图书,由欧洲知名学者撰写而成,面向所有希望了解西方文明及其源头,同时又对艺术有所爱好的读者。作者以简练生动的语言讲述每幅绘画作品所表现的古希腊罗马历史事件,并不时加入宗教、历史、文化知识和少许幽默元素。风格轻松诙谐,兼具知识性和欣赏性。 本书所选取的绘画作品具有代表性,但又并非为普通读者所熟悉,尝试以视觉的手段引起普通读者对古希腊罗马历史的兴趣。同时就绘画作品提供了简要的信息,为读者深入了解西方艺术作品提供便利。
实用白描画稿系列对于工笔画爱好者是一套非常具有学习和借鉴的丛书,它每册一个主题,并且是一本纯粹的美术教学示范作品集,并且作品都是作者从写生稿件中精选,经过提炼和艺术加工后绘制成为白描稿。本书内容为作者所绘制的横幅牡丹作品白描原大画稿4张,适合初学者直接过稿之用。书中还附有作者李晓明所绘制的彩色图片与线稿相对应,使美术爱好者可以了解作品所用的颜色,对中国画的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