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是直指心性的艺术,在意象线条墨色中展现出人格襟抱。人们创作和欣赏书法,并非只是怀古之幽思或伸展林间笛音般的淡远情思,而是以这种直指心性的艺术,使人们沉潜到文化的深层去人生对话。历史上每一卷书法珍品都展示着一种人性的深度,都向我们叙述书法世界的故事,并使我们发现自己生命的审美意义。 本书重点展示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代表性作品及其审美风格:吞吐大荒妙造自然的篆书,积健为雄宽博大气的隶书,真力弥满刚劲典雅的楷书,行气如虹畅达流美的行书,大气盘旋惊沙坐飞的草书。从书法到人格,从文化到审美,全方位呈现中国书法艺术和书法家的人格魅力,集知识性、鉴赏性、审美性为一体,是培养优雅气质和精神尊贵的艺术审美读物。
在中国书法艺术中,行书因其灵活多变、法无定法,自汉代产生后,便很快超越其他书体为更多人所使用,历代大书法家无不以行书见长。为此, 中国书法之美 系列第四卷 行书卷,从历代大书法家的行书代表作中精选出10件神品,如 天下行书 王羲之的《兰亭序》, 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开创尚意书风典范的苏轼《寒食帖》,等等,并邀请10位书法专家从技法、心法与精神三个层面,一对一解读王羲之的自然天成,颜真卿的天真率性,苏轼的写意理性,米芾的洒脱自如,黄庭坚的劲秀妍媚,赵孟頫的六体兼能,文徵明的儒雅端庄,董其昌的稳健精致,王铎的浓墨淋漓,傅山的跌宕多姿,尽现行书的点画之美与意韵之美,帮助读者读懂藏于字间的兼容并包与动静相生的中国美学精神,在喧嚣浮躁的现实世界中,于一笔一画间,通法、知美、悟道,进
总有一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瞬间”,会改变书法史的走向。这些带来变化的节点,可能是某位书法家、某件经典书法作品,或者是某件书法作品的某一点画、笔法、空间、结构、章法,乃至某种趣味。 《书写的形态:中国书法史的经典瞬间》在深入细致地梳理千年书法史的基础上,从中捕捉出了42个精彩的“瞬间”,继而对其相关作品的形式构成做细微分析,挖掘这些“瞬间”的重大意义和动人之处,探讨中国书法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绎的形态变迁。借此,读者不仅能领略到众多书法大家的卓然风采和经典书法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且能够触类旁通地了解书法鉴赏,乃至整个书法史。
赵孟頫(1254 一 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别署水精宫道人、鸥波,謚文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书画大家,书法各体皆工, 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鲜于枢)。《临黄庭经》,小楷纸本,为集赵孟頫盛年与晚年小楷于一卷的代表佳作。曾经元代柯九思,明代华夏、项元汴,清代刘金省、刘恕、许应鑅、张允中等递藏,后有元邓文原、贡奎、龚璛,明项元汴,清沈德潜等题跋,并钤 148 方历代名家鉴藏印。为更方便读者学习与品鉴,上海书画出版社联合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借助现代技术,分原大、放大两册出版该作品。原大册为《临黄庭经》高精扫描影印并全文释读,另收录黄惇教授对此卷的研究成果;放大册以超高清微距拍摄,全文 16 倍放大,部分代表单字一百倍放大,力求纤毫毕现。原大与放大分两册装订,互为对照,不仅便于整体认识
《中国书法常识》主要包含一代书法大家沈尹默先生对书法千年发展的简概,对书法艺术精神的阐发,对书法技法的详细解说,对自身学书经验的认真总结,以及对名家书论和碑帖的赏析。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文字、毛笔与书法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学习中国书法的理论知识、基本技法,还可以领略书法中蕴含的艺术精神。
大盂鼎,又名盂鼎。高一百零一点九厘米,口径七十七点八厘米,重一百五十三点五千克。清道光初年陕西岐山县礼村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其形制硕大庄严,内壁铸铭文十九行,计二百九十一字,记载周康王二十三年对大臣盂的册命。铭文内容,对于研究西周奴隶制社会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十九行铭文,通体古朴雄厚,文字高古,法度严谨,字形端庄优美,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与散氏盘、毛公鼎一起,并称为金文瑰宝。由孙宝文编的这本《大盂鼎》将大盂鼎铭文原大、放大印出,还将罗振玉、黄宾虹、吴大澂临写的铭文印出,供读者读帖、临习。此外,本书附有一幅原大铭文及大盂鼎图片的夹页,谨供读者欣赏。
萩原朔太郎被誉为 日本近代诗之父 ,以前所未有的口语自由诗,打破旧制开创了日本近代诗歌的新局面。他的部诗集《吠月》,受到文豪森鸥外盛赞,一跃成为诗坛宠儿。他诗歌中充溢的寂寥感、阴郁和时而怪异的情绪,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从《吠月》《青猫》《纯情小曲集》《冰岛》等萩原朔太郎的代表诗集中,精选百余首结集成册,为读者全面呈现这位天才诗人的诗歌与人生。
在中国书法艺术中,楷书虽出现较晚,却是正式、规范、通行的书体。故现代人学习书法,大多从楷书入手。 中国书法之美 第三卷 楷书卷,从历代书法大家的楷书代表作中精选出11件神品,如 正书之祖 《荐季直表》, 楷书典范 《黄庭经》, 小楷之宗 《洛神赋十三行》,等等,并邀请11位书法专家从技法、心法与精神三个层面,一对一讲述钟繇的幽深无际,王羲之的怡怿虚无,王献之的逸气纵横,欧阳询的险绝刻劲,虞世南的圆融遒逸,褚遂良的婉媚遒逸,颜真卿的刚正博大,柳公权的清刚骨立,赵孟頫的端庄典雅,文徵明的清新秀逸,何绍基的圆浑沉厚,尽现楷书的点画之美与意韵之美,帮助读者读懂藏在其间的方正平直、法度庄严的中国美学精神,在喧嚣浮躁的现实世界中,于一笔一画间,通法、知美、悟道,进而定静生慧、滋养性灵。
散氏盘,又名散鼎、人盘,因铭文中有“散氏” 、“人”而得名。高二十点六厘米,口径五十四点六厘米,重二十一点三十一千克。传清乾隆初年陕西凤翔出土,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盘内底部铸有铭文十九行,计三百五十七字,内容为土地转让契约,记述人付给散氏田地,详记田地划界并记载盟誓经过。铭文内容,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一篇极为宝贵的重要史料。十九行铭文,通体错落有致,浑然天成,字迹凝重遒美,别具一格。有方家评说,其铭文是西周晚期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作,是后人学习大篆的极好范本。由孙宝文编的这本《散氏盘》将散氏盘铭文原大、放大印出,附有清代著名书家杨沂孙隶书释文,并将清代著名书家邓石如、吴大澂临写的铭文放大印出,供读者临习。此外,本书附有一幅原大铭文及散氏盘图片夹页,谨供读者欣赏。
草书是书法艺术中的写意之尤,是能纵灵抒情的书体。 中国书法之美 系列第五卷 草书卷,从陆机、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张旭、怀素等13位书法大家的草书作品中精选13件神品,无论是高古醇厚的章草、婉约轻快的今草,还是婉若游龙的狂草、动静兼修的行草,皆收录书中,图文并茂,一一展示。并邀请13位书法专家从技法、心法与精神三个层面,尽现草书神品的点画之美、意韵之美及藏在其间的自由写意、浪漫灵动的中国美学精神,在喧嚣浮躁的现实世界中,于一笔一画间,通法、知美、悟道。
大克鼎,又称克鼎、膳夫克鼎,是周孝王时铸造 的一件青铜重器。高九十三点一厘米,口径七十五点 六厘米,重二百零一点五千克。清光绪十六年(一八 九〇)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与其同时出土的 还有一套七件的小克鼎、一套六枚克钟,另有克盨两 件,克鎛一件。大克鼎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七件小克 鼎中四件分别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天津博 物馆、南京大学,其余三件一件在美国,两件藏于日 本。大克鼎,其内壁铸铭文二十八行,计二百九十字 ,内容是膳夫克赞美其先祖之功绩,颂扬周天子的恩 惠。有方家评说,大克鼎铭文字体大方,笔画均匀遒 健,字迹端正质朴,堪称西周中晚期金文的典范。七 件小克鼎虽大小不一,但内壁铭文基本一致。孙宝文 编的这本《大克鼎小克鼎》将大克鼎铭文原大、放大 印出,将藏于故宫博物院等处
米芾(一〇五一 一一〇七),早年名 黻 ,四十一岁后改署 芾 。字符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徙迁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后定居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宋代书画家。母为宋神宗赵顼乳娘,由是初蒙皇恩为校书郎,宣和时任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后官至淮阳军知州,卒于任上。为文奇险,不蹈前轨。特妙翰墨,自成一家,得二王笔意,乃至乱真。嗜石爱砚,精于鉴裁,必得乃已,曾入宣和殿观禁内所藏,为宋徽宗所宠。生性清癖,不随尘流,故仕途难伸,人称 米癫 。与苏轼、黄庭坚、蔡襄(一作蔡京)合称为 宋四家 ,有《书史》《画史》《砚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宝晋英光集》等著作存世。 《研山铭》,纸本,手卷,行书,纵三十六厘米,横一百三十八厘米,凡十一行,三十九字。内容系
毛公鼎,由作器人毛公而得名,高五十三点八厘 米,口径四十七点九厘米,重三十四点七千克。清道 光末年陕西岐山出土,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 鼎著称于世的是,其内壁铸铭文三十二行,计五百 字,是现存青铜器中铭文多的一件重器。铭文内容 丰富,文辞精美,是一篇典型的册命辞,也是研究西 周历史的重要文献和实物。有方家评说,毛公鼎铭文 是金文中的经典名作,整篇铭文依鼎布势,纵横有序 ,结体端庄,笔力遒劲。毛公鼎铭文是金文中的庙堂 之作,也是众多习书者临习金文的*范本。为此, 孙宝文编这本《毛公鼎》将其原大、放大印出。本书 收入章炳麟、罗振玉、黄士陵临写的铭文,供读者参 阅。此外还附有一幅原大铭文及毛公鼎图片的夹页, 供读者欣赏。
《刁遵墓志》本次选用之本为清乾隆年间精拓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印度大乘佛教经典,后世又有唐玄奘等人的五种不同译本;《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是唐代高僧释道氤的著作,是专为唐玄宗御注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而作的宣讲、演说,对於大乘佛教的弘扬有过重要作用。由於道氤的特殊身份『勅随驾讲论沙门』,所以他所『集』即编著的这部《宣演》在当时就影响特别深广。在敦煌文献中,《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有多种写卷,已知的是S.1389、S.2671、S.2738、S.5905、P.2084、P.2113、P.2132、P.2173、P.2174、P.2182、P.2330、P.3080、北1319V(鸟八七)等十三个编号。其中以『S.』开头的是斯坦因(Stein)收集品,现藏於英国伦敦;以『P.』开头的是伯希和(Pelliot)收集品,现藏於法国巴黎;以『北』字开头的是北京图书馆(现更名为『国家图书馆』)藏品,『V』表示背面,『鸟八七
在中国书法艺术中,篆书是古老的书体,是现代中国人了解上古社会文化,了解先民是如何在书写中一步步创立 美 的原则的活化石。 中国书法之美 系列卷 篆书,从殷商至清代的篆书作品中精选出13件名品,如代表中国书法源头的殷商甲骨文, 晚清四大国宝 中的毛公鼎铭文和散氏盘铭文,见证大篆向小篆过渡的石鼓文,等等,并邀请13位书法专家从技法、心法与精神三个层面,一对一讲述殷商甲骨文的质朴天然,毛公鼎铭文的雍穆浑朴,散氏盘铭文的率意散漫,中山王器铭文的精劲奇丽,楚金文的瑰丽烂漫,石鼓文的字画高古,峄山碑的沉稳淡泊,秦权量诏铭的随意天成,袁安碑与袁敞碑的舒展宽博,李阳冰的精劲圆畅,邓石如的雄奇朴厚,吴让之的翩翩多姿,赵之谦的妙趣横生。尽现篆书的曲线之美与意韵之美,帮助读者读懂藏在字间的和谐自然、均衡有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