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蒋勋写给每个中国人的书法美学,是一部讲述汉字书法千年故事的极简书法史。东方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都在汉字的书写中,听蒋勋讲述动人的汉字书法之美,让书写的敬意与喜悦,落在你我的指间心中。 对每一位亲密伙伴,蒋勋分享他的私人经验,说汉字书法之美是签名时的端正、谨慎和自信,是彼此握着手书写时,治愈你我的掌心温度和平稳均匀的呼吸。 对每一位书法爱好者,蒋勋讲述汉字书法的千年故事,细读流传至今的书法作品,说汉字书法之美是仓颉造字时的 天雨粟,鬼夜哭 ,是笔墨、纸绢、金石的自然特质,是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的演变,是师徒传承的《笔阵图》和 永字八法 ,是书吏、工匠、丞相、帝王、书家到僧侣、艺术家、舞者的公共表达。
*二十五年(1936)五月,上海墨缘堂发行所曾出版发行《吴让之篆书册》一书。这本书的原作为吴让之篆书节录《圣教序》四条屏,为近代书画家、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丁辅之收藏。 吴让之篆书的这件四屏,其规格及下落至今不明。编者尝试将其放大印出,仅供读者参阅。
《中国书法十五讲》是北京大学书法公开课 书法审美与实践 的讲稿整理。这十五讲内容,既触及书法最基础的笔法、结字与章法布局等技法层面,也探讨书法的风格、神采与气韵等审美层面,同时还揭示了书法学习必经的临帖、创作之方法与途径。作者以亲身、独得的经验和体悟,给出了修习、欣赏书法的秘钥。全书保留了讲稿的现场感、亲和力,行文生动活泼,例证丰富精彩,以超千幅高清图,抉发幽微,尽显书法之妙。每讲附有课程视频,视频以 北大书法公开课 之名流传全网,点击过千万,颇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书后附有专门录制的古代碑帖临习视频,可随之挥毫落纸,可观之悦目赏心。如此,一编在手,可读、可赏、可学、可写,成为懂书法之人。
启功先生是众所周知的国学大师和书法大家,他的书法清秀隽永、潇洒挺拔,给人已坚毅和卓绝的印象。他的书法风格被人们称为 启体 ,可见启功先生在书法的创作中能够吸收古人而又不拘泥于古人,继承并创新,法古又纳新,为书法的传播和发扬作出贡献。《启功行书千字文》是启功先生写给学生陈启智的用于临习的示范作品,写于上世纪70年代。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以草、行、楷见长,这部行书千字文在点画用笔、结体取势上十分活泼,体现了启功先生书法自然舒展、多变流畅的特点,给人强烈的节奏感和动态感,让人看了感到十分舒服,是一种美的享受。
《唐颜真卿书争座位帖》内容简介:《唐颜真卿书争座位帖》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唐颜真卿书争座位帖》是颜真卿在唐广德二年(公元七六○年)致定襄王郭英义的书信稿本,故又名 与郭英义书 它与 祭蛭文稿 , 告伯父文稿 被公认为颜书三稿。此稿信笔疾书,苍劲古雅,历来为书家所推崇,与王羲之 兰亭序 并称行书双璧。
《启功大字千字文》是启功先生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为一位友人精心书就的经典杰作,每个字如拳头大小,工整洒脱,精妍秀美,字字珠玑,全篇行气顺畅,笔墨精准,是启功先生一部大字本真书千字文。本书的意义就在于这是启功先生书法水平阶段的之作,字里行间体现了启功先生的书法特点,是书法爱好者和书法研究者临摹和研究的范本。 本书是《启功大字千字文》的平装本,希望利用普通纸张降低成本,让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受益。
楹联是中国文学艺术的一朵奇葩。有清一代,楹联尤为兴盛,几乎遍布社会各处,传入千家万户。清代中后期,以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林则徐、赵之谦等人为代表的众多书家,将精彩的文学艺术和高超的书法艺术完美融为一体,创作出大量楹联佳作。 何绍基(一七九九 一八七三),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何凌汉为一代名臣。何绍基八岁入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提调、福建和贵州等地乡试考官等。咸丰五年,五十七岁的何绍基在四川学政任上,因 肆意妄言 罪被免去官职。此后,他主讲济南濼源书院、长沙城南书院,在扬州书局等处任职,全身心投入文化教育和书法艺术创作中。何绍基学识渊博,勤奋临池,晚年将楷、草、隶、篆等冶于一
《启功真草千字文》是启功先生四十多年前临智永禅师千字文墨迹本的作品,笔笔用心,字字求精,被藏家悉心保存四十年,仍墨香四溢光泽如新,实属不易。 这部书法作品真草对照,楷法谨严,草法规范,真草之间对应变化一目了然,是临摹和学习书法的珍贵范本。全篇章法通透,布局洒脱,即保留了智永禅师笔法娴熟、墨韵流畅的特点,又体现了启功先生刚柔并济、浓淡相宜的风格,是目前见到的一部启功先生用两种书体书写的千字文,弥足珍贵。 本书是《启功真草千字文》的平装本,希望利用普通纸张降低成本,让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受益。
沈尹默(一八八三——一九七一),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瓠瓜,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五四运动时期,曾和鲁迅等人编辑《新青年》杂志,倡导白话文学。历任北京大学、中法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河北省教育厅长。一九四九年后,出任中共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委员等职。 沈尹默在二十世纪中国书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楷、行、草书皆极为精善,尤以行书闻名于世。
.
王羲之书圣教序(无缺字放大本) 杨璐 著 16开 平装 IBSN:9787514925470 中国书店出版社 《王义之书圣教序》全称《唐怀仁集晋右军将军王义之书圣教序》,由唐代弘福寺沙门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义之墨迹中集字成篇,自贞观二十二年至碱亨三年,历时二十五年才完成。贞观十九年时,唐玄奘奉太宗李世民之命在弘福寺翻译梵本经文;三年后,太宗亲自为之撰写《三藏圣教序》;翌年,皇太子李治为之作《述圣记》。此序和记,以及《答玄奘谢御制三藏序敕》、《答玄奘谢启书》、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共为五篇,同刻于石。该碑高三点二米,宽一点四米,行书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碑石原在陕西长安弘福寺,今在西安碑林。
基本信息 书名 : 历代书法大家系列 徐悲鸿翰墨聚珍 定价 : 68.00 出版社名称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 2017年7月*版*次印刷 主编 : 刘元飞 开本 : 787mmx1092mm 1/8 印张:11.25 字数:60千字 ISBN 编号 : 9787534057083 内容简介 《历代书法大家系列》是一套以明清及民国时期书家作品为主的专业性书籍。本系列丛书特邀刘元飞教授担当主编,精选各书家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其中不乏极少出版的罕见作品,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书家的学书历程,便于读者对书家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另外,此套丛帖的形式新颖创新,作品包含信札、手稿、尺牍、对联、条幅等多种形式;装帧形式极具创意,高清彩色印刷,散页盒装,单页*展开尺寸超一米。因此,此套丛帖除临摹及收藏外,还可做为装饰品使用。
颜真卿书东方朔画赞.附碑阴记(无缺字本) 杨璐 著 16开 平装 IBSN:7805686011002 中国书店出版社 内容简介: 《颜真卿书东方朔画赞》,晋夏侯湛撰文。颜真卿书,楷书。碑额篆书。为颜真卿四十五岁时所书。大楷字径约十厘米。平整峻峭,深厚雄健,气势磅礴。本书为无缺字本。
《智永楷书集心经·写经选1:心经》为了增加读者练习书法的乐趣,特别将范字集合成中华传统诗词及语言佳句等内容,使读者在练习书法的同时能学习、背诵、欣赏这些千古流传的中华传统文化。读者在使用该帖时,可以先在书中范字上直接描红,然后可在备好的白纸上摹写,后可照着范字临写。“描”、“摹”、“临”交替进行,这是书法练习为有效的方法。
颜家庙碑是颜真卿楷书其字的代表作之一,其字,横轻竖重,字形相向,用笔易方为圆,以转代折,笔资轻妙。 《唐颜真卿书颜家庙碑(修订版)/历代碑帖法书选》为张玮的宋拓本,是完好本中的上品,拓本现藏故宫博物院,整幅拓本现藏北京图书馆,原拓本每行7字,经割裱每行5字。
《赵之谦楷书集心经(写经选7)》以学习毛笔字的技法为宗旨,按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结构布势为序,由浅入深地练习,每一笔均有运笔图解和技法指导,图例清晰,文字通俗易懂,既适用于教学,又适用于自修。
何绍基(一七九九——一八七三),字子贞,号东洲、蝯叟,湖南道州人。其出身书香世家,父亲何凌汉官至户部尚书,素以擅书闻名。何绍基幼承庭训,与其弟绍业、绍祺、绍京俱以能书显扬于乡里,时称「何氏四杰」。曾任官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福建乡试正考官,贵州、广东乡试副考官、四川学政等职。 何绍基的书法成就,历来即有诸多评论。清杨守敬《学书迩言》评曰:「子贞以颜平原(颜真卿)为宗,其行书如天花乱坠,不可捉摹。篆书纯以神行之,不以分布为工。
颜体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字帖 杨璐 著 16开 平装 IBSN:978-7-80568-616-5 中国书店出版社
萩原朔太郎被誉为 日本近代诗之父 ,以前所未有的口语自由诗,打破旧制开创了日本近代诗歌的新局面。他的部诗集《吠月》,受到文豪森鸥外盛赞,一跃成为诗坛宠儿。他诗歌中充溢的寂寥感、阴郁和时而怪异的情绪,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从《吠月》《青猫》《纯情小曲集》《冰岛》等萩原朔太郎的代表诗集中,精选百余首结集成册,为读者全面呈现这位天才诗人的诗歌与人生。
吴大溦,字清卿,号愙斋,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擅长书官篆、隶、行、楷各种书体,其中以篆书成就高。据说他早年初学李阳冰,中年之后遍监西周金文,遂别开生面。他的篆书古趣盎然,气势雄劲;行书学黄山谷,亦生动可爱,惜所传不广。 《吴大澂临金文三种(修订版)/历代碑帖法书选》是吴大澂临写西周金文《录伯簋》《段簋》《蔡姞簋》。三器拓本皆见于《三代古金文存》。铭文的字已基本释读出来,但各家考释争议甚多,与学习书法关系不大,所以释文中并末做过多的说明。
本书首次以金文发展脉络,汇编10余家国内重量级博物馆藏,完整梳理了良渚到汉代3000年从刻画符号到鋳、凿金文的发展衍变,全面展示了23件商代到汉代的器物铭文,如铭文堪称西周标准字体的代表器物 史墙盘;目前已知最大的商周时期青铜簋 ?簋;铭文篇幅最长的青铜簋 兴簋;首次出版的楚怀王时期的鄂君启金节等。全面梳理5000年金文演变、研究、考据、书写的过程,近1800字铭文高清细节,逾3000字青铜铭文完整呈现,铭文笔画形态和鋳凿、凿刻等各方面细节得到充分展现,是一部脉络清晰的高清金文书法图录。 此外书中还梳理了自清代青铜器大量出土以来,金石学家对大盂鼎、大克鼎、散氏盘等青铜重器全形拓和铭文拓本,并结合晚清以来著名书家对金文的临摹、创作等图像信息,以金文的角度梳理中国文字的演变之路,让读者了解金文这一中国汉字体
《欧体书风小楷墓志集粹》系列共分两册,内容选录新中国成立后出土的六通欧体书法风格墓志。分别为《邓通夫人任氏墓志》《丘师墓志》《窦娘子墓志》《王女节墓志》《李誉墓志》《翟天德墓志》 。 该系列作品均为小楷书体,书写风格与欧阳询楷体风格一致,反映了初唐时期的欧体楷书风格。此次出版为国内首次原色原大出版,填补了欧体墓志出版空白,为欧体学习者提供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