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林曦从自己十年来面向零基础成年人的教学经验出发,将多年来对于书法的认识、思考、体悟凝练成书。《书法课》全面呈现了学习书法的方法,将 心手相应,知行合一 的理念贯穿于始终,涵盖具体技艺的练习、学习的步骤、功夫的积累与精进、学习心态的调整落定、书法的内涵与意义、艺术欣赏的方法等方面。为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提供了系统学习和实践的可能。 书法是一门传统艺术,更是文心的修炼与养成。学习书法,不只是为了把字写好,而且要经由它、经由专注自律的日课精进,在与古人跨越时空的往来交流中,学习为人的修养、风骨和趣味,学习欣赏万千笔墨,欣赏这难得的抽象之美,去到更为细微及更为远大的世界,让自己更快乐。
这是一本水墨淡彩国风手绘画册,作者以水墨绘画作为自我表达和创作的主要方式,热衷于将传统水墨画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唯美的绘画风格。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淡雅的色彩,将作品呈现得既古典又现代,让人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美的力量。 本书涵盖水墨现代美少女、水墨古代美少女、水墨男子、水墨景观等插画作品。而且还包含精选绘画案例,讲解线稿和上色的技巧。作者将现代人物与山水、花鸟等传统元素的融合,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在精彩纷呈的书法类型里,小楷作为汉文字乃至汉文化的视觉呈现载体,也作为日常活动中使用十分频繁的字体,在书法演进长河中佔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能写一手精致的小楷成为衡量个人文化素养的标志。 学习书法就要溯本追源,择其艺术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堪称典范的法帖进行比照。《小楷名品集》以历史时间轴贯穿主线,从燦若繁星的历代佳作中,本着公认艺术水准最高、传播范围最广、版本价值最珍、师法者最多的标准,精选了两千年小楷书法史上最上乘之作,囊括了鍾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唐摹本)、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颜真卿《小字麻姑仙坛记》、苏轼《赤壁赋》、文徵明《莲社图记》、王宠《游包山集》等书史上的小楷名品,又收录了无名高手的《妙法莲华经》《心经》《灵飞经》等稀见的小楷精品,它们承
2021年5月,作者出版了《梦回 二王 :草书 论语 》,由大小统一的165幅草书《论语》作品组成,是作者草书创作的一种实践。 《梦回 二王 :行草先贤经典》 是作者新近创作的行草作品, 内容以经典诗词、画论为主,小中堂、尺牍、条幅、手卷、斗方、扇面、条屏、拼贴等形式都有涉猎 。 200余幅作品 ,每幅都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构成,倾向于一种完整的形式意味。展现了作者对 二王 行书、行草书、草书的理解与表现,也相对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目前对于各种形制的把握情况,给读者提供了一些书法创作的启示。 为方便读者阅读,书后附有作者所录 经典 的原文。
在中国书法艺术中,隶书是一种承先启后的书体 它让汉字从象形符号演变为抽象线条,让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书法之美 系列第二卷 隶书卷,从汉代、唐代及清代的隶书碑帖法书中精选13件名品,如有 隶中之草 之称的《石门颂》, 汉隶之可师法者 《乙瑛碑》, 守古法而庄重严正 的《荐福寺碑》,具有 庙堂之气 的《虞仲翔祠碑》,等等。并邀请13位书法专家从技法、心法与精神三个层面,一对一讲述《石门颂》的高浑奇逸,《乙瑛碑》的气象雍容,《礼器碑》的清超遒劲 尽现隶书的波磔之美、意韵之美,帮助读者读懂藏在其间的古朴庄重与雄放洒脱并存的中国美学精神,在喧嚣浮躁的现实世界中,于一笔一画间,通法、知美、悟道,进而定静生慧、滋养性灵。
草书是书法艺术中的写意之尤,是能纵灵抒情的书体。 中国书法之美 系列第五卷 草书卷,从陆机、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张旭、怀素等13位书法大家的草书作品中精选13件神品,无论是高古醇厚的章草、婉约轻快的今草,还是婉若游龙的狂草、动静兼修的行草,皆收录书中,图文并茂,一一展示。并邀请13位书法专家从技法、心法与精神三个层面,尽现草书神品的点画之美、意韵之美及藏在其间的自由写意、浪漫灵动的中国美学精神,在喧嚣浮躁的现实世界中,于一笔一画间,通法、知美、悟道。
宋徽宗,名赵佶,宋朝第八位皇帝,著名的艺术天才、书画皇帝,他的工笔画端庄华丽,书法则秀丽多姿,是古代少有的颇有成就的艺术型皇帝。这件《草书千字文》是赵佶四十岁时的得意之作,书写于三丈长的描金云龙纸上,气势浩荡,一泻千里,颇有 舍我其谁 之势。此作用笔奔放驰骋,提按顿挫,方折圆转,极具旋律感;结字大小错落,意态生动;用笔以中锋为主,线条虽细但并不缺乏力度和弹性;章法上随形造势,依势布形,自然地抒放敛拢。整幅作品疏朗灵动,气脉贯通,如同一首优美奔放的交响乐以书法的形式呈现在眼前,蔚为壮观。今编者将此真迹以不改变行气的形式放大推出,以飨读者。
1979年 马圈湾汉简 的出土,除了其不可忽视的历史文献价值外,对研究书法的演变也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一手资料。敦煌马圈湾汉简书法可谓汉代隶书中较为恣纵的 变体 ,其中包含了隶书、草隶、草书多种风格的样式,笔锋清晰俊逸,纤毫毕现,为研究临习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范本。《敦煌马圈湾汉简书法》(合集)一函三册,精选其中近二百支,分类编排,放大精印,附有释文,以为临习之资。
本书收录清人论艺杂着、题跋四种,分别是梁同书《频罗庵论书》《频罗庵题跋》和王文治《快雨堂题跋》《论书绝句三十首》。 《频罗庵论书》及《频罗庵题跋》,清梁同书撰。《频罗庵论书》辑録梁同书与张燕昌(芑堂)、孔继湅(谷园)、陈铣(莲汀)、温纯(一斋)四人论书手札,集爲四篇。《频罗庵题跋》四卷,题跋内容繁杂,大致按题跋对象的时代先后及题跋的时间先后安排卷次。梁同书论书及题跋之论,多从其切身实践得来,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其题跋内容几乎无所不包,举凡碑帖搨本、书画手迹、古籍珍本、逸闻掌故、交游史实、佛典因缘、四方故物、史志考证、名人手稿、碑版异字等皆包含其中,足资参考。 《快雨堂题跋》八卷及《论书绝句三十首》,清王文治撰。《快雨堂题跋》整体以时代先后爲序,卷一至卷六爲书法题跋,卷七至卷八
书圣 王羲之兼善诸体,尤工小楷。《黄庭经》笔力惊绝,点画荡漾空际,回互成趣,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影响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诸大家。俗称《换鹅帖》,传书史佳话。 本书附王献之书《洛神赋十三行》,字法端劲,趣向整严,被称为 小楷极则 ,以资学习互证。 《黄庭经》特刊用朵云轩藏《宋拓晋唐小楷帖九种》,其法度谨严,气逸质宕,意态秀美。《洛神赋十三行》亦朵云轩藏清早期拓本。
人美书谱是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2018年重点推出的书法碑帖类图书,近期将陆续面世。全书采用大八开彩色印刷,由名家主编,选本精良、图版清晰、释文严谨、技法权威、印装精美。
唐代僧人怀素,俗姓钱,字藏真,玄奘三藏法师弟子。其人嗜酒善书,尤长草书,与张旭并称 颠张醉素 。这件《自叙帖》是怀素自述学书经历,摘录当时名公赞扬其书法的诗文。此作通篇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有疾有速,有轻有重,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飞扬。此帖在狂草领域达到了自汉末魏晋以来的第二个高峰,与张旭的狂草作品共同构成了唐代狂草的制高点。今编者将此真迹以不改变行气的形式放大推出,以飨读者。
王羲之圣教序碑是王羲之行书代表作,《宋拓集王羲之圣教序碑》一书,所选拓本为西安博物馆藏宋拓本。
晚明女书法家邢慈静,艺术修养全面,通诗文、善绘画、精书法,在书法史上她与东晋卫铄、元代管道昇被誉为 翰墨三大才女 。其书受长兄邢侗影响,又远师魏、晋、唐、宋、元诸名家,且能意会古人,晚年作品自成面目,具有一定艺术价值。《之室集帖》中,她的诗稿书法清俊秀拔,朴质自然,用笔凝练,独具风貌,是其晚年书法的精品。刊刻的部分邢侗信札,也均是邢侗晚年书法佳构,因此,该丛帖对于我们研究 邢氏兄妹 的书法艺术弥足珍贵。 重温明代这位了不起的女性书画家,她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与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对于当代女性书法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应有的促进作用。
《于右任标准草书集锦》是于右任先生草书艺术方面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面向不同层次水平读者的通识型工具书。于右任先在中国文化史上有 当代草圣 之称,他自1929年开始研究草书,1932年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并创办《草书月刊》,以 易识、易写、准确、美丽 为原则,系统整理历代草书,从名家草书中选出符合标准的字,集成《千字文》,并总结出有关书体与草书相对应的规律性符号,解决了草书产生与准确书写的关键问题,*终淬筋炼骨,成书《于右任标准草书集锦》,竖起了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公认的里程碑。本书一经问世,即成为学习草书入门课本,近一个世纪中曾先后多次再版印行,至今供不应求。近年来,研究、推广 标准草书 的机构越来越多,学习、书写标准草书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爱好和追求,因此,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与于媛老师重新打造了《于
本书为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史论研究学者、报人马国权先生发表于香港《大公报》上的140位著名篆刻家传记合集,为明末周亮工、清代汪启淑、清末叶铭所撰三本印人传之后的第四本印人传著作,填补了中国印学史上近百年来的空白。 马国权先生为著名书法篆刻家,且深耕该领域多年,传主或为作者前辈,或为作者友人,或经作者研究,其视野宏阔、资料翔实,在该领域具有奠基性、权威性的地位。 本书初版由上海书画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结集了125位篆刻家的传记、肖像及代表作品。由于初版印量少、时间间隔长,目前已全部售罄。此次修订增加了15位篆刻家传记,初版责编茅子良先生怀抱着强烈的使命感对全书内容作了大量的修订补充(书后附原稿文字与修订文字对照表),以印人生年为序重新排列。删去传主肖像,传主代表作品则一仍其旧,仅作此许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