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战是中国历*为悲壮和惨烈的一章,中国军队、艺术家和老百姓团结一致,用各自不同的武器谱写了一段不屈不挠的史诗。而其中版画艺术所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历史上没有哪个画种能像我国现代版画那样,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武器而存在,其锐利的批判锋芒和不妥协性,使美术与抵抗外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国土沦丧、日本帝国主义层层封锁,物质极度匮乏的艰苦岁月里,这些木刻版画在抗日救亡中发挥了强大的宣传力和战斗力,为民族团结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危难历史的见证,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现当代史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警示后人不忘国耻,本丛书特编选了抗战期间的 300 于幅左右反应抗战主题和抗战胜利后的纪念性作品,以再现日本侵略战争给世界,尤其是
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我国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内容,旨在弘扬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艺术的方式塑造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充分发挥艺术在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教育中的作用,是推进我国当代美术创作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为国家组织实施的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吸引和凝聚了我国当代美术界具有创作实力的优秀艺术家,他们以强烈的历史感和文化责任意识,在创作过程中深切感怀重大历史题材中蕴含的博大深厚的社会与文化内涵,把对于文化使命的思考和对精神品格的追求,贯注在对
暂无内容简介。。。。。。
取神遗貌并千古五百年下私淑之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白鹇山人、鹅鼻山人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孤、性绝警敏,九岁能文。性通脱无忌。工书法,学米芾,行草纵逸飞动。中年始学绘画,涉笔潇洒,天趣抒发,特长花鸟,用笔放纵,水墨淋漓,气势旺畅。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代表明代中期水墨写意花鸟画的新格调。清代郑板桥极崇拜他,自称“青藤走狗”。现代黄宾虹诗赞曰“青藤、白阳才不羁,缋事兼通文与诗,取神遗貌并千古,五百年下私淑之。”说明其对后世影响甚大。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大师,阿道夫·门采尔(AdOlpyhvonMenzel1815~1905)是德国19世纪成就的画家,也是欧洲的历史画家、风俗画家之一,更是杰出的素描大师。除了素描,他在油画、版画、水彩画等领域也获得不少成就。俄国评论家斯塔索夫曾称他是德国当代“个伟大的画家。 门采尔1815年生于德国东部的小城布莱斯劳。他从13岁开始学习绘画,一生共创作了一万五千余幅速写,七千余张素描。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表-现了德国社会生活风俗,尤其是对工业生产和工人生活的描绘。为同时代的欧洲画坛所罕见。在他诸多作品中,有标志IS的《轧钢工厂》是代表门采尔艺术成就的重要作品。1895年,门采尔获得了柏林荣誉公民的称号。他同丢勒、荷尔拜因一样,让德意志绘画赢得了全球范围内的荣誉和尊重。门采尔的许多艺术珍品都被柏林国家画廊收藏,其重要作品有《轧
有关明代画院的研究以往更多地从“美术”的角度来进行,侧重于其取得的艺术成就,一旦涉及明代画院具体制度、发展情况则多语焉不详。本书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明代画院两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力图使明代画院展现出一个比较清晰的面貌来。本书最早为作者在浙江大学就读硕士期间以《明代画院的历史考察》为题对明代画院所做的一些初步研究,其中的部分内容发表在《荣宝斋》上。后通过对《明实录》深入研究,撰写完成《〈明实录〉所见明代宫廷画家汇考》及《续考》二文,加之对之前文章的的修订补充,以及《“司印”与典礼纪察司新考》一文,集合而成本书。
中西绘画各有渊源,自成体系,差异甚巨。本书系作者根据自己的中国绘画创作实践体会,加上对中外美术史论的研究成果撰写而成,颇多新颖独到的精辟创见。全书从绘画艺术最基本的命题——用笔、造型、用色、构图、取材、制作技法、创作方法和艺术本质等方面以及贯穿其间的美学观念,常入浅出的比较,既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一般常识,也同专业人员探讨学术问题。作者摈除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偏激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树立一种全新的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态观,剖析中西绘画差异不是为了争优劣竞高低,而是认识彼此因差异所形成的互补性及各自在文化生态中的位置。鉴于西方文化对现代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中国画受到甚多误解,有渐被西画融合同化之虞,书中侧重于提示中国画不同于西画的特点,即中国画的画种基因,希望能引起重视并得以继承和发扬
施昌秀为长期潜心研习京剧人物画艺术的画家,被当代著名画家、鉴赏家谢雅柳先生称为“剧谈双艺”,被众多美术界大师巨匠誉为继关良之后中国画坛又一独树一帜的中国戏画家,可谓的艺术家。《施昌秀戏剧人物画(精)/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遴选了他多年来的作品中的多幅戏画精品,重传统、重意蕴、重笔精墨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值得收藏研习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