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按照张先生的作品类型、内容及其寓意分为12册: 《都市风情》 《弄堂里的三毛》 《抗战烽火》 《三毛从军记》 《三毛流浪记》 《盼望曙光》 《三毛新生记》 《童心未泯》 《追求进步》 《老骥伏枥》 《速写人生》 《艺海浩瀚》 除了有大家非常喜爱的三毛作品,本套书还收录了大量由其后人提供的有关张乐平先生艺海生涯中各个时期、各个艺术领域精彩的作品,其中很多都是首次曝光在大众视野,非常珍贵。 全书除了有从全国各大博物馆中收集的张乐平先生原稿作品,有从各个时期期刊、报纸整理出的张乐平先生漫画小品,还有从全国各地图书馆收集的张乐平绝版书中的作品,共计3000多幅。规模大、质量高,有较强的总结性,不仅记录了张乐平先生的艺术脉络,也是新中国诞生与发展的艺术见证。 编辑拿到这套书的书稿时,惊喜于张乐平
本书所集是作者伊凡·威廉斯四十多年所致力研究的,产生于 19 世纪广州的外销工艺品 —— 通草纸水彩画的成果的全体内容。书中除向读者介绍 通草纸水彩画的成因、材质的制作、主要的生产者及通草纸水彩画在欧洲各国流传的历史,同时配合图片以主题形式向读者详细介绍当时中国广东的 一些风俗。为难得的是,书中图版的 200 多张通草纸水彩画是从欧美各国 29 家博物馆及画廊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极具代表性、极其精美而且国内罕 见。本书中英文对照,中文部分由中山大学程美宝教授译编。
2013年5月20日,由中国壁画学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另眼识家珍"--山西省百处古代壁画遗址掇英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300余幅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武普敖拍摄的山西古代壁画遗址照片,引起了美术界专家再次聚焦山西古代壁画。本书在展览基础之上编撰成册,由著名美术家、中国壁画艺术学会名誉会长侯一民担任主编并写序,精选了武普敖近三十年来以山西省内许多常人难见的遗址为对象拍摄的数以万计的珍贵图片,旨在从中国人物画发展的角度审视山西壁画的珍贵遗存,力求唤起社会对中国古代壁画的保护意识。
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我国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内容,旨在弘扬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艺术的方式塑造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充分发挥艺术在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教育中的作用,是推进我国当代美术创作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为国家组织实施的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吸引和凝聚了我国当代美术界具有创作实力的优秀艺术家,他们以强烈的历史感和文化责任意识,在创作过程中深切感怀重大历史题材中蕴含的博大深厚的社会与文化内涵,把对于文化使命的思考和对精神品格的追求,贯注在对
在敦煌壁画中,引人注目的形象,除了飞天,就要数千姿百态的音乐舞蹈了。从北凉到元代1000年间,不同表现的乐舞,几乎是朝朝各异,代代翻新。敦煌莫高窟也可以说是一部厚重的乐舞形象辞典,大多数洞窟里都保存有形象各异、姿态有别的乐舞,在琼楼峻宇、乐池舞榭中绘着成组成群的乐队和单人、双人的舞蹈,是我国文化史上极为宝贵的艺术财富,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书是一本敦煌壁画中舞蹈声乐部分的临摹本,设计上希望在书籍呈现、作品本身与敦煌之间找到一种原始的联系和平衡,尽可能的还原出敦煌的时代感与沧桑感。整书大部分都是手工完成,封面选用了特别定制的毛边纸,采用手工装裱拼贴效果。在内页的设计上,所有的画稿都根据需要设计了不同的残卷效果。呈现出有年代感的凄美,与绚丽摹本的华美形成强烈对比。看上
本书编撰以敦煌研究院对敦煌莫高窟各朝代洞窟壁画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共筛选、复原敦煌莫高窟各朝代壁画代表作品232幅。内容涵盖了佛传故事画、本生故事画、经变画,朝代历史跨越一千多年。壁画集中表现了中国古代工业、农业、商贸、驮运、民俗、宗教、艺术等各历史阶段的特点和变迁。从艺术角度看,这些壁画有人物、动物、花卉、山水、图案、建筑、乐器、舞蹈、服装、饰品、人物发髻等,画面内容特别丰富。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风云巨变,60年天翻地覆,中国社会、经济、文化面貌发生了惊人变化,中国当代美术(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篆刻、连环画、年画、宣传画、漫画、水粉画、水彩画、壁画、漆画、实验艺术等,在时代变化的大背景下,从内容、主题到表现形式等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时代变化催生了许许多多名垂中国艺术史的美术作品,许多作品不仅引导了一代人的审美倾向,还对当代中国人的社会、文化、精神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人民出版社以空前的大气魄、大手笔、大投入,联合中国美术界*影响力的知名美术家、美术理论家和美术策展人,共同策划、编辑大型学术型画册—《中国美术60年》(1949—2009)(全六卷),全书将于2009年国庆前隆重推出。 60年中国美术百花呈艳,优秀作品不计其数,这项*的出版工程,
一 《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是《中國美術分類全集》的重要組成部份,亦是《中國美術全集》60卷古代部份的後續延伸,二者為有機的組合體。 二 《中國現代美術全集》分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書法篆刻等編,每編分若干卷。 三 本卷為繪畫編的版畫(2)。 四 版畫(2)内容分三部份(1)論文(2)圖版(3)圖版說明、作者簡歷。 五 本卷圖版按作品創作年月為序。
任伯年(1840~1896),名颐,字伯年,清末著名人物、花鸟画家,海上画派的巨擘,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有影响的画家之一。徐悲鸿称其为:“仇十洲后中国画家人”。 本书系统地反映我国清末著名画家任伯年一生艺术成就。全套共6卷,共收入作品1200余幅,并展示作品精彩局部。1~5卷为图版部分。图版按编年顺序编排;第6卷为文献,收入历年来重要研究著述和任伯年年谱、常用印章、艺术活动简表、图版索引。 该书编辑严谨,装帧考究,印制精良,完整展示了任伯年一生不同时期的主要作品。为确保其权威性,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对收入的每幅作品均经过专家逐一鉴定。
“扬州八家”是清乾隆年间寓居江苏扬州的八位画家的总称,即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鳝、郑板桥、李方膺、罗聘。作画多以花卉为题材,亦画山水、人物,主要取法陈道复、徐渭、八大山人等人,能不拘前人陈规,破格创新,抒发真情实感。又擅书法或篆刻,并讲究诗书画的结合,因和当时流行画坛的“四王”正统画派大异其趣,被时人目为“偏师”、“怪物”,遂有“八怪”之称。“八怪”虽统称为“怪”,但每个人的“怪”法不同,汪士慎的瘦硬秀逸,李鳝的纵横超妙,黄慎的潇洒练达,金农的遒奥古拙,高翔的简括秀雅,郑板桥的清劲奇崛,李方膺的雄强痛快,罗聘的渊诡精能,可谓“一生遭尽揶揄笑,伸手还生五色烟。”扬州八家以极富创造性的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精通诗文书画的盖世才华,在中国绘画史上写了辉煌一页!画集共收录扬州八家作
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余人。青年时酷爱绘画、书法、篆刻,1933年得徐悲鸿资助留学日本帝国美术学校,1935年回国到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在教,建国后曾任江苏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擅画山水、人物,能篆刻,传世作品有与著名画家关山月合作、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柳下闻吟图》等。195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傅抱石画集》。他还是一位美术理论家,著有《中国绘画理论》、《中国美术年表》、《中国美术年表》、《中国山水人物画技法》、《中国绘画研究》等。
白雪石先生是当代声誉卓著的山水画大家。多年以来他的艺术以独具的面貌和精湛的技艺而享誉海内外。他是从教多年的美术教育家,在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数十载,授业解惑,诲人不倦,深受学子爱戴,桃李滋繁难以数计。白先生又是一位人品艺品同高的长者,他对待艺术事业的虔城投入和待人接物的谦恭和蔼,令人无论读其画与近其人都同样有“如沐春风”之感。白先生的艺术成就,早就令我们仰慕,而作为老一辈画家之一的他,治学精神的严肃认真和处世立身奖掖后进所表现的大家风范,更应是我们努力追随学习的楷模。 白先生的画集即将问世,这是大家企翘已久的事。出版社的朋友嘱我为画集撰一文,我未敢推辞。以后学而论议师辈,能做到得体已不容易,而我确乎是作为一次深入思考与学习的机会。因为如白雪石先生的艺术实践,以毕生心血的追寻
在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张大千的名字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从50年代徐悲鸿称他为“五百年来人”,到1983年去世时楚戈评之为“后的大师”,半个世纪,前后呼应,足以证明他在这一世纪的中国画坛上的特殊地位。张大千在画坛活动的60多年间,在国内外举行过无数画展,关于他的新闻报道、艺术评论真是不可胜数,我们特别提出徐悲鸿与楚戈的评介,不仅因这二语广为人知,更因为这两个人的艺术观分属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而又都是传统中国画的革命论者,与张大千的艺术道路是分道扬镳的,这点更能说明张大千的艺术自始至终都是为这个时代所接受的,在本世纪的画坛中具有超然的特殊地位。
意大利雕塑家布鲁诺·瓦尔波特,1959年出生于意大利,著名雕塑家、艺术家,被称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木雕艺术家之一”。2010年布鲁诺开始专注于木雕作品。风格简单干净,线条细腻,尤其在人物表情刻画上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