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关心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是书法的经典?一种本不属于经典的文字书写在何种情况下才有可能成为书法的经典?《与古为徒》是吴昌硕为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题写的一块匾,《娟娟发屋》是重庆一个理发店的招牌。白谦慎教授借这两幅作品,思考书法的本质问题。自从清代碑学兴起以来,书法的经典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些相当稚拙、不成熟的石刻和书写遗迹被作为临习的典范。但为什么有些书法家把古代“穷乡儿女”的字迹奉为圭臬,对当下类似的书写却不闻不问?我们究竟以什么来界定“书法”?又如何看待书法中的“经典”?这些问题并不复杂,但却涉及许多社会文化的层面。比如,古与今的关系,名家书法与无名氏书刻的关系,财富与收藏的关系,学术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与社会体制的关系,平民与精英的关系,经典化和修辞策略的关系等等。本书
孙过庭专羲之草书,笔法精熟,唐代无人能与他相比。书谱内容主要为书学体验、书谱撰写要旨及学习书法的一些基本原则。此文不仅是一篇文辞优美的书学理论,也是草书艺术的理想典范。卷中融合质朴与妍美书风,运笔中锋侧锋并用,笔锋或藏或露,忽起忽倒,随时都在变化,令人目不暇接。笔势纵横洒脱,达到心手相忘之境。《孙过庭书谱/金印中国有名碑帖》编者孙宝文此次特将此作放大印出,愿得到读者认可。
历史常常在不经意中给我们留下珍贵的物证,以唤起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这次当我获悉王凤琦先生收藏的《毛泽东诗词书法集》即将付梓出版,这种感觉来得尤为真切。 这批书法作品大多属名人诗抄,创作时期大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即文革时期。那是一个扭曲的时代。文人墨客连唐诗宋词也不敢涉猎,只好去抄录伟大领袖的诗词,既解心愁,又可安全。而这恰好给今人留下了这些特定时期创作的墨宝。 我们中华民族是书法的故乡,又是诗的国度。诗抄两字构成的独特词汇,就是一种融于血的传统,提起笔想到的就是诗。只是诗抄与近代以来大幅中堂类的书法不同,它是案头尺牍类的小品,比较精致和小巧。以小见大,以方寸尽显天地,这是中国文人精神的一种体现。早先的书法包括陆机《平复帖》、王羲之《苦笋帖》、王献之《鸭头丸帖》,都是
当今书法高考培训教师及考生的专业水平逐年提升,各院校招生要求不断 新,考试竞争愈发激烈。对此,我社根据历年书法高考真题整理出34所院校(含各省统考)的35份考试模拟试题,出版《为艺术战:2019—2022书法高考 考生作品评析》一书。本书邀请2019至2022年各校书法招生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及 培训教师书写模拟试题,几乎每件作品皆附有对应的书写视频。读者可以通过扫作品旁边的二维码观看到书写作品的全过程,对考生的学习应有较大帮助。此外,本书另附“各校模拟试题”及“书法高考师生问答”章节,考生可针对模拟试题自我训练,了解在书法考试中常遇到的问题。本书比较全面的展现了当今书法高考的现状,为高考考生提供了指导方向,同时对研究当下书法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料。
《元赵孟頫右军四事帖趵突泉诗襄阳歌送瑛公主持隆教寺疏四清图诗/人美书谱》中收录的《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系赵孟頫晚年珍迹,纸本,纵四十七点七厘米,横三百三十三点五厘米。现藏天津博物馆。 《四清图诗》系赵孟頫将玄卿为李衎《四清图》赋诗书于画上。这件纵为三十七点四厘米的赵氏大字行书题跋,为其盛年书作,展现出书家精湛的书法艺术。 《右军四事帖》书于元代大德年间,是赵氏传世作品中的精品佳作。此卷纸本,纵二十四点四厘米,横一百一十七厘米,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襄阳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 诗篇。赵氏书写的《襄阳歌》,亦是一件精品佳作,被刻入 的《三希堂法帖》中。
。。。
历史常常在不经意中给我们留下珍贵的物证,以唤起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这次当我获悉王凤琦先生收藏的《毛泽东诗词书法集》即将付梓出版,这种感觉来得尤为真切。 这批书法作品大多属名人诗抄,创作时期大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即文革时期。那是一个扭曲的时代。文人墨客连唐诗宋词也不敢涉猎,只好去抄录伟大领袖的诗词,既解心愁,又可安全。而这恰好给今人留下了这些特定时期创作的墨宝。 我们中华民族是书法的故乡,又是诗的国度。诗抄两字构成的独特词汇,就是一种融于血的传统,提起笔想到的就是诗。只是诗抄与近代以来大幅中堂类的书法不同,它是案头尺牍类的小品,比较精致和小巧。以小见大,以方寸尽显天地,这是中国文人精神的一种体现。早先的书法包括陆机《平复帖》、王羲之《苦笋帖》、王献之《鸭头丸帖》,都是
这是一本专门收集鸟虫篆刻艺术和查阅鸟虫篆印章文字的资料性工具书。“鸟虫篆”字形屈曲回转,如鸟似虫,造型别致,极富情趣。本书上编共收集了历代鸟虫篆印章一千五百余枚。下编为鸟虫篆文字,共收单字一千余个,重文五千个左右。
《书画书录题解》为近代书画家余绍宋所撰,共十二卷,为历代书画著作著录,解题之精审之作,委为部书画著作提要目录。其书录包括了中国历代有关书画艺术、书画理论方面的重要著作,更以考证详尽、评论精辟著称于世。著录著作共八百五十八种,按其性质分为史传、作法、论述等。
《近代印坛点将录》是著名学者王家葵先生用前代“点将录”体例,对近两百名活动在二十世纪的篆刻家进行评论的文集。体例因旧,言语文白相间,辞采雅致有理趣。多涉及文献典章,虽是轶闻掌故亦有据可踪。月旦人物,观点贯穿始终,前后呼应,有如应响。整部书是有章法和妙得的。
《李建军篆书中国美文》精选中国古代美文如《出师表》《洛神赋》《兰亭集序》《桃花源记》《滕王阁序》《赤壁赋》等三十余篇,以苍劲、典雅的篆书书法书就,集文学之美与书法之美于一体,带给读者文学和书法的双重文化陶冶。
《以心——历代百位名家书 心经 》由李阳泉,顾鹤鸣主编
从汉字诞生起,便有了中国书法。人类一开始即按照美的法则创造世界,古老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以其特殊的物质条件与笔法结构,留下了后世不可企及的美。后来者对书法美的追求有了自觉的性质,在书法中注入了前人没有的艺术因素,但并不总是如通常说的那种不断,更不是也不可能是全面的。 由于书法艺术自身的特点,历来评价书法,时常使用过分抽象的、不确定的词语。这一点,甚至可以说同中国语言习惯中的模糊性有着关连但是也同中国书法的抽象性分不开。再是历来的书法史在谈到某家某派时,偏重师承关系;谈师承是必要的,但有时失于简单化,陷入线性思维的模式。就其现实意义来说,不免束缚创造意识。如何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艺术家及其作品,我们应当做得比古人更好些。我们要把特定书法家的活动看做是社会本质与书法本体的一个显
周赞编著的《王羲之黄庭经(中国书法基础教程)/新书谱》这本书介绍了王羲之·黄庭经书写方法,是以王羲之小楷书写教学编写,为初学者全面解读之功能与方法。作者周賛,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教研室讲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著有《书法篆刻教程》等多部专著,以及十余篇专业论文。
山东北朝 石经分布于泰山、铁山、岗山等二十一座山上,字大如斗,被康有为誉为北朝书法的三大宝库(一曰龙门造像,一曰云峰刻石,一曰摩崖刻经)之一。在书法 享有极高声誉。三十年来,山东省石刻博物馆对这批资料进行了全面科学考察,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遗憾的是书法临习单行本则一直未曾印行。应广大书法界人士的强烈要求,我社拟近期推出《山东石刻书法系列》四种,以推动我国书法艺术发展走向新区域、新高度。 本书是其中一本。 铁山《石颂》,清代人称其日《匡嚣刻经颂》,是为匡拮等人的刻经善举而作的一篇颂文。该石刻位于邹城铁山之阳摩崖石坪上。 铁山旧称前冈山,与后冈山南北相邻而峙,海拔146米,花岗岩质。因其刻经石面上有 然小石坑,当地人传为铁拐李在此晒经时留下的脚印,故称此山日“铁山”。山
本丛书收入西周最著名的青铜器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金文四种。全书由器皿图版、拓片原文、释文、名人临摹(或题跋)四个部分构成。全书四色彩印,书脊丝带穿线,精美高古。本丛书旨在促成人们熟悉金文这一古老的书法艺术,以此普及金文,并期冀以金文的浑厚古朴来丰富汉字书法的用笔技巧,将之融入楷隶行草等书体中,丰富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本丛书可习可赏,是书法爱好者、研究者案头之宝。毛公鼎,又名毛公 鼎,由作器人毛公而得名,高五十三点八厘米,口径四十七点九厘米,重三十四点七千克。清道光末年陕西岐山出土,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最著称于世的是,其内壁铸铭文三十二行,计五百字,是现存青铜器中铭文最多的一件重器。铭文内容丰富,文辞精美,是一篇典型的册命辞,也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