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按照张先生的作品类型、内容及其寓意分为12册: 《都市风情》 《弄堂里的三毛》 《抗战烽火》 《三毛从军记》 《三毛流浪记》 《盼望曙光》 《三毛新生记》 《童心未泯》 《追求进步》 《老骥伏枥》 《速写人生》 《艺海浩瀚》 除了有大家非常喜爱的三毛作品,本套书还收录了大量由其后人提供的有关张乐平先生艺海生涯中各个时期、各个艺术领域精彩的作品,其中很多都是首次曝光在大众视野,非常珍贵。 全书除了有从全国各大博物馆中收集的张乐平先生原稿作品,有从各个时期期刊、报纸整理出的张乐平先生漫画小品,还有从全国各地图书馆收集的张乐平绝版书中的作品,共计3000多幅。规模大、质量高,有较强的总结性,不仅记录了张乐平先生的艺术脉络,也是新中国诞生与发展的艺术见证。 编辑拿到这套书的书稿时,惊喜于张乐平
本书所集是作者伊凡·威廉斯四十多年所致力研究的,产生于 19 世纪广州的外销工艺品 —— 通草纸水彩画的成果的全体内容。书中除向读者介绍 通草纸水彩画的成因、材质的制作、主要的生产者及通草纸水彩画在欧洲各国流传的历史,同时配合图片以主题形式向读者详细介绍当时中国广东的 一些风俗。为难得的是,书中图版的 200 多张通草纸水彩画是从欧美各国 29 家博物馆及画廊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极具代表性、极其精美而且国内罕 见。本书中英文对照,中文部分由中山大学程美宝教授译编。
2013年5月20日,由中国壁画学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另眼识家珍"--山西省百处古代壁画遗址掇英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300余幅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武普敖拍摄的山西古代壁画遗址照片,引起了美术界专家再次聚焦山西古代壁画。本书在展览基础之上编撰成册,由著名美术家、中国壁画艺术学会名誉会长侯一民担任主编并写序,精选了武普敖近三十年来以山西省内许多常人难见的遗址为对象拍摄的数以万计的珍贵图片,旨在从中国人物画发展的角度审视山西壁画的珍贵遗存,力求唤起社会对中国古代壁画的保护意识。
八年抗战是中国历*为悲壮和惨烈的一章,中国军队、艺术家和老百姓团结一致,用各自不同的武器谱写了一段不屈不挠的史诗。而其中版画艺术所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历史上没有哪个画种能像我国现代版画那样,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武器而存在,其锐利的批判锋芒和不妥协性,使美术与抵抗外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国土沦丧、日本帝国主义层层封锁,物质极度匮乏的艰苦岁月里,这些木刻版画在抗日救亡中发挥了强大的宣传力和战斗力,为民族团结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危难历史的见证,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现当代史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警示后人不忘国耻,本丛书特编选了抗战期间的 300 于幅左右反应抗战主题和抗战胜利后的纪念性作品,以再现日本侵略战争给世界,尤其是
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我国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内容,旨在弘扬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艺术的方式塑造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充分发挥艺术在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教育中的作用,是推进我国当代美术创作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为国家组织实施的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吸引和凝聚了我国当代美术界具有创作实力的优秀艺术家,他们以强烈的历史感和文化责任意识,在创作过程中深切感怀重大历史题材中蕴含的博大深厚的社会与文化内涵,把对于文化使命的思考和对精神品格的追求,贯注在对
意大利雕塑家布鲁诺·瓦尔波特,1959年出生于意大利,著名雕塑家、艺术家,被称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木雕艺术家之一”。2010年布鲁诺开始专注于木雕作品。风格简单干净,线条细腻,尤其在人物表情刻画上非
白雪石先生是当代声誉卓著的山水画大家。多年以来他的艺术以独具的面貌和精湛的技艺而享誉海内外。他是从教多年的美术教育家,在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数十载,授业解惑,诲人不倦,深受学子爱戴,桃李滋繁难以数计。白先生又是一位人品艺品同高的长者,他对待艺术事业的虔城投入和待人接物的谦恭和蔼,令人无论读其画与近其人都同样有“如沐春风”之感。白先生的艺术成就,早就令我们仰慕,而作为老一辈画家之一的他,治学精神的严肃认真和处世立身奖掖后进所表现的大家风范,更应是我们努力追随学习的楷模。 白先生的画集即将问世,这是大家企翘已久的事。出版社的朋友嘱我为画集撰一文,我未敢推辞。以后学而论议师辈,能做到得体已不容易,而我确乎是作为一次深入思考与学习的机会。因为如白雪石先生的艺术实践,以毕生心血的追寻
虚谷(1823~1896),清末画家。僧人。俗姓朱,名怀仁、虚白,字虚谷,号倦鹤、紫阳山民。安徽新安(今歙县)人,移居江苏广陵(今扬州)。不茹素,不礼佛,也“从不卓锡僧寺”,往来于上海、苏州,扬州一带,卖画为业,自谓:“闲中写出三千幅,行乞人间作饭钱”。与任伯年、顾鹤逸、吴昌硕、倪墨耕等书画家友善,早年学界画,后以擅绘花果、禽鱼、山水著名,运用干笔偏锋,敷色以淡彩为主,偶尔用强烈对比色,风格冷峭新奇,隽雅鲜活,无一笔滞相,匠心独远,开具一格,吴昌硕赞为“一拳打破去来今”。
本书是日本著名画家竹久梦二名作合集,包含四十五幅原作复刻版,涵盖日本画、油画、水彩画、木版画等多种领域。每幅画均按原画实际尺寸复刻印制,印刷精美,以大开本、高还原度完全呈现画作原貌。散页装的形式可使单幅作品直接装裱,作为一件独立的艺术装饰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余人。青年时酷爱绘画、书法、篆刻,1933年得徐悲鸿资助留学日本帝国美术学校,1935年回国到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在教,建国后曾任江苏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擅画山水、人物,能篆刻,传世作品有与著名画家关山月合作、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柳下闻吟图》等。195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傅抱石画集》。他还是一位美术理论家,著有《中国绘画理论》、《中国美术年表》、《中国美术年表》、《中国山水人物画技法》、《中国绘画研究》等。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其技法独特,画科众多,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这次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组织专家对这一文化遗产进行仔细梳理,历经数年,从中选出十位具有广泛和持久影响力的画家,选取其经典之作,汇集成册出版,以飨读者,其价值意义十分巨大。 此套画集为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一套精品,中国十大名画家画集包括了沈周、唐伯虎、徐渭、王石谷、石涛、郑板桥、虚谷、任伯年、吴昌硕、八大山人这些为知名的画家,他们对绘画影响深远。这套画集分别吸取了中国十大名画家的经典作品,包装及印刷精美,无论是收藏及送好友都是*的佳品,现成本价售给朋友们,一定会让您觉得超值,这也是客户评价非常高的一套画集!
张道一*的《中国拓印画通览(上下)(精)》研究 中国传统拓印画,考证与鉴赏相结合。分作上、下两 编,共上、下两册。 上编论述:拓印画论。上溯中国拓印画的源头, 从印章、篆刻等工艺技术,对拓印画的渊源、演变及 特点进行考证,对拓印画的辨析与重新界定,以此对 中国传统拓印画作了全面的梳理与论述。 下编图版:历代拓印画鉴赏。按照历史序列,历 经十个历史时期,延伸达7000年之久,按年代编次, 选取了600多个图例,实际上有1000多个图,并通过 图版的方式分别加以说明,既是从版画的角度欣赏多 种载体的意趣,也是对于 拓印画 的例证。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抗战版画展图录:怒吼》由姜陆等主编。《北京鲁迅博物馆藏抗战版画展图录·怒吼(精)》中这420余幅木刻,大多为20世纪三十年代的作品。以往,我们看到了太多“新兴木刻运动”的“革命意义”,仅将其当做“宣传的工具”和“武器”。但是它的艺术价值不应被“遮蔽”,它的艺术成就有待于我们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