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全称《唐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大唐三藏圣教序(附心经)》。唐咸亨三年(六七二)十二月立于长安大慈恩寺。螭首方座,碑高三百五十厘米,宽一百厘米。行书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因碑首刻七佛像,又称《七佛圣教序》。此碑碑文由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敕答,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述二藏圣记》、笺答及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组成。文字由长安弘福寺沙门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中所集,自贞观二十二年(七)至咸引亨三年(六七二)历时二十五年完成。由于所集之字自然精美,故为世所重,历代皆为书之优选范本。现存西安碑林,陈列在第二室东侧第二排。今选用之本为朵云轩所藏北宋精拓本,『纷』字『分』部首笔虽不可见,然『以』字右笔起笔处尚未泐粗。十五行『慈』字完好
《颜真卿祭侄文稿 祭伯父文稿 争座位帖-中国碑帖名品》是唐代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颜杲卿和季明父子遇难之后,真卿曾派人寻得季明的头骨;他对兄侄为国家壮烈牺牲和颜氏家族的“巢倾卵覆”,忠义满腔,悲愤异常,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不计工拙,一气呵成,常常写至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其英风烈气,倾见于笔端,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芈,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本书是集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九件尺牍的珍贵墨迹。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据专家考证,这九件尺牍书于宋徽宗崇宁元年至崇宁五年间,系书家五十岁后之书迹。有专家评说,这九件书札,「在书风上,长短肥瘦,纵横如意,展现了书家后期趋于圆熟自足,平淡而有天趣的风格。本书采用环装装订设计,在临摹时可以180度平放,便于读者临摹研习,并且书稿还加注了异体字、繁体字的对照,本书稿内容质量较高,是书法临摹爱好者的优秀参考临本。
《大师私淑坊:白蕉讲授书法》系“大师私淑坊”丛书之一。“私淑”作为师承前贤、绍述学识的一种方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于书法一门,“私淑”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书法的沿革、兴衰,亲授和私淑这两种传习方式,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进而形成了独具内蕴的传统,甚至被视为一种精神上的尊崇。这种尊崇一直延续到现代,以沈尹默等人的深入实践和理论发扬得到了进一步彰显,以白蕉的自我标榜宣示了“私淑”书学精神的现代延续。这期间,还有沙孟海、林散之、启功等一批现代卓有成就的书法名家,担负起历史的责任,他们在汲取前代营养时更不忘传统的脉络,或取碑刻金石之韵,或举回归帖学之旗,结合个人的性情和睿智,不仅在技艺上刻苦探索,更在学术理论上勤奋耕耘。
本帖所选《离都帖》《暑热帖》《谢郎帖》《澄心堂纸帖》《远蒙帖》《虹县帖》《安道帖》《脚气帖》《大研帖》《思咏帖》《陶生帖》《扈从帖》《扶护帖》《京府帖》等皆为蔡襄传世代表作,正、行、草诸体皆有,是欣赏、学习、研究蔡襄书法及颜体书风流变的资料。
南北朝时期(公元四二〇—五),大部分时间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南则宋、齐、梁、陈;北则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因地域、风尚、习俗之异,书亦分南北二派。南派则沿袭二王之风范,长于启牍;北朝之书,以魏为典型,《张猛龙碑》享名最盛。《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无撰书人姓名。北魏正光三年(五二二)正月立。今在山东曲阜孔庙。正书。碑阳二十四行,行四十六字;阴十二列,列七行,有阴额,第二列二十行,第三列十一行,第四列二十一行,第五列十四行,第六、七列,各二十一行,第八列十行,第九列二行,第十列三行,第十一列四行,第士一列二十二行。额正书阴文『魏鲁君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三行十二字。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列为『精品上』,并谓『《张猛龙》如周公制礼,事事皆美善』。『为正体变
《中国碑帖名品:王宠书法名品》王宠(一四九四—一五三二),明代书家。字履吉,号雅宜山人。吴(今江苏苏州)人。自诸生人太翠。正书始翠虞永兴、智永,行书法大令,晚年稍稍出己意,以拙取巧,合而成雅,婉丽遒逸,奕奕动人,为时所趋,几夺京兆价。兼之人品高旷,神韵超逸,迥出诸人之上。《李白诗卷》,书於戊子(一五二八)正月十六日,时王宠三十五岁。作品纵二十五点三厘米,横三百一十厘米,为朵云轩藏品。内容为李白五言古诗四首,诗境旷远高迈,意接鬼神,极尽造景抒情之能事。王宠此时书风已自成面目,行笔从容自在,笔势飞动,气脉流畅。落款中称“闲写李翰林杂作”,可见为心手两畅之佳作。此作为其草书中之精品,既可作为研究王宠书法之珍贵资料,又可作为学习二王书法之借鉴。此作书於金粟山藏经纸上,此纸为人间罕物
这本书是原有的《800常用繁体字简繁对照习字帖》一书的新版。我们考虑到原书在网络上的接受度,决定保留原书名,根据读者反馈的意见,只做内容和设计上的提升。全书选择最常用的800个常用繁体字,以楷书的简繁对照为主,在原有的基础上突出了繁体楷书的练习,根据读者意见增加了练习用的格子;增加了简繁字义解析的内容,在练字和识字的同时能更好的了解繁体字的意义和应用。增加了附录唐诗的简繁对照,扩展读者对繁体字使用的认识。
《王羲之王献之小楷/中国碑帖名品》是《中国碑帖名品》丛书之一,由上海书画出版社编。精选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的著名碑帖影印出版,分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画像赞、孝女曹娥碑、洛神赋十三行五部分,均系楷书。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优选法帖。可供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临摹。
启功先生谈学书法为什么要临帖:“所谓临帖,就是以碑帖或别的法书为榜样,来对照着摹仿、练习,它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本身固有的法则和规律,都有表现其艺术效果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临帖时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特别要注意分析、研究法帖在结字和用笔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本丛书通过将启功先生的临帖作品和古人原帖进行比照排版,使读者能清晰看出启功先生临帖的特点是既忠于原贴的法度和精髓又融入自己对法帖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使读者在学习和临摹古代碑帖时,认真动脑,掌握规律,探寻临帖的方法和技巧。 本分册是启功先生临王羲之《兰亭序》。
启功先生谈学书法为什么要临帖:“所谓临帖,就是以碑帖或别的法书为榜样,来对照着摹仿、练习,它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本身固有的法则和规律,都有表现其艺术效果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临帖时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特别要注意分析、研究法帖在结字和用笔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本丛书通过将启功先生的临帖作品和古人原帖进行比照排版,使读者能清晰看出启功先生临帖的特点是既忠于原贴的法度和精髓又融入自己对法帖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使读者在学习和临摹古代碑帖时,认真动脑,掌握规律,探寻临帖的方法和技巧。 本分册是启功先生临黄庭坚《松风阁》。
《中国碑帖名品:封龙山颂》又名《封龙山碑》,束汉桓帝延熹七年(二八四)十月立。隶书,十五行,行二十六字,无撰书者姓名,碑侧有唐咸通题名。宋代洪适《隶释》及郑樵《通志略》均有著录,碑石后佚。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十一月,元氏知县刘宝楠发现于河北元氏西北四十五里的王村山下,即命工移置城中文清书院。运工嫌其沉重,乃截裂为二,后虽经嵌合,但裂纹清晰可见。此碑民国时尚在文清书院,今又佚。此碑书法方正古健,结体奇崛,气魄雄伟,为汉隶中的上品。
《孟法师碑》全称《京师至德观主孟法师碑》。唐代正书碑刻。褚遂良书贞观十二年(638)刻,碑石佚次,仅有清代李宗瀚藏唐拓本传世。册共二十面,每面四行,满行九字,凡七百六十九字,有明代王世贞、王世懋,清代王澍、王文治、李宗瀚等人跋记。此碑书法质朴,与《雁塔圣敦》之空明飞动不类,运笔多隶法,与《伊阙佛龛》相近。为褚氏早年之作。
乙瑛碑书风颇严谨,富素朴之趣,是汉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也是后人学习隶书很好范本之一。此碑结体方整,骨肉均匀,法度严谨,用笔方圆兼备,平正中有秀逸之气,是汉隶成熟期的典型作品,属方整平正一路。历代书家对此碑赞誉甚多。也十分受大众喜爱。此书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总体分为七个版块。有四、五、六、七、八言联,循序渐进,让对联内容逐渐丰富。后两版块“书写与集字方法”详细的解读了乙瑛碑中横、竖、撇捺、折、点等笔画特征的用笔方法,以及集字方法。“对联小知识”里详细的介绍了什么叫对联、对联的起源、对联的特点对联的书写等知识点。使此书既有欣赏性又有阅读性,读者既能直接对多幅作品进行赏析、临摹,又能通过阅读笔画特征、集字方法、对联知识点等对集字对联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很好的帮助读者在书法临摹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全称《唐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大唐三藏圣教序(附心经)》。唐咸亨三年(六七二)十二月立于长安大慈恩寺。螭首方座,碑高三百五十厘米,宽一百厘米。行书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因碑首刻七佛像,又称《七佛圣教序》。此碑碑文由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敕答,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述二藏圣记》、笺答及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组成。文字由长安弘福寺沙门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中所集,自贞观二十二年(七)至咸引亨三年(六七二)历时二十五年完成。由于所集之字自然精美,故为世所重,历代皆为书之优选范本。现存西安碑林,陈列在第二室东侧第二排。今选用之本为朵云轩所藏北宋精拓本,『纷』字『分』部首笔虽不可见,然『以』字右笔起笔处尚未泐粗。十五行『慈』字完好
“萧华书法大教室精品教材系列”是萧华在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修改、完善教学讲义后的成果。其中,基本笔画行笔示意图便于学生观察、了解、明白笔锋在点画的起、行、收运笔过程中各自不同的形状;“临帖的三部曲”——看、比、改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临习时克服写自由体的习惯;“手指调峰法”可以确保中锋行笔,改正行笔中笔毛绞、拧、变形,笔锋不入纸的毛病;掌握一个笔画运笔中的两个关键点——起笔调锋,收笔聚锋,可以使点画更细腻,圆润,神采焕发。书中采用临写示范与原帖字相对照,使学生在临习原帖时有了参照、拐杖,避免走弯路,引导学生过渡到碑帖中。硬笔临写示范可以使学生按照毛笔字的书写方法提高硬笔字的书写水平。
书写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独特的文化承载着千百年来华夏子孙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因此写春联贴春联成为中国人新年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程峰编的《颜真卿楷书集字春联/春联挥毫推荐》从众多书法爱好者写春联的实际需求出发,以书法大家的经典书法作品作为蓝本,集字而成,内容丰富,雅俗共赏。
路振平编著的《欧阳询楷书习字帖(修订版)/中国书法教程》从用笔,结体,章法等方面入手,剖析楷书大家欧阳询楷书经典作品,并附版本精良的原色碑帖,释文 ,是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欣赏,临摹和掌握楷书的上佳范本。
《历代名家书法珍品》丛书共32册,精选历代书法名家精品,如王羲之《兰亭序》、《十七帖》,孙过庭《书谱》、草书《千字文》等代表作。采用大8开,高清全彩影印,锁线装订,优选限度地发挥图书的鉴赏功能。
《文赋》无款。传唐陆柬之书。纸本。据《石渠宝笈》载:纵八寸,横一丈一尺一寸。行书。一百四十四行,一千六百六十八字。此帖风骨内含,神采外映,字字圆秀。唐张怀瑾评其楷书、行书入妙品,草书人能品。其书法流传甚少,摹刻本除《淳化阁帖》中尚存《得告帖》二十五字外,见诸著录之《头陀寺碑》、《急就章》、《龙华寺碑额》等,均已失传。揭侯斯云:『唐人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钤有『河东李倜士弘章』、『员峤真逸』、『拟晋山房』、『乾隆』、『嘉庆』、『宣统御览之宝』等鉴藏印。帖前有李东阳篆书『二陆文翰』四字,沈度隶书『陆机文赋陆柬之书』八字。帖后有趟孟俯、李倜、欧阳玄、揭侯斯、危素、宋濂、刘基、董琰、谢观、孙承泽等跋。曾经元李倜、清内府收藏。现藏台北故官博物院。
《书法经典放大·墨迹系列(二九):董其昌枯树赋(一)》讲述董其昌(一五五五—一六三六),明代书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谧文敏。擅昼山水,为『华亭昼派』杰出代表。倡「南北宗』论,其昼及昼论封明末清初的昼坛影响很大。书法出入昔、唐,天机溢发,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气钧深厚,自成一格。能诗文。存世作品着有《容台集》、《容台别集》、《昼禅室随笔》等,刻有《戏鸿堂帖》、《玉烟堂帖》等。《枯树赋》卷,纸本,纵二十七厘米,横三百六十五厘米。此帖董其昌以李邕法效褚遂良之作,书时已八十岁,笔老气静,字间苍秀气溢出,堪称上品。今藏朵云轩。现原色放大出版,更易见其精微处。
《灵飞经》小楷墨迹四十三行,传为唐钟绍京书。唐代小楷写经多为佛经,此为道家经文,实属凤毛麟角,而其出神入化的高超艺术水准,更使其特立于诸经之上。就笔者临习的体会,此帖特征可以用“笔势灵动,神采飞扬”八字来概括。观其用笔,收放自如,飘逸洒脱,轻重得宜,富于变化。结体工整严谨,宽绰舒展,开合有度,风姿娟秀。通篇给人以法度森严、娴静雅洁、骨力劲健、婀娜多姿之感。略无凝滞局促之弊,几造无美不臻之境,可谓字字珠玑,曲尽其美。
“经典碑帖全本放大”丛书是针对书学者对经典碑帖放大临摹学习的需要策划的一套书法字帖。本系列聚焦历代经典之作,本着“尽精微”的原则,大开本原色全本放大精印,为读者呈现了原大碑帖不易为人察觉的精微处。同时,又以“致广大”的理路,将原作缩小而全貌呈现,以启引学书者重视对原作的整体把握。本社一直在探索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有针对性的临习出版物,希望本系列的出版能为大家学习经典、师法古人带来有益帮助。《乙瑛碑》是“经典碑帖全本放大”中的一本。
《曹全碑》是东汉中平二(185)十月刻就。明万历初出土。该碑是汉隶中秀丽清朗一派的代表作,是初学隶书的临摹范本,其主要特点是:用笔以圆笔为主,方圆兼用,主笔粗肥突显。中锋行笔,藏头护尾,转折处皆提按,柔中有刚。造型呈扁平之状,圆润秀丽,体态绰约。结体略取侧势,规正典雅。章法匀称舒缓,秀美飞动,道俊逸致。本书介绍了集字创作的几种方法、集字创作的几种幅式以及十几首集字古诗临摹、创作的完整展示和米字格高清放大图,使读者能够看到集字中细微之处的变化,方便读者赏析、研究、临摹。
本书从欧体楷书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及作品章法等几个方面向读者展开了具体详尽的讲解,并配置了与文字同步的二维码示范视频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便与教学与自学。为了能让初级书法爱好者更好地配合学好书法,作者加入了书写过程中的示范和精细讲解的视频,作为辅导学习的工具,让读者得到老师手把手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