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图 是一幅难得的佛教史跡画,如 《敦煌莫高窟艺术 第61窟》书中所说,它保存了大量佛教历史资料,有的还补充了史书所未载 的内容。图中提供了大量古代佛教建筑(寺院、兰若、草菴、佛塔等)、高僧说法、信徒巡礼、著名史跡和灵異现象等,共有榜题 195 条。此外, 五台山图 还呈现了许多古代社会生活民俗场 面。图的下部描绘了从山西太原到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的山川道路和旅行、送供、拜佛者, 看到不同身份各阶层的人物服饰和活动场面。 五台山图 也是一幅大型的山水画。它以山水串联各个独立画面,从中可以见到五代时期敦煌山水 画的风格。
玄奘留给我们的遗产,丰富而又影响后世。玄奘译经及佛教著述是中国佛教历史上十分重要的内容;《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古代唐代中国与西域、中亚、印度间交通路线*为详细的记载,成为这一方面研究*直接的材料;玄奘及其传记为后来寻找发掘印度佛教遗迹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一些重要的佛教遗址据之而得以调查和发掘,并获得了重要的收获,成为研究印度与中亚佛教建筑、佛教艺术*直接的资料;玄奘西行事迹,逐渐被神话,从唐至明,不断产生了一系列不朽的文学作品,*著名的当属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在当今,又不断根据西游记的神话,产生了各种影视作品,圣僧唐僧及其演绎的弟子们成为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备受喜爱。由此而形成的各类艺术作品,从唐代开始,玄奘法师画像到取经图像再到西游记图像的一系列转化,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位高僧。玄奘
《麦积山石窟旧影》讲述了近现代时期对麦积山石窟的勘探与保护。早期丰富的照片、文献以及勘探专家的手稿,为我们展现了大半个世纪之前,麦积山的景象。1941,天水学者冯国瑞先生调查麦积山,后编著《麦积山石窟志》发行,国人始知麦积山石窟。此后先后有西北勘察团和中央勘察团以及一些美术史的学者对麦积山石窟进行勘察。从这个时期到建立麦积山文物保管所可以称为早期勘察时期。条件艰苦,筚路蓝缕,是麦积山石窟保护研究的创始阶段。麦积山石窟在甘肃天水县境内,窟高约七十公尺,临河背山,景象伟丽; 在魏、唐时代,为我国佛教艺术*昌盛的地点之一。这次勘察组于发现的石窟有157个,多为魏、北周及隋代所创建,其中一部分在宋、明两代曾加修饰。在摩崖石刻题记中(在山崖上刻的字),以唐代大中七年(852年)为*早。窟龛内大多保存着精美完
本书是对当代版画制作方法的一次全面汇编,是一本实用而全面的版画创作技术指南。全书包含数字基础、丝网版画、凸版画、凹版画、拼贴版画、石版画、独幅版画、综合版画、版画 制作、实用事项十部分。跟随印版的制作
陈宝如先生于1981年从师莆田籍有名画家许英三先生,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北京第二分校。2001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首期山水画不错研究班。本书收录陈宝如从艺数十年来创作的国画作品四十余幅,这些作品以巨幅山水为主,场面宏大,笔墨富有新意,描绘具体精细,另附部分花鸟、人物画作,造型生动,情趣黯然,可资读者参考。
色彩与想象铸造的图像诗:比火焰炽热,比刀锋明亮。奇诡画面诠释复仇美学,艳异笔触唤醒故事精魂,造梦师昔酒的一次浪漫致敬。
《元代晋南寺观壁画群研究》(作者孟嗣徽)是对二十世纪初流出海外的一批元明两代晋南寺观壁画和现存于晋南寺观中的壁画遗存所作的综合研究。通过对前辈学者的考察笔记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结合相关的文献典籍,考释出壁画中人物的身份、壁画画家和成画年代。《元代晋南寺观壁画群研究》重构了兴化寺寺院的结构、壁画的配置和礼佛的图像程序;揭示出广胜寺壁画与元代平阳大地震后国家祭祀活动有关的史实。此外,通过对壁画中现存画工题记的分析,将晋南有关寺观壁画与永乐宫三清殿壁画进行比对,认为它们参照使用了同一套粉本;推断壁画作者应为元代晋南著名画师朱好古的画工班子,为中国美术史提供了修正的依据。
此次推出的新版本,所有的插图都是根据艾斯纳的原作直接扫描的,书中其他画家的作品也均是来自于所能获得的资源。书中的一些案例,除了新增加了画面,还收录了艾斯纳此前未正式推出过的作品。此外,书中还由当代漫画家补充了部分内容,来进一步阐述漫画叙事的原则。为了更好地体现作者的意愿,对必要的内容进行了更新,去除了时代错误,增加了反映当前漫画产业现状的内容,修正了原版中的少量文法错误。为了更清楚地加以表述,还增加了一些文字。
《实用花卉百变图案》一书内容构思前卫,造型独特。其特点在于一花多变,百姿百态,线条流畅,自由奔放。可以说是目前花卉图案市场上的画稿。???? 该书突出实用性,内容丰富,种类齐全,涉及不同种类花卉数十种,百变造型4000余例。其中有纵横交错的桃形图案,分割回环的团花图案,多姿多彩的椭圆形图案,重叠、均衡对称的花边图案,新颖别致的边框图案以及美观实用的尾花图案等。它既是一本实用的花卉大全画典,可随查随用,样样俱全;又是一本非常齐全的资料图书,为不同设计领域的读者提供丰富可靠的实用资料。
无论渍画或水墨,技法中均包含制作与手感的问题。欧洲复兴时代的油画大都不见笔触,其表面的柔和细腻决不可能单靠画笔完成,往往用手指或别的工具辅助渲染,类似磨漆画。所以有的画家因手指长期涂摸颜料而中毒。浪漫派以后讲究笔触了,画面保留着笔触,也保留了作者创作时心脏跳跃的记录。中国的文人画重视笔墨,反对制作,甚至将“画”改称“写。其实,制作或挥写并不是对立的,都是为表现不同意境的手段。我们说匠气,主要指作品的品位低,而不因其采用了制作的手法。中国古代的绘画也往往落款××制,皇帝手笔亦称御制。因文人画表现力的局限,当代画家用水拓、揉纸、加盐等等手法扩展绘画的表现能量,均无可非议。作品效果才是惟一评价的标准。我说效果,是指其是否表达了真诚的感情。故弄花招哗众取宠决不是艺术,倒是艺术大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